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年前,小女孩西珍被綁架殺害,一轉眼,案子的15年追訴期也到了,但是兇手仍舊逍遙法外。在最後的時刻,負責該案件的重案組警官吳青浩決定孤注一擲,奮力一搏,根據兇手回到案發現場留下的線索追查兇手,但是最終與兇手對面錯過。追訴期已到,吳警官帶著遺憾退出了警隊,開始了頹廢的生活,西珍的母親始終不曾放棄,堅持在尋找兇手的道路上。功夫不負有心人,西珍母親發現嫌疑人留下的蛛絲馬跡。
而沒有過多久,又一名女孩小春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人綁架,而且此案的手法與當初的西珍綁架案如出一轍,警局找到吳警官,與警方一起布下天羅地網,在預算好的計劃之中,嫌疑人被當場抓獲,但是當嫌疑人的頭罩被摘下的那一刻,所有人都被驚呆了,這個嫌疑人居然是小春的爺爺!隨後,小春的爺爺給出了一系類的合理解釋為什麼自己會在那裡,但是警官給出了一份錄音證據,這就坐實了爺爺綁架孫女的事實。
說實話那一刻我的內心是萬分的疑惑,明明知道真相不是如此,但是卻找不出反駁的理由。男主吳警官此時也非常的困惑,面對這份錄音文件他也啞口無言,晚上,吳警官來到音像店,將這份錄音文件與十五年前的那份錄音比對,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兩份錄音完全一致,但現在的這份錄音多了一個按按鈕的聲音,吳警官立刻恍然大悟!有人利用15年前的錄音重現了15年前的完美犯罪,並且作案手段更加的高級。吳警官當時便知道了誰才是這件事的真正幕後人,那便是西珍母親!她找到了那個兇手---小春爺爺,她忍受不了自己作為一個受害者要承受15年的痛苦而兇手卻沒有受到一點處罰的事實,於是她決定自己來讓兇手受到處罰,便重演了如此一場「完美犯罪」。案件的最後,吳警官找到小春爺爺,將事情經過講述 了一遍,最終小春爺爺被判15,小春也平安地回到了家中。
這個電影中為什麼會讓觀眾在看完後驚呼過癮?原因就在於電影的編排手法,它沒有按照一條時間線來講述整個故事,相反,它將整個故事進行剪輯,讓觀眾在前中期越來越好奇真相到底是什麼,在最後運用反轉的手法滿足觀眾!這部韓國電影還有一個名字:《抓住那個傢伙》,但是我覺得,影片運用的蒙太奇手法技術非常貼切,《蒙太奇》也再適合不過。
整個故事符合我們的大眾價值觀念:法治社會,違法必究。但是在影片當中也不乏對一些現象的批判:如警官為了升職加官摒棄案件細節錯失案件真相,民眾對當時的法治代表警局的失望,這對於我們也是有許多現實意義的。
「一個錯誤只能有另一個錯誤彌補,一次救贖只能被另一次救贖成全」,你所做的一切,都會有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