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鴻兒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當寶寶到了一定的年齡段,父母會發現,寶寶不管是看到什麼東西,都會撿起來往嘴巴裡送,看到什麼都要咬一口,有的時候還會咬自己的手指與腳,對此,父母很是擔心。
畢竟病從口入,如果父母稍不留意,寶寶將什麼不衛生的東西送進嘴裡,引起細菌感染而生病,或者是將危險物品送進嘴裡,那後果將是不堪設想,寶寶的安全是父母關心的頭等大事。
那為什麼寶寶會看到什麼東西,都往嘴裡送呢?是寶寶變成「小饞貓」了嗎,其實寶寶有見啥吃啥的行為,主要是因為到了「口欲敏感期」,這一階段的寶寶,對感興趣的東西,都會用嘴去感知。
口欲敏感期,寶寶在6個月左右會出現,在這個階段,寶寶常見的狀態就是看到什麼都會傾向於將其放進嘴裡,用嘴進行感知,口是嬰幼兒的生活和興趣的中心,在他們完全不自立,依賴父母或者其他養育者生活時,口是認識世界的唯一途徑。
口欲敏感期,是寶寶成長發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寶寶將會進步很多,並獲得新技能,對於寶寶「吃吃吃」的行為,父母合理引導是關鍵。
1. 用「口」來探索世界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在學會爬行之後,隨著自我意識的萌芽開始區分自我與世界,明白世界是有別於自己的存在,因此就會傾向於用身體來探索這個世界,而他們最常用的就是作為身體一部分的「口」。
在口欲敏感期階段的寶寶,看到什麼都會將其放進嘴巴裡進行感知,辨別味道,對於事物有自己的基本判斷,遇到奇怪味道的事物,便不喜歡。
2. 身體的協調能力在提升
寶寶將東西往嘴巴裡送,這一個在成年人眼中看似簡單的事情,在寶寶那則是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動作,首先寶寶對於看到的東西,在大腦的支配下,指揮用手將其遞進嘴裡,這個過程極大了提升了寶寶眼手腦的配合。
3. 觀察力的提升
在寶寶探索世界的過程中,一些具有鮮明顏色、細小的事物能夠引起寶寶的注意力,說明寶寶的觀察能力正在提升,對此父母要好好引導,不要阻止寶寶的探索。
1. 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
學會爬行的寶寶,總是四處摸索,父母的視線總是緊隨在孩子身上,即便如此,百密總有一疏,稍不留神,寶寶誤食了什麼危險品,對於寶寶而言,傷害極大,父母要為孩子探索世界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
將易燃易爆的危險物品,束之高閣,放在寶寶接觸不到的地方,同時對於寶寶身邊的物品,定期做下衛生清潔,避免細菌感染。
2. 保持寶寶手腳乾淨
處於口欲敏感期的寶寶,除了會「見啥吃啥」之外,也會吃自己的手與腳,而寶寶在房間裡面四處亂爬,手腳會感染到細菌,如果咬自己的手腳,會讓細菌進入口中,產生感染,因此父母要用清潔液給寶寶洗乾淨手腳。
3. 不要幹預批評寶寶
口欲敏感期的寶寶,見到什麼都往嘴裡放,是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是寶寶對於這個世界的探索,父母不要幹預阻止,或者是嚴厲批評寶寶,不然會導致寶寶自信心受挫,不利於他的成長發育。
4. 用其他的物品代替
處於口欲敏感期的寶寶,見啥吃啥是正常現象,在保證衛生清潔的情況下,父母要儘量滿足寶寶,不要有過多的幹預,同時可以用其他的物品來代替,緩解寶寶的不適。
處於口欲敏感期的寶寶,也正好處於長牙期,當寶寶需要咬東西的時候,父母用磨牙棒、軟一點的毛巾給寶寶咬,幫助寶寶緩解不適,並順利度過口欲敏感期。
處於口欲敏感期的寶寶,用「口」對這個世界進行探索,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經的正常過程,父母要好好引導,多給寶寶關愛與陪伴,可以是一個微笑,一個抱抱,幫助寶寶順利度過口欲敏感期。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小鴻兒媽媽,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