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幾年前,某朋友的媽媽來美國探親,某朋友自然而然的帶著媽媽去當地最好的中餐館搓一頓。結果被批評教育到:我大老遠來美國你為啥帶我吃中餐。。。殊不知,雖然在美國生活了這麼多年,最懷念的還是家鄉的味道。
想要在自家做好中餐,當然要有一口好灶。但是這裡的灶大多是為美國的食材、廚具和烹飪習慣設計的,很可能用起來不順手。雖說技術指標上沒有太大差異,但是使用習慣的不同就能難受到讓你不想做飯。。。
國內的灶臺通常是內嵌在檯面上,兩三個灶眼,幾個旋鈕。在東北更是把「ga子盤」直接放在檯面上,連按鈕都省了,直接控制煤氣管道閥門,簡單粗暴但是好使。相比之下,歐美的「灶臺」普遍要複雜許多。通常4-6個灶眼,可以內嵌在檯面上,也可以和烤箱集成。灶眼上面還有厚重的鑄鐵支架,方便架鍋。中國一把菜刀一個炒鍋走天下,而西方烹飪則可以大大小小碼出一牆的刀和鍋,功能細分。熬醬汁用小鍋,煎牛排用平鍋,燉大鵝用鐵鍋(並不是。。。),同時進行,因而灶眼不能少。
那麼今天米巢就來分享一下買爐灶的一點點經驗。我們先講講有哪些方面需要挑選,再來說說買什麼品牌,最後再提一下去哪裡買,順便在文末展示一下小編家剛裝修好的廚房。我們開始吧!
中餐最重要的是火候的控制,然而中餐後廚常見的鐵鍋加猛火的配置,在西餐裡面很少見。所以挑西式的灶臺時候,要看最大的火力有多大。這裡的灶臺都會標明BTU值,即一種標準化的熱量單位,詳見這裡:url.michao.space/8rK2J5。灶臺上各個灶眼(burner)火力大小搭配,通常都會有一兩個大火的(常見最大火力~12000 BTU),還會有一兩個微火的(最低檔可以到1000 BTU以下)用於熬醬汁和慢燉。
對於中餐來說,有個15000 BTU以上的灶眼非常必要。不論是爆炒愛好者,還是只用鐵鍋炒盤青菜,大火真的很好用。米巢家裡的灶臺,有兩個灶眼可以達到19000 BTU,配合鐵鍋,非常順手。比如廚師長王剛的手撕包菜url.michao.space/w1Fwao,雖然達不到30秒就出鍋這麼驚人,但是一兩分鐘就燒好是沒問題的。要是火力不夠,這道菜基本就變成燉包菜了。。。在最低火力這方面,我覺得不用太糾結。西廚對最低火力的要求比中廚要嚴格一些,所以通常的爐灶都能滿足中廚的需求。
其實真正的技術指標,也就只有這麼一個需要關注的。其它的就看個人喜好了,下面我們來大概羅列一下。
從外形上來分,灶臺有平嵌在臺面裡的Cooktop,和烤箱集成在一起的Range,以及兩者混合但沒有烤箱的Rangetop。Rangetop可能比較少見,其實就是一個Range去掉烤箱,但是因為按鈕在立面上,所以灶眼可以更大一些。這幾種類別對燒菜好不好吃顯然是沒有任何影響的,挑選的原則很簡單:要好看且好打理的。
個人的經驗是,按鈕在前面的垂直立面上(Front Control)的最好用。原因很簡單,我們炒菜經常會迸出來很多油漬。按鈕和臺面一平的(Top Control),比如各式Cooktop和按鈕在Range的靠牆部分的,按鈕周圍都很容易積油,需要經常打理。相對而言,按鈕放在臺面側面(Side Control)的Cooktop比放在top control更耐髒一些。而如果按鈕像Rangetop這樣,在前立面上,就很難濺到油漬。順便說一下,一些Range的按鈕雖然在前立面上,但是這個立面是45度角傾斜的。操作會更方便,但還是會有易累積油汙的問題。
還有一個細節,那就是Burner下面應該有一些便於清潔的設計。大部分Burner下面都會凸起來,防止雜物掉進去。比如煮粥的時候,很可能會一不小心撲出來。如果沒有這個Burner下面的凸起,粥很可能就流到灶眼裡面去了,既很危險,也很難清潔。市面上的灶臺基本都有這樣的設計,但是以防萬一還是可以關注一下 。
最後就是尺寸了。寬度最常見的就兩種,30寸和36寸。深度各有不同吧,可以用IKEA作為參考。IKEA的標準櫥櫃都是24寸深,加上檯面的邊沿,通常最終的臺面深度都是25寸。買灶臺的時候,根據現場的尺寸買就好了。
從加熱方式上來說也有不少說道:有燃氣的(gas),有用電的,也有電磁的(induction),各有利弊。煤氣的最普遍,也是最傳統。中廚大部分也都是這類的。電磁爐主要是更加安全更加節能,同時因為表面是密封的一層玻璃,所以清潔起來極為容易。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只能用平底鍋。中廚的圓底鐵鍋肯定是用不了了。純用電(電阻)來加熱的,效率非常低下,而且BTU有限,通常不建議購買。個人覺得還是選燃氣灶吧,不會錯。
在選購Range的時候,烤箱的部分也有分類:有電的,也有燃氣的。有時候甚至同一個Range,烤箱用電,但灶眼用燃氣。因而買的時候要看清楚。至於烤箱到底是電的好還是燃氣的好,眾說紛紜,而且可能也取決於烤什麼。有人說電烤箱控溫精準、不易出錯,非常適合烤蛋糕或者各類餅乾。也有人說燃氣烤箱更有風味,做披薩絕了。米巢用過GE的電烤箱,也用過Bertazzoni的燃氣烤箱,經驗不多。但是感覺燃氣烤箱烤地瓜/雞翅一類的食材更鮮嫩多汁,而電烤箱容易烤得非常幹非常柴。這方面僅供參考啦。如果你有更有借鑑意義的經驗,還請留言分享給大家!
當然選擇什麼熱源還取決於現場客觀條件:燃氣灶顯然需要有燃氣管道。如果現場沒有燃氣管道,那就需要找Gas Plumber來鋪管道。這畢竟涉及到安全問題,所以在各個城市幾乎都需要申請許可證才能施工,完工後有檢查,周期更長。如果不想這麼麻煩,那就只能用電了。
對於燃氣灶來說,安全也是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國內很多燃氣灶都有諸多安全措施。美國這邊似乎還沒有流行起來。但如果有,那肯定是個加分項。比如米巢用過的Bertazzoni,就明確列出了一個安全閥門,在有燃氣但沒有明火的情況下,會自動關閉閥門。我們還真遇到過這種情況,就是因為綠豆湯撲出來,把火澆滅了。好在有自動閥門,燃氣自動切斷,沒有洩漏。下圖就是Bertazzoni網站上的說明。
說到挑品牌,米巢有幾個訣竅。
挑生活習慣接近、或者在某個領域最精益求精的國家所產的產品。比如洗衣服,最先想到的是什麼?美國街頭大量的韓國乾洗店。所以呢?買洗衣機烘乾機的話,韓國品牌可以優先考慮一下。因為韓國品牌要想在韓國本土取得成功,必須要做得好。是不是很有道理!再比如馬桶或者坐便圈,最先想到的就是日本。曾經那麼多去日本旅遊的人要瘋搶日本自清潔馬桶圈,不是沒有道理,畢竟日本品牌在這方面的精益求精也是沒法比了。
二是挑品牌建立時最主打的產品類別。換句話說,很多品牌都有廚房電器的Package,冰箱爐灶洗碗機成套出售。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大部分品牌都只在一兩個類別裡比較出眾,比如三星就是冰箱做的好,但是爐灶就不行。所以成套出售對商家來說獲益最大。如果你有心,可以去Wikipedia查查各個品牌的歷史。如果它歷史上是生產冰箱的,那至少可以說明這個品牌的冰箱生產經驗最豐富,當然就有更大的概率生產品質優秀的冰箱。就像買車一樣,為什麼說BWM的3系和奔馳的E class更出名呢?因為BMW就是3系一類的車起家,然後慢慢向上發展到7系,而奔馳是E class的起家,慢慢向下發展到C class。都是一個道理。
爐灶也是一樣的,美國的品牌畢竟主要是為美國人的生活習慣所設計的,所以。。。所以才有米巢的這篇文章來討論如何買個適合中廚的爐灶嘛。說到吃,法國和義大利是當仁不讓,所以如果有這兩個國家的品牌,可以優先考慮一下。
那麼美國市場上有些什麼品牌呢?下面這幾段是精華,劃重點了哈。
性價比品牌
在性價比品牌中,GE Applicance、Frigidaire、Bosch和Whirlpool比較常見。價位從幾百到一兩千之間。
GE就是通用電氣,是美國最常見的廚用電器品牌。看起來是個美國公司吧?其實它從2016年起被海爾收購併控股了。GE電器最早就是生產爐灶的,所以它的爐灶也是現在市面上最常見的。GE是其中的主流產品線,此外還有GE Profile、GE Cafe、GE Monogram這些高端產品線。
Frigidaire創立於美國,主打電冰箱,現在隸屬於瑞典的伊萊克斯,這回知道為啥IKEA裡面的電器主要是伊萊克斯了吧,因為是瑞典品牌。伊萊克斯是世界上第二大家用電器商,僅次於Whirlpool。
Whirlpool是個什麼都生產的美國電器商,旗下品牌非常之多,比如Maytag(主打洗衣機)、KitchenAid(主打廚用小電器)、JennAir(主打抽油煙機)等等,各有各的專長。
Bosch是個德國品牌,和Siemens西門子算是同一家公司(兩者是合資企業)。旗下有Bosch博世、Siemens西門子、Thermador等品牌。博世/西門子的是個從軍工到家電什麼都生產的大集團。。。非要說的話,博世的洗碗機似乎是評價最高的產品線。米巢也買過Bosch 800系列的洗碗機,確實很安靜也很好用。
韓國的LG也生產爐灶,但是最出名的可能還是洗衣機和冰箱。
那麼話說回來,性價比的爐灶買什麼?買GE吧,首先是值得信賴的美國大品牌,其次是歷史上就生產爐灶的,到現在一直還都是市場上最流行的品牌之一。海爾控股不知道對產品設計有沒有實質的影響,但假如有,也肯定是有對中廚市場有積極的影響。
美國市場的高端品牌也不少,比如GE Monochrome/Cafe/Profile高端系列、Wolf(Subzero)、Viking、Miele、Bertazzoni、Fisher & Paykel等等。價位從兩三千到上萬都有。
Wolf和Subzero是同一個品牌,美國公司,Wolf是其中的爐灶產品線,Subzero則是冰箱產品線。這兩個品牌都是美國豪宅裡的常客,而且網站上不標價。。。估計是買不起了。Viking是一家專門生產專業爐灶的品牌,也是美國的。Miele是個德國的家族企業,靠洗衣機起家,現在洗衣機和洗碗機都很有名。Bertazzoni是個義大利的家族企業,專注於爐灶,在歐洲也很流行。Fisher & Paykel是一家紐西蘭的電器商,主打冰箱,現在是海爾旗下的子公司。
高端品牌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但還是米巢那句話:並不是一個大牌下面的產品線都一樣出眾,還是要看品牌最核心的產品是哪個。在上面那些品牌裡,GE的高端產品線、Wolf、Viking和Bertazzoni是靠爐灶起家的,值得優先考慮。
米巢最近下血本買了個Bertazzoni的Professional Series All-gas Range。最大的火力有19000 BTU,中廚爆炒完全沒問題。當然了,更重要的原因是好看!顏黨的福音!有傳統款,有現代風,甚至你想要法拉利同款的紅黃橙,甚至是全黑的Range,Bertazzoni都有,非常好看。圖中一個是橙色的現代款,一個是米色的復古款。
下面就是小編家的剛裝修好的廚房,和這個Bertazzoni的36寸Gas Range。(米巢還會逐步分享更多裝修圖片噠,記得關注哦!)
灶臺上面是方太的油煙機,右側是三星的微波爐(質量一般),左邊是Miele的洗碗機(強力推薦,洗得異常乾淨,並且洗好了自動打開洗碗機門用來散水汽),櫥櫃是IKEA的,配上Reform的面板。島臺上是MENU的鑄鐵吊燈。
說到懷舊,不得不說這是個裝修的大趨勢。有些品牌專門生產懷舊款的爐灶,比如這篇Remodelista的文章就有詳細的介紹,可以參考一下:url.michao.space/V5HPID。記得多年前和朋友去滑雪,在Vermont的AirBnB(叫The Fan House)裡就有這麼一個1910年Buckwalter Stove Co生產的燒柴火的爐灶,烤鞋、做飯、取暖一條龍。再來個愛犬伴隨左右,真的是冬日裡難得的溫暖。
這個問題又來啦,去哪買呢?HomeDepot、Lowes和Best Buy會賣很多主流品牌,比如GE之類的,可以現場看看。如果想買更高端一點的、或者不常見的品牌,就要去找專業零售商了。AJ Madison的網站做得就非常的全面,什麼品牌都有。客服、售後、物流都非常靠譜。逢年過節也常有折扣。如果人在紐約,它還有線下店,可以去實地考察。類似的網店還有abt.com和designerappliances.com,也都值得信賴。此外還可以去地方的家電零售商。米巢所在的Boston,就有Yale Appliance。
除了Consumer Report之外,很多零售商網站也都有Buying Guide和質量評測。爐灶想質量差好像也蠻難的,技術很成熟,各家的差異主要還是在功能和設計上。但也還是多做功課吧,以防萬一。
今天就說這麼多吧,希望能幫要買爐灶的你釐清頭緒,也預祝親們能買到稱心如意的爐灶,開始中廚美食之旅!有什麼經驗要分享,就請在下面留言討論。如果想了解其它裝修的話題,歡迎來信!也別忘了點「在看」支持米巢哦!往下翻還有很多米巢最近的經驗分享,從單品、預算,到設計施工都有。打開看看吧~
本文由米國築巢記原創。
如果有疑問和建議,
歡迎留言或發郵件至
hi@michao.space。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