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成於資本,敗於內鬥?

2021-01-12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異觀財經

瑞幸咖啡一直都是輿論的「寵兒」。

瑞幸咖啡創立之初,通過社交分享的裂變方式,大手筆燒錢補貼,以獲取用戶。通過「碰瓷」星巴克博取眼球,吸引輿論關注。

瑞幸咖啡在資本助推下,在IPO道路上一路開掛,成立一年多就登錄美股市場,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耀眼程度甚至超過拼多多,也贏得瑞幸咖啡短暫歷史中的「高光時刻」。

然而,好景不長。因為造假事件,瑞幸咖啡從風光無限到跌落神壇,甚至徘徊於生死邊緣。

瑞幸咖啡似乎距離「死亡」僅一步之遙。然而,瑞幸咖啡業績造假事件在8個月後,「劇情」迎來反轉。12月17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表示,針對造假指控,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億美元罰款達成和解,並恢復交易。

在外界紛紛議論議論瑞幸咖啡能否起死回生之際,2021年1月6日晚間,瑞幸7位副總裁和分公司經理、業務總監級別的中高層聯名籤署的一份名為「關於罷免郭謹一瑞幸咖啡董事會主席和CEO的請求信」在社交平臺流傳。

瑞幸咖啡又上演了一場內部的「宮鬥政變」。

前世:瑞幸,陸正耀實控「神州系」的咖啡

瑞幸上市之初,從股權結構看,瑞幸咖啡股權高度集中在陸正耀為核心的「神州系」。

瑞幸咖啡由原神州優車集團COO錢治亞創建,正式運營是在2017年10月,而錢治亞2017年11月8日,才從神州優車離職。據瑞幸早期員工透露,當年面試的地點是在神州租車的辦公室,面試官還沒有從神州離職。

公開報導顯示,瑞幸咖啡對外宣稱陸正耀是其天使投資人。瑞幸咖啡早期資金來自於陸正耀、錢治亞、陳敏。

招股書顯示,2017年,陸正耀控制的公司、錢治亞、陳敏分別向瑞幸咖啡提供了9470萬、5000萬、1000萬元無息貸款。

2018年,陸正耀家族公司又向瑞幸咖啡提供了1.476億無息貸款。上述貸款此後均已結清。

招股書顯示,瑞幸咖啡董事長為神州優車董事長陸正耀,持股30.53%,為最大股東;錢治亞持股19.68%;Mayer Investments Funds持股12.4%;黎輝代表的大鉦資本為瑞幸咖啡最大機構投資人,持股11.9%;劉二海代表的愉悅資本持股6.75%。

瑞幸咖啡共進行了三輪融資,先後獲得大鉦資本、愉悅資本、君聯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中金公司等機構的投資,共融資5.5億美元。

據悉,瑞幸咖啡公司COO劉劍,2005年獲得中央財經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士學位。2008年至2015年,先後擔任神州租車車輛管理中心副主任和收益管理負責人;2015年至2018年擔任神州優車收益管理負責人;2018年5月起擔任瑞幸咖啡COO,2019年2月起任董事。這次被披露造假的劉劍也算是神州老人。

大鉦資本創始人黎輝、愉悅資本創始人劉二海是陸正耀的長期資本支持者,三人也被稱為神州系的「鐵三角」。

大鉦資本、愉悅資本和君聯資本,此前均與神州優車有不同程度的合作。劉二海曾經是聯想投資(現更名為君聯資本)的負責人之一,代表聯想投資了陸正耀的神州租車。黎輝的大鉦資本,更是瑞幸瘋狂燒錢補貼背後的資本推手。

2018年7月,大鉦資本領投瑞幸咖啡A輪融資,該輪瑞幸咖啡共融了2億美元。2018年12月,瑞幸咖啡又發起了B輪融資,這一次,大鉦資本再度領投,共出資8000萬美元。

黎輝任職華平投資集團期間,曾投資神州租車,離開華平後的黎輝來到神州優車,2016年4月,出任副董事長負責公司的戰略和資本運作。後幫助神州優車完成融資後就辭去職務轉任神州優車戰略委員會主席。

由此不難看出,瑞幸咖啡的創始人和投資人,都是當年運作的神州租車的老熟人。運作神州的資本術,在瑞幸咖啡的運作中重現。

今生:內鬥奪權多次上演,未來風險重重

2020年4月瑞幸造假事件後,瑞幸咖啡董事會陷入分裂,董事會內部「奪權」大戰不斷上演。

瑞幸咖啡造假事件後,在以陸正耀為代表的公司管理層陣營,和以黎輝、劉二海、邵孝恆為代表的投資人和獨立董事陣營中上演,曾經的「鐵三角」,陸正耀與投資人黎輝、劉二海「反目」。

郭謹一也可以視作「神州系」的人。在瑞幸咖啡成立之前,郭謹一是神州優車董事長陸正耀的助理。瑞幸成立之初,郭謹一作為創始成員之一,以高級副總裁身份負責產品和供應鏈。

瑞幸陷入財務造假危機後,郭謹一在陸正耀的力挺下接替錢治亞,任代理CEO,2020年7月14日凌晨,瑞幸咖啡在向SEC提交的文件中宣布,任命郭謹一為新任CEO和董事長,陸正耀、劉二海、黎輝、邵孝恆不再擔任董事會成員。

處於生死邊緣的瑞幸咖啡,一度被外界認為有兩種結局:破產或者被收購。

瑞幸咖啡能否起死回生尚不得知,「神州系」內部人的「宮鬥政變」已先行上演。

2021年1月6日晚間,一份名為「關於罷免郭謹一瑞幸咖啡董事會主席和CEO的請求信」在社交平臺流傳。瑞幸7位副總裁和分公司經理、業務總監級別的中高層聯名籤署。

請求信中列舉了郭謹一的三大「罪證」:第一, 貪汙腐敗;第二, 濫用權力剷除異己;第三, 能力低下,不具備領導公司所需要的從業背景和經驗,也未提出有前瞻性的戰略。

對於瑞幸高管的指責,瑞幸咖啡董事長郭謹一1月6日深夜發布全員信稱,舉報信是在1月3日陸正耀、錢治亞等組織並主持起草,部分當事員工不明真相,被裹挾籤字。

陸正耀這是要收郭謹一的權?

1月7日據鈦媒體報導,瑞幸咖啡方面就瑞幸咖啡七位副總裁、所有分公司總經理和核心業務高管籤署聯名信,集體請求罷免瑞幸咖啡現任董事長兼CEO郭謹一事回應,「情況屬實,詳情暫時不方便透露。」

「奪權」大戰在「神州系」內部人之間上演已成事實。

「大戰」雙方孰對孰錯,暫不做評價,作為消費者,我們更關心未來還能不能喝到價格便宜的瑞幸咖啡?作為瑞幸咖啡股票投資者,我們更關心還瑞幸咖啡未來還能不能活下來並實現盈利,向好發展?

此前,郭謹一領導的瑞幸咖啡似乎是在自救。

通過壓縮各項成本和費用來自救。比如,通過減少補貼、折扣力度來控制營銷費用;通過收縮無人咖啡機、小鹿茶等業務,以及關閉部分表現不佳門店等戰略擴展計劃,以提高盈利和現金流。

2020年12月24日,瑞幸咖啡聯合清算人向開曼群島大法院提交了首份報告,披露了瑞幸咖啡2020年未經審計的前三季度財務信息。

信息顯示,瑞幸咖啡2020年前三個季度營收分別為5.65億元、9.8億元和11.45億元,同比增長18.1%、49.9%和35.8%。有60%門店實現盈利,預計2020財年,公司收入將在38億元至42億元之間。

報告顯示,瑞幸咖啡及聯合清算人雙方於今年7月23日共同制定了新的業務計劃草案,並在10月8日進行了進一步修訂。根據新方案,瑞幸咖啡的戰略重點已經從快速擴展轉為有針對性的擴張,以及提高盈利能力和現金流。

根據計劃,瑞幸咖啡關閉了部分表現不佳的門店,同時也新開了部分門店,店面總數量較之前減少了609家。

截至11月30日,瑞幸咖啡門店數從4507家減少至3898家,其中包括了894家聯營門店。前三季度,瑞幸咖啡單季分別關閉門店65家、378家和448家,新開門店69家、134家和133家。相較於2019年第四季度開店827家,增速明顯放緩。

從經營情況來看,目前已有60%的店面實現了盈利。早前瑞幸咖啡曾推出無人零售計劃,

目前有150臺無人零售設備在運轉,這一業務線仍在虧損狀態。據瑞幸咖啡管理層預計,公司將在2021年實現整體盈利。

從上面的情況來看,瑞幸咖啡有向好的發展。當下的「內鬥」將給瑞幸咖啡帶來怎樣的「傷害」暫且尚不明了,但未來瑞幸咖啡仍會面臨來自監管部門、訴訟等多重風險。

雖然瑞幸咖啡用1.8億美元與SEC達成和解,但這並不影響其他主體對瑞幸咖啡發起訴訟。比如,瑞幸面臨來自股東集體訴訟和美國司法部的訴訟等。

公開資料顯示,瑞幸財務造假事件爆發,已經引發了美國多家律所對其發起民事集體訴訟。2020年6月,有媒體報導,瑞幸咖啡美國的集體訴訟案已指定首席原告和律師事務所。

其中,瑞典養老基金Sjunde AP-Fonden (簡稱AP7)和美國路易斯安納州警察養老和救助基金為首席原告。報導稱兩家基金表示在瑞幸咖啡的投資上損失了690萬美元。

即使未來與投資者能夠達成和解,也可能需要大筆的資金。

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1月30日,瑞幸咖啡非限制性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短期投資為51.75億元(約7.42億美元)。其中,瑞幸咖啡有49.5億元(約7.1億美元)在中國大陸,3110萬元(約450萬美元)在香港,1.943億元(約2790萬美元)在開曼。

此外,瑞幸咖啡的經營實體在國內,受到中國相關監管部門的管理。

2020年,瑞幸咖啡經營實體就已經連續受到國內有關主管部門的處罰。據媒體報導,昨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5個行政處罰決定書,對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瑞幸咖啡(北京)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不正當競爭違法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根據行政處罰決定書,該五家公司分別被處以罰款200萬元人民幣。

未來,瑞幸咖啡能否持續穩定經營,實現持續盈利,都將面臨不少挑戰。

相關焦點

  • 詳解瑞幸咖啡內鬥大戰的來龍去脈
    此次罷免的主要參與者是,瑞幸曾經曝出造假醜聞時候的掌權人陸正耀,這次內鬥被視為他想要想要二次奪權瑞幸,這下事情就變得有意思起來了。郭瑾一在瑞幸造假風波之後出任掌門,可以說是救瑞幸於水火,此時被「罷免」難道系派系爭鬥還是另有隱情?瑞幸的內鬥的來龍去脈究竟是什麼?從「民族之光」到「失信退市」的瑞幸又能給我們什麼啟示?
  • 瑞幸內鬥「羅生門」
    1月6日晚間,一篇由瑞幸咖啡31名中高管聯名籤署的請求信在網上流傳,信中列舉了郭謹一的三大「罪狀」:貪汙腐敗,通過手套供應商舞弊,損害公司利益;濫用權力剷除異己,黨同伐異;能力低下和個人私利給公司造成巨大隱患。這封聯名信的收件方,為瑞幸董事會和瑞幸控股股東大鉦資本,發起代表為瑞幸兩位副總裁周斌和李軍。
  • 瑞幸咖啡曝出內鬥:24位高管署聯名信罷免董事長郭謹一
    作者|張吉龍 編輯|安心因財務造假事件後沉寂了許久的瑞幸咖啡,近日曝出公司內鬥的消息。1月6日晚間,有用戶在某社交平臺發布的消息稱瑞幸公司「7位副總裁、所有分公司總經理和核心業務總監籤署聯名信,集體要求罷免新任董事長郭謹一。」
  • 卻又開始內鬥?瑞幸咖啡何去何從?
    2020年12月17日,SEC宣布,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億美元和解對其會計欺詐的指控。 而瑞幸咖啡方面,雖然與SEC進行了和解,但是在和解中,對於美國監管部門的指控,瑞幸既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 當天瑞幸咖啡發布了一條微博,表示公司和門店運營穩定、經營正常。
  • 瑞幸咖啡:燃燒的資本 暴走的「小藍杯」
    截至 2018年底,瑞幸咖啡線下門店總數突破 2000 家,消費人數達 1254 萬,銷售超過 8968 萬杯。瑞幸咖啡 2018 年 4 月和 12 月 A、B 輪累計融資 4 億美,估值達到 22 億美元。   2、行業分析:(1)中國咖啡市場的發展歷程。美國
  • 瑞幸咖啡「暴雷」:陸正耀資本大戲的冰山一角
    陸正耀主導的這場資本大戲,瑞幸咖啡只是一個劇本。而將神州系、瑞幸咖啡和寶沃汽車放在這幾年大熱的網際網路經濟背景之下審視,它們也只是冰山一角而已。P2P、區塊鏈、ICO等各種名義的創新,脫下絢麗的衣裳,都是資本的裸奔,更是對商業誠信底線的背棄。當地時間2019年5月17日,美國紐約,瑞幸咖啡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為「LK」。董事長及創始人陸正耀講話。
  • 瑞幸咖啡上演「宮鬥政變「, 同室操戈何太急?
    但有知情人士表示,這場內鬥或許與陸正耀的創業項目要挖角有關。據悉,陸正耀正在操作共享空間的相關項目,有社交網絡傳出的聊天對話顯示,陸正耀有意把瑞幸咖啡的技術團隊挖過去。但這一操作,遭到郭謹一的制止,所以有了現在的「逼宮」大戲。
  • 瑞幸咖啡不造假能活嗎?——再讀《瑞幸閃電戰》
    作者:王健瑞幸咖啡造假銷售額22億元,佔去年銷售總額的75%。消息一出,股價應聲大跌80%,從每股26.2美元跌至4.6美元。霎時,資本市場沸沸揚揚,各種譴責聲、討伐聲、質疑聲此起彼伏。
  • 瑞幸咖啡內鬥迷局:兩任董事長暗戰,疑因挖角不成引爭端
    1月7日,知情人士向新京報記者透露,這場內鬥,或許與陸正耀的創業項目要挖角有關。據了解,陸正耀正在操作共享空間的相關項目,有社交網絡傳出的聊天對話顯示,陸正耀有意把瑞幸咖啡的技術團隊挖過去。但這一操作,遭到郭謹一的制止,隨後有了如今的「逼宮」大戲。 陸正耀挖角未果?
  • 瑞幸咖啡的「人事兒」
    瑞幸咖啡從年初到年末,從造假到內鬥,滿足了吃瓜群眾的好奇心。 1月6日晚,社交平臺曝出《關於罷免郭瑾一瑞幸咖啡董事會主席和CEO的請求信》,瑞幸咖啡七位副總裁、所有分公司總經理和核心業務總監總共24人籤字畫押,要求罷免現任董事長郭謹一。 瑞幸咖啡剛剛經歷了一番煉獄,被曝虛假交易22億人民幣後,瑞幸咖啡面臨國內外多項調查,管理層充滿動蕩,但並沒有陷入破產倒閉的境地。
  • 傳瑞幸咖啡內鬥皆因陸正耀搶人不成
    驅動中國2021年1月8日消息 財務造假事件後,瑞幸咖啡又以一起「逼宮」大戲成為熱議話題。1月7日,瑞幸咖啡方面回應媒體稱,網傳瑞幸咖啡七位副總裁、所有分公司總經理和核心業務高管籤署聯名信,集體請求罷免瑞幸咖啡現任董事長兼CEO郭謹一一事,情況屬實。
  • 燒錢的瑞幸停牌了:是經營失敗還是資本騙局?
    根據瑞幸此前發表的公告,財務數據造假公告發布後,瑞幸咖啡開盤暴跌逾80%觸發熔斷暫停交易,在40分鐘內觸發了6次熔斷,隨後董事會委託由獨立董事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及其委任的第三方獨立機構,進行全面徹底調查。
  • 買杯瑞幸咖啡,怎麼就成「愛國賊」了?
    北京時間4月2日晚間,美股開盤前,瑞幸咖啡發布公告稱,該企業虛增了22億元人民幣交易額。受此消息影響,美東時間4月2日開盤前,瑞幸咖啡股價暴跌逾80%。4月3日中午,不少網友發現瑞幸咖啡APP和小程序崩了,生意格外興隆。
  • 瑞幸內鬥事件又有新情況!瑞幸副總裁周斌:已掌握郭謹一貪腐的大量...
    來源:金融界網金融界網1月7日消息,瑞幸內鬥事件又出現新情況,針對郭謹一發布的全員內部信,瑞幸副總裁周斌發文反擊稱,幾乎所有的中高層業務骨幹都在請求罷免郭謹一的請求信上簽字。但是董事會和大股東沒有給任何正面回覆,也為採取任何行動。 他還稱掌握了關於郭謹一的貪腐的大量證據。
  • 瑞幸少了「咖啡味」
    一位大廈的員工說,現在瑞幸成了大廈的一個入口,也成了「遮風口」。北京室內供暖的力度並不小,瑞幸咖啡店為什麼還這麼冷?對比其他咖啡館,獵雲網發現問題出在「門」上。瑞幸咖啡店只有一道門,打開門後,外面的冷空氣會穿堂直入。而星巴克、漫咖啡等咖啡店都是雙層門,推開外側的門後,裡面還有一道門,可以阻隔室外的冷空氣。「瑞幸咖啡店也沒有插頭,不能待太久。」
  • 董事長慘遭24高管逼宮,陸正耀另起爐灶挖人,誰想搞死瑞幸咖啡
    文 | AI財經社 劉雪兒編輯 | 陳芳造假事件之後,瑞幸咖啡迎來的不是破產,而是內鬥大戲。1月6日晚,社交平臺曝出《關於罷免郭瑾一瑞幸咖啡董事會主席和CEO的請求信》,瑞幸咖啡七位副總裁、所有分公司總經理和核心業務總監總共24人籤字畫押,要求罷免現任董事長郭謹一。
  • 瑞幸咖啡驚天資本騙局,你是這騙局的一環
    今天來看看驚天騙局(又是見證歷史的時刻),瑞幸咖啡。不知道我這標題會不會被瑞幸咖啡搞我呢?一、觀點一:後續如何發展多位法律專業人士認為,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可能會觸動美國證監會調查,可能會與美國司法部展開針對瑞幸以及相關責任人的刑事調查,集體訴訟和證監會罰款可能導致瑞幸傾家蕩產。還有律師粗略估計,一旦面臨集體訴訟,瑞幸咖啡將面臨總計112億美元的賠償。如果不能達成刑事和解,董事會成員將面臨最高不超過25年的監禁。
  • 瑞幸咖啡宮鬥大戲不落幕 陸正耀親自下場逼宮欲重回「鐵王座」?
    前不久,剛宣布六成門店已盈利的瑞幸咖啡,再一次以負面形象闖進大眾視野,1月3日,瑞幸咖啡七位副總裁、所有分公司總經理和核心業務高管共24人籤署聯名信,要求瑞幸咖啡董事會和大股東之一大鉦資本表態,集體請求罷免瑞幸咖啡現任董事長兼CEO郭謹一,聯名信中逐一詳述郭謹一「三宗罪」:貪汙腐敗、通過手套供應商舞弊,損害公司利益;濫用權力剷除異己,黨同伐異;因其個人能力低下和個人私利給公司造成巨大隱患
  • 瑞幸咖啡上演「逼宮」 三個男人一臺戲?
    來源:新京報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陸正耀、郭謹一、大鉦資本創始人黎輝曾在神州系公司共事多年,瑞幸咖啡目前管理層大部分也來自神州系公司,如今三人關係錯綜複雜。1月7日,知情人士向新京報記者透露,這場內鬥,或許與陸正耀的創業項目要挖角有關。據了解,陸正耀正在操作共享空間的相關項目,有社交網絡傳出的聊天對話顯示,陸正耀有意把瑞幸咖啡的技術團隊挖過去。但這一操作,遭到郭謹一的制止,隨後有了如今的「逼宮」大戲。陸正耀挖角未果?1月7日,知情人士向新京報記者透露,這場內鬥,或許與陸正耀的創業項目要挖角有關。
  • 瑞幸咖啡回應多名高管聯名要求罷免董事長:情況屬實
    1月6日有消息稱,瑞幸咖啡的七位副總裁、所有分公司總經理和高管籤署聯名信,集體請求罷免瑞幸咖啡現任董事長兼CEO郭謹一。1月7日上午瑞幸咖啡向澎湃新聞記者回應,「情況屬實,詳情暫時不方便透露」。該聯名信的收件方為瑞幸董事會和瑞幸控股股東大鉦資本,信中稱現任董事長兼CEO郭謹一「無德無能」,公司已經到了存亡的邊緣。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籤署聯名信的名單長達幾十人,但瑞幸咖啡的核心管理人員的名字並未出現,籤字人主要為大區負責人和各城市分公司的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