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關係到每一個人的健康,也是百姓最關心的民生問題之一。近日,廣東省深圳市食藥安辦、市市場監管局舉辦以「尚德守法食品安全人人有責」為主題的2020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營造人人關心、支持、參與食品安全監督的良好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提升社會食品安全水平,促進食品產業健康發展。
雲端暢話食安發展 大數據秀成果
一直以來,深圳市食藥安辦、市市場監管局十分重視食品安全宣傳周的宣傳教育意義,今年更是在往年的基礎上增加「大數據」「雲端」等科技元素。
在啟動儀式上,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發布了一組食安大數據,通過一個個數字,向社會各界展示食品安全滿意度、食品和食用農產品抽檢合格率、熟食中心開設數量、食品安全示範街數量等情況,充分展示了深圳食品安全的發展歷程,全面總結了深圳食品安全工作亮點及取得的成績。隨後,該局與深圳美團科技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進一步推動市場監管部門與美團在食品安全領域的優勢互補和戰略協同。
啟動儀式後,現場還舉行了食品安全宣傳周「雲端」對話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政企對話交流。監管部門、人大代表、新聞媒體、食藥志願者、餐飲從業人員等行業代表各抒己見,共同商討深圳食品安全發展的方向和目標。
本次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由各大新媒體平臺和微博線上直播,眾多網友踴躍留言、點讚。此次啟動儀式及「雲端」論壇傳播總點擊量達412萬;學習強國、人民網等各大平臺紛紛轉載活動報導,閱讀量累計261.4萬。
凸顯各區文化亮點 科技賦能食安
在食品安全宣傳周期間,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市衛健委、市教育局等多個部門推出「從市場商超到學校餐廳智慧體驗+」「星期三查餐廳」「街訪『察』市場」「食安探源」等特別活動。此外,還開展了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市民開放日、學校食品安全隱患大排查等系列活動。
各區也以區內文化為特徵,推出科技賦能、雙線融合、創新引領、多維體驗等特色主題活動,全市聯動,進行食品安全宣傳。
龍崗區以「全民科普」為主題推出活動,以線上互動體驗、新媒體線上推廣為主,線下宣傳為輔,通過線上H5有獎答題,設計一系列食品安全知識主題問答,吸引更多市民廣泛參與,增強市民互動體驗,增強食品安全的普及效果。
羅湖區加強食品安全標準體系應用,邀請專家為食品生產企業舉辦專題培訓,並為參會學員頒發培訓證書;開展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科普宣傳活動;舉辦社區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建設項目之食安小課堂線上服務。
寶安區在食品安全周活動中設立展位諮詢臺,發放宣傳材料,並在現場接受諮詢投訴,利用快檢車開展「你送我檢」「體驗快檢」活動,營造全社會「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氛圍。
創新治理提前謀劃 深圳成績斐然
在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中,深圳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了該局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取得的成績。疫情發生後,該局迅速動員,抓好「六穩」促「六保」,多管齊下,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並且形成常態化機制。
在保障供應方面,該局穩住海吉星和全市各大商超「一體兩翼」供應龍頭,發放「菜籃子」重點企業臨時性補貼1297萬元,全市蔬菜供應快速恢復正常。
在防疫措施方面,該局落實《深圳經濟特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嚴查市場活禽及野生動物交易行為,檢查農產品市場33386家次、餐飲單位131992家次、商場超市28951家次,立案查處41件,全面關停4家活禽批發市場;組織開展全市農貿市場環境衛生整治和核酸檢測,截至8月10日,檢查和清潔消毒農貿市場353個,全市累計完成核酸檢測樣本187126份,均為陰性,提前超額完成各項核酸檢測任務。
與此同時,食品安全戰略工程項目持續有序推進。該局推進供深農產品基地建設,完成市級「菜籃子」基地認定134個;開展「AI看後廚」線上巡查餐飲單位9652家次,全市200平方米以上餐飲單位和中小學幼兒園食堂100%實現「網際網路+明廚亮灶」,學校食堂食品安全量化等級優良率維持100%,公辦養老機構食堂實現100%「消C」;出臺實施《深圳市餐飲服務違法行為記分管理辦法(試行)》;完成151家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引入智慧計量系統;建成覆蓋全市74個街道的食品安全快檢「一街一車一室一中心一基地」,截至8月7日,累計完成快檢199萬批次,銷毀不合格產品48噸,免費接受市民送檢8.4萬批次;新制定供深食品標準體系300個,全市「圳品」共5批,總數達226個,籤訂《廣西供應深圳農產品示範基地創建戰略合作協議》,10個廣西優質農產品通過「圳品」評價。
憑藉著緊抓嚴管的手段、創新治理的理念,深圳在全省食品安全評議考核中名列前茅,連續4年獲得A等次。今年6月17日,經廣東省食安委綜合評估,深圳正式被命名為第一批「廣東省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稱號,是該批次中唯一一個入選的城市,同時深圳也被推薦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今年7月,根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發布的《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2019-2020年度「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榜單,深圳食品安全滿意度位居全國第一,成績斐然。
□王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