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流動書架的「漂流規則」有缺陷)
江德斌(江蘇 職員)
近日,一則蘭州公交「流動書架」兩個月被「偷光」的視頻在網絡流傳。視頻顯示,設立僅僅兩個多月之後,原本擺滿圖書的書架已經「光禿禿」,站臺保安則表示圖書都被乘客拿走了。(10月11日《北京青年報》)
觀看視頻的網友紛紛指責,乘客的素質太低了,居然把書都順走了。不過,再仔細想想的話,既然稱之為「流動書架」,那麼書就應該「流動」起來,才符合其流動的本義。
書丟了也不能全怪乘客,因為該「漂流規則」並不合理,有太大的局限性。畢竟乘客在公交站的停留時間有限,一般也就幾分鐘到幾十分鐘,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看完一本書。事實上,在其他城市所設的「圖書漂流站」,並未限制在公交站臺裡,而是分布在市區的主要街道、公園、廣場等人流量較大的地段。而且,其「漂流規則」亦支持市民拿走看,並鼓勵市民「以書換書」。可見,這種「漂流規則」才符合市民的借閱需求,亦能夠將圖書的流動性激活,使得更多人主動參與圖書漂流活動,以提升圖書借閱率。
由此對比可知,蘭州公交「流動書架」被「偷光」的主要因素,其實是「漂流規則」存在缺陷,過於限制乘客的閱讀時間和範圍,而忽視了圖書漂流的真諦。須知,圖書停留在書架上只會淪為形象工程,要真正在廣大市民手裡流動起來,才能達到圖書漂流的意義。因此,不能將所有問題都歸咎於乘客,還要反思規則本身的問題,及時予以修訂和改善。
更應看到,在短短兩個月內,「流動書架」就「光禿禿」了,亦證明其擺放的圖書有閱讀價值,乘客有借閱圖書的現實需求。這是個好的反饋信號,應以此為鑑,重新修訂圖書「漂流規則」,允許乘客將圖書帶走,並在市區其他地方也鋪設「流動書架」,實現通借通還,給予市民更充分的借閱自由和便利。還不妨鼓勵更多市民參與圖書漂流活動,將家庭閒置圖書也拿出來,加入流動之列,讓圖書發揮出最大的閱讀功效,讓書香沾染更多市民的雙手。
責編:漢網
(原標題:流動書架的「漂流規則」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