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聊法】預付卡消費有風險,購買需謹慎

2020-12-20 澎湃新聞

【「遼」聊法】預付卡消費有風險,購買需謹慎

2020-07-10 1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年來,出現了一種新型消費模式即預付卡消費,即會員卡、VIP卡、貴賓卡等等。適逢節假日,我國市場總會迎來一個消費高峰期,美容美髮、健身、餐飲、洗車等多個行業也會推出很多預付卡消費優惠政策,以豐厚的折扣吸引消費者進行預付消費。但由於預付卡消費使用周期長、信息不對等,部分經營者不兌現承諾等諸多原因,預付卡消費糾紛日漸增多。先來看這樣一個案例(人物均為化名)!

張女士到美容美體會館辦理一張30次面部護理美容卡,向該會館交付1400元,做30次面護,贈送30次眼護和頸護,收據上標明:特價卡,不退不換。

在張女士做了兩次面部護理後,其被轉到另一家美容院繼續做面部護理。在該美容院又辦理了1120元美容卡,約定:雙11特價秒殺卡,贈送6次大型項目體驗,其主要項目仍為20次面部護理。在此期間,該美容院又向張女士推薦了其他美容項目,張女士付款後要求返還,美容院陸續將其他美容項目款項退回。

同時,張女士認為該美容院服務態度不好,且無明顯效果,要求將其所做美容項目按次數收費,未做的次數予以返還。會館拒絕,張女士將會館告到法院。會館稱張女士只有兩張收據,且其已轉到另外一個店消費,與其無關,不同意退錢。

本期欄目邀請到遼寧成功金盟律師事務所李麗律師為大家講解此案。

李律師分析,關於會館是否與張女士之間形成了美容服務合同關係,及特價卡不退不換約定是否有效?

雖然張女士與會館之間並未籤訂書面的美容服務合同,但會館為張女士出具了收據,並為張女士進行了部分面部護理,可以證明張女士與會館之間已經形成了美容服務合同。但收款收據中寫明「特價卡,不退不換」的內容,對於此點法院認為該特價卡不退不換的約定是會館擬定的條款,且收據上僅對張女士的權利進行了約束,而沒有對會館提供服務需達到什麼效果、會館在無法達到服務效果時是否應當承擔責任以及如何承擔責任的問題進行約定。作為消費者,一旦預付所有費用,即使對服務效果不滿意也無法放棄服務。

顯然,會館並未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其與張女士的權利及義務,收據中的不退不換的約定明顯加重了張女士的責任,排除了張女士的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使用格式條款的,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務的數量和質量、價款或者費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項和風險警示、售後服務、民事責任等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係的內容,並按照消費者的要求予以說明。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不得利用格式條款,並藉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故本案例中特價卡不退不換的約定應屬無效。

給您提個醒

由於經營者的誠信無法保證,在服務過程中,服務與宣傳不符,打折或縮水。或是經營者利用不合理格式條款限制預付卡使用期限、額度,不允許消費者退卡,商家閉店跑路或轉讓他人等等諸多潛在的法律風險。所以,大家應理性對待商家的宣傳促銷行為,避免衝動消費。

建議:

1、籤訂正式書面合同,明確約定商品或服務的內容、權利義務、違約責任等。

2、明確約定合同解除、終止等帶來的後果如何處理等(後果要在自己能夠接受的範圍內)。

3、發生糾紛時應及時保存、固定相關證據,必要時可以進行公證,並通過投訴、訴訟等多渠道解決相關糾紛。

由於市場經營存在較大風險,雖然現在發卡人的違規成本已有所增加,但預付卡消費仍存在一定的風險,消費者應理性辦卡防範消費風險。

微信搜索

「遼寧普法」

原標題:《【「遼」聊法】預付卡消費有風險,購買需謹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風險提示 購買預付卡須謹慎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風險提示 購買預付卡須謹慎 「我去年底辦了一張健身房的年卡,可最近門店突然關了,想找門店經理都不知道去哪裡找。」在杭州工作的劉浩南無奈地說。第二類是多用途預付卡,例如,有一些預付卡既可以在指定的商戶購買蛋糕,也可以兌換電影票,這種預付卡主要由專營發卡機構發行,可跨地區、跨行業、跨企業使用。對單用途和多用途預付卡的監管不完全相同。根據規定,單用途卡發卡企業應在開展單用途卡業務之日起30日內在商務部門進行備案。
  • 消協提醒:春節預訂酒店有技巧 預付卡消費需謹慎
    昆明市消費者協會日前發布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春節期間預訂酒店應查看其證照是否齊全,謹慎選擇酒店住宿預付卡消費,遇到消費糾紛時應保存證據及時維權。  消協提醒,預訂酒店時應注意查看其營業執照等相關資質,選擇證照齊全、市場信譽度高、經營狀況好的酒店進行消費。提前諮詢發票開具、住宿條件、提供服務等情況,了解確認後再預訂,以便入住得到權益保障。
  • 開封市消協消費警示:預付卡消費有風險
    近年來,預付卡消費在商業零售、住宿餐飲、教育培訓、休閒娛樂等服務行業較為普遍,並呈現逐步擴大的趨勢。這種營銷模式在便利支付、促進消費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也存在著商家不履行承諾、退卡難等諸多消費隱患。
  • 購買預付卡須謹慎(理財參謀)
    原標題:購買預付卡須謹慎(理財參謀)  「我去年底辦了一張健身房的年卡,可最近門店突然關了,想找門店經理都不知道去哪裡找。」在杭州工作的劉浩南無奈地說。
  • 萬元以上預付卡需實名購買 分析稱劍指公款消費
    本報訊 (記者沈瑋青)昨日,商務部網站公布《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根據該辦法,購買1萬元(含)以上單用途預付卡的單位或個人,需進行實名登記。「公款消費進一步受打擊」此前,由於《關於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中對於實名登記、餘額贖回等問題缺少明確的實施細則和執法部門,各地對於商業預付卡的管理和執法遭遇了「落實難」的尷尬。
  • ...者委員會「中秋」「十一」消費警示:避免消費陷阱 謹慎辦理預付卡
    紅網時刻9月25日訊(通訊員 文杰 鄧君梅 彭健)中秋、國慶雙節來臨,節日消費再度升溫。而隨著消費習慣的改變,禮券、儲值卡、預付卡、分期消費等消費形式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與之相關的消費投訴也越來越多,甚至引發群體事件。
  • 西安市消協發布元旦、春節假期消費警示 謹慎辦理各類預付卡
    元旦、春節將至,為倡導安全、文明、科學、綠色、環保的品質消費理念,有效規避消費風險和消費糾紛,結合近期市場消費熱點和節假日消費特點,12月31日,西安市消費者協會發布九大消費警示。
  • 市場監管部門發布預付卡消費警示
    原標題:市場監管部門發布預付卡消費警示 乾洗衣服辦卡500元打八折、800元打七折;健身卡一年1200元、兩年1800元……你是否被此類消費優惠吸引而辦理過預付卡?如今,很多商家為了爭取客戶,紛紛推出預付卡消費,遍布美容美髮、娛樂健身、餐飲住宿、教育培訓等服務行業。
  • 預付卡消費套路多 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比如,旅行社、酒店推出「充值入會額外贈送消費禮金」等活動,以此吸引消費者預存大額費用。法官表示,消費者預先支付服務費用,但經營者並未開始提供服務,消費者與經營者處於不對等地位,容易產生糾紛。消費者常遇到的情形是:未形成書面合同,經營者口頭承諾未兌現;經營者因資金鍊斷裂或經營不善導致門店關停,但消費者預付卡中的剩餘未消費金額不予退還;經營者提供的格式合同中,關於退費約定,存在霸王條款;經營者未徵得消費者同意,洩露消費者個人信息。
  • 在辦理預付卡消費時,應當理性
    近年來,在商場超市、娛樂健身、美容美髮、KTV、餐飲住宿、教育培訓、修理服務、洗浴洗車等眾多日常消費領域,辦卡充值(購物卡、儲值卡等)的預付式消費已經成為越來越多行業的標配。但由於部分發卡商家誠信缺失,許多消費者手上的預付卡一度變成了「糟心卡」,由此引發了大量的消費糾紛。
  • 「風險提示」預付卡消費警示:謹防捲款「跑路」!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近年來,預付式消費模式在教育培訓、餐飲、健身、美容美髮、零售購物等很多領域盛行,人們對生活便捷的追求以及經營者對預付卡優惠的承諾,使消費者容易忽視預付式消費存在的諸多風險,如經營者因經營不善導致無法依約履行合同、虛假宣傳、霸王條款、個人信息洩露甚至捲款「跑路
  • 監管提示預付卡風險:個別企業發行實質上的多用途卡
    一是,發行可在線下跨法人使用的多用途預付卡。調研發現,個別商業企業與各種品牌蛋糕店、電影院、洗衣店、便利店等發卡企業體系之外的其他線下商戶達成合作,其發行的預付卡可在這些商戶消費。上述發卡企業未獲得《支付業務許可證》,但其發行的卡片可以跨法人使用,已經成為實質上的多用途預付卡。
  • 預付卡消費套路多 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消費者常遇到的情形是:未形成書面合同,經營者口頭承諾未兌現;經營者因資金鍊斷裂或經營不善導致門店關停,但消費者預付卡中的剩餘未消費金額不予退還;經營者提供的格式合同中,關於退費約定,存在霸王條款;經營者未徵得消費者同意,洩露消費者個人信息。
  • 預付卡消費「陷阱」要小心~
    現代生活中有了預付卡的確帶來了不少便利但問題也隨之而來據統計,2019年我區共接到預付卡類信訪投訴2200餘件。其中,美容美髮行業佔比約60%,健身行業佔比約30%。今年,面對更為複雜的經濟社會背景,截至7月底,我區已接到預付卡類信訪投訴1400餘件。熱線投訴頻頻發生,各種預付卡「打水漂」現象迭出,消費者更需提高警惕,理性認識。對於這種「層出不窮」的消費現象,濱濱有話說~什麼是單用途商業預付卡?
  • 太原市消協發出預付卡消費警示
    近段時間以來,預付卡消費成為消費投訴的熱點,問題集中在虛假宣傳、變相漲價、霸王條款、突然關門消失、單方面終止服務、服務「縮水」、退費難等方面,特別是經營者捲款「跑路」後,消費者維權難以保障。為避免消費者「花錢買氣受」,太原市消費者協會近日發出消費警示,提醒廣大消費者:謹慎理性辦理預付卡,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合理消費、按需辦卡、看清條款、籤好協議、保存證據。首先要謹慎選擇商家。
  • 預付卡消費套路多風險大 法官:要保持理性
    比如,旅行社、酒店推出「充值入會額外贈送消費禮金」等活動,以此吸引消費者預存大額費用。  法官表示,消費者預先支付服務費用,但經營者並未開始提供服務,消費者與經營者處於不對等地位,容易產生糾紛。  消費者常遇到的情形是:未形成書面合同,經營者口頭承諾未兌現;經營者因資金鍊斷裂或經營不善導致門店關停,但消費者預付卡中的剩餘未消費金額不予退還;經營者提供的格式合同中,關於退費約定,存在霸王條款;經營者未徵得消費者同意,洩露消費者個人信息。  對此,法官提示,消費者一定要保持理性,根據自身實際需要和經濟狀況,科學理性地選擇、購買預付費消費卡。
  • 呼和浩特市場監管部門提醒:辦理預付卡消費 有五點需要您注意
    工作人員發放宣傳材料預付卡作為一種消費模式,在美容美髮、餐飲、洗車、健身、洗浴、洗染、攝影、教育培訓等多種行業廣泛存在,但是這種消費方式也給消費維權帶來一定的困難。為了提高廣大消費者的安全消費意識,營造放心舒適的消費環境,讓消費者在日常預付卡消費中能更好地維護自身權益。7月21日上午,賽罕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賽罕區消費者協會特開展「月月3.15」暨「單用途預付卡消費警示宣傳」活動。賽罕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賽罕區消費者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預付卡消費有風險,辦卡充值需謹慎理性,提高防範風險意識。
  • 河南駐馬店消費者協會:辦理預付卡消費時應當理性
    近年來,在商場超市、娛樂健身、美容美髮、KTV、餐飲住宿、教育培訓、修理服務、洗浴洗車等眾多日常消費領域,辦卡充值(購物卡、儲值卡等)的預付式消費已經成為越來越多行業的標配。但由於部分發卡商家誠信缺失,許多消費者手上的預付卡一度變成了「糟心卡」,由此引發了大量的消費糾紛。
  • 理性消費!濱州博興發布預付卡消費警示 這兩項主要風險需注意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20日訊1月20日,濱州博興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預付卡消費警示。近年來,預付卡作為一種新型消費模式,在美容美髮、餐飲、洗車、健身、洗浴、洗染、攝影、教育培訓等多種行業廣泛存在。預付式消費又稱提前消費,是指顧客預先向商家交付一定額度的消費金額,然後以類似整存零取的方式享受服務,一般都伴有商家承諾的額外優惠。這種預付式消費在給消費者帶來方便與實惠的同時,也存在著極大的隱患。預付式消費存在的兩項主要風險一、服務承諾兌現差。
  • 預付卡有哪些風險?你知道嗎?
    一、什麼是預付卡預付卡,顧名思義就是消費者將資金預先繳存至發卡機構而獲得的購物卡或消費卡。目前單用途預付卡由各省、市、縣商務主管部門進行屬地管理,多用途預付卡由人民銀行及其分支機構負責監管。二、預付卡的風險預付卡的本質是預存資金,其最主要風險就是商家攜款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