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錢江晚報28日報導,不會遊泳,即便考上了清華大學,也可能拿不到畢業證書。
清華大學2017年全校教職工大會日前舉行,會上傳出消息說,從2017級本科新生開始,遊泳項目將與畢業綁定。新生入學後將進行遊泳測試,不會遊泳的學生需必修遊泳課,通過者才能獲得畢業證。
據說這是清華大學90年前的老校規。清華知名校友中有不少就差點栽在遊泳上。比如著名作家梁實秋自1915年起入讀清華大學,他就曾在遊泳上栽過跟頭。畢業前的體測中,他的遊泳沒過關,補考時,拼盡全力遊完全程,才得到馬約翰的肯定:「好啦,算你及格了。」中科院資深院士柯召自言不愛運動,更不會遊泳,如果按照清華當時「遊泳不及格不能畢業」的限定,他幾乎必敗。幸運的是,他轉學到清華時已是三年級,不必再修體育。
在杭州,類似中小學生學習遊泳的場景比比皆是。 本報記者 董旭明 攝
不過這個看似有點難度的事情,對於培養出孫楊、葉詩文、傅園慧、羅雪娟和吳鵬等奧運冠軍和世界冠軍的杭州人來說,可能就不叫什麼事了。
中國遊泳看浙江,浙江遊泳看杭州。杭州遊泳之所以人才輩出,是和雄厚的業餘遊泳基礎分不開的。大多數杭州人學遊泳的經歷,可能從幼兒園就開始了,杭州早就把遊泳列入了杭州市中考體育項目,有些有遊泳館的高中,甚至把人人會遊泳作為學生畢業的前提。
就在前些天,杭州市今年的體育中考剛剛舉行。耐力類考試項目中,杭州市學生可以選擇長跑或者100米遊泳。最近幾年,杭州市中考體育項目遊泳報名人數一直穩定在3200人左右,相當部分學生其實在小學、初中的時候就已經掌握了遊泳這個技能。杭州市教育考試院有關人士介紹:「現在杭州人學遊泳越來越低齡化,那到了中考自然就不愁了。」所以說,一旦杭州的學生考上了清華,對於這一新校規會是開心地下水一遊而過,「實在不叫什麼事兒」。還有人笑言:「如果清華把這一規定再提前到高考之中,比如遊泳成績計入高考總分,那對杭州學生可就是特大利好了!」
2014年5月,杭二中遊泳館正式對外開放,市民只需買票就能進場。校長葉翠微透露,遊泳成為當年秋季新入學高一學生的必修課,並計入總學分。這個學校人人都要學遊泳,學不會就畢不了業,學霸學神也不例外。
「每個人見到水都會有一種天然喜愛,但如何在水中保證生命安全,需要專業化、課程化的學習。」葉翠微當時說,「我的夢想是每個二中畢業的人,都能遊200米以上。這將是二中的素質門檻,也是二中人未來的特徵之一。」
為了完成這個夢想,杭二中通過杭州市教育局與杭州市體育局聯繫,還創造了一個「體教結合」的新模式——學校提供場館、體育局承擔遊泳訓練以及對外開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