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看一個故事。
在一列開往北京方向的火車上,有一位農民父親,他的兒子三年前考上了清華,女兒也在今年上了北大。
有人就好奇地問他:「你把兩個孩子都送進了中國最好的大學,是不是有什麼絕招啊,說出來我們聽聽唄。」
農民父親撓撓頭,憨厚地說:「我這人沒什麼文化,也不懂什麼絕招只是覺得孩子上學花了那麼多錢,不能白花了,就讓孩子每天放學回家,把學校老師講的內容跟他妹妹講一遍,如果他妹妹有弄不懂的地方就問他哥哥,如果哥哥也弄不懂,就讓他第二天問老師。同樣的妹妹在學校學了東西後就教我,這樣一來,花一份的錢,教了兩個人。」
「奇怪的是,孩子從小特別愛學習,學習成績從小學到高中一路攀升,直到考上清華北大……」
其實這位父親所用的,就是費曼學習法,只是他沒意識到而已。
費曼和他的學習方法他是美籍猶太裔物理學家,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1965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他是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我們今天重點看一下他的學習方法。
費曼有一本書叫發現的樂趣,書中寫到兩個費曼小時候的事情,很有啟發性:
我們家有《大不列顛百科全書》,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父親就常常讓我坐在他腿上,給我讀些《大不列顛百科全書》。比如說,我們讀關於恐龍的部分,書上可能講雷龍或其他什麼龍,或者暴龍,書上會說:「這傢伙有 25 英尺高,腦袋寬 6 英尺。」這時父親就停下來,說:「我們來看看這句話什麼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假如它站在我們家的前院裡,它是那麼高,高到足以把頭從窗戶伸進來。不過呢,它也可能遇到點麻煩,因為它的腦袋比窗戶稍微寬了些,要是它伸進頭來,會擠破窗戶。
費曼說:凡是我們讀到的東西,我們都儘量把它轉化成某種現實,從這裡我學到一個本領——凡我所讀的內容,我總設法通過某種轉換,弄明白它究竟什麼意思,它到底在說什麼。
你看,我小時候就習慣了用轉換的方法讀《百科全書》。想到院子裡有個那麼大的動物,這真的讓人很興奮,也很有趣。當然,我不會害怕真的會有那麼個大傢伙進到我的窗子裡來,我不會這麼想。但是我會想,它們竟然莫名其妙地絕滅了,而且沒有人知道其中的原因,這真的非常、非常有意思。
父親教導我:要去「觀察」事物。
有一天,我玩一種叫「快速馬車」的玩具,那是個小小的馬車廂,外圍有一圈扶手,以便孩子們推著玩。車廂裡面則有一個球——我記得——裡面有個球。
在我推車廂的時候,我注意到那個球的運動方向,我於是跑去對父親說:「爸爸,我注意到一個事:當我向前推馬車時,球向車廂的後壁滾;我繼續推馬車,然後突然停下來,這時球向著車廂的前面滾去。」我問:「為什麼會這樣呢?」父親說:「沒人知道為什麼這樣,」他說,「運動著的東西,總是試圖繼續運動下去,而靜止的東西,總是試圖繼續靜止下去,除非你用力推它。這是個普遍的原理,物體的這種傾向叫做『慣性』。但是沒有人知道為什麼這樣。
」你看,這就是深入理解——他不告訴我一個東西的名字,知道一個東西的名字和了解這個東西是很不一樣的,他知道其間的區別,而我也在很早的時候就明白了這個區別。
父親接著說:「如果你再仔細看,你會發現,並不是球衝向車廂的後壁,而是車廂的後壁被你推著衝向球。那球仍然靜止不動,或者說得更準確些,由於有摩擦力,球開始被帶著向前運動,而不是後。」我趕緊跑回小車,把球重新放好,我一邊從下面推車,一邊從旁邊觀察。我發現父親確實是對的——我向前推小車的時候,車廂裡的球從來不向後動。相對車廂而言,它是向後動了;但是相對於人行道,它實際上是向前移動了一點,是車廂帶著它向前的。這就是我父親教育我的方法,他用那些事例和相關的討論教育我,這裡沒有壓力,只有極可愛、極有趣的討論。
可以看得出來,費曼的父親是一個非常有智慧的父親,他的引導讓費曼從小就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直到後來成為偉大的物理學家。
說回我們的很多家長,對孩子大吼大叫,亂發脾氣,破壞了孩子內心的秩序感和學習的意義感,造成了很多不可挽回的後果。
說多了,回到正題,那麼費曼學習法的具體步驟是怎樣的呢?
費曼學習法具體步驟費曼學習法,最簡單的說法,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以教促學」。
剛學了一個知識,要想像自己是一個老師:用最簡單的話和自己理解的意思給別人講出來,為了達到這種效果,最好想像你要給一個10歲左右的小孩子去講,如果小孩子都能聽懂,說明你真正掌握了這種方法。
網上有人用小學生能聽懂的話給小學生講微積分,就是用的這種方法。
總結一句話:用大白話去解釋新知識。這就是費曼學習法的最主要技巧!
具體步驟:
1.學習知識。
先去學習某種新知識。
2.教給別人聽。
如果沒有教授對象,可以找一張白紙,想像著給一個小孩子教授這個新學的知識。
3.回顧。
教授過程中肯定會卡殼,這時候就需要回顧這個知識,再次深入理解。
4.簡化。
試著用最簡單的語言來描述和說明這個新知識。
5.再次回到第二步—教學過程。
用這個簡化後的語言再次教授,看能否讓一個小孩子也能聽懂。
如果做不到,就繼續簡化,重複,經過多次,就能做到融會貫通了。
費曼學習法為什麼有效1.它符合學習金字塔原理。
這是非常著名的學習金字塔,在這個金字塔中,我們發現,傳授給他人的時候,學習內容留存率最高,因此費曼技巧是非常好的學習方法。
2.它更接近學習的本質。
我們學習的過程,就是理解一個新事物的過程。
這個新的東西並不是憑空冒出來的,而是結合我們大腦裡已有的相關概念,並把他們連接起來,組成一個新概念。
認知心理學告訴我們:我們大腦對知識的存儲,是通過節點+連線的方式組成,構成了一整個網絡。
這樣我們很容易得出:
學習的本質,就是信息之間創建連接。
比如說要想知道紙袋是什麼,那麼就需要先知道紙是什麼?袋子是什麼?之後在這兩項知識的基礎上進行連接,這樣就能理解紙袋這個概念了。
所謂發明創造也是這個道理,無非就是在我們原有認知的基礎上建立新的連接。比如下圖的瑞士軍刀,就是多種物品的組合,並沒有超出我們認知的新東西。
費曼學習法因為契合了學習的本質和學習金字塔原理,所以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學習方法之一。
看完文章的你,快去實踐一下吧!
文章來源於網絡
主 辦:博匯集團
主 編:孔徵宇
編 輯:孫建曉 何 茹 陳立芳 孫化海
E-mail:bhwenxuan@163.com
版權說明:我們尊重版權,精選的文章均已註明來源,轉載文章版權屬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第一時間後臺聯繫我們。
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