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大學松田學院通過EMS向200餘位學生家長寄送了「學生學業警告通知書」。記者從松田學院了解到,學業警示制度施行以來,學生對學業更加重視,學院的「清考率」也大幅下降。(11月3日 澎湃新聞)
對於許多學生而言,大學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天堂。因為,那裡再也不用「白加黑」地與書本作業為伴,不用為了追求高分數、好名次而熬黑了眼圈,不用為了學習而犧牲掉自己所有的課餘時間。在他們的心中,大學就應該高呼「60分萬歲」!只要達到「及格線」、不掛科就能順利畢業。
因此,越來越多的學生在踏進校園的那天起,被應接不暇的社團活動和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而緊緊抓住眼球,自己的大部分時間也安排在了參加各種活動、兼職上,從而忽視了自己的學業,僅僅靠「臨時抱佛腳」來敷衍期末考試,這樣也就導致了高校學生的掛科率升高。
高校學生的掛科率居高不下,究其原因,除了考試難度等客觀因素外,最普遍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學生自己,既沒有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的能力,又對自己所學課程存在得過且過的消極心態,一但從中學的重壓下解放出來就難以再回到以前的學習狀態。而高校既要充實學生的精神生活,又要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確實左右為難。於是,才有了廣州大學松田學院向學生家長寄送的「學生學業警告通知書」。
也許有的人會認為學校此舉會嚴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了,沒必要再像以前讀中學的時候被家長和學校監督管束。但是,筆者認為,此舉打破高校的一貫作風,不應該被這樣全盤否定。畢竟學校也是綜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後才給家長寄送的通知書,因為一學期不及格課程學分達到12分以上,其實已經嚴重影響該學生的學業了,無法順利畢業的話會對學生和家長造成更大的損失。因此,像廣州大學松田學院這樣,及時將學生的在校情況反饋給家長也是無可厚非的。而且,對比學業警告制度實施前後的數據,我們也可以看到,松田學院不僅學位率有一定提升,「清考率」更是大幅下降。由此,學校像學生家長寄送「學生學業警告通知書」這一舉動,不僅有利於給學業不佳的學生敲響警鐘,更能夠喚起家長對學生在校學習情況的關注,共同督促學生更好地完成專業知識的學習。
總之,筆者認為,在校學生的首要任務還是順利完成學業。因此,應該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時刻將學業放在首要位置,適當地參加各類社會活動。既要提升專業知識水平又要提升人際交往能力,才不負學校給家長寄送「警告書」的一番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