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教你破解詞句理解題

2020-09-13 凌源華圖

  綜合分析題一直是公務員申論科目考查的重點,幾乎每年的考試都會出現至少一道綜合分析題目,而在綜合分析題目中,出現概率最大的當屬於詞句理解題目。與此同時,詞句理解題也被納入到難度偏高的題型之中。的確,在基礎題型中,詞句理解難度偏大,需要對於材料整體把握和理解,輔助實際經驗,按照一定邏輯性呈現答案。

  小編今天教大家「三招」,幫助各位考生破解詞句理解題的答題技巧,拿下高分。

  第一招:是什麼。由於是詞句理解題目,因此第一招即是解釋詞語或者句子的含義。需要注意的是,在解釋詞語或者句子時,語言表述要簡單直接,切勿委婉或含糊其辭地解釋。比如,在2017年遼寧省招警考試中,談談對「包容」的理解,這道題在解釋含義時應更直接解釋出包容的表層含義,即包容是指「恕」。是多元的,是一種寬容、容納的胸懷,包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

  第二招:為什麼。也就是原因、意義和其他要素。需要注意的是,在材料中可能不會體現出所有的要素,此時,不必糾結,將找到的要素全部呈現在答案中即可。例如,在包容這一題中,在第二招中,材料中就僅僅體現出了包容的意義,因此只需將包容的意義呈現在答案中即可。

  第三招:怎麼辦。即解決問題的做法或者是優化方案。在第三招中,材料會直接或間接的體現,如果直接體現,只需將對策摘抄;如果是間接體現,需要根據原因和問題反推對策即可。

  詞句理解題答題的「三招」,需要大家熟記於心,並充分運用在答題中。

相關焦點

  • 2019北京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詞句理解題
    本文整理2019北京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詞句理解題。更多2019北京公務員考試資料,請點擊北京公務員考試網。中公教育專家建議考生要注重此類題目的複習,我們下面來講一下詞句理解。一、詞句理解題詞句理解顧名思義就是對文段中的特殊詞語和句子進行理解闡釋,是對文段深入解讀的一個步驟。詞句理解題出題的方式主要有三種: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指代義;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義。
  • 破解二次函數壓軸題,三招秒殺
    破解壓軸題,是個系統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積累和磨礪的過程。你要有廣博的知識根基,要有強大的運算能力,還必須掌握一定的數學思想方法和解題技巧,數學思想方法不是光記住兩個名稱,而是要掌握其本質核心的東西,比如轉化思想,轉化誰?怎麼轉化?沒有誰告訴你,你得自己完成;再如分類討論思想在什麼情況下要分類討論,分類的標準是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分而不是那樣分呢?
  • 遼寧省考申論「詞句理解題」你要這樣答
    近幾年來詞句理解作為公務員考試申論當中的高頻考查題型,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重視。題型難易程度屬於中上難度,這種題型令很多考生頭疼。但是只要掌握它的答題技巧就很容易了。那麼接下來我們重點講解一下此種類型題的答題思路以便為各位考生提供幫助。
  • 2015廣東公務員考試言語之詞句理解題考點分析
    據此詞句理解這個模塊總共包括兩個題型,代詞指代題和詞句理解題。這裡把代詞從詞句理解理解模塊中單獨整理出來成為一個題型,是因為代詞的做題方法較之一般的一些詞語與短句的理解有著極大的不同,也就是說對於代詞的理解我們在做題時有著獨立系統的一些方法。
  • 申論備考:詞句理解題的解題方法
    綜合分析題型在歷年國考還是聯考當中考查頻率較高,尤其是綜合分析——詞句理解題,幾乎每年申論考試都會有所涉及。那麼接下來我們談談這類題型進行一下講解。一、真題識別:例1、「給定資料4」中陳博士表示了對我國陷入「人口詛咒」陷阱的擔憂。請結合「給定資料3-4」,試對這裡的「人口詛咒」做一全面解釋。(20分)要求:全面、準確、邏輯性強,不超過200字。
  • 2012國考申論衝刺:詞句理解闡釋
    按照考查方式的不同,可將歸納概括類試題分為四個基本類型:詞句理解闡釋、歸納概括主要內容、歸納概括主要問題和歸納概括部分內容。下面我們就來分別對這幾種類型做一下詳細而全面的介紹。詞句理解闡釋一般要求考生對給定資料中出現的特定詞語或者句子進行解釋,或談談對此的理解等。
  • 2015年江蘇公務員申論歸納概括:攻破詞句理解闡釋題 - 申論指導...
    2015年江蘇公務員申論歸納概括:攻破詞句理解闡釋題   2015年江蘇公務員考試A類科目為:《公共基礎知識》(A)、《行政職業能力測驗》(A)、《申論》三科,根據數據可以看出A類考生幾乎佔一半,絕大多數考生是需要複習申論的
  • (乾貨)閱讀理解答題技巧——理解詞句含義
    這種題型在現代文閱讀中會經常出現,所以,要在讀懂現代文的基礎上,理解中心思想,才能正確答題。這種類型的題目一般會出以下題目:1、請結合原文,請談談對某個詞語或句子的理解。3、對文章中的某段畫線句子,你是如何理解的。4、文章結尾的句子有什麼深層含義。以上題目都是關於詞句理解可能出的題目,問答不同,其實意思都是一樣的,換而言之就是問你句子、詞語的深層含義,大家千萬別被繞暈了。
  • 爸爸教(十二)一年級閱讀理解題及「鐘錶」提高題
    在爸爸教(十一)裡,已經重點複習了容易忽視的量詞填空,並對句子的題型做了練習。今天進入閱讀理解的練習:一、《畫》這首詩寫了()、()、()、()四種景物。至少寫三個();();()。三、《雪地裡的小畫家》1、「下雪啦,下雪啦」,要讀出一種()的心情。2、青蛙沒有來參加是因為(),你知道這樣的動物還有()。
  • 高考語文散文詞句含義理解題答題要點
    詞句含義理解題一、理解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表層義、深層義(象徵義、引申義)、情感義、主旨義)二、掌握理解重要句子含意的基本方法(一)審題做句子含意題前要審清以下幾點:①位置特點(文首、文中(二)基本方法有:牢牢把握分析句子含意的「六看法」(句內三看,看關鍵詞、結構、表達;句外三看,看相鄰、段意、主旨)1、抓住位置,體會結構句(由位置而句子)所謂結構句,是指在文章的結構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如總領句、總結句、過渡句、照應句等
  • 2017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詞句理解題型拿高分的四大「關注」
    1.關注所給詞句所在位置的前文信息。詞句理解題大多數時候都是給大家帶有指代含義的詞或句,一般指代詞所指代的內容就在其所在位置之前的相鄰位置,所以,遇到含有指代詞的題型時,著重在其位置之前尋找答案。【例1】一個躬逢社會激變、十分關心政治的青年,並非被迫而是出於自願的久守緘默。一般來說,是令人難以理解的。
  • 三招教你看懂雅思閱讀中的術語詞
    所以考試委員會在文章背景方面,會儘量弱化大家對術語的理解。文中即使出現大量的術語詞,很多也和出題無關。  然而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因為科學類的文章中,無論如何都會考到一兩個貫穿全文的專業術語,即核心術語詞。這些詞如果不能理解到位,會大大影響大家對整篇閱讀內容的理解。那怎麼識別並理解這些會影響到做題的核心術語詞呢?今天教大家三招。
  • 2018國考申論小技巧:詞句類分析題,難嗎?
    2018國考申論小技巧:詞句類分析題,難嗎?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北京華圖,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國家公務員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申論》專題一:詞句理解闡釋
    例如:2010年國考省級第1題要求解釋「死海」的含義。遇到這種題型,我們應該怎麼辦呢?通過以上題目解答,我們一起總結詞語理解闡釋題的解答方法。解題思路更重要詞句理解闡釋包括詞語闡釋和句子理解。進考場的一幕二、句子理解總體思路:理解關鍵句,結構完整。要求考生先理解句子內涵。
  • 2018省考招警行測技巧:一招破解邏輯推理腦筋急轉彎
    2018省考招警行測技巧:一招破解邏輯推理腦筋急轉彎 2018山東招警考試QQ交流群我們小時候經常玩一些腦筋急轉彎的題目的來開動我們的大腦,就比如說以下一些題目:你參加賽跑,追過第二名,你是第幾名?
  • 言語理解:片段閱讀之詞句理解
    詞句理解題是考試中常見的小題型,題量少、難度不大。目主要考查的是對文段中含有特定意義的詞語、句子以及代詞的理解。那這類題該怎樣做呢?解題原則主要從以下幾個維度進行:1.指代類---就近原則,查找原文2.概念類---定位概念,綜合與概念有關的所有義項3.修辭類---結合修辭手法特點解題三、
  • 小學生不會組詞造句,語文老師教你三招搞定,家長不用再當搬運工
    導語:小學生不會組詞造句,語文老師教你三招搞定,家長不用再當搬運工 快樂學習,一起成長 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中,小學生在學習上有一大難點,這個難點就是組詞造句。
  • 你的PPT頁碼為什麼顯示不出來?教你一招破解法
    今天這裡教大家一招破解大法,希望能幫助到你!具體操作方法:(1)首先點擊【視圖】-【母版視圖】-【幻燈片母版】按鈕,打開母版視圖。在母版的第一頁上,點擊右鍵菜單中的母版版式。動圖演示:回到文章開始提到的問題,為什麼你設置的頁碼不顯示呢
  • 名師教你四招破解高考作文四個「怎麼辦」
    原標題:江蘇高考作文指導名師喻旭初:教你四招破解高考作文四個「怎麼辦」 中國江蘇網6月3日訊 2014年江蘇高考將於本周末拉開大幕,高考作文作為得分大項,如何提高成績深受考生關注。記者邀請有多年高考作文閱卷經驗的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金陵中學喻旭初為大家指點迷津。
  • 小學生不會組詞造句,語文老師教你3招,家長也不用愁了
    導語:小學生組詞造句難,老師教你3招輕鬆搞定,家長不用再當搬運工快樂學習,一起成長。小學生一二年級的時候,由於詞彙量有限,碰到一些難的詞,造不出句子,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小學生造不出句子,家長就開始著急了,有的家長想了半天,自己也沒有想出好的句子,於是開始翻手機,當起來網絡的搬運工,成功輔導完孩子作業。其實,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如果在日常學習中,沒有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語文成績是很難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