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如果我們的學習不能讓我們進步,那麼我們連原地踏步的資格都沒有,只能被別人遠遠甩在後面。
不過,只知道學習沒有用,正如漫畫大師蔡志忠所說:「努力只比不努力好一點點,關鍵是要儘早掌握自學的能力。」
道理都是相通的,投資大師查理·芒格也說過:「只有學習了學習的方法,我們才能取得進步。」
由此可見,是否掌握好的學習方法,是區分學霸和學渣的一個重要指標。
學習方法有很多,就像秘笈一樣,每個人掌握的都不一樣。
但有一個學習方法,被眾多會學習的人採納,被譽為「終極學習法」,那就是費曼學習法。
01
未見其法,先知其人,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理察·費曼。
費曼是美籍猶太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納米概念提出者、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曾經參與過著名的「曼哈頓計劃」。
眾所周知,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是那個喜歡伸舌頭的偉人,而理察·費曼被譽為20世紀第二偉大的物理學家。
在加州理工學院教授物理學課程時,費曼深受學生們的歡迎。因為他的課堂一點都不枯燥,充滿幽默和趣味。
費曼不喜歡故作高深,他喜歡把概念講得通俗易懂,讓完全沒基礎的人也能明白,他是真正的「深入淺出大師」。
他說過:「如果你不能把一個知識點講得讓一個大一新生明白,那就說明你沒有真正弄懂這個知識點。」
為什麼費曼會這麼說呢?這離不開費曼小時候受到他父親的教育,費曼在自傳中這樣提到父親的教育方法:
我家裡有一套《大英百科全書》。父親常常讓年幼的我坐在膝頭,給我念《大英百科》。
比如,我們正在讀關於恐龍的內容,有可能正讀到霸王龍,裡面的內容大概是這樣的:「這隻恐龍有二十五英尺高,腦袋有六英尺寬。」
父親會停下來說:「來,讓我們看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也就是說,如果它站在我們家的院子裡,一伸脖子就能夠到窗戶。」(當時我們在二樓。)
「但它的腦袋太大,沒法從窗戶探進來。」每念到一處,他都會想盡辦法跟現實聯繫起來。
受到父親的影響,費曼明白了怎樣學習。他知道學習要把複雜的概念簡單化,然後用直白的話表達出來。
02
這樣,就引出了費曼學習法,費曼學習法主要有以下4點:
1 學習什麼:拿出一張紙,或者用手機的便籤,寫下一個你想要學習的概念。
2 教給別人:通過各種渠道去查找關於這個概念的知識,然後想像自己正在把這個概念傳授給別人。
3 查漏補缺:有卡頓就返回重新查資料,直到自己能夠完全弄懂,能夠完全講得清楚。
4 語言直白:用最通俗的語言講解,多用貼近生活的例子來比喻,做到讓一個10歲的小孩都能聽懂。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費曼學習法的核心就是「以教促學」。
「以教促學」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教授給他人,促進自己更好的明白所教授的內容。
「以教促學」的效果怎麼樣?這就不得不提到學習金字塔原理。
通過以上的學習金字塔圖表可以看出:通過教授給他人,學習內容平均留存率最高,可以高達90%。
教授給他人就是讓別人弄懂,這也就意味著你必須自己先弄懂。
為了能夠自圓其說,你就會去不斷學習,為了讓自己的講授沒有漏洞,你就會去拼命理清自己的思路。
最終的結果就是,讓自己對所教授的內容掌握得更好,也就幫助了自己的學習。
由此可見,費曼學習法真是最好最快速的學習方法。
03
那麼,這麼好的學習方法有它的難點嗎?有,難就難在要把所學的概念簡單化,讓小白都能聽懂。
很多要學習的知識很複雜,要能夠用最直白的話表達出來,有一定的困難。
前面說過,貼切比喻的效果很好,但這種能夠輕鬆比喻的能力需要強大的知識底蘊。
如果你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強大的聯想能力、厲害的跨學科思維,那麼你很難把複雜的概念簡單化,很難學會觸類旁通。
這也告訴我們,費曼學習法很重要,但我們自身的基礎和素養更為重要。
當自己本身比較厲害,運用費曼學習法也就更加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