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平臺日趨興盛的今天,通過微博、朋友圈,記錄育兒心得、曬寶寶照片的父母越來越多。雖然,這種方式更方便於記錄寶寶的成長和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但是這樣公開化的平臺,也為不法分子提供了作案線索,隱患頗多。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網絡曬娃,具體有哪些風險,又該如何規避呢?
網絡曬娃 風險清單
● 洩露行蹤 很多網絡社交應用都帶有定位系統,如果沒有關閉的話,那麼在微信朋友圈、微博或其他網絡應用上曬出的信息,在下方會顯示出你此刻所在的方位,能具體到哪個城市、哪個小區或是哪條街道。有些不法分子可能會根據這些信息摸索出你家寶貝每周的活動規律,比如哪天的哪個時間段,會在什麼地方,然後某天埋伏在必經路段的某個角落裡,伺機作案。
● 暴露孩子就讀的學校 雖然有些家長意識到關閉定位系統的重要性,但在曬娃的過程中,還是會無意地暴露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比如,有些媽媽會拍寶寶上幼兒園或放學時的樣子,卻沒有意識到照片的背景中顯示著學校的大名,這無疑是告訴不法分子:我家寶寶在XXXXX學校上學。
● 洩露太多私人信息 家長在網上曬娃和育兒心得時,常常會談及寶寶的年齡、小名、大名、喜好、口味……有些家長還會談及自己的職業、工作單位,以及經常和寶寶在家玩的遊戲等等……這些詳盡的信息,讓不法分子對寶寶有了非常詳細的了解,若他假扮成你的朋友來誘騙寶寶,會更容易取得寶寶的信任。
● 侵犯孩子的隱私權 在網上曬娃,除上述隱患外,還有一點非常關鍵的是:上傳到網絡社交平臺的寶寶生活片段和照片,是很難被徹底收回或刪除的。而這些可能在網上永久留存的圖片或視頻,也許會被網上圖片庫盜取牟利,或被不法分子利用,用作網上欺騙,謀取非法財物。
更為重要的是,寶寶現在尚小,可能對自己「被曬」沒有太大的感受,但是長大後,隨著自我認知和判斷力的增加,看到自己小時候被曬出的照片或視頻可能會感到尷尬或不滿,覺得父母不尊重自己的隱私而使親子間引起摩擦。
網絡曬娃 安全細則
● 姓名、學校、行程等重要信息,勿洩露
不論在哪種網絡社交平臺上曬娃或曬生活,家人的姓名、自己的工作單位、孩子就讀的學校、你們日常的行程等等重要信息,要避免透露。
● 注意所發圖片的背景信息
如果所發圖片的背景中有學校、幼兒園或者所居住小區的大門,在發布到網絡上之前,要注意先將這些重要的背景信息(如大門上的校名或小區的名稱)用圖片處理軟體打上馬賽克,避免洩露。
● 關掉任何可能洩露隱私的設置
曬娃前,關掉所有網絡社交平臺上的定位系統,避免暴露行蹤;另外,有些網絡社交應用中會有「隱私設置」一項。務必點擊進去仔細看一下,為自己設置好最安全的隱私權限。如微信的隱私設置中,就有「允許陌生人查看十張照片」一項,務必要關掉。
● 設定權限
隨著社交網絡的日益擴大化,無論是微博、微信還是其他社交網絡平臺,可能會在不經意間加入一些自己並不是十分熟悉的人。為了排除安全隱患,建議對自己社交網絡平臺上的「好友們」進行標籤分類;曬娃前,進行權限設定,只對自己熟悉的人開放。
● 曬娃前,多考慮孩子的隱私權
很多父母喜歡曬娃的糗事、搞笑的狀態,甚至洗浴時的裸照等等。因為這些上傳網絡的資料很有可能永久留存,所以要多考慮這些照片日後對孩子可能造成的影響。
● 注意言辭,避免讓不法分子有機可趁
曬生活時,有些家長會不經意間透露目前的狀態,比如「哎呀,幼兒園4點放學,來不及去接了,怎麼辦呢?」又或者「朋友們,我們全家去旅遊嘍,N天后再見啦。」如果你恰好定位系統沒關或者曾經透露過孩子幼兒園、家庭住址的信息,那麼,無疑是在給不法分子指明方向和作案時間。所以,發布類似的內容,一定要加密,或者對「可看人群」設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