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喜歡蕭皇后?無稽之談!在我國野史小說中,蕭皇后可算是被他們給埋汰完了!按照小說中的描述,蕭皇后先是嫁給了楊廣,後又跟了宇文化及、然後又是李密、竇建德、處羅可汗、李淵和李世民,放寬一點,還要加上李建成和李元吉。蕭皇后究竟得罪了誰,竟然遭到了如此黑化?
那麼,蕭皇后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一個命運多舛的女人,為什麼會受到如此不公的評價呢?
蕭家有女初長成
蕭皇后出身於西梁皇族,是西梁孝明帝蕭巋之女,南蘭陵人(今常州市武進縣)。要說起西梁,那立國的歷史可比隋朝悠久的多了。要是二者相比較的話,西梁應該是老牌貴族,而隋朝則最多算作是暴發戶,連世家都算不上。
可惜,梁朝自梁武帝蕭衍以來,一輩不如一輩,由一個統治南方的大王朝最終只能偏處一隅,稱為西梁了。好在西梁的皇帝們比較識趣,眼見早晚會被吞併,那還不如早日歸附,以換來家族的長久利益。因此,在公元554年,梁帝蕭詧自願成為了當時西魏的附屬國,屬地僅有荊州周圍的三百裡。
從此之後,無論是北周取代了西魏,還是隋朝取代了北周,後梁都心安理得做這個小皇帝。
蕭皇后沒有在歷史上留下名字,蕭美娘只是小說家給加上的名字。蕭皇后從出生時就表現出不凡,這倒不是她有什麼神跡,而是出生的月份不好,是在陰曆二月份出生的。在當時,江南的風俗是二月出生的子女不吉利。據《隋書.后妃列傳》記載:。
「江南風俗,二月生子者不舉。
這種說法是因為陰曆二月是卯月,代表的是桃花,沐浴。六爻有云:吉連沐浴,敗而不吉。其實,這只是一種迷信說法而已,現實中哪有這回事!
不過,蕭皇后還是不幸地中槍了。按照江南的慣例是要把這個孩子處理掉的。可是,蕭皇后的父母不忍,就把這個女兒交給了東平王蕭岌收養。可不巧的是,在撫養蕭皇后不到一年的時間裡,蕭岌夫婦二人都病死了。無奈之下,蕭皇后的舅舅張軻出面撫養了這個外甥女。
張軻雖然是外戚,但這個外戚和其他王朝的外戚相比就寒酸了很多。
據《北史》記載:
後以二月生,由是季父岌收養之。未歲,岌夫妻俱死,轉養舅張軻家。軻甚貧窶,後躬親勞苦。
由此可見,蕭皇后雖然生於宮廷,但卻長於民間,身躬勞苦,深知民間疾苦,這也是日後蕭皇后身處亂世,顛沛流離,寄人籬下卻仍能生存下去的主要原因。
奪嫡之路
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隋文帝為次子晉王楊廣在梁國選妃,結果是梁國公主們的八字都和楊廣不和,最後只得把寄養在張軻家中的蕭皇后推了出來。沒想到蕭皇后和楊廣的八字出奇的相合,就這樣,15歲的蕭氏就成為了楊廣的王妃。這一年,楊廣才13歲。
蕭氏嫁給楊廣後,夫妻二人之間異常和諧。蕭氏肚皮也爭氣,連續給楊廣生了兩個兒子。而且,蕭氏雖然是沒落皇族,但是在江南地區的影響力還是比較大的,這為楊廣在江南地區爭取士族們的支持助力不少。而且,據史書記載,蕭氏對楊廣想要奪嫡的想法很支持,對於楊廣利用假象來討取獨孤皇后歡心一事不僅積極配合,而且身體力行,這就更加使得楊廣對她寵愛有加。
更重要的是,蕭皇后有一項別人不具備的能力,那就是會巫術,並且會利用巫術給人治病,關於這一點,在《隋書》中曾經有過記載。
據《隋書·郭衍傳》:
王因召衍,陰共計議。又恐人疑無故來往,託以衍妻患癭,王妃蕭氏有術能療之。以狀奏高祖,高祖聽衍共妻向江都,往來無度。
郭衍是楊廣的心腹,為了謀劃奪嫡大計,二人是需要經常商量一些事情。可為了不使隋文帝疑心,楊廣就以蕭皇后會治病為名經常性地與郭衍來往。
蕭皇后會巫術這件事,連隋文帝都知道,並且因此生出了想要改立楊廣為太子的想法。據《隋書·高熲傳》:
時太子勇失愛於上,潛有廢立之意。謂熲曰:「晉王妃有神憑之,言王必有天下,若之何?」熲長跪曰:「長幼有序,其可廢乎!」上默然而止。
當然了,在史書中記載的可不是巫術,那就落了下乘,人家記載的可是「有神憑之」,也就是神仙附體的意思,有神仙作為依仗的蕭氏是楊廣的妃子,這是否更加能夠說明楊廣具有成為太子,進而成為皇帝的本錢?
應該說,蕭氏有異術這件事不是假的,不然,也不會連隋文帝都知道,並且並不視為歪門邪道。筆者認為,蕭皇后這個能力或許就是能夠在亂世之中活下來的原因之一。
開皇二十年(600年),早在楊廣夫婦二人的精心策劃下,楊廣終於如願以償被冊封為太子,王妃蕭氏亦隨之成為太子妃。
顛沛流離
仁壽四年(604年),隋文帝崩於仁壽宮,楊廣登基為帝,次年改元「大業」,並冊封蕭氏為皇后。這一年,楊廣三十七歲,蕭皇后三十九歲。
楊廣登基之後,憋了多少年的欲望終於開始釋放出來,因此,做了很多失德之事。蕭皇后有心匡正楊廣的錯誤,可是又害怕惹怒楊廣,在屢次進諫無果之後,蕭皇后乾脆就放棄了,該咋地就咋地吧!
據《北史》:
後曰:「天下事一朝至此,勢去已然,無可救也。何用言,徒令帝憂煩耳!」自是無復言者。
大業十四年(618年),江都政變,楊廣被宇文化及等所弒,這一年,蕭皇后51歲。好在蕭皇后平時待下不薄,宇文化及所率領的絕大多數都是關中驍果軍,造反的目的就是要回到關中,並不是一定要反隋朝。所以蕭皇后得以保命。
宇文化及率領著驍果軍一路北上,沿途遭受到了不斷的攻擊,尤其是和西魏李密的一次大戰中,驍果軍損失大部,已經無力繼續西行。
蕭皇后帶著自己的幼孫楊政道和皇室公主們被亂軍帶到了聊城,又受到了竇建德的攻擊。無奈之下,宇文化及只得把蕭皇后送給了竇建德,竇建德將皇后暫安置在了武強縣。
竇建德之所以要蕭皇后是有其政治目的的。隋煬帝雖死,但是隋朝的大義名分仍在,如果蕭皇后能夠出面向世人宣布竇建德是隋朝的忠臣,那對竇建德在河北地區的好處就太多了。
首先可以獲得河北地區世家大族們的支持,其次可以獲得那些仍然忠於隋朝的各地官員的擁護,而那些牆頭草兩面派見蕭皇后都支持竇建德,最起碼不敢正面與竇建德抗衡,這就是所謂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竇建德想的很好,可是還未等實施,東突厥的處羅可汗也派人來索要蕭皇后。
處羅可汗的妻子義成公主是楊廣的堂妹,蕭皇后的小姑子。在楊廣被殺之後,義成公主想要接回嫂子,是非常合理的一件事。
而且,東突厥勢大,竇建德根本不敢反抗,因此,蕭皇后便隨突厥使者前往突厥,流亡在突厥的隋朝百姓奉煬帝孫楊政道為主,在定襄(今山西忻州)安頓下來。
應該說,隋朝的義成公主還是一位非常盡職盡責的公主的,充分盡到了一位和親公主責任。
作為一位亡國公主,自然是對娘家剩下的唯一親人百般呵護,而且,隋朝滅亡後,嫡系血脈也僅剩下楊政道一人了。保住了楊政道,就意味著隋朝還有復興的可能。為此,義成公主不斷在處羅可汗耳邊吹枕頭風有要求給隋朝復國。
而處羅可汗呢?也認為這是一次大好機會,可以利用楊政道來給內地找麻煩,楊政道在此時就是奇貨可居。因此,我們翻開史書就會發現,在這一個時期,義成公主非常活躍,突厥對內地的反王們的支持也非常積極,比如說劉黑闥和劉武周就是東突厥豢養的兩條惡犬。
可是,東突厥的好景不長,在唐朝建立後,經過了短暫的恢復期之後,唐太宗李世民出兵討伐東突厥,貞觀四年(630年),唐太宗滅亡東突厥,迎蕭皇后回京。回京後的蕭氏,得到了唐太宗的禮遇。這一年,蕭皇后63歲,李世民31歲。
野史中提到的,蕭皇后是在李淵武德年間回國的,還與李淵如何如何,是毫無歷史依據的亂講。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蕭皇后崩逝,享年八十一歲。這一年,李世民49歲。蕭氏逝世後,唐太宗以後禮將蕭皇后葬於煬帝之陵,上諡為愍皇后。
李世民和蕭皇后,相差32歲,竟然會有不倫之戀?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總結
如果說,李世民對蕭皇后經歷亂世,仍然能夠生存下來的能力表示讚賞,這是有可能的;對蕭皇后能夠在亂世中,不受叛軍和突厥的要挾,仍然保持住了隋朝皇室的尊嚴和氣節表示讚賞,也是有可能的。但是,要說二人有不倫之戀,就不僅是在黑化蕭皇后了,而是在黑化李世民了,難道李世民的口味真的這麼重?
後世很多野史小說的作者為了迎合最底層民眾的低級趣味,嚴重污衊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人物,這種風氣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