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只有腿上功夫了得才能寄成信咯……」家住堯化門的張先生感慨道。去年年底,堯化門大街的郵局搬遷到五六裡外的堯佳路,連帶著把郵筒也挪走了。寄封信跑上五六裡一公裡長的堯化門大街兩旁,店家相連,住戶也比較稠密,住在大街北端開小雜貨鋪的吳女士抱怨,「平常寄信就不方便,現在把郵筒遷走了,就更不方便了,」吳女士的女兒還在安徽老家讀書,想念女兒的吳女士常常給女兒寫信,「雖然寫不了多少字,表達的內容也沒電話裡來得多,但女兒就是喜歡我給她寫信,她說收到我的信,她覺得特別溫暖。
」因為郵筒搬到五六裡之外,吳女士這幾個星期寄信的話,「來回要花一小時左右。」和吳女士相同意見的張先生、黃女士都認為,「雖然寫信少了,但有個郵箱總歸方便一點。」
將考慮用郵需求決定是否安裝新郵筒「手機以及網絡的普及,信件數量越來越少,」南京市郵政管理局行業管理辦公室的王主任介紹,「雖然傳統的交流方式包括信件在逐漸減少,但郵政公用設施的投入還一如從前,」王主任介紹,由於規劃原因,堯化門大街的郵局搬遷到堯佳路,「如果當地真的沒有其他郵筒,導致居民用郵不方便,我們會考慮用郵需求,決定是否安裝新郵筒。」據悉,和如今堯化門大街居民同樣用郵不方便的仙林大學城,不久的將來,也能真正體驗到用郵的方便,王主任說:「仙林的郵政設施在規劃之內,位置業已選定,只等動工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