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到這個因汶川特大地震形成的首個全面反映地震遺蹟的地質公園,只見道路乾淨整潔,標識標牌完善,充分展現了青川人民在災難面前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的生動場面,激發人們珍愛生命、奮發向上的豪邁情懷。
「現在放暑假,帶著孩子來到東河口,看山崩地裂,見證悲壯,激勵人生。」來自廣元的張磊深有感觸地說:「經過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我們的家園變得更加美麗,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這也是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最好的地方。」
青川地震遺蹟國家地質公園是汶川大地震首個建成的地震遺址公園,是汶川大地震中地質破壞形態最豐富、地震堰塞湖數量最多最為集中的地球應力爆發形成的地震遺址群。現在的青川地震遺蹟國家地質公園是國家級地質公園、4A級旅遊景區、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國家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級中共黨史教育基地等。每年都會有大批中小學生和研學旅行團體來這裡開展研學活動,今年暑期已累計開展科普教育、研學活動10餘次。
「現在我們在園區內修建了旅遊諮詢服務點、A級旅遊廁所等基礎設施,設置了全域旅遊導覽圖、東河口景區全景圖,建設了智慧旅遊平臺、智慧旅遊停車系統、智慧旅遊二維碼講解,同時增加了購物商店及遊客休息區5處,區域內實現了WIFI全覆蓋,服務質量已大幅度提升。」青川地震遺蹟國家地質公園相關負責人說,為了豐富遊客體驗,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在遊客中心設置了「途書小驛」「移動圖書館二維碼」;設立志願服務崗,為遊客提供文明引導、旅遊諮詢、瀏覽講解、愛心幫扶、科普宣傳等志願服務。同時,多渠道收集《地震安全小常識》《雷鋒的故事》等宣傳片5部。隨著軟硬環境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來這裡研學,探索因汶川特大地震形成的首個全面反映地震遺蹟的地質公園。截至目前,景區已接待遊客40餘萬人次。
「目前我們正在利用QQ、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官網等平臺發布景區實時動態、美拍等資訊,全方位展示景區特色。」青川縣文化旅遊和體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景區還將從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服務質量等幾大方面持續發力,進一步豐富旅遊業態,把青川地震遺蹟國家地質公園的招牌擦得更亮。(馮小珈)
【來源:四川觀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