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兩集《沸騰吧火鍋》,我準備棄劇了

2021-01-15 品玩

PingWest品玩最近在微信小程序做了一個題為「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吃什麼?」的小互動,收穫了一個意料之中的結果——最高票是火鍋,近一半人的選擇。其實不只是PingWest品玩,在各種微博大V發起的類似投票中,火鍋的人氣也都居高不下。

中國人對火鍋的喜愛程度可見一斑,如果不是疫情,可能你都不知道自己會如此熱愛這種食物。這或許解釋了為什麼當正在播出的紀錄片《沸騰吧火鍋》出現在觀眾面前時,會有很多人大呼「awsl」,人們對火鍋有多想念,就對這部紀錄片有多期待。

老實說,作為一個恨不得一日三餐都靠海底撈解決的人,我從《沸騰吧火鍋》還在宣傳倒計時的時候就毫不猶豫把它加入了我的豆瓣看單,一方面是真的需要這樣的下飯視頻,另一方面也是看中了陳曉卿這塊招牌。

這部紀錄片由《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總導演陳曉卿擔任監製,總導演則是其背後團隊稻來傳媒旗下的導演兼製片人曲楠。有《舌尖上的中國》這樣的珠玉在前,這部《沸騰吧火鍋》也讓人多有遐想。

然而,當影片開播後我興衝衝地準備一飽眼福時,卻發現成片並沒有想像中精彩。美食、故事、人文、歷史……還是熟悉的配方,可是卻不再有那個味道。後來發現,有相同感受的遠不止我一人。

短視頻的外表,長視頻的裡子

《沸騰吧火鍋》一共10集,每集12分鐘,每一集都會選擇一個城市的特色火鍋作為講述對象,比如潮汕牛肉火鍋、北京涮羊肉火鍋和海南糟粕醋火鍋等。

從時長看,這部紀錄片意在用短視頻的形式來攻佔觀眾的碎片時間,不過在內容上,它看上去更像是一部微縮版的《舌尖上的中國》。

換句話說,《沸騰吧火鍋》延續的是陳曉卿美食紀錄長片的一貫風格,集中體現在影片的結構、語言、剪輯和鏡頭風格。譬如《沸騰吧火鍋》每一集的組織就是按照之前典型的「總分總」式結構——以宏觀介紹當地的歷史人文背景為開頭,再以略帶煽情的總結升華做結尾,中間主體部分則是美食拍攝和普通人故事的交錯穿插,同時配合精心雕琢過的語言做旁白。

看起來這是一部有頭有尾、非常完整且考究的紀錄片,但正是這種過於追求形式上的完整導致了它的平庸。

矛盾之處在於,這種拍攝方式到底適不適合短視頻。一部好的短視頻作品應該是節奏明快、有重點、能使觀眾形成記憶點的,可惜的是,這些優點我們在《沸騰吧火鍋》裡似乎都沒有看到。

對長片形式和結構的執著,分散了影片本應有的重點。之前的美食紀錄長片往往會挑選多個拍攝對象進行交叉剪輯,《沸騰吧火鍋》也想繼承這一點,此前總導演曲楠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提到,確定每集的火鍋種類後,拍攝團隊前期實地調研的店鋪多達50家左右,最後要從這50家店鋪裡選擇1-2家作為每集的焦點——儘管並不多,但在短短12分鐘裡要講明白一家就已經很困難,兩家就更顯擁擠,何況《沸騰吧火鍋》的成片還加入了大量其他家火鍋店的B-roll鏡頭,使得每集的重點變得愈發模糊。

而且為了使影片看上去更有層次,《沸騰吧火鍋》還在每集中各加入了兩個動畫字幕鏡頭作為區隔——又一種典型的長片拍攝邏輯。但問題是,短視頻每分每秒都貴如黃金浪費不起,這樣做只會進一步切割本就已經超載的內容,讓影片更加破碎。

要在短短十幾分鐘內塞進開場、字幕、結尾乃至花絮,意味著要大大壓縮主要內容,也就是具體美食和人物故事的講述時間,這就要對內容進行取捨,也尤其考驗創作者的功力。把內容講清楚拍好看是一方面,了解觀眾到底想看什麼是另一方面,在這一點上,《沸騰吧火鍋》也沒走對。

從曲楠的知乎回答可以看到,在籌拍階段,拍攝團隊似乎就非常重視對拍攝店面和人物的選擇,「火鍋店的老闆這個人物性格,需要十分鮮明,他們必須要有拿手的技藝,能帶動大家情緒、吸引觀眾產生共鳴……」導演為了給觀眾呈現一個個性鮮明人物,在成片中著墨不少,但問題在於,觀眾真的想看嗎?

觀眾想看的,究竟是人,還是美食?這放在之前可能會有不同答案,然而既然選擇在疫情期間推出,這個問題就成了單選。宅家時間變長的人們更願意看到的,是一部內容飽滿、能撫慰味蕾的美食紀錄片,PingWest品玩拉片計算出,《沸騰吧火鍋》每集用在展現美食上的時間只佔到了大約五分之二,12分鐘的片長已經夠短了,味覺饑渴的吃貨們哪能看夠?

拍火鍋,容易,也難

《沸騰吧火鍋》的剪輯與後期製作因為疫情受了一些影響,曾出現「同事因體溫計異常無法上班的烏龍事件」,很多時候也只能線上協同工作,據曲楠說,影片是一邊剪輯一邊播出的,這些都多少影響到了成片效果。

如果說以上剪輯的問題情有可原,《沸騰吧火鍋》也依然有一些原本的硬傷。

最顯而易見的是選題的問題。拍攝團隊選擇了一個看似容易且討喜,實際卻有很大拍攝難度的題材——一方面火鍋是人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食物,很難拍出花兒來;另一方面拍哪裡的哪種火鍋,也需要認真思量。事實證明,這個選題《沸騰吧火鍋》完成得並不出色。

就拍攝到的內容來說,像重慶火鍋、北京涮羊肉火鍋、粵式海鮮打邊爐這樣大眾熟知的火鍋種類,這部紀錄片似乎並沒有展示出太大的信息增量,很多也沒有拍到精髓。比如知乎用戶@ONZJJJJJJJJ指出的,重慶火鍋最大特色之一的「麻」,在片中隻字未提;豆瓣用戶@窗前月 則評價,「看了這麼多重慶火鍋的紀錄片,總覺得還是停留在給外地人科普的初級階段,都沒有什麼新意和深度……如果是我,我會拍鴨腸專集,或者牛肉籤籤專集,那才是真行家。」

而另一些如東北酸菜白肉火鍋、海南糟粕醋火鍋等火鍋種類,在很多本地人看來並不足以代表他們的口味——道理就像並不是所有人都愛吃特產商店賣的自己家鄉的特產。比如身為遼寧人的知乎用戶@Coinciddddddence說,「第三集的酸菜白肉,本人從來沒有以火鍋的形式吃過,都是以大燉菜的形式……我認為鐵鍋燉比酸菜白肉更有代表性,更像火鍋可以邊煮邊吃,也是東北人記憶中的味道之一。」豆瓣用戶@保小羅 評價,「火鍋這個主題太有局限了,後兩期的火鍋開始沒有知名度了,我海南的室友都沒吃過海南糟粕醋火鍋。」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觀眾反映看了《沸騰吧火鍋》卻一點沒有食慾。

原因或許可以追溯到影片對食物的拍攝方式上。曲楠在知乎回答中提到了拍攝過程中使用到的如用探針鏡頭記錄火鍋烹飪等的全新技術,也「專門定製過火鍋的鍋以方便設備深入鍋中帶來平視視角的拍攝」。新技術的使用當然值得鼓勵,但如果最終呈現效果是減分的,恐怕還需對其使用做重新評估。

很有趣的一點是,片中幾乎所有對正在烹製食材的特寫,呈現的都不是一般人們感官中「熱氣騰騰」的樣貌,來感受下下面這隻美(liang)味(liang)的腦花:

或許是像豆瓣用戶@鹿家小先生理解的那樣,很多鏡頭都是「為了保證鏡頭清晰度」用冷鍋拍的,也難怪觀眾看了會沒有食慾。

在拿捏觀眾喜好的問題上,《沸騰吧火鍋》除了「火鍋」二字,似乎一直都沒找到感覺。另一個體現是對「年輕化」的理解——選擇的短視頻形式,穿插的動畫字幕,輕鬆活潑的語境,在曲楠看來都是在「考慮年輕人」——短視頻踩的坑不再提;動畫字幕倒是很生動,但以段落分隔的作用出現,字幕的意思卻讓人不知所云,不夠概括;至於「輕鬆活潑」的語言,第一集裡出現的、將潮汕牛肉火鍋裡的特別食材「胸口撈」比作「純天然沒墊矽膠的胸」的比喻,被人指出低俗已經很能說明問題。

歸根結底,現在的觀眾已經沒那麼容易滿足了。從8年前讓美食紀錄片出圈的《舌尖上的中國》開始,觀眾的審美已經被不斷湧現的後繼者錘鍊,觀眾在進步,創作者們也不能原地踏步不是。

相關焦點

  • 火鍋在雲沸騰
    前幾天還看到一則消息說八合裏海記潮汕牛肉可能撐不過兩個月了,當時的想法就是「等等我,這段時間過後我馬上去吃。」 因為太想念火鍋的味道,我回家便點開了紀錄片《沸騰吧火鍋》,想著望梅止渴。 上周《沸騰吧火鍋》放出預告時,是同事們回北京在家隔離的第二周,天氣很冷,連從不參與我們火鍋局的王小笨都在說「這個時候放出來,誰不想吃火鍋呢?」
  • 這部《沸騰吧火鍋》,要網友饞哭
    這不,就在大家隔離還不能盡情出門吃火鍋的時刻,他帶著新作又來了!  並且這部新作的大名,就是《沸騰吧火鍋》。  怎麼樣,是不是只聽名字就想流口水?      看完這個紀錄片之後,我想下次有機會去海南的朋友,一定會嘗試一下當地的糟粕醋火鍋吧。
  • 陳曉卿團隊如何製作《沸騰吧火鍋》
    重慶牛油火鍋的熱辣在鐵鍋裡翻滾,煮熟的嫩鴨血,咬一口瞬間爆出鮮汁,這樣的美味場景是很多人記憶中的美食最愛。雖然由於疫情影響,目前全國的火鍋店處於暫停營業狀態,但「火鍋」還是來了。由陳曉卿擔任監製,稻來紀錄片實驗室出品的《沸騰吧火鍋》在騰訊視頻上線,新京報專訪該片導演、製片人曲楠,揭秘這一頓沸騰的「火鍋」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 《舌尖上的中國》《沸騰吧火鍋》《老廣的味道》每一部都超下飯
    除了舌尖上的中國,還有這些美食紀錄片讓人垂涎,每一部都超下飯作為一名資深吃貨,每次看《舌尖上的中國》都會感嘆祖國廣袤疆域的豐富物產、食物與季節演變、廚房的烹飪技術、不同菜系的味型調和、各個民族的食物追求。
  • 沸騰吧,火鍋——聊聊老北京涮羊肉的規矩
    距離2月14日陳曉卿最新的作品《沸騰吧,火鍋》播出還有1天的時間,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看這樣一部美食紀錄片,會勾出多少人的食慾和饞癮。放眼全國,一個烤串、一個火鍋,是最適合聚會、適合解饞的兩大視頻。在過去的半個月,多少封閉在家中的人們學會了涼皮、學會蒸包子,但都不如來一頓火鍋更為過癮。至於為什麼喜歡火鍋?很簡單,簡單豐富熱鬧。說簡單,不用那麼複雜的廚藝,隨便架個鍋放在火上就可以吃了;說豐富,萬物皆可刷,肉蛋菜,超市裡有的,能夠做飯吃的,大都可以扔裡面涮;說熱鬧,大家圍坐一桌,吃著喝著涮著聊著,多熱鬧(當然時下還是單人小火鍋最為合適)。
  • 成都人新玩法,綠道上吃火鍋?來看綠道經濟如何「沸騰」
    邊吃火鍋邊看表演 火鍋桌子擺在湖中和湖邊 可以選擇臨水、湖邊、湖中(船上)我要讓客人們坐在船上吃火鍋!」 「站在地上吃!」 「切,我要讓客人們爬到樹上吃!」 ……
  • 2020年熱播的4部「爛劇」,讓人忍不住追劇,又罵罵咧咧想棄劇!
    2020年熱播的4部「爛劇」,讓人忍不住追劇,又罵罵咧咧想棄劇!第1部:《我好喜歡你》這部劇一播出,很多人就開始罵罵咧咧,有些網友吐槽,言承旭都已經43歲了,怎麼還在演偶像劇?第2部:《愛我就別想太多》沒錯,這是一部評分只有3.3分的「爛劇」,但也是一部熱播劇,由陳建斌、李一桐組成的「老少配」,顯然比言承旭、沈月更具衝擊力,很多觀眾初次看這部劇,可能還誤以為這兩位主演在演「父女」,不可否認,鑽石王老五尋找真愛的狗血劇情,確實槽點很多,但這部劇還是讓人忍不住追劇,又罵罵咧咧想棄劇。
  • 中國哪裡的火鍋最好吃?
    2400多萬觀眾一邊紛紛「抱怨」著「拉仇恨」「放毒」,一邊開始了「雲吃火鍋」的奇景。 從風靡全國的潮汕牛肉火鍋、重慶火鍋,到小眾的東北酸菜白肉火鍋、海南糟粕醋火鍋,《沸騰吧火鍋》每集介紹一種火鍋,讓人饞蟲大發。
  • 那些看了3集就棄劇的人,現在都說真香!
    朋友,過年陪你爸媽追劇了嗎?反正繼抗戰劇、婆媳劇、苦情劇之後,小王又陪著爹媽看了一部刑偵劇。
  • 《沸騰吧火鍋》上線!海南糟粕醋誘人,文昌超強「逛吃遊玩」攻略
    不聚集,少出門出門一定要戴口罩既然是待在家相信你們都解鎖了很多做美食的技能也看了很多想看的影片或綜藝今天雅倫和大家聊一聊這兩天看的一部紀錄片吧!最近,由《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及其團隊打造的美食紀錄片《沸騰吧火鍋》在騰訊視頻上線,收穫了大批粉絲!
  • 《假偶天成》第八集,又是齁甜的一周,但我卻產生了棄cp的想法
    hello,這裡還是你們的Yaki~本來這篇文章是昨天晚上要發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感覺昨天看的那個軟體,實時翻譯裡面的片段,畫質太高糊了。這很影響做出來的圖片和截圖質量,所以就今天再來寫啦。一覺睡醒看到《假偶天成》還上了熱搜,不得不說這一集真的是齁甜齁甜。
  • 如果因為前10集就棄了這部劇,那可真是太虧了
    《棋魂》開播初期,全是不看好的聲音,10集以後突然感覺有點意思,然而繼續追下去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哈哈哈,此時我只想說:真香。 單看主演陣容,第一反應是就這? 胡先煦、張超、郝富申、紀李、韓沐伯……還沒看完就緩緩打出一個黑人問號臉?全員小鮮肉,卻一點不流量,不由得懷疑一下,這劇有希望嗎?
  • 火鍋文化節沸騰鹽南夜生活
    為了讓市民共同感受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的「舌尖上的鹽城」,活動期間,中華海棠園組織開展「火鍋戶外音樂會」「情侶火鍋派對」「海棠篝火晚會」等主題活動,組織網紅「吃貨」直播,推介火鍋品牌及產品特色;歐風花街聖馬可廣場上布置「火鍋英雄堂」,以飛球銅火鍋為主力店,配合火鍋節活動評選「火鍋辣妹推評官」,負責推介花街店鋪的特色火鍋,並在周末與本地網紅一起進行直播;在新弄裡南廣場
  • 這個冬季,就要吃上品私房菜最沸騰的牛排火鍋!
    秋高氣爽的天氣漸漸離我們遠去 迎來的將是漫漫的冬季 「輕輕地我我將離開你,請將眼角的淚拭去.....」 我們需要溫暖!!!!!
  • 「逛沸騰小鎮 尋香城美味」成都新都火鍋音樂節啟幕
    活動現場 攝影 劉世光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劉世光):為進一步拉動餐飲消費增長,力促成都餐飲業穩產滿產,4月29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成都市商務局、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成都市新都區人民政府共同承辦的「入夏耍成都·成都我來了
  • 陳曉卿團隊最新美食紀錄片上線,讓你宅家「雲火鍋」
    這就是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與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紀錄片《沸騰吧火鍋》,於2月14日晚9點正式上線騰訊視頻紀錄片頻道,每周五更新2集。《沸騰吧火鍋》由陳曉卿監製,曲楠導演、製片,講述10種不同火鍋,每頓只需12分鐘,讓你人在家中,吃遍全國。首先上線的兩集,就是令人朝思暮想的「潮汕火鍋」和「重慶火鍋」。
  • 虐心劇《蔓蔓青蘿》:看完男主想追看完女主想棄,你會怎麼選擇?
    今年夏天的好劇接連不斷,有令人搞笑的,有令人氣憤的,當然也有十分虐心的,說起虐心的電視劇小編首先想到的就是現在正在熱播的《涼生》,剛剛播出幾集就為它流了不少眼淚,另外一部讓小編想到的就是暑假中的厚積薄發的一匹黑馬《香蜜》,這部劇的中的男女主原本是沒有交集的兩類人,卻陰差陽錯愛上對方,經歷了三生三世的糾纏才走到一起
  • 盤點韓劇之沒關係,是愛情啊,網友:三集棄,回歸韓劇失敗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韓劇之沒關係,是愛情啊,網友:三集棄,回歸韓劇失敗,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這個電視劇的簡介和部分網友的評論吧。沒關係,是愛情啊 劇情簡介:《沒關係,是愛情啊》由《那年冬天,風在吹》的金奎泰導演和盧熙京編劇再次合作打造,是一部關於精神醫學的電視劇。
  • 號稱「熬過了幾集就真香」的劇,有多少是值得「熬」的?
    不難發現,「熬過XXX集,就真香」已經成為現在不少劇集慣用的宣傳套路,尤其是那些一開始口碑慘澹的劇,都希望藉此來喚回那些流失的觀眾,挽回失去的口碑。但真的是熬過幾集,就會變香嗎?去年愛奇藝世界大會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近年來長劇的棄劇率越來越高,對於45集以上的電視劇,2016年的觀眾棄劇率是47%,2017年是50%,2018年第一季度這個數據已經過半,達到56%。體量越大的劇集,一旦質量無法保證,棄劇率遽然變高。在這樣的情形下,「熬過XXX集,就真香」還能說服觀眾嗎?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觀眾為什麼棄劇。
  • 川渝火鍋,老北京火鍋,潮汕火鍋,就讓火鍋承包我的整個冬季吧
    在寒冷的冬季最熱門的食物要屬火鍋了,這是全國人民都在吃的美食,而且每個地方的火鍋還有所不同,稍微盤點一下才發現我國還有這麼多美味的火鍋是我沒有吃的,那究竟有哪些呢?一塊兒往下看吧。,看著各種不同的菌類在鍋中歡快的沸騰,真的叫人等不及想要嘗上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