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職高≠是差生!如何客觀認識職業教育?就業率高,1個學生對應10個...

2020-12-13 四川手機報

一直以來的教育取向與考試制度給中職、高職學生貼上「差生」標籤,如何客觀認識職業教育,讓其與普通教育真正平等?如何增強職業學校吸引力,不讓高中教育變成單純的預備教育和應試教育?招生季來到,職業教育又有哪些政策變動?

文/四川手機報 彭小雅

即日起,四川手機報將推出專題報導,為您客觀解讀職業教育的前景和困境。

四川職業教育現狀

我國職業教育分中職和高職教育。其中,中職教育學制三年,招收初中生,包括三大類:①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簡稱中職;②技工學校;③職業高中,簡稱職高。

高職教育包括高等職業學院和專科學校,畢業後取得大專文憑。入讀方式有兩種,一是「3+2」,即3年中職後,讀2年高職。另一種是,普高學生參加高考,考取大專院校,學制三年。

目前,四川省有中職學校457所,高等職業學校80所。2020年,四川將擴大中職教育招生規模,確保全省職普比達45%。也就是中職將擴招4萬人,普高將縮減1萬人左右。

走進職業學校:就業率超高!

四川交通運輸職業學校隸屬四川省交通運輸廳,是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示範學校。全校學生4100個左右,中職生佔比70%左右。在這裡開設的專業包含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建築工程施工等。

>>就業率可達98%,1個學生對應10個崗位

成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2019年中職畢業生就業率98.8%,一個學生平均對應4個崗位。就業前景特別好的專業,如四川交通運輸職業學校的機電系,1個學生可對應10個崗位。

機電系最為大眾所知的專業是開「挖挖機」,學生實行「訂單化生產」,在校就培訓企業所需的技能。從事「挖挖機」、壓路機、裝載機操作的中職生,畢業一般去向四川路橋、中鐵、中建等企事業單位,正式入職薪資達6000元左右。

機電工程系主任夏宇陽介紹,該系職業成長軌跡清晰,為:基礎技術工人——技術組長——項目主管——廠區負責人。還可考取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特級技師等資格證。

成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就業前景最好的專業為數控加工,畢業生參與了成都地鐵6號線、天府機場高速、中國核工業集團核電站等大型項目的建設。

2019年四川省中職學生就業率97%,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四川高校就業率為88%(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專科生)。「中職就業率一直高於大學本專科就業率」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說。

>>四川所有中職學生免學費

早在2012年,四川就出臺政策,從當年秋季學期起,實行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政策。例如,四川交通運輸職業學校中職新生報到時,只需交服裝費、軍訓費、住宿費約2000元,第二學年只需1000元。如果是貧困孩子,學費和雜費全免。

中職=差生?不能唯分數論!

職校學生素來被視作普通教育的掉隊者、淘汰者。讀職校,那是差生的無奈選擇。針對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中職學生說出自己心聲:差不差,不是分數說了算。

青白江人大代表,畢業於成都鐵路工程學校的黃小波1999年入讀中職,2002年畢業。他並不是分數上的差生,他的學習成績全校前十,重點高中提供生活補貼讓其就讀。選擇中職,「是因為畢業就有工作,能減輕家庭經濟壓力」。技術過硬的黃小波2008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他自豪地說「我現在也是社會中流砥柱」。

在四川交通運輸職業學校學習公路工程測量的小張說,職校也是一條出路,只要自己學好,不比大學本科生差。

四川天府名師,在四川交通運輸職業學校汽修專業執教16年的楊二傑認為,「這些孩子只是不擅長考試,可動手能力強呀。國家的發展靠實業,實業的基石是工人。如果人人都是大學生,都當管理者,誰做事呢?」

專家有話說:振興中國製造要靠技術人員

四川交通運輸職業學校黨委書記曾祥亮說,「中國製造2025」意味著屆時,航天裝備、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等70%的核心基礎零部件,能自主保障,這就需要相當多的人從事一線技術工作。

2017年教育部、人社部和工信部聯合下發的《製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預測,新能源汽車、農機裝備等製造業十大領域2020年人才缺口超過1900萬,2025年將近3000萬。成都鐵路衛生學校校長譚崇杭認為,製造業人才的缺口,需要靠職業教育來彌補。

四川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強調,職業教育不是通識教育,不是基礎教育的補充。它以職業技能培養為目標,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有效途徑。要成為製造業強國,靠的就是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質技術人才。

你對職業教育有什麼疑問,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中考上不了高中讀職高?中職到底有那麼可怕嗎?
    「你中考考不好,就只能讀職高,你的前途就完了!」「寧願去最差的普高,也不要去職高」這種類似的話,相信不少初中的同學都有聽過。高中上不了就只能去職高的種子在腦海裡生根發芽,仿佛職高就是地獄,就是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深淵。因為改革開放後「學歷型社會」的發展和「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觀念,讓是我們教育體系之一的職業教育逐漸被「妖魔化」,備受偏見。
  • 教師強烈推薦,初三下學期差生讀職業學校有內幕
    一,首先明確一下初三下學期要求差生讀職高是上級教育部門制定的政策,也就是說,讓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最後一個學期與職高春季提前聯姻,是上級給教師的特權,教師自己沒有能力沒有膽量背這個黑鍋。通過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前八年半的學習,學生的學習能力出現了較大的個性差異,部分學困生,確實不是讀普高的料,再強迫他們坐進教室乾耗半年考普高,無疑不利於他們的身心健康。
  • 為什麼老師會勸差生去讀職高,除了老師關心以外,對老師有好處嗎?
    為什麼現在班主任都喜歡勸班裡的差生去讀職高,而不是讓他們參加中考呢?這是老師出於對學生的關心呢還是別有他圖呢?很多家長內心會有這樣的疑問,尤其是被選中的那些學生的家長,為什麼是我家孩子呢?是不是老師對我家孩子有什麼意見?很多人會覺得老師從中獲得了一點的好處,是不是這樣呢?
  • 初中班主任為何十分推薦孩子讀職高?是什麼原因呢?
    一般來說,學生中考畢業之後,會面臨兩種選擇:1.普高教育(高考),2.職業教育(就業)。學生和家長在這個時候,都很希望聽從老師的建議與推薦,選擇最適合孩子的方向進行發展,因此老師的推薦力與影響力不可謂不大!
  • 勸退「差生」!逼迫孩子放棄中考,真的是為學生著想?
    早的可能初三下學期都不會上,更加早一點的,可能整個初三都不會上······這些同學的身上,大多數都貼著「差生」或者「問題學生」的標籤。不知道,曾幾何時,勸退「差生」,竟變成了某些學校某些領導對初三年級的例行公事,更有甚者,從初二就開始採取各種措施勸退「差生」!美其名曰:談心、為孩子將來打算。真的僅僅如此嗎?
  • 10個被忽視的高就業率的專業
    判斷一個專業是否適合自己除了興趣之外,佔據考慮因素很大比重的往往是專業就業率及發展前景。以下十個專業,是很多學生忽視的: No.1家庭和消費者科學Family and Consumer Sciences 也被稱為家庭經濟學,家庭和消費者科學教授學生使家稱為家的一切。
  • 「第三期」「關注職業教育」互動閱讀量已近120萬 專家回應讀者關注熱點問題
    ,互動閱讀量已近120萬,引發學生及家長廣泛關注,大家紛紛跟帖提問:如何撕掉職業院校就是差生的標籤?、為啥大家都不想上職業院校?……四川手機報針對讀者提問,採訪了相關教育專家,來看他們怎麼說。觀點1:職業院校就是差生、是廉價勞動力留言中,不少讀者認為「職業院校就是差生」、「是廉價勞動力」、「社會地位低」。16樓讀者留言:職高本來就是差生,再怎麼都抹不掉……17樓讀者留言:是廉價勞動力。
  • 亮化職業教育,助力學子追夢成才
    由於人們一直以來接受的教育觀念,大多數人對職業教育和上職教的學生存在刻板印象、偏見和歧視。認為只有差生才會上職校,認為在職校學習之後仍然是出來打工。甚至有的家長向孩子傳輸:「不好好學習,將來只能上職校。」這種帶有偏見意味的誤導性話語,讓孩子認為上職校是不好的。
  • 山東一中學29名「差生」被勸退 學校稱是自願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眼看中考就要到了,不少初三的學生都在緊張備戰,但就是這個時候,山東聊城高唐縣第二實驗中學的幾位初三學生,卻和老師談話之後,被「半強迫」上職業學校,中考前他們被勸退離開初中校園。
  • 家長考生選專業更理性最關心「讀幾年職高出來能幹什麼」
    昨天,「職業學校、技工院校現場招生諮詢會」在浙江商業技師學院舉行,數千名學生和家長湧進諮詢會現場。  這是首場中考諮詢會,有10多家學校參與。不出意外,也將會是唯一一場諮詢會。  這樣的諮詢會,記者每年都會參加但感受不同。
  • 招生計劃縮減,上職高等於毀前途?中國人對職高的歧視已根深蒂固
    我認識一對年輕夫婦,都是職高畢業的,一個是空哥,一個空姐,倆人經常一起飛杜拜線,每年代購鑽石也能掙個小百來萬,算是職高學生裡非常有「錢途」的了。還有一個學英文的女生,在高職的時候老師推薦她去了家翻譯公司,拿著6000塊的月薪,比當時大學生畢業平均工資(4687)要高。
  • 讀職高還是再來一次?卓越教育帶你認識中考復讀那些事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讀職高還是再來一次?卓越教育帶你認識中考復讀那些事兒 隨著各地中考成績的陸續放榜,各類學校的錄取情況也逐漸清晰,同學們的去向已塵埃落定。只是幾家歡喜幾家愁,考試的結束並不意味著可以放鬆享受暑假生活。
  • 大數據與人工智慧背景下,您對職業教育還有偏見?
    然而,至今很多人對職業教育仍帶有偏見,不少學生、家長依然秉持著「差生讀職高」的觀點。事實上,職業教育是培養產業技術人才的教育,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也是提升就業、服務民生的教育。》出臺, 明確指出,職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國家同樣重視,而且,職業教育提供了更豐富的成長和成才路徑,讓學生有了更多的選擇。
  • 中考成績不理想,差普高還是好職高,該如何選擇?
    普高和職高的比例大約是5:5,有的地方是6:4,總之一定要有孩子要去讀職高。但是如果孩子中考成績不理想,去不了重點高中,只能去較差的普高或者職高,你該如何選擇?是差普高還是好職高?2019年高考錄取率高達79.53%,也就是說10個高中生中,有接近8人,能夠考上大學,而考上本科的也接近5人。但是,高中錄取率卻沒有那麼樂觀!10個人中有4個人上不上高中,也就是60%的錄取率,這樣的錄取率是令人羨慕的,實際上,很多地方的錄取率都低於50%,有的地方甚至只有30%多的錄取率。
  • 為什麼老師會勸學生去讀職高,除了老師關心以外,對老師有好處嗎
    為什麼現在班主任都喜歡權班裡的差生去讀職高,而不是讓他們參加中考呢?這是老師出於對學生的關心呢還是別有他圖呢?內多家長內心會有這樣的疑問,尤其是被選中的那些學生的家長,為什麼是我家孩子呢?是不是老師對我家孩子有什麼意見?很多人會覺得老師從中獲得了一點的好處,是不是這樣呢?
  • 職高普高有何區別?
    頭條號網友紫水向陽留下私信:職教人你好,有個問題請教你,職高普高有什麼區別?我孫兒中考440分,沒上普高錄取線,如果要讀普高必須交57000元擇校費,天哪我是重慶開州偏遠山區的農民,怎麼給得起天價擇校費,有人介紹讀職高,學生不願意,我不知道職高與普高有何區別,特向你請教!
  • 面對英語差生,我們該怎麼辦?
    學生自身的原因。「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英語差生的形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最難教的學生不是英語基礎差的學生,而是學習自覺性不高的學生。假如學生在小學和初中階段學習自覺性低,我們還比較容易理解,因為他們的心智還很不成熟,自律能力不強。
  • 讀職高沒出息?職高和普通高中的區別要知道,做到三點一樣好就業
    文/戴柯聊教育也許在大家看來,孩子初中畢業上高中,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從實際情況來說,初中上普高的升學率並不高,即使是在江蘇這樣的教育大省,升學率也沒有高出50%。也就是說有一半的學生不能上普高,他們會選擇讀職業高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職高。這裡我們就來看看普高和職高的區別,孩子的成績不好,讀了職高之後,是不是真的沒有發展前景呢?職高和普通高中有什麼區別?
  • 為什麼說讀中專不如讀五年制大專?
    (2)比起中專文憑,大專明顯高了一個檔次,並且現在就業門檻變高,中職文憑並沒有太多用處。但是繼續升學,比初中起點五年制又要多花一年的時間和精力。(3)五年制大專文憑可以繼續專升本,從根本上解決學生讀本科問題。
  • 俠客島:為何「師生矛盾」往往發生在「差生」的世界?
    教師、公務員(一般在縣域裡代表著高學歷的職業)不再是農村孩子唯一想要成為的人。教師的權威事實上在下降。 多元化的、富裕的鄉村,正是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想要的鄉村;重視教育、為好學生而自豪的老師,還是我們記憶中育我們成才的老師。兩者出現的矛盾是鄉村社會利益格局變化引發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