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英語:物權法,企業所得稅法

2020-12-12 新東方網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

實用英語:物權法,企業所得稅法

2007-03-14 16:47

來源:中國日報網站

作者:

  孟子曰:「有恆產者有恆心。」 物權法正是要給公眾一個「恆心」。兩會上,有望被審議通過的「物權法」是萬眾矚目的焦點。物權法草案是中國從法律上明確保護私人財產的一項重要立法,強調對國家財產、集體財產和私有財產予以平等保護。

  請看《中國日報》相關報導:A draft on property law was finally tabled for discussion at the NPC on March 8 after a 14-year legislative marathon.

  In order to grant the farmers a long-term and guaranteed land-use rights, the draft stipulates that:

  At the expiration of the term of a contract for a piece of farmland, grassland or forest land, the contractor of the right to land contractual management may have the contract renew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State.

  報導說,制定過程長達14年之久的《物權法》草案3月8日提請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為了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物權法草案規定:耕地、草地、林地的承包期屆滿,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繼續承包。

  報導中的「property law」就是「物權法」相應的英文表達。「Property」在此指「the right of ownership; title」(所有權)。

  此外,另一部與「物權法」同等重要,同樣被認為是本次大會我國立法工作大事的草案是「企業所得稅法」,其相應的英文表達是「enterprise income tax law」。

名稱名稱

300次下載

微信掃碼關注"新東方網"服務號

回復""立刻獲取!

版權及免責聲明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

相關焦點

  • 物權法、企業所得稅法兩部重要法律全文公布
    中新網3月19日電 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已於16日表決通過物權法和企業所得稅法。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籤署第62號、第63號主席令分別予以公布。這兩部法律的全文今天在媒體上公布。  物權法[全文]  物權法約22000字,分為總則、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佔有共5編19章247條。這部法律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以下簡稱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十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五條所稱虧損,是指企業依照企業所得稅法和本條例的規定將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徵稅收入、免稅收入和各項扣除後小於零的數額。  第十一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五十五條所稱清算所得,是指企業的全部資產可變現價值或者交易價格減除資產淨值、清算費用以及相關稅費等後的餘額。
  • 新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解讀
    條例中的「企業」具有廣義的外延。例如,條例第三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二條所稱依法在中國境內成立的企業,包括依照中國法律、行政法規在中國境內成立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所以,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實質上是一部法人所得稅法律法規。
  • 雙語新聞:《物權法》《企業所得稅》獲全國人大通過
    3 月16日上午10時,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草案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草案。《物權法》力在對國家財產和私有財產予以平等保護,《企業所得稅》則規定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並對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實行15% 的優惠稅率。
  • 個稅法:勞務報酬所得與經營所得的區別
    個稅法:勞務報酬所得與經營所得的區別前日在朋友圈裡發了一篇舊文:《個稅法:工資薪金所得與勞務報酬所得的區別》,有微友問勞務報酬所得與經營所得有何區別?想起此前,也有微友問起這個問題。今日有閒,來說說這個問題。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
    全文  第一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以下簡稱合營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所得和其它所得,都按照本法的規定繳納所得稅。  合營企業在中國境內和境外的分支機構,從事生產、經營所得和其它所得,由總機構匯總繳納所得稅。  第二條 合營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餘額,為應納稅的所得額。
  • 新企業所得稅法對預提和待攤費用的規定
    問:請問新企業所得稅法對企業預提費用和待攤費用有何規定?哪些費用可以預提,待攤費用是否有年限規定。實行新會計準則後,按權則發生制確認的預提費用和待攤費用如何進行帳務處理?
  • 2017年注會考試《稅法》第九章高頻考點:企業所得稅法的稅收優惠
    2017年註冊會計師考試考試臨近,中公會計網為幫助備考2017註冊會計師考試的考生備考,特整理註冊會計師考試高頻考點:企業所得稅法的稅收優惠(第九章),助力考生們輕鬆備考2017年註冊會計師考試。【高頻考點】企業所得稅法的稅收優惠【考情分析】考試頻率:★★★★常考題型:單選題、計算題學習要求:理解掌握居民企業的主要稅收優惠規定。
  • 企業所得稅法迎來首次修正 公益捐贈可憑發票稅前扣除
    中國網財經2月24日訊 今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舉行了閉幕會,會議表決通過了修改企業所得稅法的決定。 這也是《企業所得稅法》自2008年正式施行後迎來首次修正。對於物資等捐助如何界定問題,財政部稅政司副司長張天犁在全國人大就紅十字會法修訂草案、企業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等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指出,企業損贈的物品值多少錢有市場估價,比如基金會、公益組織會給出具發票,企業憑發票進行稅前扣除。
  • 所得稅法不得扣除項目規定解析
    新企業所得稅法在規定了企業實際發生與取得收入有關並且合理的支出允許稅前扣除一般規則同時,又明確了禁止扣除和特殊扣除項目,構成了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的一般框架。
  • 2019稅法必考系列 | 企業所得稅法必背清單(附原文下載)
    關注斯爾教育公眾號回復  2019必考  免費領取CPA必考系列資料回復  12天飛越   直接報名CPA衝刺課程歡迎來到本期的「稅法主觀題必考 相信同學們都已經牢記企業所得稅核心計算公式: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徵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金額-彌補虧損下面,我們將從公式中涉及的五項內容出發,為大家梳理解答主觀題的思路。
  • 【實用】一文讀懂,如何判定一項所得是從境內還是境外取得
    根據《個人所得稅實施條例》第二條的規定,個人所得稅法所稱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分別是指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和來源於中國境外的所得
  • 每日問答:新所得稅法下固定資產的認定標準有哪些?
    提問 NO.1 新的稅法中是如何認定固定資產的?除了要符合固定資產定義和條件外,具體到多少金額以上的才可以界定為固定資產?回答 節稅網123-小稅:《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七條規定:「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一條所稱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房屋、建築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
  • 2010年CPA《稅法》要點:企業所得稅概述
    【強化目標與方法】   稅法這個科目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為什麼?因為稅法這個科目也有很多計算公式與方法,有很多瑣碎的知識點,兼顧了財管和經濟法的特點,因此既不像財管那樣難,也不想經濟法想像的那麼簡單,雖然很多人將兩法放在同等位置,有一定道理,不過也不盡然。兩法的考試難度在增加,尤其是經濟法,有趕超稅法的趨勢。
  • 2010年註冊會計師《稅法》要點:應納稅所得額
    註冊會計師《稅法》科目第十二章 企業所得稅法第二節 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徵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彌補虧損   =會計利潤+納稅調增額―納稅調減額   一、收入總額
  • ...免徵額 個稅 稅率表 薪金所得 個人所得稅法 工資薪金 超額累進...
    按照最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從今年9月1日起,居民個人所得稅將按照3500元費用扣除標準計徵。國家稅務總局昨天公布《國稅總局貫徹執行修訂後的個人所得稅法有關問題》規定,只要是9月1日之後實際取得的工資,都按照3500元費用減除標準計徵。
  • 企業清算所得的稅務處理
    清算所得的計算   結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清算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60號)的相關規定,清算所得用公式表述如下:清算所得=資產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資產的計稅基礎+債務清償損益-清算費用-相關稅費-可彌補以前年度虧損。
  • 如何計算企業清算所得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明確,清算所得是指企業的全部資產可變現價值或者交易價格減除資產淨值、清算費用以及相關稅費等後的餘額。企業清算的所得稅處理包括以下內容:  (一)全部資產均應按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確認資產轉讓所得或損失;  (二)確認債權清理、債務清償的所得或損失;  (三)改變持續經營核算原則,對預提或待攤性質的費用進行處理;  (四)依法彌補虧損,確定清算所得;  (五)計算並繳納清算所得稅;  (六)確定可向股東分配的剩餘財產
  • 每日一學: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稅法Ⅱ)
    【考點精講】  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稅法Ⅱ)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是指:  (1)個體工商戶從事工業、手工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飲食業、服務業、修理業及其他行業取得的所得  (2)個人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取得執照,從事辦學、醫療、諮詢以及其他有償服務活動取得的所得。  (3)上述個體工商戶和個人取得的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各項應稅所得。  (4)個人因從事彩票代銷業務而取得所得,應按照「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項目計徵個人所得稅。
  • 稅法詞彙:商品與貨物
    由於我國各個行政經濟領域在計劃經濟時代各自為政,都執行自己部門的規章和定義,一直沒有統一,近來隨著幾部關鍵的法律文件出臺(如會計準則2008、物權法、所得稅法和增值稅法等)。才逐步開始理清了它們的關係。因為它們資料來源比較繁雜和浩大,加上本人近來比較忙,沒有精力仔細節選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