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央視網新聞發布了一個名為《「我不要臉,給祖宗蒙羞」未成年人聲淚俱下,「女德班」什麼來頭?》的視頻。在這個視頻裡,「女德班」的神秘面紗終於被揭開。
看著視頻裡,一個臉龐還稚嫩,神情卻木然的女孩用童音說出:「我喝酒、打架、處對象,天天帶著一副賤相,真的是傷風敗德。我不要臉,還給父母丟臉,更給祖宗蒙羞。」
「什麼樣的人會戴美瞳呢,就是那些不正經的女孩。」
想不出這個女孩在所謂的「女德班」裡到底經歷了一些什麼,才會發出這般充滿性別偏見的言論。女孩對時下一些女性社交行為的定義和貶低,簡直讓人震驚。
據報導,這些孩子在「女德班」裡僅用學習15天,就能達到這樣「聽話」的效果。而學校教她們「改過自新」的方式就是給她們觀看一些「看了晚上會做噩夢」的內容。
甚至有孩子在祈禱「不想看了,希望明天別再看了。」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一個原本「叛逆」的孩子在15天裡很快就會變得「溫順」「聽話」。
「女德班」問題被揭露後,官方通報:「教學視頻內容低俗、違反科學,歪曲事實,對營員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影響。」這個通報,更是讓人心痛。
即使現在「女德班」被責令整改,那些被改造過的孩子,學到的「知識」和養成的「習慣」,也將和陰影一樣伴隨著她們的一生。
這些孩子為父母的決策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價,不知道他們的父母又是否會感到愧疚。
回想起2019年,孫楠和潘蔚夫婦,就曾因為帶著孫楠和前妻所生的女兒買寶瑤,在徐州住月租700塊的房子,讓買寶瑤上「女德班」而上過熱搜。
潘蔚曾在公開場合評價孫楠和買紅妹的一雙兒女,說他們:女兒厭學、愛玩遊戲;兒子好抱怨,沒擔當。
所以,作為後媽,潘蔚決定讓孫楠的女兒放棄正規的義務教育,到徐州上「傳統文化學校」,「拯救」他們。
2015年,潘蔚把孫楠和孩子都帶到了徐州,讓買寶瑤到「華夏學宮」裡學習傳統文化,自己則在裡面擔任起了「女紅老師」。
一開始,買寶瑤對自己的人生也是有規劃的,她想上大學,問網友們「你們覺得中央戲劇學院好?還是電影學院好?」
當得知要被父母送到徐州學女德的時候,她內心抗拒:「我正前往家長口中的天堂,學生眼裡的地獄」。
可是,在學習了三年,當她讀女德學校的新聞被爆出,網友們勸她儘早離開、好好讀書的時候,買寶瑤卻完全變了模樣。
她告訴熱心網友:「我是個瘋丫頭,我不覺得我會相夫教子,我一定是那個自己努力工作的人,但我知道什麼是女德,做好自己,是最重要的。」
19歲的買寶瑤,終於在後媽潘蔚的「安排」下,忘記了夢想,變得「聽話」了。而她這三年的學習,除了讓她變得「聽話」和「成熟」,沒有絲毫實際用處。
據了解,華夏學宮雖然打著傳統學校的旗號,「女德班」一周學費甚至高達16800,但卻是一所非學歷培訓機構。
這就意味著,買寶瑤在這雖然學會了孝順父母,聽話懂事,卻仍然只有初中文化!
在這個知識改變命運,學歷就是敲門磚的社會,沒有文憑的買寶瑤,或許未來,就只能一輩子呆在「傳統文化」裡,靠父母養著,順應所學過的「女德」準則,在嫁人生子後,溫順地遵守三從四德,相夫教子。
潘蔚當然是知道這些的,她說自己是為了孩子好,女孩子最終的歸宿就是要為人妻,為人母。
可對待自己和前夫的女兒,她卻雙標地讓親生女兒在北京讀著最好的學校,考託福出國留學,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真是諷刺!
現在,央視網新聞曝光了「女德班」的真相,雖然不知道當年買寶瑤真正經歷過什麼,但筆者卻仍對這個被父母耽誤了夢想的女孩感到無比心疼。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更不能被「批量生產」。
那些打著「為孩子好」旗號,折斷她們夢想的翅膀,把她們變成木偶,滿足自私和狹隘的父母,不配擁有孩子的愛戴和信任,又怎麼配為人父母?
作者簡介:小旭和你聊情感,分享故事,情感解答,歡迎投稿,期待和你一起聊暢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