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2000-2008幾近崩潰,曾想做拖拉機或將華為賣給摩託羅拉

2020-12-11 騰訊網

2003年左右,華為差一點就變成一家拖拉機公司或者賣給摩託羅拉公司。而作為創始人任正非,在創辦華為13年後的2000年,手裡還是沒有個人資產買房在深圳租房子住。

2000年—2008年,任正非經歷母親車禍去世、愛將背叛、跨國官司、營業額極度縮水,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堅強如任正非也整夜整夜睡不著覺,幾近崩潰

後來很多年輕的CEO承受不了壓力,向任正非請教是如何挺過來的。有時候他會說「要活下來」。

華為,中華有為,涅槃重生的華為堅不可摧。

研究任正非的一生,你會發現,這是一個真正的「硬核」男人。

1.創業初期艱難求生,父母都沒有得到很好照料,成為一生的遺憾

任正非大學畢業後進入工程基建部隊,成就突出,兩次填補過國家空白又有技術發明創造,33歲就被選為軍方代表,赴京參加科學技術大會。

在任正非希望國家授予中校軍銜的時候,接到了部隊裁撤需要轉業的通知,由軍人走向市場經濟。

轉業後,任正非不熟悉市場經濟,「活不下去,就要找一條活路。被裁軍以後,命運是很難的,我是親身體會的。當時是如何生存下來的問題」。

因為失誤,曾被別人騙走200萬元,被所在單位開除,並承諾要還款。妻子也提出了離婚,找不到工作,被迫無奈走向了創業。

1987年,任正非創辦華為的時候已經44歲了,創業壓力很大,生存條件也很差。華為在初期發展之後走向快車道,發展的越快矛盾越多,湧現各種問題,任正非感覺自己力不從心,精神幾近崩潰。

任正非越來越忙,本來跟著他在深圳住的父母不願意拖任正非後腿,也因為年紀大了需要人照料,家人協商後,任正非父母來到昆明,跟隨任正非妹妹妹夫一起居住。

1995年,任正非父親在昆明街上買了過期飲料喝,導致拉肚子全身器官衰竭而去世。2000年,任正非母親出門買菜被車撞去世。父母親去世的時候,任正非都沒有在身邊,這成為他永遠的遺憾。

2.決議不被認可,無數華為人反對,力排眾議苦熬8年

一個企業活下來走下去需要做對無數個選擇,但是失敗僅需要一個錯誤的選擇就可以了。

BBC記者在採訪任正非的時候提到,華為沒有選擇CDMA技術,讓自己失去了很多機會,因為這個技術是中國市場的主流技術之一,問任正非如果再回到當初重新選擇一次,會不會有不同的選擇。

任正非回答說,從2000年開始,中國在無線通信標準(CDMA、GSM……)的選擇上,都是處在矛盾之中。CDMA我們做了,但是沒有做IS-95這個落後體系,我們做的是1X。但是中國市場招標只要IS-95,不要1X,所以我們落選了,沒有獲得中國市場的選擇。

任正非自己是搞技術出身,對技術非常執著,堅定選擇最好的技術,領先了市場需求,長時間看這是一個非常有眼光的選擇,但是短期內卻讓自己很尷尬,不被市場認可,也被華為內部員工不斷質疑。

再回憶這段艱難時刻的時候,任正非說:

從2000年到2008年國家決定上3G,這八年期間,我們決定無線的路線時,我個人精神很痛苦,幾近崩潰。因為我堅定不移走3GPP、GSM、UMTS道路,不走那兩條路。

我不怕來自外面的壓力,外面怎麼壓我,我都不怕,還是堅定走下去。我害怕來自內部的壓力,內部不斷有高層寫信、寫報告給我,「你這個決策錯了,會葬送華為公司的」。

那八年看到別人賺大錢,我們不能賺錢,看到我們自己比別人困難多,外面大量文章都是諷刺挖苦我們的,萬一我真的錯了怎麼辦。

八年以後,中國終於發放3G牌照,一下子把我們的能量釋放出來了。

「那八年,我是度日如年,這個決策沒有其他人承擔責任,必須要我自己承擔選擇的責任。」

正是因為任正非的力排眾議堅定不移,才讓華為在3G牌照發放後,勢如破竹,蓄勢已久,以絕對的優勢碾壓了對手。

這是8年來的不斷質疑、不被市場認可,也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壓力。

3.首要任務是活下去,曾考慮做拖拉機或者賣給摩託羅拉

2000年到2004年這段時間,華為非常難,產品不被市場認可,國內市場有港灣網絡的衝擊,還有大量的模仿華為的山寨公司競爭。

國外有美國思科公司發起的智慧財產權官司,由於思科的故意抹黑和輿論戰,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宣布終止與華為的合作,採取制裁措施。

當時,任正非為首的管理層給華為規劃了兩條道路。

第一條道路是做拖拉機。當時中國拖拉機廠效益都不好,拖拉機一臺是1000美元,但總存在漏油、發動機不耐高溫等技術問題。

華為想把所有的拖拉機廠買下來,用向IBM學習的IPD方法來解決這些技術問題,把拖拉機的價格提高到2000美元,創造世界上最大的拖拉機王國。

第二條路是繼續走通訊的路子,把華為賣給美國企業摩託羅拉。這是因為任正非對自己的技術很有信心,預見到華為很快會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樹大招風,一定會和MG對抗,遭受打擊。

把華為賣給摩託羅拉就可以戴上美國的「牛仔帽」,免受打擊,利於國際市場拓展。雖然資本是美國的,但是公司是幾萬中國人在幹,也體現了中國的勝利。這件事情由於種種因素沒有成功。

4. 內外交困,靠韌性和智慧一一化解

華為曾經歷多次非常艱難的時期,最兇險的一次是港灣網絡和思科聯合夾擊,內外交困。

任正非曾經有一員愛將李一男,任正非和李一男的是非恩怨很多人都聽說過。

任正非十分欣賞李一男,視李一男為華為的接班人。但是這員大將卻在利益和欲望的驅使下,背叛了任正非和華為,其所創立的港灣網絡不斷蠶食華為的市場,搶華為客戶,挖牆腳撬走了華為的大量技術骨幹。

公司組織結構和文化也照抄華為,儼然就是一個山寨版的華為公司。

華為在港灣網絡的衝擊下,市場佔有率和營業額不斷下滑。

在任正非為港灣網絡焦頭爛額的時候,MG思科又對華為提出了跨國訴訟,並通過MG政府施以外交壓力。

當時的華為內外夾擊情況複雜,貿然頂風而上絕不是上佳選擇。

思量權衡之後,任正非決定集中力量先後一個一個擊破,打持久戰,必要的時候,可以化敵為友。

他先集中優勢資源,組織法律和技術專家團隊赴美國打國際官司,花重金聘請美國律師團隊,並在新聞界開展公關,贏得輿論支持。又與思科對手3COM公司結成了合作夥伴共同對抗思科。

在律師團隊指導下,反訴思科壟斷,壟斷在美國是重罪。並在美國申請智慧財產權侵權鑑定,鑑定結果顯示華為無侵權。思科與華為達成和解。

處理完思科的案子,華為集中精力對付從華為「叛逃」的港灣網絡,成立了「打港辦」。盯緊港灣網路,凡是港灣網絡去談判的單,華為必定出一個極低的價格來競爭,甚至是不要錢免費送服務和產品,不惜成本和港灣網絡爭奪市場,擠壓港灣網絡的市場空間。

港灣網絡被迫謀求上市和收購來緩解困境,但是每一次準備上市前夕,證監機構都會接到對港灣不利的舉報信,有意向的收購公司基本都是與華為有合作的公司,忌憚華為的影響,收購不了了之。

走投無路之下,李一男的港灣網絡被華為收購,港灣網絡和李一男重新回到華為。

5.歷經浮沉、低調沉默、隱忍睿智的老人

華為33年的發展歷程,歷經波折,九死一生,發展到今天實屬不易。作為創始人,任正非經歷了人生浮沉和商場的無數坎坷,建立了一個華為帝國,也付出了常人難以承受的磨難。

一貫低調沉默的任正非,很少有人知道他已經是76歲的老人了,他的格局和能力讓同為企業家的柳傳志、馬雲、王石讚嘆不已,真心拜服。

其他人早已處於隱退或半隱退的狀態,唯有任老,依然堅守在一線,在這緊急關頭,為了華為,也為了他的女兒。

越研究他的人生經歷,你就會越佩服這位老人。低調沉默、隱忍,有格局有胸懷,睿智清醒。

他這一生,波瀾壯闊,活了別人好幾輩子。

相關焦點

  • 任正非接受BBC採訪:美國在通信業失敗 不要歸罪於華為的崛起
    從2000年到2008年國家決定上3G的八年期間,在決定無線的路線時,他個人精神很痛苦,幾近崩潰。因為他堅定不移走3GPP、GSM、UMTS道路。 從2000年到2008年國家決定上3G,這八年期間,我們決定無線的路線時,我個人精神很痛苦,幾近崩潰。因為我堅定不移走3GPP、GSM、UMTS道路,不走那兩條路。我不怕來自外面的壓力,外面怎麼壓我,我都不怕,還是堅定走下去。我害怕來自內部的壓力,內部不斷有高層寫信、寫報告給我,「你這個決策錯了,會葬送華為公司的」。
  • 華為的2002年和2020年:「誰提造手機誰下崗」 與 「誰提造車誰調離」
    2000年,華為正高歌猛進,年營收創下220億元,位居中國電子企業百強之首。14歲的華為,在國內已經是一個有名氣的大公司,當然沒有現在這樣知名。巔峰之上,往往意味著寒冷。任正非從2000年年底就感覺到了這種危機的到來。在2000年年底,任正非親自撰文,寫下了《華為的冬天》這個文章,發布在華為的內部刊物《華為人》上。
  • 硬漢任正非:總是在挨打,從沒有倒下
    【苦難孕育華為】任正非在重慶郵電大學讀的是建築工程,早年曾在部隊裡做基建工程兵,從技術兵到工程師,之後做到副團級幹部,曾因出色貢獻出席了1978年的全國科學大會和1982年的中共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基建工程兵是我軍保持時間最短的兵種,八十年代就開始逐步撤銷。在是否轉業這件事上,任正非曾經非常猶豫。
  • 任正非的胸懷:想做將軍的人,要歷經千辛萬苦
    我們最重要的還是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美國政府做的事不是我們能左右的」。「感謝美國企業這些年與華為的合作。」這是75歲的任正非,在面臨美國刁難時,亮出的胸懷和態度。我們支持給大學教授做基礎研究,他就像燈塔一樣,既可以照亮我們,也照亮別人。為什麼我要失敗的人呢?失敗的人就是理想太大,平臺太小。但是我的平臺很大,能夠容納你跳舞。談創新與危機每天思考的都是失敗,華為才存活了十年「五到十年,世界將爆發一場革命--信息革命。」1999年,任正非在華為的「創業與創新」反思總結交流會上發出這樣的預言。
  • 華為面臨的危機:任正非的關鍵時刻
    任正非一篇《華為的冬天》將危機管理上升到公司戰略的高度,它提醒全員,危機是一定會來的,就是看你如何挺過?實際上,企業的發展無時不在危機中度過,誰能識別危機,直面危機,利用危機,誰就能活下去。創辦一家企業,就是在和危機賽跑,就是在和危機對賭。危機的管理,就是提高預見的水平和概率,而華為,可能正處於危機的高發期。
  • 任正非:若沒有孟晚舟事件,華為將在加拿大投資幾十億美元,成華為的...
    任正非:不會。像美國實體清單的做法,我認為全世界沒有第二個國家會這樣做,所以不會出現其他情況。4、記者:我們知道,華為有幾家重要的合作夥伴(包括Google、Arm)在積極和美國相關方面進行遊說,在華為「實體清單」事情上做例外的處理,您對此有何期待?您是否在為華為完全被禁止與美國公司合作的情況做準備?
  • 任正非:榮耀要做華為最強的競爭對手
    11月26日訊,華為總裁辦今日發布了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榮耀送別會上的講話,鼓勵新榮耀擁抱全球化,做華為最強的競爭對手。目前,並無更多的榮耀出售信息披露,但接盤的30多家代理商在聲明中稱,所有權的變化不會影響榮耀發展的方向,榮耀高層及團隊將保持穩定。此前有媒體報導稱,此次的交易作價約1000億元人民幣,但也有媒體稱,交易價格或超過2000億元;而關於人員情況,報導均稱榮耀7000餘員工都將加入新榮耀。
  • 任正非的艱難時刻
    任正非對李一男寵愛有加、視若己出,不僅給錢給權,還竭儘可能提供施展才華的空間。私下裡,華為內部都稱李一男是任正非的「乾兒子」,是任正非培養的接班人。2000年,為給老員工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也為將來在市場上組團「打群架」,同時解決管理機構龐大的問題,一批對公司貢獻較大、深受信任的老員工,被鼓勵出去做華為的數據產品代理商,任正非稱之為「內部創業」。
  • 任正非曾患抑鬱症,數次想輕生,受這群姑娘啟發,病漸愈
    愛將背叛,精神崩潰任正非曾經有一個不是親生勝似親生的「嫡子」名叫李一男,深得任正非的喜愛和器重,畢業後便直接進入華為,半個月被提拔為主任工程師,半年後被提拔為研究部副總經理;1年多的時間就被提拔為華為的總工程師;兩年以後又被提拔為常務副總裁。
  • 任正非從華為冬天到床墊文化
    這麼多年來,華為也曾有過戰略轉型,也曾在業務架構上做過調整,但從華為的文化來看,始終沒有背離《華為的冬天》所喻含的深意。  前不久,華為一位25歲的員工——胡新宇因病毒性腦炎被診斷死亡。  對此,業界大部分人認為,華為可能要進行文化變革。事實上,隨著華為在國內外通信市場的狂飆突進,其影響力越來越大,文化轉型以便與國際接軌似乎是早晚的事情。然而,在任正非的導引下,華為雖然也曾引進外腦,對公司業務流程和文化進行了修正,但整體上並沒有發生變革。早在1995年前後,任正非就對華為的內部管理提出了質疑,繼而聘請人民大學教授編纂了《華為公司基本法》。
  • 2001年前後華為怎麼挺過來的?任正非:學習《戰爭論》把自己的心拿...
    來源:金融界網站9月23日,華為發布了任正非在5月份接受德國電視一臺的紀錄片採訪紀要。在採訪中,任正非回顧了2001年前後,很多西方公司面臨著重大危機,華為當時怎麼挺過來的?任正非回憶,IT泡沫危機發生時,華為同樣發生了巨大的危機,公司基本瀕臨崩潰了,內外交困。
  • 曾與任正非情同父子,何事卻讓他破口大罵:不計代價而誅之?
    曾情同父子,卻逼得任正非破口大罵:叛我華為者,不計代價而誅之我們的27歲在幹嘛呢?大部分人剛剛畢業不過兩三年,還奮鬥在職場一線與工作、老闆和同事鬥智鬥勇,而有一個人,他在27歲就成為中國100強企業中最年輕的副總裁。
  • 關鍵部件仍斷供,任正非喊話美國:再給兩周時間,否則過期不候
    關鍵部件仍斷供,任正非喊話美國:再給兩周時間,否則過期不候最近華為被美國瘋狂打壓的事情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了,從1987年創建的華為一路飄搖走過來,當年還差點被任正非賣給摩託羅拉。而在最近美國更是變本加厲,直接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開始限制美國企業對華為的零配件供應。華為的發展給很多美國企業是帶來巨大利益的,因為華為會採購他們的零配件產品,其中還有些是非常高科技的產品,為了打壓華為美國不惜「自斷一臂」,甚至連聯邦快遞、偉創力這些幾乎沒什麼技術性的企業都開始對華為動手。
  • 任正非接受BBC採訪:這個世界離不開華為
    所以,那時候想是不是可以創業做一個小公司。創業的資本大概2.1萬人民幣,相當於2000英鎊,這2000英鎊還不完全是我的,因為我的轉業經費只有2000英鎊的1/5左右,集資創立了華為公司。在那種時代,是時代把我們推到走向這條路。 我們走向這條路的目的還是為了生存,並非為了理想,那時候還不具有理想,因為那時候生存條件也不具備。
  • 任正非曾直言2020是華為最難一年,一家民營企業為何處處被針對?
    在之前我們已經看到了美國對華為的打壓。而作為華為的領導人任正非,是非常清楚華為的情況。在今年初任正非就曾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公開表示過2020年將是華為這麼多年來最難的一年。截至目前華為在5G技術上的專利就高達3147件這個數字有多牛,美國本土企業在5G專利總和還沒有華為一家多。美國之所以強大就是因為科技全球領先,既然5G研發落後,就只能限制你研發了。華為面對美國不停的針對,去年任正非就做出了一項非常驚人的舉動。美國不是一直懼怕華為發展5G嗎?
  • 任正非推薦的電視劇和華為的「絕密543」
    這部劇可能很多人感到陌生,在穿越劇、宮鬥劇、都市愛情劇大行其道的當下,這部劇顯得頗為小眾,但並不影響它在華為內部的傳播。有網帖稱「任正非曾多次推薦該劇」。我抱著好奇和質疑,認真地追完了此劇。看完後,我得出一個結論:任正非對影視作品有著不俗的鑑賞力,看他推薦的電視劇,我不覺得是浪費時間。
  • 任正非接受加媒採訪:美國實體清單對華為沒有死亡威脅
    在閉幕後的記者會上,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稱,美國企業可以繼續向華為出售零部件。不過他稍後表示,並未將華為從「實體清單」上撤下。 也是在當天下午,華為「心聲社區」刊發了該公司創始人任正非兩天前(27日)接受加拿大《環球郵報》採訪紀要。 在任正非看來,美國的實體清單對華為沒有死亡威脅。他表示,目前的根本問題,是美國要取消實體清單,而不是延緩。
  • 1996年,孫亞芳帶領7000人辭職華為,任正非稱讚:感謝她救了華為
    大多數提議「當然是放在研發和生產上,以後才能賺更多錢」,任正非左思右想,也實在拿不準該怎麼辦?這時候,剛進入公司不久的孫亞芳站了出來,給任正非做了決定:「先發放員工的工資再說!」。最終,任正非採納了她的意見。很快,等待多月的員工就領到了拖欠已久的工資,幹勁馬上上來了。
  • 愛徒曾「自立門戶」,華為慘遭損失,任正非的回應令人感嘆
    任正非曾把李一男當作華為的接班人培養,但李一男的野心可不在於此。智商超絕,技術一流,擁有頂尖的管理能力的他,不滿足只在公司打工,要自己締造傳奇!於是,他選擇了去搭另一班車,只是沒想到的是,這班車把他帶上不歸的人生之路。
  • 27年前,任正非人生最大的一次豪賭,鑄就了如今的華為
    任正非原本想踏踏實實地做些技術工作,可惜事與願違,因為種種原因,任正非導致公司200多萬貨款收不回來,給企業造成了重大損失。在這種情況下,任正非被南油集團「炒魷魚」,成為一名失業者。技術兵出身的任正非想自己做研發,而這個時候,華為加入了兩員大將,當時還在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院讀研的郭平來到深圳考察,因為偶然的機會,來到了華為公司參觀,任正非一眼就相中了郭平。為了留下郭平,任正非便充滿信心地為郭平勾畫了一幅燦爛輝煌的華為明天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