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二中語文教師、備課組長趙蓉。陝西省級、區級教學能手、西安市骨幹教師。
華商網訊今天(6月7日)上午11:30分,2019陝西高考語文科目的考試正式結束,自帶話題體質的高考作文再次引發關注和熱議。今年的高考作文給出了一段材料,最終讓學生以青年學生當事人的身份完成寫作:
今年的高考題目是否好寫?對於學生來說應該如何應對?華商網在考試結束後第一時間採訪了遠東二中語文教師\備課組長趙蓉,聽一聽一線專家老師如何解讀今年的高考作文題。
華商網:如何看待今年的陝西高考作文題目?
趙老師:今年陝西省的高考作文題目完全符合語文學科一直強調的核心素養,並且緊密扣合時代的主題。今年的作文是任務驅動型作文,給了五個任務,包括五四運動、新中國成立等大事件。針對這些事件完成寫作任務,非常符合國家"立德樹人"的需求,體現新時代對青年學子、優秀學生的選拔。
2019年公布的考試說明,其實已經給師生們暗示,現在的作文題越來越靈活,一方面是考察學生邏輯思辨能力,另外一方面考綱新增了考核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要求。今年是建國70周年,改革開放40周年,五四運動100周年的特殊年份。所以,從命題上來看,本次作文是完全符合如今的時代背景和學生學科素養需求的。
華商網:今年作文題的立意是什麼?學生可以從哪些角度著手?
趙老師:之前在備考的時候,這方面的內容、題材大多數學生都複習到、練習過。作為任務驅動型作文,學生最重要的是審清題意,能夠準確找出最符合自己的切入點,從而寫出符合個人特色的作文。
學生想要寫出高分作文,需要寫出個性、寫出風採、寫出接地氣的作文、寫得生動深入,其實也非常不容易。
首先是關注自己的身份轉換,做出合理的判斷和選擇。今年的作文題給出了好幾個任務、情境,學生必須合理選擇自己最熟悉和擅長的角度。比如第一個情境是1919年的五四運動,那麼學生就要穿越歷史,回到1919年的特定環境中,去感受當時的國家命運、時代特色,寫出擔當和開創意識。又比如第五個情境是要穿越到2049年,那個時候學生們要用18歲的口吻描述那個時代的變化,寫出對功勳人物的慰問和傳承。
其次是選擇符合寫作任務的文體。比如寫演講稿,那就是面對面的交流,口語化的表達,要充滿激情,富有感染力,能打動人。如果是寫慰問信,那麼這個時候就要以18歲的身份去感恩百年功勳人物,對先輩的感恩就要展現在對老一輩風雲人物的傳承和發揚中,寫出自己的行動。
最後是具體立意時,考生要結合自身經歷和青年人的責任。面對不同的選擇,考生要兼顧時代特點和自身的生活和感悟,寫出家國情懷、擔當和責任意識。作為青年,不管是什麼時候都要有奮鬥精神和愛國熱情。在展望未來的時候,要對國家充滿自豪和喜愛,在奮鬥中去自我實現,體現考生的價值觀、人生觀。
不管學生最後選擇哪一種題材完成任務,都要有不同文體的特徵,觀點要鮮明,內容要充實,層次要井然有序。
華商網:陝西作文和其他省市作文對比,哪的更好寫?
趙老師:陝西省的作文和其他省市作文相比來說,從審題立意上難度不大,比較好入手。
北京卷的作文是「2019的色彩」,色彩本身就有隱喻在裡面,有一定難度。另外一個題目「文明的韌性」,文明本來就是一個抽象名詞,韌性是結合擬人的說法,那麼這樣一個組合中說明什麼,就需要學生從自己認知裡去搜索相關信息,精確立意。這兩個題目從審題上來說都相對難一點。而歷來備受關注的江蘇卷也比陝西卷難,給的材料飽含哲理,學生想要寫出哲理性的文章,給人帶來思想上的啟迪,就有一定的難度。
雖然陝西卷作文在審題立意上難度不大,但是容易寫的比較空洞。如果學生們都一味的去謳歌、唱高調的話,就很容易寫出來的文章千篇一律,沒有個性特色。就展現不出學生自己的風採,不容易取得高分。
華商網:今年的作文跟往年陝西的作文題相比,您覺得有什麼變化?
趙老師:今年的作文題跟去年相比,題型上略有變化,但是從本質上來看,其實是一種延續。2018年的作文題是新材料作文「倖存者偏差」,在審題立意上非常多樣。2017年的作文給了六個詩句,讓你任選2-3個詩句組合後寫作文。雖然作文命題類型有一些差異,但是從考查學生思辨能力和寫作水平的角度來說,是一脈相承的。只要學生關注社會、關注人生,將個人理想與國家、民族的發展融為一體,就能既腳踏實地,又能仰望星空,展示出新時代的青年風貌。
來源:
華商網編輯: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