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寶寶知道 成長育兒
這個時冷時熱、氣溫像升降梯一樣的春天已經到了~大聖媽媽看看窗外的小雨,只好把一周前剛買的春裝收了起來。
不少媽媽都開始為寶寶睡覺該穿多少而煩神了:穿太多怕寶寶出汗、踢被子,穿太少又怕寶寶著涼。那麼媽媽該如何做,才能保證寶寶穿得輕鬆、睡得舒適呢?
寶寶穿太多易致5大危害
寶寶的新陳代謝比成人快,體內熱量非常大,睡覺時如果穿得過多,會對寶寶產生不利影響:
①影響血液循環和呼吸
寶寶睡覺時穿的衣服如果比較緊身,不僅妨礙了全身肌肉的鬆弛,而且還會影響寶寶的血液循環和呼吸功能,出現夢魘。
②影響睡眠
寶寶會找機會脫掉衣服,因此而翻來覆去,導致一晚上睡不好。
③導致多汗
有些寶寶因為缺鈣等疾病,穿厚了出汗會更多。
④導致皮膚疾病
寶寶睡眠時會尿褲子,腿和腹部常被潮溼的衣服包裹著,容易發生毛囊炎、皮炎等。
⑤易致感冒
寶寶睡覺時出汗或尿褲子,醒來後若不能及時更換衣服,還易引起感冒。
少穿一件睡眠更健康
寶寶在睡覺時,儘量少穿衣服,一般穿一套薄的內衣褲即可。媽媽應根據氣候、室內溫度及寶寶的狀況,隨時增減衣被,以寶寶面色正常、四肢溫暖和不明顯出汗為宜:
1新生寶寶
薄睡衣+包被+薄被/毛毯
●睡覺時,給寶寶穿上一件純棉、輕柔的長袖內衣和長褲,裹上包被。同時根據天氣變化,隨時增減輕而保暖、透氣性好的棉質被子。
●如果氣溫較高,寶寶穿蓋比較輕薄,媽媽可以給寶寶蓋一層較薄的小毛巾,或穿一個小肚兜,將腹部裹起來。
2小寶寶
薄棉睡衣+背心式睡袋+薄被
●薄棉睡衣柔軟舒適又能很好地吸汗,連體、分體都可以。
●此時的寶寶活動能力漸強,手臂不喜歡被束縛,媽媽可以在睡衣外給寶寶穿一個無袖的睡袋,並依據氣溫狀況決定是否要加蓋被子。
3大寶寶
薄睡衣+長袖大睡袋/薄棉睡衣+大被子
●為了防止寶寶睡覺踢被子,媽媽不妨自製一個寬鬆的大睡袋,領口處應有細緻的小護墊包住拉鏈,以免引起寶寶皮膚不適。睡袋裡最好墊一塊厚一點的布,防止寶寶把睡袋尿溼。
●如果寶寶睡覺比較老實,也可以直接蓋大被子。
大聖媽媽溫馨提示
★3歲以下小寶寶使用的睡袋一定要無袖,因為如果有異物或任何不舒服的東西擋住了口鼻,而手臂又被寬大的袖子擋住無法彎曲,小手夠不到口鼻,就沒辦法自護。
★如果使用有袖子的睡袋,袖管必須是很薄的,其實只要護住胸口,寶寶就不會著涼。
★在有熱空調的房間,寶寶要蓋少一點;在有冷空調的房間,寶寶要適當保暖一點。
寶寶該不該穿著襪子睡覺呢?
大聖媽媽說:
光腳睡覺其實並不容易著涼
孩子本身就比大人的體溫熱
穿了襪子,反而會讓寶寶晚上踢被子
更容易著涼!
為什麼寶寶應該光腳睡?
1、光腳睡,能刺激寶寶觸覺和感官發育
因為在寶寶還很小的時候,他們並不懂什麼東西是堅硬的、柔軟的、滑的,粗的,總會用身體去感知和認識。寶寶的腳部接觸到不同物品,不同溫度,不同材質,都能刺激Ta腳底豐富的觸覺神經,提高寶寶身體的協調能力。寶寶進入夢鄉後,會伴有翻身、蹬腿等動作,如果束縛了寶寶的雙腳,就減少了TA接觸陌生事物的機會。
2、光腳睡並不容易著涼
即使在冬天,光腳睡也並不容易著涼,反而有利於足部血液的循環,提高抵抗力和耐寒能力,預防感冒或受涼腹瀉等疾病。
有的媽媽總用摸寶寶的小手小腳來判斷冷不冷,其實這種做法是不靠譜的。因為寶寶還很小,身體發育還不完善,手腳部位位於血液循環的末端,距離心臟最遠的地方,加上末梢部位的血循環相對要差點,血量到達末端處比較少,皮下脂肪又薄,所以手腳涼,並不代表寶寶冷。
正確做法:
摸頸後部是最準判斷孩子冷熱的方法。頸部溫熱,手腳溫涼就是寶寶最舒適的溫度啦。
穿襪子睡覺會影響血液循環?
有一類媽媽認為穿襪子睡覺會影響寶寶身體的血液循環,這個說法可信嗎?
這倒不一定!因為影響身體血液循環這一說法,是針對於家長給寶寶穿了過緊甚至勒肉的襪子,影響到了血液流通,使肌膚的新陳代謝遲緩,皮膚變得非常乾燥。
文章來自寶寶知道,更多孕產育兒精彩內容,請下載「寶寶知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