遇到地震怎麼辦?一組圖帶你了解地震應急救援全過程

2020-12-22 齊魯網

齊魯網濰坊5月11日訊眾所周知,地震是人類面臨的最為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具有瞬間發生、破壞劇烈、次生災害嚴重等特點。據統計,我國有28個省發生過6級以上地震。濰坊市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破壞性地震,是近年來國務院確定的地震重點監視地區

遇到地震該如何逃生、自救?採取哪些應急救援措施?5月11日,一場由9大救援科目組成的地震應急救援綜合演練在濰坊舉行。避震疏散、治安警戒、人員搜救、醫療救護、消防滅火及高空救援、通信保障、電力保障、衛生防疫、安置救助……這些聽起來貌似十分簡單的應急救援科目,實際上是如何開展實施的呢?當天上午,記者就用照片記錄了地震應急救援全過程。

學生們有序疏散

突然,警報聲響起,標誌著此次地震應急救援綜合演練正式開始。演練模擬場景是諸城市突發6.0級破壞性地震,震中位於龍源學校。一聽到警報聲,師生們就緊急、有序地從教室內快速跑向應急避難場所——操場,而這就是演練的第一個科目——避震疏散。在疏散時,師生都頭頂書本,低頭彎腰從樓梯的右側快速下樓。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護頭部等重要部位,減少肢體受傷機率。同時,師生全部從樓梯右側下樓,也大大提高了疏散效率,避免踩踏事故發生。在操場集合後,老師對現場學生進行清點,以進一步確定是否全部學生都成功疏散。

特警趕到現場,承擔起治安警戒的職責

在人員疏散之後,特警立即趕往現場,對受災區域四周進行了治安警戒,維持現場秩序,防止非救援人員擅自進入危險區域。

由多行業專家組成的救援隊在應急救援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演練情景中,地震導致教學樓受損,有學生被埋壓。此時,人員搜救程序緊急啟動。諸城市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20多名隊員攜帶救援裝備立即趕赴現場,對指定區域實施緊急搜救,與時間賽跑,搶救被困人員。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由消防、地震、工程、危險品、通信、醫療等行業專家組成,配備先進的搜索、破拆等救援裝備。救援隊的任務包括制定科學的緊急救援方案,確定救援方法,劃定救援警戒區,設定現場安全員,並負責對被埋壓人員實施心理疏導。此外,救援隊員按照規定程序支撐、固定垮塌建築物,對被困人員進行施救,建立安全通道。

醫護人員搶救傷者

當被困人員被救出之後,如何成功的醫療救護就成了整個救援行動中十分關鍵的一環。在演練現場,120救護車搭載著救護人員將傷員緊急地運往醫療救護帳篷,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中對傷員展開救治。

演練現場出現模擬火情

巨大的水流控制住火勢,為下一步營救創造條件

被困人員被成功救下

在地震中,一旦發生火災造成人員被困怎麼辦?這時,消防滅火及高空救援行動在現場立即展開。兩部舉高噴射消防車和一部51米登高平臺消防車趕到了現場。在現場,舉高噴射消防車噴出的巨大水流可以將火勢有效控制;同時,消防員通過登高平臺消防車達到樓體頂層,將被困人員成功救下。

電力保障架設臨時供電線路,成功開啟應急照明燈

在地震發生後,通信保障和電力保障的作用不可小覷。在演練中,原先的通信設施、電力設施遭到破壞,通信部門立即啟動車載基站,打開應急通信電線,實施衛星鏈路,實現了雙向通信、語音和數據業務的聯通功能;在電力保障環節,一臺200千瓦的應急供電車為帳篷架設臨時供電線路,並提供了應急照明。

對災民安置區進行環境消毒

在衛生防疫環節,消殺組隊員身穿隔離服,使用噴霧器對災民安置區進行環境消毒。疾病控制組和衛生監測組隊員通過擺放蚊蠅監測設備、採集水樣等步驟,完成傳染病和環境衛生風險評估,擬定處置方案。

發放救災物資

致敬!每一場成功救援的背後都離不開他們的默默付出

在安置救助環節,民生部門緊急調撥的棉衣、棉被、帳篷、方便麵、飲用水等物資也全部到位。救援人員將這些物資發放到參與演練人員手中,並幫助他們支起帳篷,儘快恢復體力。

閃電新聞記者 李楊 濰坊報導

相關焦點

  • 地震應急救援演練
    接到地震臺打來的電話,應急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立刻將情況向市委、市政府和防震減災領導小組報告……6月16日上午,赤峰市地震應急救援演練正在巴林左旗鳳凰山工業園區內緊張有序地進行。此次演練以巴林左旗林東鎮遭受5.8級地震、局部遭地震破壞為背景,設置現場指揮部緊急會議中心、群眾自救互救、通信回復、橋梁搶修、人員搜救、醫療衛生、臨時安置、供水管道搶修等11個科目,軍分區、公安、民政、地震、消防、電力、通信、氣象等23個應急聯動單位共600餘人參加演練。
  • 地震應急救援包該如何配置
    地震應急救援包有很多種類,我們的生活必需品太多,自己在家準備的過程中總是難以取捨,覺得這個重要那個也重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如何準備地震應急救援包呢?下面就讓藍夫小編為大家歸納總結一下,那些應該出現在地震應急包裡的必須物品。
  • 重慶市地震局與重慶市應急管理局籤訂地震災害應急救援協同工作方案
    近日,重慶市地震局與重慶市應急管理局籤訂《地震災害應急救援協同工作方案》,構建權責分明、體系健全、運轉高效、保障有力的地震災害應急救援機制,確保雙方優勢互補、信息共享、協同聯動,形成救災合力。根據應急準備階段和破壞性地震發生後雙方職能職責、處置流程、技術特點、業務需求實際,雙方圍繞職能劃分、建立聯絡人機制、地震會商機制、信息共享機制等內容共同制定了《地震災害應急救援協同工作方案》。
  • 雲南舉辦地震次生安全事故綜合應急救援演練
    圖為演練現場 普洱市森林消防支隊供圖中新網普洱11月26日電 (範睿 郭元豐 孫志強)雲南2020年地震次生安全事故綜合應急救援演練26日在該省普洱舉行。10餘家單位參與演練錘鍊地震救援本領。本次演練由雲南省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普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 四川省地震應急預案
    在地震災害事件的應急處置過程中,根據因災死亡人數及災害損失情況,按地震災害事件的分級標準,及時提高或降低應急響應級別。  5.2 自行啟動機制  地震發生後,災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單位應根據震情信息立即進行災情初步判斷,並根據震情和災情初步判斷結果立即啟動本級人民政府或本部門、單位地震應急響應,先期處置,邊行動邊報告。
  • 地震催熱「地震應急包」 煙臺滿城難覓(圖)
    近日頻發的地震再次引發人們對於災難求生的關注,在日本大地震的報導中,地震應急包曾被媒體多次提及,日本災區民眾手裡的地震應急包,為他們最終逃生加上重重的砝碼。昨日,記者走訪港城數家救生與消防器材店,均沒有找到地震應急包。不過記者發現,在日本災區所使用的地震應急包,市民們可以通過網上訂購。
  • 唐山發生5.1級地震,北京有震感!遇到地震怎麼辦?
    今早 唐山發生5.1級地震 北京、天津等地都有明顯震感 你感覺到了嗎?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7月12日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於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
  • 【防災減災】海原地震100周年!你必須知道的地震應急避險十法
    寧夏微科普是寧夏科學技術協會官方科普公眾號,這裡有最權威的科普真相、最前沿的科技動態、最全的科普知識!總第645期 第1549篇1920年12月16日20時06分(民國九年),海原縣發生芮氏8.5級特大地震,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裡,地震共造成28.82萬人死亡,約30萬人受傷,毀城四座,數十座縣城遭受破壞。
  • 山東出臺地震應急預案!
    主要職責是:(1)負責抗震救災指揮部成員單位、各類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伍、現場抗震救災指揮部和現場地震應急工作隊的信息聯絡。(2)收集匯總震情、災情、社情和民情,分析發展趨勢,了解和掌握災區抗震救災需求,及時向省抗震救災指揮部報告。(3)傳達、貫徹省抗震救災指揮部的指示和工作部署。
  • 「包」藏生機——家庭地震應急包
    地震應急包是用於應對地震災害風險的一種組合工具與應急物品的集合體,可在地震發生後提供自救互救、個體防護、照明、生活、急救等用品,讓受災的人員能夠在等待救援期間積極自救,以及保障災後初期的基本生活。應急包的基本材料宜採用防水面料,顏色應當鮮豔顯眼,最好有夜光條的發光效果,在黑暗中也容易被快速找到。
  • 北京小學生演練地震逃生獲防震應急包/圖
    北京小學生演練地震逃生獲防震應急包/圖2011/4/14/8:26來源:千龍網作者:安力    慧聰消防網訊   地震來了該怎麼辦?
  • 地震來了怎麼辦?不慌張,公園就是避難所
    原標題:地震來了怎麼辦?不慌張,公園就是避難所深圳商報2018年11月26日訊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11月26日7時57分在臺灣海峽發生6.2級地震,深圳市民震感強烈。地震來了怎麼辦?有些市民心裡沒底。
  • 地震與應急管理
    原作:龔蕾    (一)新聞概要     雅安地震後的黃金72個小時,雅安挺住,尋找每一個生命奇蹟。手挽手,肩並肩,世界充滿大愛。    (二)突發公共事件規律與特點     筆者曾經聽過一些行政管理學會專家學者做的應急管理學術報告,許多課題組成員研究都是最新應急管理最新成果。主要內容比如有:應急整體框架、主要經驗、措施和方法、工作流程、應急預案等。
  • 臺灣臺北3.8級地震:震源深度141千米 遇到地震該怎麼辦?
    據國家地震臺網官方微博消息,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3月13日4時19分在臺灣臺北市(北緯25.02度,東經121.70度)發生3.8級地震,震源深度141千米。遇到地震時應該怎麼辦?地震雖然目前是人類無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是可以從災難中將傷害降到最低的。1.大地震時不要急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千萬不要驚慌,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麼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
  • 地震應急包專家教你DIY
    記者從海珠區地震辦獲悉,該辦2009年自主設計了三類針對不同需要的地震應急包,並成功申請國家專利,已經進行公益性生產,居民型售價為35元。文/圖 記者廖靖文「日本大地震發生後,我第一時間就跟老公商量要買一個地震包在家應急。」白領劉小姐告訴記者,他們去了幾個大型購物中心和戶外用品店、甚至藥房,都發現沒有專門的地震應急包出售。
  • 臺灣花蓮海域發生5.1級地震 遇到地震時應該怎麼辦?
    M≥7級,小於8級的稱為大地震(如8.8九寨溝地震,4·14玉樹地震,4.20雅安地震,7.18俄羅斯堪察加半島地震)。7. 8級以及8級以上的稱為巨大地震(如5·12汶川地震,3·11日本地震)。遇到地震時應該怎麼辦?
  • 四川雅安石棉縣發生3.6級地震,遇到地震時應該怎麼辦?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0月31日16時03分在四川雅安市石棉縣(北緯29.07度,東經102.35度)發生3.6級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遇到地震時應該怎麼辦?地震雖然目前是人類無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是可以從災難中將傷害降到最低的。1.大地震時不要急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千萬不要驚慌,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
  • 未雨綢繆 你是否配備地震應急包?
    採訪的近20名白領裡,都能說出一些地震中的自救方法,不過更多只是理論上的知識,他們中絕大多數連防震演練都沒參加過。地震雖然往往猝不及防,而許多不起眼的生活細節卻是地震傷亡的主要隱患。對於家裡的地震應急包,所有受訪者都持僥倖心理,明確表示家裡沒有也不會去配備,「主要是我們這裡地震很少,平時不會想到這個。」
  • 橫瀝開展地震應急避險疏散演練
    12月14日,橫瀝鎮開展地震應急避險疏散演練,全面提升全鎮抗震救災應急指揮能力,以及提高各專業救援隊伍的協調配合與綜合救援水平,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本次演練模擬我國南海海域發生7.0級地震,橫瀝鎮震感強烈,鎮政府大樓、發展中心、學校及企業的6000名人員接到警報後,3分鐘之內,完成有秩序的撤離後,在安全區域集中以及對受困人員搶險救援的過程。震感過去後,消防救援人員對受困人員進行搜救,將傷者轉由醫護人員現場救治,對傷口消毒包紮。
  • 「地震應急包」成禮品展大熱門
    記者昨日在展會現場發現,受日本大地震的影響,往年並不熱門的地震應急包、家庭消防應急包等產品成為了今年的「新寵」,一款首次亮相的「智能應急箱」更是受到追捧。智能應急箱震級4就預警8號館一個面積不大的展位因為展示的全是防震減災的家庭應急裝備,吸引了大量的參觀者。記者看到一款紅色的名為「智能應急箱」的設備特別搶眼。「這個應急箱震級達四級就會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