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為期十年的研究顯示,學齡兒童不穿鞋上課比穿鞋上課時成績更好,表現也更出色。
伯爾茅斯大學的新研究發現,平時不穿鞋上課的孩子更可能早到校,離校晚並且閱讀多。
研究人員觀察了數萬個把鞋子脫在教室外的孩子,發現這些孩子在課堂上更專注,而由此帶來的學習成績也更優異。
為了提高孩子們的學習成績,讓孩子們行學習更有效率,位於英國德比郡的一所小學作為校規通過並實施了這項研究——鼓勵學生穿拖鞋上學並允許學生脫掉鞋子光腳上課!
學校校長艾瑪蒂齊娜稱「赤腳上課」所帶來的正面影響是非常明顯的,顯著改善了孩子們的浮躁情緒,使他們更願意學習知識。
而且赤腳讓他們感覺更舒服,就像在家一樣。這樣有助於學生適應課堂節奏,這樣決定也得到了家長的大力支持。
是呀,只要孩子愛學習,那個家長不樂意呢?
而中國的媽媽也終於不用擔心光腳到底好不好,現在找到了給孩子光腳的科學根據了,終於能堵老人怕孩子著涼的嘴了。
同時也為學校這種教育的態度折服,以提高孩子素質為目標,採用人文關懷,以科學為依據制定校規。
而反觀國內的一些奇葩校規,真有點讓人匪夷所思了。
馬上就要開學了,按照慣例,家長要帶孩子準備書包,鉛筆,鉛筆盒等文具,但等一切準備就緒後卻接到學校規定:要背一樣的書包。
what?這是什麼鬼規定?這就難免不讓人猜測裡面的貓膩。
而又一個奇葩小學校規是學生吃飯不準說話。原來浙江某小學推出的「無聲食堂」新校規。就是要求小學生們吃飯的時候,一句話也不能講,如果想要加飯或者菜,就只能用手勢交流。
而理由是小孩子吃飯太吵鬧,像個菜市場,低年級和高年級就餐時經常出現矛盾,所以才出了這個校規。
真是心疼我們的孩子:在家父母忙著玩手機,沒空搭理我們;在學校課堂上,老師嫌我們擾亂課堂秩序,讓我們保持安靜;現在終於得找個吃飯的空檔和小夥伴訴訴衷腸,交流交流小秘密,這倒好也讓我們把嘴巴閉上,這是要活活的憋死我們呀!
而這些被社會戲稱的「笑規」不光小學,甚至中學到大學,也是花樣百出,層出不窮!且再程度上沒有最「笑」,只有更「笑」。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學校是學生養成習慣,格塑人格的重要場所,更應該有行為的規範與要求準則。國有國法,家有家規。
根據我國《教育法》規定,學校按照章程自主管理,對受教育者管理,獎勵或者處分,國家賦予了學校有自己的校規,這個無可厚非。
但學校管理層不能拿著國家給你的權利高高在上地,簡單粗暴地為了達到所謂的管理目的而剝奪學生該有的權利。
國有國情,現在可能我們還達不到像國外那樣根據長期調研結果制定校規的水平,但最起碼我們也要參考一下學生,教師,家長的意見,爭取做到合理的程度,而不是讓人聽來感覺是笑話的校規吧。
身為學校管理層,不能思想守舊,尤其面對的是新一代的學生群體,追求個性,自由,獨立性格特徵也是日趨明顯。同時要求管理者與時俱進,關注學生,做有實際意義的事情。
關注學生,做實際有意義的事情
而接下來的這位火到國外的校長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前一段時間,山西臨猗西關小學校長張鵬飛親自帶領學生跳鬼步舞走紅網絡,而此舉無疑是一種教育理念的創新。把沒有生機的課間操改成了活力四射的鬼步舞,既鍛鍊了身體,又帶動了孩子們的情緒。
可以看到孩子們多麼興奮,這才是孩子該有的樣子,而正確的教育方式讓孩子的天性激情綻放。
希望學校的決策者也以此為鑑,一切到為孩子著想,合情合理的管理和培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