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寶寶會喜歡咬人?關於「口欲敏感期」,家長知道多少?

2020-12-19 有趣育兒堂

文 |有趣育兒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寶寶長大的過程中難以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家長無法忍受的習慣,例如剛出生的時候寶寶都喜歡流口水,不僅不衛生,還容易導致口腔過敏、發炎等,畢竟嘴巴附近總是溼答答的,很容易讓唇部感染細菌。除此之外,想必寶寶咬人的習慣,也會困擾著寶媽寶爸們。

因為朋友愛愛最近就非常苦惱這個問題,她的寶寶今年兩歲半,已經會開口講話了,有的時候大家逗他都知道躲避,然後咯咯咯地笑得好開心,讓寶寶別去哪兒,他就會回頭,基本上可以聽懂爸爸媽媽說的話。

然而,在咬人這個問題上,孩子就不怎麼受控制,就算父母怎麼提醒,寶寶仍然會咬人,有的時候是不認識陌生人,有的時候是熟悉的爺爺奶奶,每次寶寶這樣做朋友都會覺得抱歉,但是又沒有辦法。

一、孩子愛咬人的原因

實際上,寶寶愛咬人有理可循,在成長初期的孩子中,他們往往會通過一些特定的方式來表達自己。

因為這個時候他們的表達能力比較弱,甚至還不具備完整的表達能力,因而就會通過其他途徑來說明自己,咬人就是其中一種。

比如孩子不喜歡這個人,他會用咬人來表達自己「不滿意」、「不喜歡」的情緒;但是碰到喜歡的人時,孩子因為不會說話,也會用咬人的行動來表達自己的親密之感,這些都是幼兒在進行探索的過程。

此外,寶寶咬人也可能是一種摸索

因為孩子知道咬人的話,對方會做出反應,孩子會非常好奇,為什麼會有這種反應,這種反應的感受是什麼。

對一切未知都充滿著好奇心的她,總是會用這種奇怪的方式進行摸索,看看別人的反應,並了解「痛」,這是口腹之慾帶來的結果,這說明你的寶寶進入「口欲敏感期」了。

對此,家長們只要耐心分辨,就可以輕鬆找到解決寶寶咬人習慣的方法了。

二、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度過「口欲敏感期」?

1、提供健康的咀嚼物品

寶寶咬人家長們最擔心的當然是孩子的健康問題了,手臂上會有非常多的細菌,而且孩子不管不顧的拿著東西咬,難免會因此而被細菌傷害,容易感冒等,抵抗力不強。

家長們在保護孩子健康的這個問題上,可以通過一些可以咀嚼的東西來解決寶寶咬人的小麻煩,例如胡蘿蔔、黃瓜、蘋果,都是可以用來給寶寶咬的東西。

市面上還有一些可以舔的玩具,同樣能夠滿足孩子的口欲,幫助寶寶口腔發育,當寶寶要長牙齒的時候,會導致孩子突然變得喜歡咬人,總是不停地拿著東西咬,那麼這些可咀嚼的東西就恰好可以派上用場了。

2、正確引導寶寶的咬人行為

首先我們需要正面的告訴孩子,咬人行為是不對的,「童言無忌」經常會成為孩子亂說話的擋箭牌,但是實際上我們心裡都清楚,孩子說的就是他想的,這是我們沒有做好引導的結果。在孩子咬人的行為上也是一樣的,我們應該正面指出孩子行為的不正確性。

與此同時,家長可以讓寶寶體驗痛感,告訴孩子如果咬人的話對方也會痛,當然不能做傷害別人的事情,所以不能因為好奇等,為了滿足自己而讓別人承受疼痛。

3、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口欲敏感期裡,孩子總是會不由自主地用咬來代替許多事情,比如對對方的討厭或者喜歡;對陌生事物的好奇與試探等,當孩子因為口欲而想要開口咬的時候,他們就已經產生了了解的想法,心裡有話想要說了。

那麼家長不妨利用這個機會,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孩子正確表達自我情緒的能力,舉個例子,當寶寶們莫名其妙的咬東西,我們就可以問問孩子「你要想什麼呢?」「為什麼要咬這個東西呀?」「我們換一個東西咬好不好?」

因為寶寶並非這個東西不可,要是某種特殊的原因導致孩子一定要咬它,那家長也可以順藤摸瓜,找到寶寶最真實的心理需求,這也是引導孩子順利度過口欲敏感期的重要途徑。

寶寶愛咬人,可以這樣改正,關於「口欲敏感期」,家長了解得越多越好。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這裡是有趣育兒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寶寶愛咬人事出有因,理解他的口欲需求,比一味阻止效果好得多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東東今年2歲多,最近讓媽媽很發愁,情緒一激動就直接上口咬人,咬得還挺疼。前段時間,媽媽帶著東東去朋友家做客,兩個孩子玩得很興奮,剛靜下來一小會就突然聽見一聲大哭,朋友家孩子舉著小胳膊跑了過來,看著上面的牙印,東東媽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
  • 2、3歲的孩子為什麼喜歡咬人?——遲到的口腔敏感期
    小寶2歲半,是一個聰明伶俐的小可愛,在幼兒園小小班,什麼都好,就是愛咬人:高興了咬人,生氣了咬人,有時候,莫名其妙也會跑到一個小朋友旁邊,張嘴就咬一口。其實,小寶這個情況,很多時候,很容易被家長或者老師定性為:這個孩子有攻擊性,或者是語言表達遲緩(因為寶寶不會說,只會咬),其實,這個是和小寶嬰幼兒時期,口腔敏感期沒有的得到滿足有很大關係。
  • 寶寶「口腔敏感期」時,家長這麼做,有益孩子健康成長
    李玫最近跟我說:「我家的孩子最近抓著什麼都往嘴裡送,越是阻止他他就越是要往嘴裡送,這是為什麼呢?」我回答說:「這是因為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到了,孩子都會經歷口腔敏感期的過程,其中,大部分孩子的口腔敏感期都出現在4個月到12個月之間。如果孩子的口欲得不到滿足的話,他們的敏感期還會有所延長。」
  • 這三個口欲期特徵,中一個就夠,說明你家娃進入「口腔敏感期」
    「口欲期」,通常在寶寶半歲到一歲間出現,這期間他們喜歡用嘴巴探索世界,進而認識自我、發育自我。如果家長總以「不衛生」「有風險」等原因拒絕孩子滿足口欲,口腔敏感期恐怕會「叛逆」地持續到三四歲,到那時候家長意識到事態嚴重性就晚了。
  • 這三個口欲期特徵,中一個就夠,說明你家娃進入「口腔敏感期」
    隨著寶寶出牙,這幾種現象讓爸媽不知所措:愛吃手啃腳、啥都放嘴裡、奶嘴總啃壞,這說明寶寶進入了「口腔敏感期」。口腔敏感期又稱為「口欲期」,通常在寶寶半歲到一歲間出現,這期間他們喜歡用嘴巴探索世界,進而認識自我、發育自我。如果家長總以「不衛生」「有風險」等原因拒絕孩子滿足口欲,口腔敏感期恐怕會「叛逆」地持續到三四歲,到那時候家長意識到事態嚴重性就晚了。
  • 寶寶為什麼總是咬人,家長們該怎麼辦呢
    寶寶不知道怎麼回事,從不到一歲起就開始有咬人的習慣,之前是會咬自己家人的胳膊或者臉,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發展到去咬其他小朋友,其實在咬家裡人的時候沒什麼,也不會介意,但是要是放到外面,肯定沒有家長願意啊,更甚者上了幼兒園,在幼兒園裡咬人,老師肯定也頭疼,對孩子也不好。
  • 孩子咬人、打人為哪般?感官敏感期到了,請幫助孩子了解世界
    強媽帶著強強剛想靠近,操場中間本來在一起玩得津津樂道的幾個孩子,頓時有的被家長帶走,有的自己就跑開了。強媽心裡當然明白,家長們之所以不願意讓孩子跟強強一起玩,就是因為強強喜歡打人、咬人。因為強強喜歡咬人、打人,不知道被媽媽訓了多少次,有的事情氣急了還動手打,可是打也沒有用,小傢伙見到小夥伴依然會我行我素,為此強媽也感到很頭疼。
  • 寶寶屬老虎的?為啥總愛咬各種東西?其實是娃到了「口腔敏感期」
    為什麼兒童成長過程中會有敏感期?原因在於孩子到了一定的身心發育階段,他們會開始對很多問題或事情出現求知慾和敏感性。喜歡咬人處於口腔敏感期的寶寶,他們會有咬人的行為,並且因他們沒有意識到咬人是一種攻擊性的行為,所以「想咬的時候就會咬」,尤其是媽媽餵奶的時候。
  • 寶寶「口腔敏感期」標誌,什麼都往嘴裡塞,家長需要注意這幾點
    有這些表現的,說明你的寶寶已經進入口腔敏感期了。什麼是口腔敏感期?心理學家佛洛依德,將寶寶出生到一歲半之劃分為口欲期,蒙特梭利此基礎上提出了口腔敏感期的概念。口腔敏感期是指,寶寶通過口腔進行味覺、觸覺的體驗過程。
  • 口欲期滯後會帶來的後果?
    一、什麼是口欲期?   嬰兒在1歲以前,除了吃奶外,他們還要用嘴巴去探索世界,自己的手、身上穿的衣服、身邊的玩具等,他們都愛用嘴巴去舔,去嘗,並通過這種方式去認識事物。   這個階段的孩子都要經歷這個過程。有的家長看到孩子吃手、舔玩具等,怕不衛生,就對孩子的行為進行阻止。
  • 寶寶愛吃手,或許是「口腔敏感期」到了,這樣做讓寶寶健康成長
    嬰幼兒時期,隨著月齡增加,寶寶會出現各種各樣「怪異」的問題,比如出生後拉黑色的便便,滿月後經常哭鬧,兩三個月還會出現攢肚,四五個月喜歡吃手啃腳,稍微大一些還喜歡咬人……其實這些都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代表寶寶的發育又得到了很大的進步。
  • 孩子的口欲期聽過嗎?不要亂阻擾哦!
    孩子的口欲期聽過嗎?不要亂阻擾哦! 兩歲之前的寶寶口腔處於敏感期,這一時期的寶寶喜歡用嘴巴來探索世界,當他們通過嘴巴探索獲得安全感時,寶寶的情緒會進入平靜快樂的狀態。但是在這一時期,家長也要做好護理工作,我們一起來看看:
  • 孩子的口欲期聽過嗎? 請媽媽們千萬不要幹預
    請媽媽們千萬不要幹預 兩歲之前的寶寶口腔處於敏感期,這一時期的寶寶喜歡用嘴巴來探索世界,當他們通過嘴巴探索獲得安全感時,寶寶的情緒會進入平靜快樂的狀態。但是在這一時期,家長也要做好護理工作,我們一起來看看: 0-4個月 對於這   原標題:孩子的口欲期聽過嗎?
  • 孩子為什麼愛咬人?很容易被誤解!聰明的家長需要了解原因
    為什麼寶寶愛咬人呢相信大多父母都被咬過吧首先寶寶咬人肯定是有原因的,所以作為家長應該要正確面對,不要在寶寶面前大驚小怪。寶寶動不動就咬人,大致有以下幾種情形:1.寶寶出牙期咬人寶寶出牙期會比較難過,常常會咬住媽媽的乳頭不放,或者咬住大人的手指頭不放,其實這些都是嬰兒期生長發育的正常現象。
  • 寶寶看到什麼都往嘴裡送,是口欲敏感期到了,這3招幫父母解決
    是寶寶變成「小饞貓」了嗎,其實寶寶有見啥吃啥的行為,主要是因為到了「口欲敏感期」,這一階段的寶寶,對感興趣的東西,都會用嘴去感知。口欲敏感期,寶寶在6個月左右會出現,在這個階段,寶寶常見的狀態就是看到什麼都會傾向於將其放進嘴裡,用嘴進行感知,口是嬰幼兒的生活和興趣的中心,在他們完全不自立,依賴父母或者其他養育者生活時,口是認識世界的唯一途徑。
  • 寶寶總喜歡吃手?可能是「口腔敏感期」在作怪,父母別過度幹預
    吃手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很多父母都認為寶寶不應該吃手,不過很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孩孩子喜歡吃手的這個階段是孩子的口腔敏感期,父母要採取正確的引導方式,才能幫助孩子健康地度過這個時期。什麼是口腔敏感期?這又被稱為口欲期,寶寶一般在出生後兩個月進入這段時間,在這個時候,孩子的所有行動都要依靠父母,唯一能使用的器官就是嘴巴了,他們會使用嘴巴來探索自己身邊的事物。正常情況下,在孩子四五個月的時候結束口欲期。
  • 可能是「口腔敏感期」,家長要知道這幾點
    而家長都知道這是一個並不好的習慣,多半都會上前制止孩子吃手的行為,就是因為孩子的手每天都會接觸很多東西,上面難免會有一些細菌,對孩子的身體健康就會有不好的影響,有一個朋友最近就在為孩子總喜歡吃手而苦惱案例
  • 寶寶喜歡吃手可能是進入「口腔敏感期」,這樣做讓寶寶健康成長
    寶寶在出生之後會經歷很多敏感期,比如爬行敏感期,語言敏感期,走路敏感期等,而吃手則是代表著寶寶進入了口欲敏感期。當寶寶進入口腔敏感期之後,小手絕對是他們的最佳選擇,也許最初他們並不具備把整隻小手塞進嘴裡的能力,但是聰明的寶寶會從手指頭開始,直到最後把整隻手塞進嘴裡。
  • 寶寶喜歡吃手,可能是進入「口腔敏感期」,這樣做讓寶寶健康成長
    寶寶在出生之後會經歷很多敏感期,比如爬行敏感期,語言敏感期,走路敏感期等,而吃手則是代表著寶寶進入了口欲敏感期。當寶寶進入口腔敏感期之後,小手絕對是他們的最佳選擇,也許最初他們並不具備把整隻小手塞進嘴裡的能力,但是聰明的寶寶會從手指頭開始,直到最後把整隻手塞進嘴裡。另外由於寶寶的身體非常柔軟,所以在吃手的同時,他們也會把自己的小腳塞進嘴裡。
  • 娃愛吃手,進入「口腔敏感期」家長適當添加輔食,助寶寶健康成長
    吃手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很多父母都認為寶寶不應該吃手,不過很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孩孩子喜歡吃手的這個階段是孩子的口腔敏感期,父母要採取正確的引導方式,才能幫助孩子健康的度過這個時期。這又被稱為口欲期,寶寶一般在出生後兩個月進入這段時間,在這個時候,孩子的所有行動都要依靠父母,唯一能使用的器官就是嘴巴了,他們會使用嘴巴來探索自己身邊的事物。正常情況下,在孩子四五個月的時候結束口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