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的採訪的中美加學員是一位斬獲賓夕法尼亞大學電子工程、杜克大學電子工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電子工程、紐約大學電子工程等名校offer的學霸小哥哥。
留學規劃
進入大學之前我沒有出國的打算,本科畢業以後就準備在國內讀研。當時我還是比較牴觸出國留學的,原因是我英語成績長期是一般水平,學習英語都是為了準備高考,口語能力基本沒有。之後根據高考成績去了中國科學院大學,這所大學是2014年才開始有本科招生的,每個院系由中科院的一個研究所負責教學管理。當時是考慮到中國科學院的資源才做出的選擇,這樣可以有很多機會去中科院深造。
大一學期結束時,隨著英語水平的提高以及學校的支持,我開始考慮出國讀研。中國科學院大學給學生提供了免學費的出國交換項目,在沒確定要出國讀研究生之前,我就準備去申請這個項目。為了申請這個交換項目,我在大一下學期考了一次託福,對託福的準備過程和題型有了些了解,託福成績也達到了申請交換的標準。也是在大一暑假時,我確定要出國讀研並與中美加完成了籤約。之後除了GPA和語言成績之外,申請交換項目也是我要準備的重點。交換項目可以讓我提前熟悉國外的教學方式,並且一個名校的交換經歷也對申請有幫助。
目標
我基本的目標是去申請美國大學電子專業的碩士。中國科學院大學在2018年才有第一屆畢業的本科生,而我又是中國科學院大學的電子學院招收的第一屆本科生(2016級),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國際聲望肯定不如985、211之類的名校,所以我對國科大這樣的教育背景會對申請有什麼影響是不確定的。在和中美加的老師有了些交流之後,我解除了對自己的教育背景的顧慮。由於我不涉及到轉專業的問題,所以確定目標是比較容易的。在中美加老師的幫助下,我對自己能申請到什麼學校有了基本的認識。之後定下的標準是申請美國研究生電子專業排名前30的大學。但是當時我還沒有確定自己想要申請的具體領域,直到大三上學期我才確定下來去申請集成電路領域的研究生。
語言考試
在準備出國留學之前我考了一次託福,也提前報名了GRE的考試。最開始我兩次考試的成績都不理想,只有90+和310+。在大三暑假之前,我連續考了三次託福和三次GRE,拿到了100+和320+的分數。在多次拉鋸考試的過程中,中美加提供的語言提高輔導對我幫助很大,我的託福口語和寫作以及GRE的語言部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託福和GRE方面比之前自己準備都提高了十幾分。在這方面,中美加的老師除了提供了合適的詞彙書和做題網站之外還給了我大量的習題。在口語方面,輔導老師也耐心地聽了我發送的每一段錄音,並對我口語題回答的內容和發音都提供細緻的指導。
科研經歷
國科大在暑期為學生準備了很多去中科院研究所科研實踐的機會。在準備出國之前,我還沒有確定自己未來感興趣的方向,所以就嘗試了一下比較熱門的領域,在中科院做了兩次深度學習方面的科研實踐。之後又在中美加老師的推薦下,我在中科院完成了一份集成電路的相關科研經歷,確定下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個人的建議就是,如果確定要出國的話,最好能儘早確定自己研究生的領域,這樣可以有針對性地去做一個領域的科研,對申請國外科研和最後的留學申請都有幫助。並且電子工程專業內部領域之間的差距也很大,像信號處理方面的科研經歷就很難打動電路設計或者器件設計領域的教授。
交換經歷
我是在大四上學期去UC伯克利交換的。國科大有很多合作學校,伯克利是其中最好的,而且相對於其他學校,電子專業的交流名額也是最多的。在交換之前考慮到交換回來之後只剩下一個學期的時間,我在出國之前完成了除了畢業論文之外學校所有的畢業學分要求,首先保證正常的畢業學分沒有問題,解除自己的後顧之憂。在我選擇課程時,我是選擇了自己在國內沒學過的課程。但是如果選自己學過的課程可以讓成績單更好看一些。並且一些大學可能有往屆學生成績分布的數據,這樣可以得知教授的給分是否嚴厲,如果想取得好成績而不是很在意具體課程,可以去問問有沒有這類的成績分布網站。
對於中國學生來說,在理論方面的課程中拿到A是相對容易的,畢竟成績主要是由考試、作業來決定的,當然這需要建立在聽懂全部教授lecture的條件下,教授的ppt內容會很簡潔,大部分內容都是口述,少部分教授會把課程錄像放到網上,如果上課沒聽懂要麼錄音要麼看教科書要麼就去和同學討論。這方面伯克利的課程和國內的差距很小,不會有很多課堂討論,多提問和回答問題可以給教授留下好印象方便從教授那裡獲得科研機會或是推薦信,如果實在說不出話也不用太過緊張,畢竟課程成績的構成都會在第一堂課給出,一般不會包括課堂表現。在實驗方面的課程中拿到A可能會因為不熟悉對方實驗報告的給分重點而相對困難一些。如果能看到一些高分實驗報告的例子,可能會有幫助,當然國外課程是很重視抄襲問題的,甚至像學術論文一樣給出了抄襲判斷規則,在提交實驗報告之前都要籤承諾書。
在到達了伯克利之後,我給一些教授用伯克利的郵箱發了郵件希望獲得科研機會,但是依然沒有得到任何回復。之後我在教授的office hour去當面找了教授詢問,從我的一位授課教授那裡獲得了科研機會。在與教授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這些郵件教授都會去看,只是不一定會給回復。在選擇科研教授時,有一些教授設置的門檻會比較高,他們會自己去審核學生的簡歷來判斷學生的能力,如果有一年的交換時間,或者之前做過相關方面的科研、上過相關課程,會有希望被這些教授同意。還有一些教授的門檻比較低,他們基本不會自己考察學生的資質,而是直接去把郵件轉發給手下的學生,去問有沒有手下學生願意跟你一起工作。我獲得的機會就屬於後者,工作是和研究生一起給組裡做一個arduino驅動的可變電壓源。最後我拿到伯克利的官方成績單時已經是2020年1月了,當時一些學校的材料提交期限已經過了,我還是把成績單發給了對方,對方也回復表示收到了材料。
學校選擇
我是大三暑假開始選校的,因為我申請的目標專業就是電子工程也就是我本科的專業,所以對學校的選擇範圍相對較小。中美加的老師根據我當時的情況為我列出了申請難度不同等級的15所學校,由我選擇其中的12所。老師選擇的項目都很好,基本把我有希望被錄取的電子專業排名20的大學都包括了,所以選擇起來比較簡單。最終結果也表明我的選校也是很成功的。
申請感悟
還是那句話,確定要出國的話,最好能儘早確定自己研究生的領域,這樣就可以在特定的領域準備儘可能多的材料,在相關的課程上好好表現讓授課老師記住來方便寫推薦信。同時,電子工程專業的大量實驗課程也是一個不錯的補充,尤其是能體現自己設計的實驗,對這類實驗可以尤其重視。總的來說,在我本身條件不突出的情況下,能在中美加的老師的幫助下取得這樣的申請結果,我是非常滿意的。
END
小夥伴們要繼續堅定出國留學的決心,還沒拿到offer的同學按部就班地按照申請所需要求安心準備、包括申請材料和語言考試就行。敬請關注中美加國際留學的頭條號,小編會及時給大家帶來最新的留學動態。如果想聯繫我們諮詢留學事宜請點擊文章左下角的「了解更多」訪問我們的官網,點擊右上角「立即諮詢」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