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群
多年前,流行歌手組合「無印良品」清新細膩的歌曲風格風靡一時。歌迷都知道,該組合取名的靈感,源於一個日本的雜貨連鎖店。多年後,上海街頭也有了這家「無印良品」。
走進店內,從鋪面裝修到產品設計,乃至各種溫馨暖心的小細節,充滿了「小清新」之風。有趣的是,有的顧客直言東西大多價格偏高,有的卻稱物有所值。記者發現,這種價格感受的「紊亂」並非因為購買力差異,而是這家雜貨店高人一籌的營銷哲學,令其目標客戶群「一見傾心」。
簡即是美
說它是「雜貨店」,並不為過。記者查閱資料了解,無印良品誕生之初就是這樣自我定位的。商品種類已由當初幾十種發展到今天的數千種,並依然不斷刷新,涵蓋了從牙刷到家具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與普通日用品超市相比,「無印良品」的商店更具文藝氣息。這裡堅持著簡樸、素淡的統一風格。除了店招上的標識外,店裡幾乎很少有鮮豔的顏色,從陳設到商品,主色調始終是黑、白、灰、米、藍等,從不迎合每年的流行色,這倒恰恰迎合了紛擾都市中一部分嚮往返璞歸真的人士的品位。
而與這種「極簡」風格相伴的,是商品的品質感。在商品開發中,材質大多是木、鐵、棉、麻等。包裝也儘量從簡,強調環保再生材料和包裝簡化,無汙染、無害的「無印」特色彰顯。一位女性消費者告訴記者,她就看重無印良品的選材考究、做工細緻,「剪刀、蠟燭這樣的小物件也做到很精緻,與市面上的同類產品相比,價格可能就貴在這兒。」
採訪中,一位身為美術設計專業人士的消費者說:「別看這裡的商品一件件簡簡單單沒有花哨的裝飾,但哪怕是一隻白瓷碗,也是線條洗鍊,造型勻稱,帶著一股禪意的美感,似有若無的設計將產品升華至文化層面。」他還專門去查過,這家連鎖店的許多產品設計,真是出自頂尖設計師之手,「從這個角度看,價格高一些,也願意買單了。」
「普通」變「文藝」
「無印良品」便宜嗎?其實有時候,便宜是一種主觀感受。記者了解到,無印良品一直有一個理念——「合理就便宜」,把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東西改良開發成為獨特的優質產品,普通商品也變得「文藝腔」十足,附加值自然提升。
走到文具區域,讓人挪不開步。鐘面形狀的便籤紙,可以在不同的指針上記上備忘事件;信息隱藏章,在文件上一敲,省去了用筆塗出一個髒髒的墨團;按壓式橡皮做成筆狀,「筆頭」是尖尖的三角形,窄小的地方也能輕鬆擦淨;有色膠水在塗的位置會出現顏色,使用時可以知道塗在那裡,幹了之後顏色又會消失……雖然大小商店裡都有便籤紙、橡皮和膠水,但是當你看到這些用心設計的文具,一定也忍不住想購買。
貨架上的一句宣傳語正道出了玄機:「是根據生活中細微的發現,和傾聽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感覺而研發的商品……為滿足你日常生活所思所需量身打造的商品。」因此,「無印良品」也被業內人士稱為 「生活形態提案店(Life Style Store)」。商品的設計滿足了你自己還沒來得及說出口的「潛在需要」,在這種「相見恨晚」的心情下,許多消費者於是心甘情願掏錢了。
「標籤」的奧秘
有人說,一件商品的售價,很大一部分貴在「品牌」上。那麼,「無印良品」是品牌嗎?其實,這個商店恰恰是反其道而行,提出「無品牌標誌雜貨」的概念。「無印」二字強調摒棄外在的「標籤」,剝離基於虛榮心理的消費價值觀,追求真正高品質的商品使用價值。
為此,「無印良品」與許多商場不同,這裡售賣的商品上很難找到醒目的品牌標記和某一品牌獨有的標誌性設計。但同時,這裡卻非常強烈地提醒人們去鑑賞商品的原始素材、質料和做工。比如,店內一款簡單的海軍藍女式睡衣,方方正正疊著,用灰色棉布條呈十字交叉包紮,省去了繁瑣的包裝。而它的標籤上除了普通服裝標籤有的尺碼、材料、價格、顏色等基本要件,還密密麻麻地細細寫道:「通過縫製後的洗滌,來凸顯棉素材,實現穿著舒適的感受」。
哪怕是一雙襪子,標籤上除了畫著商品展開後穿著的式樣,也仔細寫著:「以捷克婦女的手工編織襪為範本,編織出直角型的襪子,給腳帶來舒適的合腳感。」看似絮絮叨叨,卻讓顧客看得很是貼心。
有營銷專家指出,無印良品巧妙地打造了一種生活方式的 「品牌」,「三流品牌賣產品,二流品牌既賣產品又賣服務,實際上是在出售解決方案,而品牌的最高境界,就是在販賣一種生活哲學。」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