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3月28日電(記者 許婧)巴金的讀書證、謝晉的讀書證、百歲老人的讀者證....。.上海圖書館《讀者證的故事》展覽28日在上圖揭幕,數十張版面各異的讀者證見證了上海市民閱讀背後的故事。
讀者證是聯繫讀者與圖書館的紐帶,是公共圖書館向社會開放的重要憑證,也是讀者利用圖書館圖書的一種記錄載體。從圖書館讀者證的歷史演變過程可以折射出整個社會的文化發展情況。
展覽現場,上海圖書館自成立以來,先後發行了幾十種不同類型的讀者證一一陳列。細觀這些讀者證,無論是版面到功能抑還是內涵都有深刻變化,從紙質的卡片式讀者證,工作人員採用手工編號,登記式管理演變成IC卡系統,直至現在的條形碼借書證、內置晶片的CPU卡(雙界面卡、非接觸卡)。
就在輿論普遍擔憂國人不閱讀之際,上圖的讀者卻不減反增。
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上海圖書館持證讀者數累計達192萬,2012年至2013年,讀者新辦證量連續兩年突破30萬張。目前,除中國大陸地區外,已有183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萬讀者持有上圖的借閱證。
與印象中的統一版式不同,上圖的讀者證也有個性和創意。2010年推出了具有世博元素的讀者證,2011年有黨員個性讀者證和上海市少兒讀者證,2012年則新推青年讀書卡和公共外交協會會員卡,2013年,還有上海市人大代表個性讀者證。
不少前來參觀的讀者表示,此前從未見過如此多種類的讀書證,非常希望自己也能擁有一些個性讀者證。
除了外表好看了,有個性了,上圖的讀者證含金量也在不斷遞增。1996年以前,讀者證一次最多借閱1冊圖書,如今這個數字是10冊;從2002年起,上圖讀者憑讀者證在電腦上登錄後即可免費訪問1萬餘種電子圖書,截至現在,讀者可遠程訪問38個電子資料庫。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上圖推出市民數字閱讀平臺供讀者體驗數字閱讀新方式。目前,讀者可以通過讀者證登錄市民數字閱讀網站後免費訪問28萬多種電子圖書、近萬種電子期刊、近千種電子報紙及11000種網絡文學資源。今年,讀者證還可享受買書優惠。從3月4日起,凡持有上圖讀者證的市民可在上海新華傳媒連鎖有限公司、上海上圖書店、上海季風書園內購買圖書享受9折優惠。截至3月17日,已有1500餘人次讀者享受此優惠。
上圖方面很有信息,未來讀者證使用將越來越方便,功能也將越來越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