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雪汀:活在童話裡,把日子過成詩

2020-12-14 澎湃新聞

原創 特稿部 新聞周報

一間小小的庭院裡,棉布縫製的大南瓜和棕色的、斑駁的水缸靜靜待在一角,老木屋的牆上,「爬山虎」錯落地趴著,不走近看,根本看不到葉面的針腳。一個身材苗條的女子站在板凳上,微笑著託住一隻水藍色的大燈籠,調整著高度。

這裡是一個古鎮的院落。所有的布置,都是出自一位民間手工藝人——童雪汀之手。

幼時的種子

「想像一下水中的綠洲,還有涼亭,滿天雪花飄落下來——美嗎?」雪汀這樣描述自己的名字。

1981年,有著八百多年歷史的前童古鎮又多了一位可愛的女孩。出生在整個童氏聚居地稱得上「前排」的家族中,她自小受到特別的關愛。即使是並不富裕的年代,她也能穿著精緻的童裝,而不是長輩的舊衣服。

傳統的江南水鄉重視女性的女紅,雪汀的所有女性長輩都會包括刺繡在內的各種手工藝,她的姨娘的刺繡作品甚至遠銷海外。

漫步前童,一隻磨舊了的藤椅也可能是精心手編的作品。被問到什麼時候開始學習繡花時,雪汀脫口說:「從手會拿針的時候就開始學。」上小學之前,雪汀就會自己做娃娃,為它畫上眼睛、鼻子,用黑色的毛線縫製頭髮,還為它做衣服,衣上繡小花。

細雨中的前童古鎮

那時,姨娘繡花很快,「嘣嘣嘣」,線用得急,小小的雪汀幫忙穿針。她一次就能穿上百根針,這樣空餘的時間就可以拿著小繡繃在一旁繡些花草。

上學後,老師在講臺上講,雪汀用課本一擋,就在下面畫起畫來。畫戲臺上的娘娘,畫想像中的景,假山、拱門、閨秀。即使被老師「逮住」,依然我行我素。回到家裡,她每天必要拿起針和線,按心中的想法做些東西來。

到了初中畢業,雪汀看一眼織物作品,就可以原樣做出來了。天賦和對手工藝的熱愛,促使她報考了寧海縣長洋職業技術學校,學習服裝設計。

「只要能賺錢」

開始父親對讀職校有些反對,畢竟憑雪汀的成績可以讀高中,但後來他尊重了這個選擇。學習服裝設計,雪汀的作品就終於可以大大方方擺在課桌上了。即使做作業時需要的布料之類都需要學生自己買,雪汀也堅持買最好的,「因為我的做工就是最好的,所以不必像其他同學一樣買次一些的材料做。」

「最好」一詞絕非誇大。雪汀在職校的班主任陳偉婭老師只教了她一個學期,就格外欣賞她,推薦她去更好的寧波服裝學校讀書。在新學校,雪汀上了由校長夫人親自帶的課程,還幫助校長一家製作許多手工藝品,她也總是自豪地去幫這些忙。那時設計、製作類的課程沒有人得滿分,而雪汀門門課都能拿到90分以上。

童雪汀穿著親手印染、縫製的衣服,在設計新的圖案

臨近畢業,為了減輕爸爸媽媽的負擔,雪汀毅然選擇了出去掙錢。聽說她決定放棄深造的機會,校長和教導主任不顧遙遠的路途和漫長的車程,專門來勸她繼續學習。可是她很堅定地要去賺錢,為了父母,也是為了走得更遠。多年以後的很多個夜晚,她還能在夢裡看到自己去法國學習藝術的樣子,一個她還在追的夢。

起初,雪汀在寧海本地的羅蒙集團上班,半年後,她就跟隨著一個曾經同在服裝學校的師姐到上海發展。

給師姐打下手做起,雪汀不久也自己開起了公司。除了公司主營的室內裝修業務,她還去銷售紅酒、服裝等,身兼多職,「什麼都做過,只要能賺錢」。漸漸地她在上海能夠站穩腳跟了;她的收入多起來,也當選了上海寧波商會的理事。但她從不亂花錢,賺到錢總是先想著寄到家裡。

歸來,做自己熱愛的

在上海的十幾年裡,雪汀幾乎沒有與手工藝接觸的機會,回到家鄉的日子也不過只有幾十天。腦子稍有放空,她腦海中總能浮現起天天繡花的日子。

一位和雪汀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同窗好友和她講,「一定要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人的一輩子真的不長,一定不要留有遺憾」……這些話擊中了當時的雪汀,因為在十幾年前她曾遭遇車禍一度病危,明白生命的倏忽即逝。離開手工藝的這些年,她感覺古鎮在她身上的影子正在一點點地被消磨,這讓她空虛而惶恐。

2018年,雪汀正式從上海歸來,帶著為振興家鄉傳統手工藝做點事情的心願。

回到家鄉的雪汀在經營各種生意之外,已經大大將精力轉移到對傳統手工藝的學習和產業轉化上。她收拾出了四間老宅,和古鎮的同行們在政府的支持下辦起工作室,製作根雕、刺繡、書畫等作品。

今年6月,童雪汀和她的團隊製作的飾品亮相浙江嘉興文博會

雪汀的家人、朋友、同鄉為她的回歸欣喜不已,經常到她的工作室幫忙。剛回來的時候,雪汀心裡有些打鼓,害怕自己已經忘記了手藝。但是,手指拈起繡花針的一剎那,她明白——這種感覺已經回來了。她幾乎立刻就上手了。

傳統手工藝的製作,仿佛一直流淌在雪汀的血液裡。它只會沉睡一陣子——待到時機成熟,總會如春來冰釋一般重新奔湧起來。

「來到寧海,必來前童;來到前童,必見雪汀。」這是當地人的感受。她儼然成了當地手工藝的一張名片。她需要不斷產出作品,每天高強度地縫製,才能撐得起這張「名片」。後來作品多了,總要有辦法處理,所以去年,「寧波雪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應運而生,作品實現了經濟價值的轉化。

她曾惋惜自己以前沒有好好學習英語,之後恐怕更沒有時間學;但是和手工藝、美術相關的她無論克服多大困難也要擠時間學。她專門拜當地有名的手藝人,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獲得者陳龍為師,沉下心來向他學習工藝美術。同時,無論在技藝上還是事業上,陳龍都對雪汀多有幫助,她每每提起都難掩感激之情。

在寧海縣的文創集市上,

童雪汀邀請小朋友聞一聞手工製作的香囊。

如今,雪汀說自己忙得像「瘋子一樣」,一向精緻的江南女人卻幾乎沒有精力來打理自己。凌晨2點睡,早上6點起,已經成為了她的常態。甚至在和人談合作的時候,她都能睡過去。她急切地希望更多人了解前童古鎮,走近雕窗老宅,感受當地豐厚的手工藝文化積澱。為了這個目標,她不惜連軸轉,舉辦、出席各類文化交流活動。

今年12月2日,在浙江寧海縣大佳何鎮毛洋村的一個四合院內,雪汀為參與鄉村建設藝術家創意大賽忙活了一整天,晚上累得幾乎說不出話來。她帶來的水藍色燈籠和布藝樹葉、南瓜等布景——溫暖的橘色映襯著淡雅的藍色,即使在60多位鄉建民間匠人的眾多作品中間,也獨具特色。

手工藝人的夢想鄉

現在,即使是前童古鎮出生的女孩,也不會從很小就接受刺繡、剪裁手藝的培養了。雪汀很惋惜,她在本鎮的小學、初中開設刺繡課堂,不定期義務地教授孩子們傳統手工藝。她的工作室,也歡迎孩子們前來體驗。

雪汀很難被某某具體的「非遺傳承人」這樣的名稱來定義,因為她太全面。或許刺繡手藝是她從小練就的「童子功」,但是如今,她金繕、漆器製作、植物印染、國畫幾乎樣樣俱佳。這樣的技能她是不嫌多的,這種新的洪流匯入血液一般的學習過程正是她所享受的。

尤其是藍染工藝。這種今年5月才被她重新做起來的產品現已初具規模。對於一種新產品的「井噴」,她只用一句「我只要一開始做什麼就要盡力做到最好」就帶過了。

童雪汀給經過扎染的面料拆線。

藍印花布,又稱灰纈,是中國傳統四大印染之一,使用純植物,如蓼藍、吳藍、馬藍等做出藍靛來浸染布料得到。經過花型設計、製版得到圖樣,再上桐油、調製漿糊、刮漿、染色、去漿、泡醋、清洗,最終得到成品。雪汀使用藍印花布製成時裝、抱枕、掛件等許多產品,她可以保證每一件作品都是絕對獨一無二的,就連最小的飾品也是。

正如本雅明所言,機械複製時代消解了工藝品的此時此地性、獨一無二性的同時,也讓工藝品喪失了「靈韻(Aura)」。雪汀想要做的,就是純手工的作品,投入精力和情感的同時或許也能為它們賦予某種靈韻。「做精緻的東西,而不是機械化的東西」。如果可能,她決心一直秉持純手工的原則。

以藍印花布為布料的衣服

在顧客買到一件真正獨一無二的商品後,人和物的聯繫是在長久的時間中逐步建立起來的。藍印花布尤其如此。因其染料的純植物成分,花布會逐漸與周圍的空氣發生反應,顏色悄然發生細微的變化,而這種變化的方向也是由使用者的習慣決定的。這樣一來,使用者逐漸影響這件衣服,衣服的樣子也越來越有韻味,而人與物之間的情感聯繫也提升了一個層次。正是這種奇妙的視覺和情感體驗,引誘了一批又一批的到訪者買走它們。

藍底,白花,是象徵著藍天和白雲的至純至真的色彩。雪汀把藍印花布作品安置在屋內,就仿佛營造了一派夢中的景象。

與大學的聯結

匠人雪汀,和手工藝寶庫前童鎮,不僅僅吸引了消費者。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的老師和同學,同樣被這些質樸而雋永的作品吸引了。

為人民而藝術,一直是人大藝術學院踐行的理念。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人大藝術學院致力於用藝術的方式為鄉村的發展助力。這也促成了人大師生和前童古鎮的結緣。

人大藝術學院副院長齊悅副教授,在前童古鎮開展藝術鄉村振興工作,他很早就和雪汀對接了。「我總是記得他說的,『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他真的有啟發我很多。」雪汀提到齊老師時滿是欽佩和信任。比起人大「藝術振興鄉村」的其他項目,在前童的項目算是剛剛開頭,但是雪汀一提起來就總是說個沒完。

童雪汀在文化產業管理課上,

給人大師生分享手工藝品的製作過程,滿足大家的好奇心。

今年11月14日,齊老師和他的三名研究生到達前童古鎮,參與了古鎮文創產業工會的研討會和文創雅集。2020級藝術學碩士研究生劉京京在凌晨到達古鎮時,就被群星漫布的天空撥動了心弦。「感覺到了這裡,生活節奏一下就慢了下來。可能正是這樣,才會使那些本不符合現代工業社會節奏的文化遺產得以保留。」

「做傳統手工藝,可能並不是當地村民獲利最大的工作。那麼如何調動全村人對傳統手工藝的熱情?作為一個領頭人,沒有真正的熱愛,沒有把這件事當成一個事業來做,或者只是想得到自己的名氣,都是不可能的。」和雪汀交流後,齊悅感慨道。11月24日,應齊悅的邀請,雪汀來到中國人民大學,給選修文化產業管理課程的同學做分享。

跟隨童雪汀「做客」人大的手工藝品

雪汀開講前本來很緊張。但是,課堂上同學們熱情超過了雪汀的想像。同學踴躍的提問讓她覺得「大家都在非常用心地對待每一件事,真的很陽光,很舒暢」。這鼓勵她繼續與大學生進行交流。這也是人大學生所希望的。許多和雪汀交流的同學著迷於這樣有民族特色的藝術形式,也被雪汀舉手投足間的氣質所折服,「有幸遇見童老師——一位像活在童話裡,把生活過成詩的江南女子」。

雪汀繼續營構著她的夢想鄉。她想讓大家都來看看。

文字:陳雨荷

圖片來源於網絡和受訪者

原標題:《童雪汀:活在童話裡,把日子過成詩 | 特稿》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心情物語|把日子過成詩
    那大雪紛飛的日子裡,原來是最美好的呀。那些一起追趕著打雪仗,一起在雪中漫步、一起刨冰的日子,沉醉在那冬雪的沉靜中,隨著時光散去。大雪後的那種寧靜感,那種一起搓著手、哈著熱氣的熱騰騰的日子,就是我們美好的青春呀!
  • 給你一個粉色,把月子過成詩
    每一個女生,都想像著自己是一個公主,住在漂亮的城堡裡,擁有屬於自己的超大房間,房間的一切都是粉色的。可是生活並不是事事如意的。還好有桂林好孕月子中心。簡單幹淨的衛浴,給月子裡的媽媽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我們只希望,即使是坐月子,你也能擁有自己一片粉色,別讓孩子成為你的壓力,不論什麼時候,都應該把日子過成詩。
  • 童話插畫師把日子過成了童話
    杭州有位擅長畫童話的插畫師李廣宇,自從愛上了它們,就把自己的生活也過成了童話。  一板一槳,可以健身,可以交友,還可以四處旅行……  童話插畫師把日子過成了童話  無浪的杭城河道  有人專玩槳板衝浪  位於杭州城北和睦路的臺灣美食街上有個水尚皮划艇俱樂部,旁邊的西塘河上每天都有人在玩皮划艇、賽艇等水上運動。
  • 青青子衿、青青子佩 寧波前童姑娘發掘傳承《詩經》裡的美好顏色
    12月20日,浙江省寧波市寧海前童古鎮一處農家小院內,前童姑娘童雪汀正和團隊成員尤婷婷一起忙著印染棉布。浸泡蘇木、浸溼面料、染色、氧化、清洗、再染色……一個個環節做下來,童雪汀白皙的雙手已被蘇木水染成了絳紅色,「我這手要麼是藍的,要麼是紅的,五顏六色,很少有白的時候。」童雪汀自嘲道。
  • 「愛滋夫婦」相守13年:丈夫病重孩子長大,想把日子過成詩
    小雪:「很多年前的肝病,曾被誤認為是肝癌,醫生預言我只能再活3年。走到今天,自己已經是超額完成了任務。現在,我還要再爭取活到2010年!」小雪:「我們內心始終堅信我們可以走得更遠的,雖然我們知道生命最後的日子終將要來到,但我仍然請求你——如果有上帝的話,請求你因著我們含辛茹苦的父母以及我們一雙幼弱的兒女,暫時關閉我們通向天國的那扇門。」
  • 這三個星座的人,崇尚自由無拘無束,把生活過成詩,活出自我
    文/葉子 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你會把生活過成詩嗎?有三個星座,他們活出自我,思維方式與他人不同,他們堅信我行我素,崇尚自由,才能過出自己想要的人生,他們全然不顧外界的想法。一個人的性格能夠決定一切,他們的性格就非常好,有時候當自己無比生氣,也會想辦法去排解,他們知道情緒並不是一種錯誤,而是一種需要發洩的東西。
  • 上海「愛滋夫婦」第12年:縱使生活艱難,也要把日子過成詩
    2016這一年中,小雪面臨的變化多了些,母親的病逝給了她很大的打擊,丈夫劉傑(化)健康狀況也開始變得不那麼樂觀,但不管生活怎麼變,小雪依舊如故,保持自己隱忍堅毅又豁達浪漫的天性,把每一個日子過得滿滿當當,也依然希望把每一個艱難的日子過成詩。2016年倏忽即逝。回首即將過去的這一年,竟然不能夠清晰地想起每一個日子是怎樣度過的,或又是被誰悄悄偷走的。
  • 保潔員用廢棄保溫板雕花 把生活過成詩
    從小喜歡畫畫 後自學雕刻 建築工地、花鳥竹子等成為他的雕刻主題 保潔員用廢棄保溫板雕花 把生活過成詩 近日,一段工地保潔員用廢棄保溫板雕花的視頻在網上獲得網友點讚,有網友稱其是「被生活耽誤的藝術家」,也有網友稱其「把生活過成詩」。
  • 讓孩子活在健康的童話世界裡,兒童房的設計千萬不要錯過!
    案例一:• 讓孩子活在健康的童話世界裡牆漆塗刷成綠色,健康環保,助眠護眼。選購雙層兒童床,明智的為「二胎造人計劃」預留足夠空間。生活家案例臥室主燈選擇俏皮可愛的小飛機造型,實現住在小男孩腦海中的航遊夢想,讓他在夜晚伴隨夢幻的燈光香甜入睡。生活家案例• 讓雜物都藏起來,給屋子更多收納,給孩子更多活動空間家裡一旦有了孩子,日後的雜物勢必越來越多,設計師在設計之初便早早考慮到這一點,未雨綢繆。
  • 十二星座,分別是童話裡的哪個公主,雙魚座是灰姑娘
    每個女生小時候都做著一個童話夢,希望自己是童話裡的小公主,那麼十二星座的女生要是活在童話裡,會是哪個童話人物呢?水瓶座水瓶座是來自外太空的孩子,總是有最新奇的想法,讓人難懂,要是水瓶座活在童話裡一定不是普通的人物,一定是人魚公主。
  • 【麻辣鮮師】高紅櫻她把日子過成詩
    遇到來家裡求助的人,她也從不吝嗇;小時候,家裡有做工的來修繕房屋,在那個貧瘠的年代,母親擔心做工的人吃不飽,每次給盛飯,都把碗裡的米飯壓了又壓,怕他們吃不飽又不好意思再盛。紅櫻從媽媽身上看到了骨子裡的善良,這也修正了她一生做人的方向。她說,母親是個大家閨秀,父親是我一生最感激的人。
  • 《天使愛美麗》:讓自己內心活在自己喜歡的世界裡
    導語《天使愛美麗》:我們可以讓自己內心活在喜歡的世界裡!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童話,她是我們的守護天使,在孤單困惑的時候出來陪伴我們,只不過是因為我們腳步匆匆,把它深深地埋藏在了心底而已。艾米麗沉浸在這種單純的美好裡。為了消遣孤獨,艾米麗有了一些個人的癖好,比如把手慢慢放進豆子裡,還有收起小石頭,在河水邊把它扔向遠方,看水面浮起的漣漪,再比如她喜歡用勺子把焦糖布丁給敲開,把草莓套在手指上,一個一個吃掉,她可愛的樣子像極了我們吃完薯片後還不忘記舔舔自己手指上的薯片屑。
  • 生命並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
    2017年末,為迎接2018年,微信朋友圈裡大家紛紛曬出自己18歲的照片,照片裡每個人都是一副青澀懵懂的模樣,不諳世事、朝氣蓬勃。18歲,多美好的青春,原來每個人都是從那裡走過來的!「生命並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你要使你過的每一天,都值得記憶。」看到許淵衝說的這句話,特別受觸動。是啊,從18歲到今天,我們經歷了多少日子?又記住了多少日子?沒記住的日子對我們意義何在?還真值得認真思考。畢竟,後面還有日子要繼續,是否還要像以前一樣,能否換種更值得記憶的活法,每個人現在都還可以選擇。
  • 39歲還是戀愛腦,活在童話中的女生不容易
    金莎和盛況經歷了三天的甜蜜約會,在相處過程中金莎透露自己嚮往的愛情是小說裡郭襄式一眼萬年、轟轟烈烈的的愛情,對另一半的要求更是完美到只有童話中才會有的白馬王子,具體要求就是:不僅外表要陽光、乾淨,而且要成熟,有點霸道,能給自己貼心的呵護和大山式的照顧。
  • 吞進狼肚子裡的小紅帽還能不能存活?中年人讀童話讀出了什麼?
    她輕輕地問我:「那幾個被老虎吃掉的人不能再活過來嗎?」我告訴她一些悲劇發生了就無法挽回了。她和我討論起《格林童話》中《小紅帽》的故事,外婆和小紅帽最後不是都從狼肚子裡爬出來了嗎,為什麼我們中國的童話故事要讓被老虎吃掉的人真的死去?我告訴她可能是因為我們中國人更能直面現實,並且問她哪一個被吃掉的人最不值得同情,她說是那個因為貪吃老虎提供的免費糖葫蘆被吃掉的小女孩。
  • 樂觀美好的小句子:願你把生活過成詩,富盈美好而精緻
    文|Z裡行間字裡行間皆為你,關注我,溫暖你……1、好心情每天照常營業,壞心情永久打烊。4、願你把生活過成詩,富盈美好而精緻。May you live your life as a poem, rich, beautiful and exquisite.5、在生活萬般刁難下,願你留住半分可愛和溫柔。
  • 童話裡都是騙人的,醒醒吧!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童話,還是和18歲的迷妹一起沉入黑暗吧! 安利大家一部成年人的童話(不是你想的那樣)—— 《黑色童話》 Tell me a story
  • 「在平淡無奇的日子裡」
    帶著一點樸實的準備,這吹不出褶皺的平淡日子令人舒服至極。我不想整天看手機,便去看院子裡的草和街上鄰居養的鵝,聽廣場上兒童的喧鬧和電腦外放的歌。也偶爾翻翻書,再迅速合上。書堆積在桌子上,都是我之前看過的。高考完從學校裡搬回來就沒怎麼動過了,想掛到二手平臺上賣掉,又覺得可惜。以前上課總喜歡壓在試卷底下偷偷看,看到幾則笑話憋不住笑總是打亂課堂。
  • 溫馨恬淡種田文《二人森林》,踏踏實實種田,將日子過成詩
    何田也笑了,她把手裡的木鏟遞給易弦,「那我去煮點土豆粉條吧。」    家裡還有一塊吃了一半的臘肉,是一條獐子的腿肉。把肉片下來,放在熱湯裡滾上幾滾就能吃了,再下幾把土豆粉條在湯裡,就是一頓熱乎乎的飯了。【鯨短評】這是一篇比較溫馨的種田文。
  • 新春佳節,把每一天過成詩丨可讀
    願你的每一天都過成詩↓↓↓2019年2月4日星期一大年三十團圓飯姑爺給嶽父嶽母拜年的日子,又稱為「姑爺節」2019年2月7日星期四安睡遲起嶽父宴請女婿的日子2019年2月16日星期六搭燈棚眾裡尋 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