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Heidi
感謝英文書漂流瓶計劃,讓我的十本書馬上可以開啟它們的漂流之旅。藉此機會和大家分享那個多年前開啟我英文書閱讀之旅的小故事吧。
我大學的專業是英語語言文學,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大學英語專業學生遠沒有現在豐富的學習資源,聽力資料除了上課用的「Stepby Step」,主要靠短波收音機聽VOA。比起這些「枯燥」的聽力練習,外教上的視聽課可謂是「福利」了,除了《簡愛》《傲慢與偏見》、《呼嘯山莊》、《茶花女》、《亂世佳人》《霧都孤兒》《公民凱恩》等經典老電影之外,還能看到老師帶過來的新片子,多年後才知道,原來自己當年上課看的《當哈利遇見莎莉》和《死亡詩社》這樣的片子幾乎就是它們在國外公映後一年就看到了。這要感謝當年的外教!不管能聽懂多少,電影還是比電波有趣太多。雞蛋好吃,總忍不住要看看下蛋的雞,閱讀原著的興趣就是這樣被影像給勾起來的。
註:我大學的圖書館,三樓就是當年的外文書庫。
當時學校的圖書館,有一個不大的外文書庫,不少書只有一本,因此只能閱覽而不能借出。說實話,當時課內的閱讀已經夠我們天天抱著詞典查的了,外文書庫的使用率並不高,很少有人去閱覽,更沒人覺得外文書庫獨有的「只能看不能借」的特殊規定有什麼不妥。直到教我們英美文學的外教Christine對此提出質疑。
Christine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小城伯利恆,英美文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的她比我們大不了幾歲,上課極其認真,她很少用我們的文學課本,而是列出書單讓我們閱讀。有同學提出英文書庫不能借閱的規定,Christine表示難以理解:圖書館難道不是為學生服務的嗎?她立刻向圖書館反映這個問題,說明教學的需要。外文書庫的負責人就一句話:這是圖書館的規定!「可這個規定不合理!」了解了原版書不能出借是因為數量限制的情況之後,她建議可否增加晚上開放英文閱覽室,因為學生們白天都要上課,白天開放時間對他們根本沒有意義。外文書庫負責人答覆:人手實在太缺,晚班沒法排。
就這樣,我陪著她來來回回去了幾趟圖書館,每次書庫負責人都面帶微笑「耐心」地聽她說完,然後又面帶微笑地感謝她對學生的關心,但是,最後還是那句話:實在人手不足,沒法排。私下裡,負責老師對我說:老外就是瞎認真,真多事!再說了,就算晚上開放,來看書的能有幾個?那個炎熱的午後,我和Christine又從圖書館無功而返,我實在忍不住了,就和她說明「真相」,並勸她說:真正想看書的學生,白天抽空也會去看的,算了吧。沒想到,「真相」讓Christine十分生氣,她氣呼呼地把球鞋踢掉,光著腳板走得飛快,撂下一句話:我要去找館長!
終於,在Christine的據理力爭之下,圖書館安排外文書庫每周一、三、五晚開放三次,為了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還安排了學生自願者晚上值班的時間表。因為外文書庫禁止讀者帶作業閱覽,晚上專門來閱覽的學生並不多,但是,對於值班的學生來說,也算一種特權,因為可以獨享一張大大的辦公桌,不用和別人閱覽室搶位子了。
多年以後,我去美國訪學,趁聖誕節假期去拜訪Christine,12月24號下午,Christine帶我參觀了位於伯利恆的里海大學(Lehigh University),她曾在這個學校的艾柯卡學院做過幾年的Global Village國際項目協調官。路過圖書館時已是四點多,除了工作人員,圖書館已經空無一人,很快就要關門了。聽說我來自中國,圖書館員微笑著說:別著急,慢慢看,好好享受我們的圖書館!(Don’t hurry, please take your time and enjoy our Library!)我沿著螺旋的扶梯拾級而上,環顧布滿書架的圓形書庫,抬頭是彩色玻璃裝飾的穹頂,低頭看到在靜靜理書的館員,腦海裡冒出博爾赫斯的那句話「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它始終對那些因敬畏未知而真誠探尋的讀者敞開。
註:李海大學圖書館的圓形書庫
註:李海大學圖書館
離開圖書館,華燈初上,踏著聖誕前夜的積雪,我問Christine,你還記得當年和圖書館「談判」開放外文書庫那次你赤腳「抗議」的事兒嗎?她說記得當時很生氣,但是,「我真氣得把鞋脫了?」。這一幕雖然她已經記不清了,可每次想到圖書館,我總能想起她光著腳丫子,氣呼呼地快步疾走的樣子和她撂下的那句話「我要去找館長!」。
最近幾年,Christine因為工作原因幾乎每年都會來上海,除了帶一些古怪有趣的禮物(化石、會開花的礦石、會旋轉的風箏)外,她還會把看完的書留給我。這次參加漂流的大衛麥卡洛的《1776》就是Christine前年來時留下的。還有兩本書則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法學院的圖書館。當年我訪學時的指導教授是法學院圖書館的館長,由於那學期的訪問學者很多,沒有空餘的辦公室,Barbara專門在圖書館給我找了一個僻靜的「專位」。圖書館有一個書架專供學生們擺放不再需要的「漂流」書,每學期圖書館也會選擇「捐出」一些舊版的經典教材或圖書放到「漂流書架」。
在我結束訪學的時候,Barbara送給了我五本圖書館準備「漂流」的書,除了三本經典的智慧財產權法教材之外,就是此次參加漂流的Lauren Lessig的「Code」和Victor S. Navasky的A Matter of Opinion。希望這些書帶著它們的故事一起漂流到需要它們的小夥伴那裡。祝閱讀愉快!
捐書人 劉海虹
0236
書名: Pride and Prejudice
作者: Jane Austen
介紹:傲慢與偏見不用介紹了吧
0237
書名: The English: a portrait of a People
作者: Jeremy Paxman
介紹: 英國星期日時報十大暢銷書,對英國人的幽默睿智描寫,分析了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和愛爾蘭人的差別,描述英國社會奇特怪癖的歷史背景,被中國日報英文網評為"赴英留學必讀5本書"中的第一本
0238
書名: Code: and other laws of cyberspace
作者: Lawrence Lessig
介紹:作者為網際網路法律專家,知識共享運動的創始人,該書被譽為"也許迄今為止網際網路領域最重要的書籍"。本市探討網際網路時代的著作權規制問題,反思著作權制度的得失。
0239
書名: A Matter of Opinion
作者: Victor S. Navasky
介紹: 作者為美國知名記者,《國家》周刊主編。本書通過作者自己在國家期刊的經歷探討觀點類雜誌如何促進思想自由流動和幫助公民獨立思考。通過生動的實例展現美國新聞業中"金錢"與"編輯控制","新聞獨立"與"市場權力","新聞責任"與"新聞自由"之間的矛盾。
0240
書名: 1776
作者: David McCullough
介紹:作者為美國著名史學家,兩度普立茲獎和兩次國家圖書獎得主,本書基於作者對英國和美國大量史料檔案的研究,史詩般地呈現了美國獨立戰爭中的英雄(華盛頓)和與華盛頓並肩作戰的普通人。
0241
書名:Modern Democracy in China
作者: Mingchien Joshua Bau
簡介: 介紹現代中國民主政治的書
0242
書名: The Inner Game of Tennis
作者: W. Timothy Gallway
簡介: 現代「企業教練」之父的代表作,教導如何放鬆地專注,獲得巔峰表現。
0243
書名: The Inner Game of Work
作者:W.Timothy Gallway
簡介: Gallway的暢銷書內在遊戲系列的一本,引導讀者重新審視和發現自己工作的內在動力,克服對失敗的恐懼,拒絕改變及停滯不前等職場問題
0244
書名: The Inner Game of Music
作者: Timothy Gallway&Barry Green
簡介: Gallway內在遊戲系列的一本,引導讀者掌握「自然學習」法,操練「覺察」,「信任」和「意志力」,提高音樂學習和表演能力
0245
書名: The Geography of Thought
作者: Richard E. Nisbett
簡介: 分析亞洲人與西方人的思維差異是由文化差異導致的。作者為美國心理學學會的會長
交作業啦
請以下諸位在6月14日之前將你們的讀後感發至郵箱
BetterReader@qq.com 或者發至英文書漂流瓶論壇,否則將被記入黑名單,並會被送出讀者群。點擊閱讀原文,前往論壇。
0133: Macbeth
周舟亢
0136: Where I lived,and what I lived for
不會關門關水的卷腹少年
0138: The Invisible Hand
Fu Xin
0141: Sherlock Holmes Vol 1:the complete novels and stories
大智若魚
0143: Why I am so wise
馮小豬
0145: On art and life
滌生
0146: Common Sense
濤仔
0148: A Confession
餘翔
0149: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鋤禾日當午
0155: On the suffering of the world
Peter
0156: On natural selection
等你歸來
0157: Little women and good wives
小黎
請掃碼申請認領
我要領書
英文書漂流瓶計劃讀者群開放,如希望加入請在填寫表單時勾選相關選項,或者後臺回復「您的微信號+我希望加入英文書漂流瓶計劃讀者群」,管理員將加您入群。
捐書人在捐書之後,將由管理員邀請加入捐書人群。
請掃碼申請捐書
我要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