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批評中國何以引起風波

2020-12-14 騰訊網

雖然拜登是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演講,但中國留學生眾多

據起草信件要求拜登道歉的賓大留學生張天璞介紹,「他(拜登)在明知有上千名中國留學生及其家長在場的情況下,通過毫不隱晦地批評中國來達到體現美國美好的目的。可以說,他作為一個畢業演講嘉賓,這種不分場合不分地點不走腦子的做法,搞得所有在場中國留學生都心情很不好。」在美國一所大學的畢業典禮上,真的會出現上千名中國留學生和家長嗎?

此言不虛,在賓大25000名學生中,17%是亞裔,其中中國人和華裔佔比最大。在另一份美國國際教育協會的數據中,2012學年,賓大共有5296名國際生,而整個州的中國國際生比例是29.2%,以此估算賓大的中國留學生約為1580多人。

數據顯示,賓夕法尼亞整個州的中國國際生比例是29.2%

「他說這番話選擇的竟然是我們辛辛苦苦勞作四年累死累活換來的畢業式!」在中國學生眾多的畢業典禮現場,拜登直言不諱地批評中國,確實會讓現場的中國留學生覺得尷尬和不滿,就算當時沒有表現出來,事後也會找一個途徑來發洩。到22日為止,要求拜登道歉的信,已有343人籤名,信件將先被呈遞給該校校長,然後轉交到拜登辦公室。…[詳細]

徵集籤名要求拜登道歉的信件

從要求拜登道歉的理由來看,其中可能存在誤會

拜登在演講中有這樣一句話「You cannot think different in a nation where you cannot breath free. You cannot think different in a nation where you aren't able to challenge orthodoxy, because change only comes from challenging orthodoxy. (在這樣一個國家,你不能另類思考,你不能自由呼吸;你無法挑戰正統觀念,因為改變只來自於挑戰正統觀念)」

張天璞在人人網的日誌中寫道,「這句話裡用的是nation這個詞,這一點是最讓我氣憤的。因為英語中nation指的是『民族』的意思,和country,state是有區別的。country, state更強調的是一個國家整體的概念,甚至帶有指政府的意思。」他認為,用了「nation」,就牽扯到一個族群甚至說種族,也就是說,拜登的意思不是說中國不行而是你中華民族不行。

實際上,揪住一個措辭不僅太過敏感,而且這樣的糾結本身可能也站不住腳。英國著名刊物《經濟學人》有一篇文章用很大的篇幅否定了中國留學生的看法,認為美國人並不講究這樣的區分,在很大程度上,「nation」和「country」是可以混用的。美國的詞義辨析中,也有這樣的解釋——「While the terms country, state, and nation are often used interchangeably, there is a difference」(多數情況下,這幾個詞是混用的)。…[詳細]

相關焦點

  • 我們何以研究批評家並書寫批評史?
    一批評家在今天何以成為我們研究的對象?研究批評家之於研究批評好比研究藝術家之於研究藝術。將批評視為「先驗之物」討論不是不可以(就像將藝術視為「先驗之物」),然而其限於形上學時代。今天,離開批評家(具體指批評家的批評文本)談論批評就像離開藝術家(具體指藝術家的藝術作品)談論藝術一樣,是空洞的。純粹談論批評容易流於空洞。
  • 如何批評川普抗疫不力而又不引起選民的反感?民主黨人進退維谷
    如何批評川普抗疫不力而又不引起選民的反感?民主黨人進退維谷。他們還在考慮得失:要麼現在猛烈批評川普,冒著被指責利用危機達到政治目的的風險,要麼等到美國社會開始恢復正常再「收拾」川普。不過,這可能會讓川普有時間把自己定義為一位抗擊席捲全球的新冠病毒的戰時總統。
  • 川普手撕拜登,卻讓中國「躺槍」
    9日,他在自己的Youtube帳號上發布了一個競選廣告,「槍口」直指今年民主黨的唯一候選人拜登。本是美國兩党家常便飯式的「內鬥」,川普卻在視頻中讓中國「躺槍」了。有美國網民直指,川普這麼做就是在轉移人們對美國疫情的注意力,「真是有史以來最無能的政府」。
  • 福克斯盯上拜登的國家安全顧問人選:他接受過中國官媒採訪
    【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隨著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公布首批內閣人選,日常擁護川普的保守派美媒福克斯新聞網,也聞風而動了。 11月25日,福克斯新聞炒作起了拜登的國家安全顧問人選在2017年接受中國官媒採訪的舊事,尤其他還在採訪中批評了川普。
  • 批評中大「學生官」風波,不要忘記孫中山先生的校訓
    孫中山先生的校訓不論是職位的公布,還是致歉,中山大學學生會都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激烈的批評,批評之聲直指高校行政化對教育和學生的影響。人們之所以猛烈抨擊中山大學學生會這一作為,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與孫中山先生有關,與中山大學在中國近現代史和中國大學教育史上具有的獨特地位有關。1924年11月11日,孫中山先生於在廣東大學舉行成立典禮時親筆題寫校訓「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這也就是後來中山大學的校訓,這一校訓也被後來的中國大學廣為借鑑。
  • 拜登:我不會讓偏見影響我的選擇,硬對中國我還沒有籌碼
    美國大選風波已經基本上算塵埃落定,拜登距離登上總統寶座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隨著美國總統更換人選,世界各國都在紛紛猜測,拜登上臺後將會如何對待中國,如何改變中美之間的關係。在德國媒體看來,如今拜登雖然即將上臺,但是拜登政府將如何對待中國問題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相較於此前川普單純地攻擊針對中國,拜登和布林肯都是多邊主義的支持者。雖然此前川普倡導的反華言論不管是在共和黨內部還是在民主黨都很受用。
  • 美國拜登當總統會怎樣 還繼續遏制中國發展嗎
    自從拜登宣布參加2020年美國大選後,很多人都關注他對中國的看法。從當下選前的支持率來看,拜登更加有希望在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中獲勝。假如拜登當選美國總統,他會不會繼續遏制中國發展?或許還是會這樣。美國前副總統拜登的競選顧問5月27日表示,如拜登當選總統會就中國計劃實施「港版國安法」而制裁北京政府。除此之外,拜登競選團隊還批評川普對華態度過於軟弱,換了拜登會更加強硬地對待中國。川普成為美國總統後,他堅持「美國優先」的原則,毫無掩飾地對中國進行抹黑以及制裁。
  • 終於,「熱帶川普」博索納羅承認拜登勝選
    (觀察者網 訊)隨著今年美國總統大選的選舉人團投票結束,更多世界領導人給當選總統拜登送去祝賀。當地時間12月15日,被譽為「熱帶川普」的巴西總統博索納羅,也終於給拜登送去祝福。 有意思的是,路透社認為拜登上任後,會給此前熱絡的巴美關係「蒙上陰影」,而雙方的冷淡關係,可能會讓博索納羅接近中國。
  • 眼看決戰在即,川普團隊發視頻,攻擊拜登「照顧中國感受」……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丁潔芸】「在美國陷入危機時,拜登卻在保護中國的感受。」 當地時間4月9日,美國總統川普在其YouTube帳號上發布的一段競選廣告視頻中,指責前副總統拜登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前以及暴發期間為中國說話。
  • 川普再次指責拜登,抹黑對象還是中國,美網友:中文非常有用
    【編輯/作者 崑崙軍志欄目 火光/魔魔】前言:8月份將迎來川普與拜登"口舌之戰"。自川普上任以來,美國發生了天翻地覆變化,美國民眾對這位總統失望透頂。不管在國內還是國外,川普總是在撒謊,讓世界人民質疑其執政能力。目前看來,這一次美總統競選將迎來外界廣泛關注。
  • 為了幹掉川普,拜登會pick一個女「鋼鐵俠」嗎?
    美國分析人士認為,由於拜登缺乏對體制進行積極變革的魄力和雄心,沃倫的特質將會有效彌補他的缺陷,顯示其改善不平等問題的決心。但是,拜登會給沃倫多大的權限呢?執著於自己理念的沃倫是否會為此心動呢? 此外,沃倫的白人屬性,對於急需非裔選民支持的拜登來說並非加分項。
  • 拜登的「印太協調員」,怎麼看中國?印媒很關注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1月14日文章,原題:歐巴馬時代的資深人士將領導拜登政府的亞洲政策拜登的過渡團隊發言人13日表示,當選總統拜登已挑選歐巴馬政府的資深官員庫爾特·坎貝爾作為負責亞洲政策包括與中國關係的高級官員。
  • 拜登最新談話:應該謹慎遏制中國
    川普的「鬧劇」,結束了巴爾被認為是川普的忠誠盟友之一,早在2017年他就站出來批評針對「川普的通俄門調查」,隨後他還要求「通俄門」的最終報告不能不經修飾的公開。「沒有人願意看到這樣的局面發生,所以我相信中國,俄羅斯和歐盟,在這問題上的立場和我們是一致的。」在談完國內問題,中東問題後,拜登談到了中國。
  • 南華早報:這位「中國通」 有望擔任拜登的亞洲事務主管
    《南華早報》12月8月刊文分析稱,傑弗裡·普雷斯科特(Jeffrey Prescott,中文名蒲傑夫)可能成為拜登總統任期內首位亞洲事務主管。普雷斯科特曾在中國生活七年,在歐巴馬時期前副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並在2002年在北京創立耶魯中國中心並任副主任。
  • 美媒:川普疫情協調員正謀求拜登團隊職位
    (美聯社)海外網12月10日電 美媒報導稱,川普政府疫情協調員黛博拉·伯克斯(Deborah Birx)正謀求在拜登團隊中任職,以繼續發揮作用。伯克斯於2月末被任命為白宮新冠病毒應對工作組協調員,而不到10個月後,隨著川普政府任期接近尾聲,伯克斯聲譽已受到打擊。
  • 美媒:拜登弟弟詹姆斯捲入美國執法部門一宗刑事調查
    該調查於2018年啟動,據報導,調查範圍比之前想像的更廣,牽涉到拜登的弟弟詹姆斯。此前報導:拜登之子收受中國富商2.8克拉鑽石被調查!神秘富商究竟是誰?美國共和黨公布的文件顯示,亨特·拜登在其父2017年卸任後,致力於與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達成一項投資美國能源項目的協議。一名知情人士表示,調查人員關注的其中一件事,是2017年亨特·拜登從中國華信創始人兼前董事長葉建明那裡收到的一顆2.8克拉的大鑽石。
  • 宋魯鄭:拜登勝選,對中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歷史上年齡最大的候選人、民主黨的拜登笑到最後。 處於空前困境的西方早就把拜登勝選當作扭轉乾坤的關鍵。無論是恢復世界秩序、自由貿易、氣候保護、推動全球化還是面對中國崛起的競爭等等,都期待美國重新扮演領導者角色。對中國而言,無論誰當選,都要慎重考慮中美關係以及可能對自身發展崛起的影響,川普連任更多的是戰術層面考慮,但拜登當選也不會是多麼巨大的挑戰,都是危機並存。
  • 拜登終於露出真面目?提名華裔女律師為貿易代表,曾主張對抗中國
    那麼,拜登上臺後會轉變對華政策嗎?會填補川普為中美外交關係挖下的「大坑」嗎?通過拜登近日的種種行動看,答案或許早已浮現。拜登對中國露出真面目?早前,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拜登表示,上臺後,將會和盟友一起,制定連貫的對華政策。
  • 拜登兒子被調查稅務,美國政府交接又起波瀾?
    拜登的兒子亨特·拜登發聲明稱,聯邦檢察官正在對他進行稅務調查。這距離美國選舉人團投票僅有5天時間。中國日報報導稱,在公開聲明中,亨特·拜登稱德拉瓦州美國聯邦檢察官辦公室正在調查他的稅務。拜登過渡團隊也對此事進行了回應。團隊聲明稱,「當選總統拜登為他的兒子深感自豪。亨特經歷了許多嚴峻挑戰,包括最近幾個月的惡意人身攻擊,但他只會變得更強大。」此前大選期間,亨特的稅務問題、「修電腦風波」與「私生子醜聞」等一直是川普及其共和黨盟友的攻擊重點。
  • 拜登終不「白等」?為競選放狠話:我若上位必「制裁」中國
    引言美國11月的大選已經越來越近了,如果不是川普非常「沒譜」,拜登基本上就沒什麼競爭的籌碼了。如今美國在川普的帶領下,國際形象一落千丈,這也給了拜登再爭一下的希望,如今他們倆為了為期不遠的競選已經勢如水火,各自放出狠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