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從2007年開始外貿培訓工作,從事過在校大學生嫁接培訓、大學應往屆畢業生崗前培訓、外貿企業內訓、阿里巴巴會員企業培訓,所以對這個行業可以說十分了解,鑑於當下外貿培訓的亂象,想說點什麼,供參加培訓的學員參考和選擇。
1、關於外貿講師
外貿講師分為2種:一種是以外貿工作為主,兼職做講師的;一種是以講師為主,用外貿工作來襯託自己身份的。前者不管講課技能如何,但是講授和分享的內容是真實的,是筆者支持的一種;後者可能曾經從事過一段外貿工作,但是業績和能力有限,然後偶然機會開始外貿培訓,為了襯託自己的實戰能力,自己註冊小型外貿公司掛著名,這本質上是什麼,有緣看到此文的讀者可以自己判斷。判斷一個老師是哪一種,最簡單的就是看他是偶爾上課,或是一直在上課,偶爾上課的算得上講師,一直在培訓學校上課的就是後一種。更有甚者,給自己加了一堆子虛烏有的頭銜,這個專家那個顧問的,而且都是知名機構,實際就是兩種,一些機構名頭叫的響,實際根本不是註冊的機構。另一種,就是抱大腿,掛羊頭賣狗肉,冒充而已,這是毒瘤,是騙子。
個人也在從事外貿培訓,但是從不願意說自己有多牛逼,牛逼的外貿人應該在做外貿,不是全職外貿培訓。我做外貿培訓就2個目的:一是業務難做的時候需要過度,業務好的時候就做業務而放棄外貿培訓;二是因為個人認為培訓時候的分享是一張積累功德的事情,有利於自己的業務好轉。所以有人說做外貿培訓的都是外貿的失敗者,雖說有些偏頗,但是對於全職做外貿培訓的人卻很有道理。
2、關於外貿大咖
個人認為大咖都是假的,或許曾經外貿業務做得很牛逼,但是那是過去的事情,和整體環境有關係,和機會有關係,與個人能力沒有太大關係,所以無需迷信。舉個例子就明白,個人2004年,2005年在鋼鐵公司做剛才出口,每年銷售1000萬美金以上,換一個規模差的公司每年只能做500萬美金,再換一個更小的公司每年只能做大200萬美金,自己出來幹每年只能做到100萬美金。是我的能力差了嗎,顯然不是。我的能力一直在增長,銷售減少更多是平臺不同而已。從收入增長就知道了。1000萬的時候每天工作隨叫隨到,一年只能掙3萬塊錢;500萬的時候1年可以賺到6萬塊;200萬美金的時候賺到10萬塊;100萬美金的是時候卻可以自由的掙到幾十萬。所以無需迷信所謂的外貿大咖,曾經成功與自身能力沒有關係,現在外貿業務做得好的話,就不會有時間搞外貿培訓了,見過500強或是上市公司老闆出來做培訓的嗎,最多做個演講分享而已。所以的大咖只不過是把壞了的豆腐做成臭豆腐,換個名稱而已。和很多所謂外貿大咖溝通過,基本就是把簡單事情複雜說,自己創些所謂的名詞,忽悠那些不懂外貿的人而已,那些所謂的專業名詞,個人都可以用一句最直白的語言說清楚。本質上是語言技巧而已。
3、關於外貿培訓
回到外貿培訓上來說,是否需要取決於企業以及個人。上本提到的外貿失敗者也好還是所謂的外貿大咖也好,儘管現在失敗了,但是在外貿行業多年,還是有一些東西值得新進企業和個人學習的,不能因為他們現在失敗了就否定全部。那麼適合什麼樣的企業和個人,筆者認為5年以下是一個分界線。一個能夠獨立學習和思考的外貿人,基本5年就能夠理解外貿的做法和方法了。所以筆者一直認為,外貿做法和方法是趨同,如果你看到2個5年以上外貿人,用不同的說法詮釋一個做法時,不要單純的認為是誰COPY了誰的觀點,因為大家內心的看法本質是相同的,只是說法不同而已,沒有什麼是誰原創的,這些都是外貿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或者是花錢買來的教學。所以對於5年以下的外貿企業和個人,還是有參加培訓的必要,尤其是遇到外貿困難或是問題的時候,特別是新外貿企業和新人,外貿培訓至少能帶來培訓費用的5倍以上回報。
4、關於外貿培訓機構
個人認為是否有培訓資質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培訓機構的老師是否真的有能力,應該是來自一線的外貿人員,而不是全職做培訓,兼職做外貿的講師。同時對於培訓機構,如果說什麼不收費、包就業,那就不是可靠地。不收費是因為有貸款,包就業本質上是推薦就業。
筆者說這些主要是因為現在社會上有些培訓機構和個人太過分了,以致於壞了整個行業的名聲。希望幫助想從事外貿培訓學習的人做出正確的選擇,不要被一些不良機構和個人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