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孫楠妻子潘蔚近日出新書
又通過自媒體表示自己痴醉於「國學」
還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
舉家從北京搬至江蘇徐州
就讀於一所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
學習「國學」
▵ 孫楠和妻子潘蔚。
記者從徐州市教育局獲悉,孫楠孩子就讀的華夏學宮無辦學歷教育的資質,目前,教育局正在組織力量進行調查,如有違規情況,將對其嚴肅查處。
孫楠一家放棄北京優越生活
到徐州每月700元租房「內心富足」
潘蔚稱,儘管放棄了北京優越的生活條件,一家人住在租金每月700元的100平房子裡,但內心富足。近日,此話題引發了網友熱議。
在網友看來,潘蔚用來標榜自身脫俗出塵、相夫教子的操作都很「迷」。
▵ 孫楠的《五星紅旗》《不見不散》等歌曲堪稱經典。潘蔚是他的第二任妻子,曾是旅遊衛視主持人。潘蔚與孫楠結婚前,曾經有過兩段婚姻,育有一個女兒。與孫楠結婚後潘蔚又生了一個孩子。而孫楠與前妻離婚後撫養兩個孩子。後來潘蔚辭職在家,專心照顧4個孩子。
▲潘蔚通過自媒體表達自己對國學的態度。騰訊視頻截圖
潘蔚在視頻中表示,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3年前一家人從北京搬到了江蘇徐州,住在100平方米的出租屋中,每月租金700元。
很多網友聽到這個消息的第一反應是:這都2019年了,還有哪個城市有700元一個月的房子,還100平方米?更何況在視頻中看起來還是一套精裝房。
對此,潘蔚隨即在微博中回應稱,租住的房屋是徐州雲龍區的毛坯房,在2015年時租金的確是這麼便宜。
放棄正常的校園學習生活
將孩子送去學習「國學」
更大的爭議聚焦在:潘蔚讓孩子們放棄了正常的校園學習生活,將他們送去學習「國學」。
採訪中,潘蔚自稱要為了孩子的教育學習「孟母三遷」的精神,放棄在北京的一切,舉家搬至徐州,將孩子們送進了一所「有 28 年歷史的傳統文化學校」。
▵ 孫楠在微博上曬自己陪女兒在華夏學宮的照片。
潘蔚認為在這所學校裡,能讓孩子學會何謂「孝道」,何謂「責任」,三年學習後孩子們的轉變,更讓她覺得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
「上完洗手間回來,愛寶(女兒)常會主動跟我說『便溺回,輒淨手』。她奔跑時碰到了桌角會小聲念叨『寬轉彎,勿觸稜』,和哥哥發生爭執也會主動勸告自己和哥哥『道人善,即是善』。」
孫楠女兒就讀的華夏學宮
每人每年學費高達10萬元
不過網友在搜索完這所學校的資料後,發現事情不對勁。
根據官方介紹,這所所謂的傳統文化學校「華夏學宮」,是一所以「國學」為核心的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學成後並不會獲得學歷證明。學校包括了小學、初中和高中的教育,暑期班收費為四周課程1萬2000元,初高中則是每年10萬5600元的學費。
據報導,「華夏學宮」一名李老師表示儘管學費高昂,但初高中的教學並沒有學歷,也不能參加高考,如果通過考核,會拿到學校自己頒發的畢業證,高中畢業後,很多學生就會直接選擇就業。
▵ 孫楠微博上與華夏學宮相關的內容。
學校開設的課程主要是儒釋道經典,包括《孝經》《大學》《中庸》《論語》《黃帝內經》《道德經》《莊子》《列子》等。
除了上面這些,學校自稱還借鑑了「六藝」的思想,輔以中國傳統技藝的學習,開設古琴、書法、繪畫、泥塑、茶、女紅、武術、音樂、舞蹈等課程。
▵ 課程介紹。
有網友發現其中關於「女紅」課程的介紹,幾乎就是「女德課」的委婉式翻版。
雖然不似「女德課」上「女人應該堅決不離婚」「女子不應該往上走,就應該是在最底層」等「三從四德」理論,但華夏學宮的「女紅課」也強調相夫教子、經營家庭,是女子一生最重要的責任,以期用手中的針線傳遞愛,創造出幸福安寧的世界。
▵ 此前網上熱傳的「女德」言論。
而在該校新開設的,收費為16800元的「一周制女德班課程」,則在課程介紹中寫到「以女德教育為社會良藥」,培養女性「於自身厚德載物的品行,於長輩孝順的習慣,於家庭溫柔的儀態,於子女慈愛的榜樣,於社會端莊的形象」。
華夏學宮學校歷史介紹:
在二十多年的成長曆程中,招生和培訓人數達10餘萬人次,學員遍及全國所有省、市、自治區和港澳臺地區,並有十數個國家的學生前來求學。目前,學校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與傳播的知名機構。
▵ 華夏學宮官網截圖。
徐州市教育局也強調,「華夏學宮」具備的是培訓資質,並非辦學的教育資質,學生若處於義務教育的年齡,應上義務教育的學校。
浙江大學教授、著有《上帝的手術刀》等書的科學作家王立銘,也對潘蔚的做法表示不滿,更呼籲稱「救救孩子」↓
對於網友的解釋,他也不客氣地回懟,「連個數理化科學類課程都沒有的地方能叫學校嗎?」
對於網友關於「女德課」的質疑,李老師解釋稱學校會教授女紅和女德,但是和「大家理解的不同」。
他表示,教女紅並不是非要女生學會女紅,「是培養孩子們一個內心的狀態,能不能鎮定下來,專注、安靜做一件事情。」
同時,教女德並不是要對男人無條件順從,而是因為現在女孩子普遍沒有具有溫柔賢淑的狀態,「女生有天生的特質,最大的能量是溫和和柔軟,就是要回到女性天生的狀態。」
▵2018年10月舉辦的新書發布會就開在「華夏學宮」中,一眾藝人前來幫忙站臺。
潘蔚還表示新書的所得版稅將全部捐贈給「華夏同德基金會」,用於弘揚傳統文化↓
新書中公布的內容節選↓
這些都讓網友質疑,潘蔚與「華夏學宮」之間是否存在相關利益關係。
學生談學校「明星效應」
自稱是該校畢業生的小琪告訴記者,她在13歲時開始在華夏學宮進行全日制脫產學習。
全日制班級分為兩類,16歲以下修讀6年,16歲以上修讀3年。小琪回憶,自己就讀期間,學校宿舍分為4、5、10人間不等,每間宿舍配備1名宿管阿姨,和學生同住,學生的一舉一動,基本上都會有老師觀察。
「學校的教育是『沉浸式』的。」小琪解釋,所謂「沉浸式」是指老師會觀察學生在學習時的舉止,不合適的話會迅速做出調整。對於這樣的教學形式,小琪給予了肯定:「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所有問題都藏不住,讓教育有處可施。」小琪否認了學校的課程中含有「女德」這一門。小琪稱,她確實感受到了明星效應給這個校園帶來的一些變化,「她(潘蔚)的到來,使得學校運營模式徹底商業化。」
▵ 華夏學宮LOGO
另一名學生小舒今年19歲,目前正在華夏學宮就讀,她表示今年是她在華夏學宮學習的第5年,她選擇的是6年制的課程,「讀完之後和大學畢業生年齡一樣。」對於未來沒有文憑的情況下找工作,小舒稱,「現在學校已經和很多國外大學或是國內企業、文化機構進行對接,給學生們提供多方面的發展需求,以文化方面偏多。」
「潘蔚是學校外聯主任,
據網上公開信息顯示,徐州華夏學宮原名華夏傳統文化學校,2015年改名為華夏學宮,讓孫楠夫婦「陪讀」的就是這所學校。該校校長易菁,據稱與潘蔚頗有私交,潘蔚出的新書,易菁是聯袂推薦人。
▵ 徐州市華夏學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參股商業圖。
據該校另一位負責招生的工作人員稱,潘蔚是學校外聯主任,同時進行茶道和女紅等課程的教學,並否認了孫楠夫婦與學校有商業合作往來。
在天眼查上,記者注意到,「徐州華夏同德基金會」隸屬於易菁名下。
而據《中國慈善家》2017年9月報導,2016年8月,孫楠自稱推出首張全公益專輯《學堂樂歌》,籤售所得,全數捐給華夏同德基金會。而潘蔚也在多個城市的新書發表會上稱,自己新書《素心映照》所得版稅將全部捐予華夏同德基金會,用於弘揚傳統文化。
據基金會中心網顯示,華夏同德基金會2016年的年度收入為2226萬元,年度支出為520萬元,項目名稱一欄顯示用於「建設華夏學宮」。在天眼查上,2016年該基金會的收入與支出和基金會中心網顯示的數額相符。
▵ 基金會中心網顯示,2016年,華夏同德基金會支出520萬元建設華夏學宮。
記者通過天眼查發現,該校創始人易菁名下擁有4家公司,除徐州市華夏學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外,其餘3家均為不同的文化有限公司,而徐州市華夏學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還佔股5家公司,分別涉及物業管理、商貿、旅遊諮詢、文化傳播和餐飲管理。同時,記者注意到,徐州市華夏學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經營範圍是在2017年8月1日之後,方才新增「非學歷職業技能培訓」一項,此前的公司經營範圍當中,涵蓋的經營範圍主要為文化交流服務、藝術形象設計等方面。
▵ 該公司於2017年經營範圍變更的前後對比。
據《青年時報》等媒體報導,2017年10月28日,孫楠在杭州西溪溼地的太極禪苑發布了國學IP文化品牌「楠氏物語」,並公布了自己打造國學大IP的一系列計劃,並聯手汝窯、紫砂、薰香、炒茶、竹編等多位非遺大師推出香道、茶道、瓷器、服裝等一批文創產品。
▵ 2017年10月,一則關於孫楠推出文化品牌「楠氏物語」的報導。
報導還稱,孫楠開發了「呆爸萌妹」卡通形象,該形象已經開始布局動畫、漫畫、圖書、音樂劇、教育、電影、衍生品等IP版權開發,並進一步打造國學大IP。
無辦學資質、講授女德課程
確定要將孩子送入這樣的機構嗎?
你怎麼看?
來源 | 觀察者網(guanchacn)、北京青年報(beijingqingnianbao)、環球網(huanqiu-com)、紅星新聞(cdsbnc)
編輯 | 馮仕妍 陳茜
校對 | 曹柏英
--我是送福利的分割線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南方+拍客小程序上線
誠徵優秀影像作品
新聞線索、廣東美景
身邊趣事、創意影像
……
只要是你拍攝的原創作品
不限題材,不限形式
均可投稿
優秀作品將有機會在南方日報、
南方+客戶端、南方日報雙微、
南方視覺等平臺重磅呈現。
稿酬50~300元不等
最高可達千元!
還將不定期舉辦主題攝影攝像活動,
為各發燒友提供更多交流、展示的機會。
(註:投稿作品版權歸原作者及南方+客戶端共同所有)
還等什麼?
快掃二維碼參加吧!
如何參加往下看
第一步:掃描上方二維碼進入【小南報料】後,點擊「我要報料」。
第二步:填寫實名信息並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