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小兔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同事發現自家孩子最近有了把什麼東西都往嘴裡放的習慣,有時候一眼沒有看到,小傢伙就把襪子給塞進嘴裡了。甚至有一次同事脫下來還沒來得及放進洗衣機裡的內衣也成了孩子的「口中之物」。「真不知道孩子這一天得吃進嘴裡多少的細菌!」孩子往嘴裡亂塞東西的習慣讓同事這位新手寶爸著實有些苦惱。
看到同事如此為難,身為過來人的寶媽同事們卻打著哈哈說「小孩子都有這樣的階段,你越不讓他吃,他就非得吃給你看!」「這是孩子進入了口腔敏感期,不是什麼怪癖,沒必要太當回事。」聽到大家這樣說同事心裡的石頭可算是落地了,可是究竟什麼是「口腔敏感期」,同事還真有些摸不著頭腦。
一、孩子到了口腔敏感期,會有哪些表現?
在《爸爸去哪兒》節目中,賈乃亮的女兒甜馨因為其可愛逗趣的表現吸引了大批的粉絲。在節目中,甜馨有一個很「特別」的小癖好,那就是她對自己的腳丫很是「青睞」。
小小的她常常會情不自禁地吃起了腳丫,雖然知道爸爸不讓自己吃,但是甜馨還會偷偷地躲起來吃。這樣逗趣的舉動讓甜馨看起來特別呆萌。顯然,甜馨愛吃腳丫的舉動就是口腔敏感期的一種表現。
1.咀嚼動作頻繁
細心的寶媽會發現小寶寶進入到口腔敏感期後,他們身上會表現出頻繁的咀嚼動作。對於一些方便咀嚼的食物,孩子也會更加青睞有加。不過,這時候寶寶對於咀嚼的內容並沒有太多的分辨能力。
2.喜歡吃手指或者是玩具
在這個階段孩子對於玩具和手指表現出了明顯的痴迷,不管多大的玩具,孩子拿到後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把玩具塞進嘴裡,即便大多數時候玩具過大根本放不進口腔之中。孩子吸吮手指也是這個階段比較常見的行為表達。
3.時不時地咬人
這個時候孩子對於攻擊性行為並沒有清楚的認知,但是他們卻會表現出咬人的舉動。比如說寶媽在給寶寶餵奶的時候,小傢伙會突如其來地咬乳頭,這「酸爽」的感覺也著實讓寶媽有些上頭。此外寶媽的手臂也常會成為孩子的目標對象。
二、寶寶口腔敏感期,如果缺乏引導會有哪些危害?
此前有這樣一篇令人揪心的報導。一名2歲的男寶趁著家長不注意把兩枚紐扣電池吃進了肚子裡。因為孩子平時也有把物品塞進嘴巴裡的習慣,所以這次家長們也沒有太重視。
到了第二天,寶媽上網查了下發現情況不妙,這才把孩子送去了醫院。經過醫生檢查後發現,寶寶的胃部已經有糜爛的情況,電池的腐蝕性已經傷害了孩子的器官。於是醫生最後決定手術取出,幸運的是最後小傢伙轉危為安了。
1.養成亂吃東西的習慣
寶寶處於口腔敏感期的時候,對於物品的辨別能力較弱。如果父母對此沒有多加幹預的話就很容易導致孩子身上出現亂吃東西的習慣。這其中自然也就會包含一些不適宜使用的物品,顯然這就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
2.導致孩子喜歡磨牙
寶寶口腔探索的訴求沒有得到滿足,孩子就有可能會衍生出磨牙的行為習慣。顯然磨牙會導致牙釉質損傷,並且這也不利於寶寶的口腔肌肉發育。孩子缺少鍛鍊口腔的機會,於是便把磨牙的行為舉動作為替代。
3.促使寶寶出現吐口水的情況
寶寶在口腔敏感期時常把物品塞進嘴裡,這時候口水就會沿著物品流出,顯然這就影響了寶寶對於口水的吞咽。時間長了,寶寶便會對口水產生一些「反感」情緒,被「嫌棄」的口水被寶寶們吐了出來,口腔內的溼潤環境也由此發生了改變。
可見如果在這個敏感的階段父母們沒有給予恰當的引導,那麼對於孩子之後的行為習慣養成也會有些很大的負面影響,父母應該給予足夠重視和正確的幹預。
三、面對口腔敏感期寶寶,可用三招正確應對
1.給予孩子選擇的自由
在這個敏感的階段父母的強勢幹預會讓孩子很受束縛,所以這時候父母們不妨給予孩子一定的選擇空間。比如說為孩子準備不同的水果,讓孩子在水果中做選擇,這樣孩子的需求得到了滿足,寶媽也不必擔心孩子吃了「壞東西」。
2.選擇適合的磨牙產品
當寶寶處於明顯的口腔敏感期時,父母們可以為寶寶準備適合的磨牙產品,其中比較常見的就是磨牙棒。磨牙棒的長度比較適合寶寶們抓握,不用擔心會引發窒息風險。此外,磨牙棒的質地也會讓寶寶咬起來更加的舒服。
3.適當地使用奶嘴
寶媽們可以用奶嘴來代替寶寶對於玩具的喜歡,當寶寶的口中含著奶嘴時,口腔敏感便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適當地使用奶嘴可以讓寶寶的情緒得到安撫,更加有助於寶寶順利地度過敏感期。
在孩子的成長中有很多個敏感期,父母們在這些階段中應該多加觀察,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恰當的引導,這樣才能夠給予寶寶恰當的指引,避免一些不良習慣的產生。大家對於孩子的口腔敏感期表現有哪些看法分享呢?
本文由小兔媽媽育兒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