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罕見病:西安兒童背蝸牛殼鑽管道體驗罕見病

2020-12-19 人民網陝西頻道

人民網西安3月1日電(梁錦)「月亮的孩子」、「不識人間煙火的孩子」……這些美麗的名字背後是一個個罕見病患者身上重重的殼,為使更多人關注罕見病,2月28日,西安2015國際罕見病日(中國)宣傳月西安站活動在陝西省圖書館拉開帷幕。

罕見病(Rare Disease),是指流行率很低、很少見的疾病,一般為慢性、嚴重性疾病,常危及生命。國際確認的罕見病有七千多種,約佔人類疾病的10%。在種類繁多的罕見病當中,約有80%是由於基因缺陷所導致的。

根據醫學文獻顯示,每個人的基因當中平均約有7組到10組基因存在缺陷,一旦父母雙方存在相同的缺陷基因,孩子就有可能患上罕見病。因罕見病患病人數少、缺醫少藥且往往病情嚴重,所以也被稱為「孤兒病(orphan diseases)」,治療罕見病的藥物也被稱為「孤兒藥(orphan drug)」。

目前,在中國,血友病、苯丙酮尿症等罕見病在青島、上海、昆明、寧夏有全國性的政策保障,我國臺灣地區也於2000年頒布了《罕見病防治及藥物法》對罕見病藥物和相關治療費用實行全額報銷。

在西安站活動現場,為讓更多人體驗罕見病,主辦方推出「罕罕快跑」的互動遊戲,讓體驗著背著蝸牛殼鑽進一個狹窄的長約三米的圓形管道,出來後雙腳套上袋子跳躍,最後用筷子將玻璃彈珠從一個盤子夾入另一個盤子,通過多種形式,淺顯易懂地介紹罕見病與基因遺傳的關係,體驗罕見病患者生活中身體的脆弱、不便。

3月1日14:30,陝西省圖書館將舉行真人圖書館活動,罕見病患者將通過講述自身故事讓更多的人近距離了解罕見病、關注罕見病,帶給你生命的思考和啟迪。

部分罕見病介紹:

苯丙酮尿症(PKU) :「不食人間煙火的孩子」

PKU孩子因肝臟中缺乏一種酶,不能充分分解蛋白質中的苯丙氨酸,而苯丙氨酸在體內蓄積過多,將衍生成一系列毒性物質,傷及大腦細胞,使人智力殘疾。蛋白質是絕大多數食物中不可或缺的營養成分,而苯丙氨酸就存在於蛋白質之中。因此,PKU孩子只能食用人造的無(低)苯丙氨酸食品。

成骨不全:「瓷娃娃」

他們成骨不全,因先天遺傳性缺陷,導致骨質薄脆,像玻璃一樣經不起碰撞,連打噴嚏、翻個身都可能骨折,全身肌肉多半萎縮,無法正常運動,這種人也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瓷娃娃。

相關焦點

  • 中國兒童罕見病救助基金啟動
    中國兒童罕見病救助基金啟動2014-12-29 15:58:05 來源:  新華公益    12月26日,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中國兒童罕見病救助基金在北京啟動,成為我國第一家關注兒童罕見病救助的專項公募基金。
  • 我們為什麼要關注罕見病?
    原創 JACKZHAO MedSci梅斯導語:罕見病用藥困境與抉擇。來源:@OpenOrphan2020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大會11月27-29日在上海美蘭湖舉行,大會專門設置的罕見病用藥專題論壇及高端閉門會引發關注。
  • 約八成罕見病在兒童期發病
    出生不久,他就被診斷為「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這是一種罕見病。患兒通常有餵養困難,易咳嗽、嘔吐、高熱不退等症狀,需終身服用藥物,若治療不及時甚至有生命危險。「雖然不想放棄,但能不能把他養大,我心裡也沒底。」李女士有點哽咽。     2月28日是「國際罕見病日」,南方日報記者近日走進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探訪罕見病家庭的故事。
  • 我省首個兒童罕見病醫療救助項目啟動
    (楊晨 攝)  近日,由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主辦的2018齊魯兒童醫學發展論壇在濟南開幕,山東省扶貧開發基金會天使健康專項基金兒童罕見病醫療救助項目同時啟動。據悉,這是我省首個針對兒童罕見病的醫療救助項目,為全省罕見病兒童救助增加了新的渠道。強!
  • 上海兒童醫學罕見病診治中心成立
    東方網3月1日消息:昨天是世界罕見病日,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宣布成立罕見病診治中心,包括分子診斷聯合實驗室、造血幹細胞移植中心、罕見病家庭俱樂部等與罕見病相關的診斷、治療以及社會資助等全面支撐體系也同步建成。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醫療技術進步,我國已將罕見病診治列為重點發展內容之一。
  • 「中國罕見病、遺傳病兒童公益救助計劃」國際癲癇日上線
    6月28日,第十一個「國際癲癇關愛日」,今年的主題是「關注校園內的癲癇患者」。為關注校園內的青少年兒童患者,中國罕見病、遺傳病兒童救助計劃已正式上線,開始面向各級醫院科室醫生提供公益救助服務,招收需救助患兒。
  • 兒童罕見病篩查診治救助公益項目
    罕見病篩查項目  遺傳代謝病免費篩查(40病):2013年政府免費四病篩查,2019年起免費40病篩查。  聽力篩查及耳聾基因聯合篩查(罕見聾病:非症候群性聾病)。  眼病篩查:視網膜病變,視網膜母細胞瘤。
  • 趙玉沛為罕見病發聲 中國罕見病聯盟成立
    中國治療罕見病的醫生多嗎?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張抒揚指出,我國至少有三成醫生不了解罕見病。如何改變這一現狀?10月24日下午,中國罕見病聯盟正式成立。聯盟的成立,旨在促進罕見病臨床、科研與孤兒藥開發的協同創新,推動我國生物醫藥發展和醫學技術進步。
  • 線上科普關愛罕見病兒童 小胖威利症候群科普手冊發布
    據統計,罕見病患者平均確診過程長達5-8年,即使得到明確診斷,還要面臨有效的幹預和治療手段。今天,由上海市醫學會罕見病專科分會、上海市罕見病防治基金會及上海醫師協會科普分會聯合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為全國兒童罕見病患兒開展線上科普講座。同時,小胖威利症候群科普手冊同步發布。
  • 罕見病,你了解多少?
    與此同時,國家衛健委宣布,建立全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以加強我國罕見病管理,提高罕見病診療水平。《消除罕見病患兒診斷壁壘調查結果和建議報告》也於近日發布。2018年5月,國家5部門聯合發布了《第一批罕見病》目錄,共涉及121種罕見疾病,並從今年3月1日起,對首批21個罕見病藥品和4個原料藥,參照抗癌藥,對進口環節按3%徵收增值稅,國內環節可選擇按3%簡易辦法計徵增值稅。
  • 「星芽」正式啟航 為兒童罕見病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照護和關愛...
    為進一步提升大眾對罕見病的了解、引發社會對兒童罕見病更多的關注和關愛,12月23日晚,在上海市優生優育科學協會(上海市婦幼保健協會)、上海市罕見病防治基金會、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重點創新團隊(兒童健康維護與促進)項目專家組的指導下,在星・愛 |第三屆ONE FOSUN復星公益之夜上海交響樂團專場音樂會上,上海復星公益基金會與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攜手
  • 小雨傘保險聯手病痛挑戰基金會 疫情期間為罕見病兒童家庭捐贈口罩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小雨傘保險作為網際網路保險頭部企業,除了上線小區疫情地圖、開通疫情期間理賠綠色通道、進行線上問診等實打實的助民措施之外,同樣關注疫情期間的特殊群體,積極地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罕見病兒童家庭需要經常出入醫院,父母在自我防護的同時更要防止把病菌傳染給孩子,通常每天需要替換2-3個口罩。
  • 罕見病主題公益文創設計徵集
    首屆國際罕見病日紀念活動在歐洲各國成功舉行,通過各種活動促進了社會對罕見病的認識。2009年2月28日,歐洲、北美、拉丁美洲等30多個國家的罕見病組織參加了第二個國際罕見病日的活動,其後在各國的一致擁護下,將每年二月的最後一天定為國際罕見病日。隨著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易被人忽視的事物逐漸進入了大眾的視野,罕見病也不例外。
  • 21個罕見病藥品下月降稅 為我國罕見病患者減負
    央視網消息:國務院近日提出,從3月1日起,對首批21個罕見病藥品和4個原料藥,參照抗癌藥對進口環節減按3%徵收增值稅,國內環節可選擇按3%簡易辦法計徵增值稅。雖然具體降稅藥品清單尚未公布,但是對全國2000多萬罕見病患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 長春:兒童罕見病慈善救助範圍擴大
    日前,長春市慈善總會組織召開「有愛不孤單」慈善助醫項目新聞發布會,確定將《第一批罕見病目錄》(2018年5月)中的121種罕見病病種全部納入到「有愛不孤單」慈善助醫項目,並將救助地域從長春市擴大到吉林省範圍內,讓更多罕見病患兒得到救助。
  • 罕見病科普 | 小胖威利症候群
    作為罕見病小胖威利患者及其家人,比一般人更需要社會的理解、關愛和支持。弱者當自強,被命運擠壓到生活不堪忍受角落裡的小胖患者家長們自發抱團取暖,成立了自己的組織——小胖威利罕見病關愛中心。在醫學專家、廣大小胖家長們等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支持幫助下,小胖威利症候群罕見病從鮮為人知逐漸發展到廣為人知。
  • 12歲女孩身高僅1米多 華西專家呼籲關注這種罕見病
    據川大華西第二醫院小兒遺傳代謝內分泌科副主任吳瑾介紹,雖然罕見病的發病率低,但病種卻很多,達到了7000多種,其中有80%以上都是遺傳病,且50%都是在兒童發病,因此需要得到重視和關注。以黏多糖貯積症為例,發病率約為十萬分之一,但這些患兒及其家庭備受煎熬。來自重慶的謝先生特地趕到成都參加義診。
  • 滬罕見病專項救助資金啟動 市兒童醫學中心將設專門病床
    滬罕見病專項救助資金啟動 市兒童醫學中心將設專門病床2016-2-29 03:39:08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黃楊子 選稿:吳春偉   東方網2月29日消息:昨天,在由市罕見病防治基金會、市紅十字會、市兒童健康基金會、上海宋慶齡基金會、市醫學會罕見病專科分會主辦,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承辦的第
  • 黑龍江省兒童風溼免疫及罕見病專科聯盟在哈醫大二院成立
    東北網1月29日訊(通訊員 李華虹 曹玥 記者 楊金光) 1月26日,由黑龍江省醫學會主辦、哈醫大二院承辦的「黑龍江省兒童風溼免疫及罕見病專科聯盟成立大會及疑難病學術交流會、黑龍江省醫學會兒科學分會風溼免疫及罕見病學組第二次會議、黑龍江省兒科全科專業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哈醫大二院召開
  • 一位溫州罕見病患者爸爸的心願
    在省兒保濱江院區門診五樓的一角,專門為小胖威利症候群患者進行諮詢,兒保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鄒朝春與泌尿外科、神經內科及心理和兒童保健科等6個科室的醫生都參加了。  「為什麼要組建小胖家園?為什麼要搜集各種關於小胖威利的信息?為什麼要組織各種義診活動?」  「我只有一個樸素的想法,我走過的彎路,希望其他爸爸媽媽們不要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