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周刊(ID:chinanewsweekly)
作者:俞楊
江蘇徐州一所名不見經傳的民辦國學培訓機構,因為孫楠攜子女的加入,名噪一時。
不過,也正應了那句老話:人怕出名豬怕壯。這所名為華夏學宮的培訓機構,因為孫楠及妻子,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無辦學資質、學費高昂、變相的女德教育等質疑裹挾而至。
時隔一周,由徐州市教育局、銅山區教育局組成的調查組尚無任何進展,各方諱莫如深。
一
事件源於孫楠的妻子潘蔚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三年前她和孫楠為了孩子的教育,從北京搬到了徐州。
孩子們怎麼了?潘蔚說,「女兒寶瑤變得厭學,喜歡玩遊戲。兒子容易抱怨,遇到事情不願意承擔。」
她擔憂十年以後,他們的孩子會做個什麼樣的人,「要麼咱倆就搬家吧,去徐州吧,那裡有一所創辦了28年的傳統文化學校。」
她稱這三年孩子變化特別大,碰到桌子能說「寬轉彎,勿觸稜」,跟人吵架會說「道人善,即是善」,在她看來,「口吐蓮花才是美德。」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公眾和網友的質疑,大致有這幾個方面:
一方面,北京是全國教育資源最集中的城市。徐州,只是江蘇北部一座普通的地級市。很多江蘇學子擠破頭,都想考到北京去。孫楠為何反其道而行之。
另一方面,所謂遠離車馬喧囂,學習傳統文化,更像是變相的女德教育。
更有八卦者指出,在華夏學宮高中部就讀的買寶瑤,為孫楠和前妻買紅妹的孩子。而他現任妻子潘蔚和前夫所生的女兒還留在北京,就讀於北京某知名高中,並準備出國留學。
不僅女兒買寶瑤在華夏學宮上學,孫楠和潘蔚夫婦也是該校成人班的學員。
潘蔚還在華夏學宮擔任外聯部主任,同時教授茶道和女紅。在採訪中潘蔚說,「我教的孩子都是女孩,她要為人妻為人母,用針線來傳遞愛,表達她內心的溫暖。」
不久前,潘蔚發布了一本新書,在華夏學宮的官網頁面上,這本書被放在首頁輪推。
圖片來源:華夏學宮官網截圖
二
華夏學宮的校長易菁,自稱是晚清軍機重臣張之洞的曾孫女,祖母是張之洞第三個女兒張耀中。
有了「張之洞後人」的加持,華夏學宮頗顯國學底蘊。不過,有媒體查閱歷史資料後稱,並沒有發現張之洞有個叫張耀中的女兒 。
不過,這不妨礙華夏學宮收取高昂的學費。暑期班收費為四周課程1.2萬元,初高中則是每年10.5萬元左右的學費。
學什麼呢?入學後,教學內容包括四書五經,輔之以古琴、書法、女紅等傳統藝術課程。
關於女紅項目,學校官網寫道:女紅是「德言容功」四德之一,從年少起練習女紅,是為日後女性持家奠定基礎,相夫教子,經營家庭,是女子一生最重要的責任。
圖片來源:華夏學宮官網截圖
針對女性,華夏學宮還開設「婉今雅音女學堂」,一次性集中授課七天,以講授和女性生命相關的主題內容為主,比如女德。
圖片來源:華夏學宮官網截圖
最讓人疑惑不解的是,華夏學宮具備的是培訓資質,並非辦學歷教育的資質。
也就是說,如果去上全日制的課程,比如孫楠的女兒買寶瑤,既沒有學歷,也不能參加高考。
而且按照法律,如果家長將孩子送去此類不具備義務教育資質的民辦教育機構進行全日制教育,屬於違法行為。
三
如果不是孫楠,如果這件事沒有發酵,華夏學宮的諸多問題似乎並未引起政府部門的注意。
1月24日,由徐州市教育局、銅山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及有關科室人員組成的調查小組抵達華夏學宮徐州新校區,對該機構辦學資質、日常管理等進行摸底調查。
資料顯示,華夏學宮工商登記日期為2001年10月26日,屬於民辦非企業單位,業務主管單位為徐州市教育局。
2016年,徐州市時任政協副主席、現任市委副秘書長張愛軍曾出席華夏學宮呂梁新校區開工典禮並登臺祝賀。此後,江蘇省政協 、徐州市政協等人也先後前往華夏學宮參觀或調研。
徐州日報此前報導,2017年時任市長周鐵根調研呂梁山風景區,察看了華夏學宮等項目,並強調,要藉助國學教育進一步提升漢文化在中國歷史文化中的地位,讓更多的人了解徐州。
當時這所學校為什麼能註冊登記,又為什麼存在了多年而未引起政府部門的注意?
徐州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周刊君,孫楠女兒的事,對整個徐州來說都是一件很特殊的事。
銅山區教育局一工作人員表示,這事兒歸職業教育和社會教育科管,整個科室的人一直都在外面做調查。
時間過去一周了,徐州和銅山區教育部門關於本次事件的調查,仍舊無果。
學校何去何從?學生如何安排?都有待官方給出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