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女孩身高僅1米多 華西專家呼籲關注這種罕見病

2020-12-20 四川新聞網

義診現場  

四川新聞網成都3月2日訊(記者 劉佩佩 攝影報導)3月2日,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小兒遺傳代謝內分泌科舉辦了「國際罕見病日健康宣傳及關愛黏寶多學科聯合義診活動」。四川新聞網記者從現場了解到,長不大的「黏寶寶」患有一種名為黏多糖貯積症的罕見病。該疾病由於基因缺陷造成患者體內缺乏分解黏多糖這種代謝物的酶,進而導致其在細胞內不斷堆積,對器官、組織、骨骼、臟器等造成進行性損傷。

據川大華西第二醫院小兒遺傳代謝內分泌科副主任吳瑾介紹,雖然罕見病的發病率低,但病種卻很多,達到了7000多種,其中有80%以上都是遺傳病,且50%都是在兒童發病,因此需要得到重視和關注。以黏多糖貯積症為例,發病率約為十萬分之一,但這些患兒及其家庭備受煎熬。

來自重慶的謝先生特地趕到成都參加義診。據謝先生介紹,他的女兒在4歲時確診為黏多糖貯積症四型A型,主要症狀就是骨骼發育受到影響,今年12歲,但身高只有1米多,並且手和腿的骨骼有變形。目前,他的女兒走路不便,最多只能走幾百米,因此現在大多數時候都是坐在輪椅上。「女兒確診後的一個月,我幾乎每天晚上都沒法睡覺,頭髮都愁白了,心疼孩子。」讓謝先生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女兒的智力發育沒有受影響,現在讀5年級了,成績還很好。然而,讓謝先生犯愁的是,女兒所患類型的病目前國內有藥了,但每年的費用要100多萬,他們的家庭無力承擔。「我們家長都希望這種藥能納入醫保,讓更多患兒能夠吃上藥。」

目前罕見病的診斷和治療存在著哪些問題?吳瑾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主要存在著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診斷難。由於是罕見病,因此缺乏診斷經驗,特別是基層醫生,容易誤診和漏診。同時,罕見病的檢查多需要進行輔助性檢查,費用高;二是治療藥物貴。由於是罕見病,因此願意進行研發的企業少。以黏多糖貯積症為例,目前只有四型A型有進口藥可吃,每年費用100多萬,其他類型的暫時無藥可吃;三是家長認識不到位。由於罕見病的特殊性,不少家長也缺乏相關知識和經驗,因此發病最初不易引起重視,等到確診後,可能就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

吳瑾說,本次的義診宣傳活動就是為了科普罕見病相關知識,增加公眾對罕見病重視度與關注度,推動罕見病診斷和治療進展,避免患者群體在進行多學科對症就醫中走彎路,及時得到確診,減少誤診,使國內罕見病患者早日實現早診斷,早治療,有藥用、用得起的目標,幫助更多有需要的患兒家庭。「同時,我們也呼籲社會各界能夠關注罕見病。」

據悉,本次義診不僅邀請了國家紅十字基金會,還邀請了小兒血液科、產前診斷中心、心血管科、耳鼻喉科、呼吸科、神經康復科、骨科、營養科等多學科舉辦罕見病聯合義診活動,以呼籲全社會關注兒童罕見病,關愛罕見病兒童群體,提高患者的診斷和治療水平,減少過早死亡和殘疾的發生,造福病患家庭。

相關焦點

  • 男孩患罕見病「懷孕」10年,11歲身高僅1.15米
    男孩患罕見病「懷孕」10年,11歲身高僅1.15米 2018-12-25 08: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12歲女孩180cm,多高算標準?1~12歲身高參照表告訴你
    雖然大部分人的身高在20歲左右就停止發育了,不過也有少數人在23和25這兩個年齡,身高陸續發生變化。對於家長來說,時刻關注孩子的身高是重要的任務之一,而且大多數爸媽耐性有限,等不到孩子23再竄高。在回家的路上,小李問自家寶寶是否認識,孩子回答說:「我們這個年級的人都知道她,雖然大家都是12歲,但她的身高已經1米8了吧,整個年級最高的女孩子,誰會不知道呢?」小李心想,雖然孩子長得高是好事,但過高也會招致來許多麻煩。想到這兒,小李便想知道,自家孩子的身高是否處於標準的範圍內。
  • 12歲女孩180cm,多高算標準?1~12歲身高參照表告訴你
    在回家的路上,小李問自家寶寶是否認識,孩子回答說:「我們這個年級的人都知道她,雖然大家都是12歲,但她的身高已經1米8了吧,整個年級最高的女孩子,誰會不知道呢?」小李心想,雖然孩子長得高是好事,但過高也會招致來許多麻煩。想到這兒,小李便想知道,自家孩子的身高是否處於標準的範圍內。
  • 男孩患罕見病「懷孕」10年 11歲身高僅1.15米
    我兒子他不是怪物,更不是「豬八戒」,他只是一個得了罕見病的孩子啊!很多人問我們,求醫十年,負債纍纍,到底值得嗎?我說值得,在孩子出生時,我們沒有給他一個好身體,那麼我們就要努力,還他一個好身體。媽媽況靈無奈的說著。  好不容易得知移植可以救他,但移植後的一系列嚴重併發症,況靈在反思,她不知道讓兒子做移植到底是對還是錯,如果不做移植,兒子現在不會躺在ICU裡讓自己擔驚受怕。
  • 12歲女孩身高2.2米,「1至18歲」身高參照表,你家孩子是高是矮?
    12歲女孩身高2.2米,這是真的「鶴立雞群」一個名叫張子宇的山東女孩,就因身高一直廣受關注。她在12歲時,身高就達到了驚人的2.21米,和同齡人出現在一起的時候,就很生動地詮釋了什麼叫做「鶴立雞群」。12歲2.21米是什麼概念呢?姚明的對外身高是2.26米,也就是說這個還在讀小學的小女生,身高已經直逼姚明了,並且今後肯定還有得長。對於張子宇這驚人的身高,不少人也開始擔心,這麼高是不是有「巨人症」啊!
  • 陝西760克袖珍嬰兒引關注 3歲半女孩身高僅54釐米成為世界上最矮的人
    原標題:陝西760克袖珍嬰兒引關注 3歲半女孩身高僅54釐米成為世界上最矮的人   據了解,去年12月9日,一個胎齡僅25周的小生命出生,身長不到30釐米,體重760克,和一瓶礦泉水的重量差不多,被稱為「巴掌仙子」
  • 12歲女孩只有1.21米 這可能是少見的特納症候群
    12歲女孩只有1.21米 這可能是少見的特納症候群 2012年03月20日 14:37:40   浙江在線03月20日訊一位外表看似正常的12歲小女孩,遲遲沒有發育跡象,身高只有1.21m,比同齡女孩的平均正常身高矮了30公分,醫生初步估計孩子患有少見的特納症候群
  • 江蘇12歲少女患罕見特納綜合症 身高只有1.3米
    12歲的女孩菁菁(化名)身高只有1.30米,體重卻達到45公斤。家人一直以為她是發育不良,昨日在蘇北人民醫院接受檢查,才發現是得了特納綜合症。該病患者比常人先天缺少一條染色體。   暑假期間,不少家長都帶著孩子到醫院看矮小症門診。其中不少已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
  • 專家呼籲:罕見病從被動診斷走向主動預防
    它們同屬於流行率很低、80%由基因缺陷所導致的疾病,全世界範圍約有7000種,統稱為罕見病。隨著罕見病日益不罕見,專家呼籲全社會動員起來,從被動診斷到主動預防,多方互動共同解決罕見病。為期兩天的2015第四屆中國罕見病高峰論壇19日在北京閉幕,來自政府、醫院、基金會、企業等400餘人圍繞罕見病的研究、診治、政策、社會等議題展開討論。
  • 2歲時被確診黏多糖罕見病 她的骨骼和肌肉一點點變形萎縮
    首席記者 俞茜茜 通訊員 王雪飛2歲時被確診為這種罕見病穿著紅色的T恤和花色長褲,嬌小的身體縮在媽媽的懷抱裡,安靜地看著書。身高1米2出頭,體重不到40斤,如果不說,樂樂看上去完全不像一個10歲孩子的模樣。2012年,樂樂2歲時,媽媽徐女士發現女兒的脊柱有點歪,到醫院看骨科,醫生仔細檢查後發現,孩子的脊柱問題並沒有那麼簡單,建議到內分泌科再做檢查。
  • 11歲女孩來例假,預測身高僅1.5米?注意這4點還能長高10釐米
    之前寫過一篇兒童性早熟的文章,一個11歲的小女孩來了例假,媽媽因為擔心孩子很可能長不高了,就帶著去醫院做了骨齡檢測,檢測結果確實也不怎麼好,醫生說小女孩最多只能長到1.5米。之後就有不少家長給我留言,清一色全是「女兒現在多少歲,身高多少,幾歲來的例假,未來能長多高?」
  • 煙臺10歲女孩身高僅1.2米?科普解密特納症候群
    當遇到有些身材矮小的女孩時,醫生會建議她做一個染色體檢測。為什麼要做染色體檢測?這還得從特納症候群說起。前段時間,煙臺山醫院兒童保健科接診了一位10歲女孩,她的身高只有122cm,而正常同齡女童的身高應在140cm以上,130cm以下就可以診斷為矮小症,她的體重為25kg。
  • 這種病只侵害女孩,矮小還無法生育,早期症狀要留意!
    5歲的小麗一直都比同齡的孩子矮小,通常這個年齡段的女孩身高110釐米,而小麗只有95釐米。30歲的小欣結婚3年,懷孕3次,但最終都因流產沒能保住腹中的寶寶。這種疾病給臨床醫生提出了有關遺傳、發育、內分泌、心血管、社會心理和生殖等一系列的挑戰性問題。約5000個活產女嬰中就有1個患兒「特納症候群雖然被收錄到2018年頒布的《中國罕見病參考名錄》中,但相對於其他罕見病來說,它是罕見中的不罕見,因為特納症候群的發病率相對較高。」
  • 推廣 女孩初次「大姨媽」時身高不足1米5,永遠長不到1米6!
    玲玲從出生到8歲一直和其他孩子長得差不多,然而在9歲時,玲玲來了月經初潮,身高在這一年突然暴漲8.5cm(以前也就長4-5 cm /年),但此後幾年來身高卻基本接近停滯了。別的孩子年年長,而玲玲的身高基本沒再有顯著變化,以往在小學四五年級比她矮半頭的女同學,到初中時身高比她高了半頭。
  • 西安一10歲小孩身高定格1米6,家長直呼後悔,原因竟是...
    「太遲了,性早熟,孩子的骨骺線已經閉合,身高1米62,已經到頂了。」帶著10歲孫子來檢查的王奶奶,聽了這一席話,一下子哭出聲。這些情況這也反映了一個尷尬的現狀:中國矮小患兒的快速增長多因父母沒有正確的身高監測意識!
  • 6歲女孩性早熟,以後身高不到1米5,孩子有這些習慣得趕緊改
    導讀:6歲女孩性早熟,以後身高不到1米5,孩子有這些習慣得趕緊改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6歲女孩性早熟,以後身高不到1米5,孩子有這些習慣得趕緊改!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10歲姚沁蕾身高1米7!姚明小時候更厲害:讀幼兒園穿1米80衣服!
    作為姚明女兒,姚沁蕾的身高備受關注,她已經10歲了,身高也已經有1米7左右!不過對比姚明來說,姚沁蕾可能要遜色一些。因為姚明的基因也很出色,他小時候長得更快!未來,姚沁蕾能夠長多高,很多球迷都期待著,有醫學專家認為,姚沁蕾可以長到2米08。
  • 寶寶得了罕見病 多學科專家齊「號脈」
    今年3歲的小星(化名)身高比同齡孩子矮了不少,而且遲遲不會說話;從出生以來,還多次因肺炎、營養不良而住院,卻始終找不到原因,這可愁壞了小星的父母。今年6月,當聽說河科大一附院兒保中心有辦法助力兒童長高,小星的媽媽就帶著她來到了醫院。兒保專家姜志紅副主任通過仔細檢查,發現小星面容特殊,眉毛濃密且相連,鼻梁塌陷,結合豐富兒科經驗,懷疑與一種罕見病——德朗熱症候群有關。
  • 12歲女童身高僅1.25米 缺少一條性染色體
    據新華社電(記者 程露)記者10日從陝西省寶雞市婦幼保健院獲悉,寶雞發現一例人類染色體異常核型,患者為12歲女童,缺少一條性染色體,並且5號染色體長臂出現裂隙。經權威部門鑑定,該染色體異常核型為世界首報。
  • 男孩12歲高1.82米酷似易建聯 父母身高普通(圖)
    12歲身高1.82米 黔江小巨人酷似易建聯  教練說,體育運動樣樣在行 長得太快,專家建議做檢查  來自黔江區 黔江區黃溪鎮12歲男孩劉乾,因為身高1.82米,成為當地有名的「小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