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見到什麼都往嘴裡塞?說明口腔敏感期到了,三招輕鬆應對

2020-12-19 小兔媽媽育兒

文丨小兔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同事發現自家孩子最近有了把什麼東西都往嘴裡放的習慣,有時候一眼沒有看到,小傢伙就把襪子給塞進嘴裡了。甚至有一次同事脫下來還沒來得及放進洗衣機裡的內衣也成了孩子的「口中之物」。「真不知道孩子這一天得吃進嘴裡多少的細菌!」孩子往嘴裡亂塞東西的習慣讓同事這位新手寶爸著實有些苦惱。

看到同事如此為難,身為過來人的寶媽同事們卻打著哈哈說「小孩子都有這樣的階段,你越不讓他吃,他就非得吃給你看!」「這是孩子進入了口腔敏感期,不是什麼怪癖,沒必要太當回事。」聽到大家這樣說同事心裡的石頭可算是落地了,可是究竟什麼是「口腔敏感期」,同事還真有些摸不著頭腦。

一、孩子到了口腔敏感期,會有哪些表現?

在《爸爸去哪兒》節目中,賈乃亮的女兒甜馨因為其可愛逗趣的表現吸引了大批的粉絲。在節目中,甜馨有一個很「特別」的小癖好,那就是她對自己的腳丫很是「青睞」。

小小的她常常會情不自禁地吃起了腳丫,雖然知道爸爸不讓自己吃,但是甜馨還會偷偷地躲起來吃。這樣逗趣的舉動讓甜馨看起來特別呆萌。顯然,甜馨愛吃腳丫的舉動就是口腔敏感期的一種表現。

1.咀嚼動作頻繁

細心的寶媽會發現小寶寶進入到口腔敏感期後,他們身上會表現出頻繁的咀嚼動作。對於一些方便咀嚼的食物,孩子也會更加青睞有加。不過,這時候寶寶對於咀嚼的內容並沒有太多的分辨能力。

2.喜歡吃手指或者是玩具

在這個階段孩子對於玩具和手指表現出了明顯的痴迷,不管多大的玩具,孩子拿到後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把玩具塞進嘴裡,即便大多數時候玩具過大根本放不進口腔之中。孩子吸吮手指也是這個階段比較常見的行為表達。

3.時不時地咬人

這個時候孩子對於攻擊性行為並沒有清楚的認知,但是他們卻會表現出咬人的舉動。比如說寶媽在給寶寶餵奶的時候,小傢伙會突如其來地咬乳頭,這「酸爽」的感覺也著實讓寶媽有些上頭。此外寶媽的手臂也常會成為孩子的目標對象。

二、寶寶口腔敏感期,如果缺乏引導會有哪些危害?

此前有這樣一篇令人揪心的報導。一名2歲的男寶趁著家長不注意把兩枚紐扣電池吃進了肚子裡。因為孩子平時也有把物品塞進嘴巴裡的習慣,所以這次家長們也沒有太重視。

到了第二天,寶媽上網查了下發現情況不妙,這才把孩子送去了醫院。經過醫生檢查後發現,寶寶的胃部已經有糜爛的情況,電池的腐蝕性已經傷害了孩子的器官。於是醫生最後決定手術取出,幸運的是最後小傢伙轉危為安了。

1.養成亂吃東西的習慣

寶寶處於口腔敏感期的時候,對於物品的辨別能力較弱。如果父母對此沒有多加幹預的話就很容易導致孩子身上出現亂吃東西的習慣。這其中自然也就會包含一些不適宜使用的物品,顯然這就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

2.導致孩子喜歡磨牙

寶寶口腔探索的訴求沒有得到滿足,孩子就有可能會衍生出磨牙的行為習慣。顯然磨牙會導致牙釉質損傷,並且這也不利於寶寶的口腔肌肉發育。孩子缺少鍛鍊口腔的機會,於是便把磨牙的行為舉動作為替代。

3.促使寶寶出現吐口水的情況

寶寶在口腔敏感期時常把物品塞進嘴裡,這時候口水就會沿著物品流出,顯然這就影響了寶寶對於口水的吞咽。時間長了,寶寶便會對口水產生一些「反感」情緒,被「嫌棄」的口水被寶寶們吐了出來,口腔內的溼潤環境也由此發生了改變。

可見如果在這個敏感的階段父母們沒有給予恰當的引導,那麼對於孩子之後的行為習慣養成也會有些很大的負面影響,父母應該給予足夠重視和正確的幹預。

三、面對口腔敏感期寶寶,可用三招正確應對

1.給予孩子選擇的自由

在這個敏感的階段父母的強勢幹預會讓孩子很受束縛,所以這時候父母們不妨給予孩子一定的選擇空間。比如說為孩子準備不同的水果,讓孩子在水果中做選擇,這樣孩子的需求得到了滿足,寶媽也不必擔心孩子吃了「壞東西」。

2.選擇適合的磨牙產品

當寶寶處於明顯的口腔敏感期時,父母們可以為寶寶準備適合的磨牙產品,其中比較常見的就是磨牙棒。磨牙棒的長度比較適合寶寶們抓握,不用擔心會引發窒息風險。此外,磨牙棒的質地也會讓寶寶咬起來更加的舒服。

3.適當地使用奶嘴

寶媽們可以用奶嘴來代替寶寶對於玩具的喜歡,當寶寶的口中含著奶嘴時,口腔敏感便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適當地使用奶嘴可以讓寶寶的情緒得到安撫,更加有助於寶寶順利地度過敏感期。

在孩子的成長中有很多個敏感期,父母們在這些階段中應該多加觀察,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恰當的引導,這樣才能夠給予寶寶恰當的指引,避免一些不良習慣的產生。大家對於孩子的口腔敏感期表現有哪些看法分享呢?

本文由小兔媽媽育兒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寶寶「口腔敏感期」標誌,什麼都往嘴裡塞,家長需要注意這幾點
    執筆:安野風編輯:安野風定稿:歐陽比文細心觀察的寶媽會發現,每個寶寶成長過程中都會有這麼一個階段,無論手裡抓到什麼都想往嘴裡塞。即使你再使勁盯著,看到的時候,可能他已經將隨手撿的東西塞到嘴裡了。有這些表現的,說明你的寶寶已經進入口腔敏感期了。什麼是口腔敏感期?心理學家佛洛依德,將寶寶出生到一歲半之劃分為口欲期,蒙特梭利此基礎上提出了口腔敏感期的概念。
  • 寶寶什麼東西都往嘴裡塞怎麼辦?醫生:寶寶的「暗示」父母要了解
    而對於寶寶的好奇心,父母都能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那就是當寶寶進入一個時期的時候,總是喜歡見了任何東西都想要往嘴裡塞,很多媽媽都以為這是寶寶餓了的信號 寶寶為什麼拿到東西就往嘴裡塞?多半是這個原因 其實寶寶在剛降生的時候,還不具備任何的智慧,任何行為都像是小動物一樣,需要一步一步的探索這個世界,而寶寶探索世界的方式通常也會和其他的小動物一樣,用嘴來感知這個世界,什麼東西都想要放在嘴裡嘗一嘗。
  • 寶寶什麼東西都往嘴裡塞怎麼辦?醫生:寶寶的「暗示」父母要了解
    見了任何東西都想要往嘴裡塞,很多媽媽都以為這是寶寶餓了的信號,而真相卻是出乎了大家的意料。寶寶為什麼拿到東西就往嘴裡塞?多半是這個原因其實寶寶在剛降生的時候,還不具備任何的智慧,任何行為都像是小動物一樣,需要一步一步的探索這個世界,而寶寶探索世界的方式通常也會和其他的小動物一樣,用嘴來感知這個世界,什麼東西都想要放在嘴裡嘗一嘗。
  • 寶寶什麼都往嘴裡塞?進入口欲期的正常現象,家長要適當引導
    導語: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敏感期",比如語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大動作敏感期等等,每度過一個時期就意味著寶寶又成長了一點,所以家長要用合適的方式進行引導,幫助他們安穩度過各種特殊階段。前段時間,嫂子打電話告訴我,說小侄女最近不管拿到什麼東西,第一反應就是塞進嘴裡。本以為孩子想吃東西,卻發現他毫無食慾,只是喜歡往嘴裡塞東西。想必家長都遇到這樣的問題,孩子會下意識地向自己的嘴巴裡放東西。如果手上沒有東西,會將手放進去。無論如何阻止,孩子依然「堅持自我」,不停地往嘴裡塞東西。
  • 寶寶看到什麼都往嘴裡送,是口欲敏感期到了,這3招幫父母解決
    文 | 小鴻兒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當寶寶到了一定的年齡段,父母會發現,寶寶不管是看到什麼東西,都會撿起來往嘴巴裡送,看到什麼都要咬一口,有的時候還會咬自己的手指與腳,對此,父母很是擔心。
  • 這三個口欲期特徵,中一個就夠,說明你家娃進入「口腔敏感期」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小孫最近一回家就能發現,兒子躺在沙發上「耍雜技」,婆婆說最近孩子總是啃手指,有時還把腿扳起來啃腳趾,這讓小孫很是頭疼:寶寶天天赤腳在地板上走,走完就往嘴裡塞,太不衛生了!沒辦法,婆婆不得不給小孫子手指腳趾塗上辣油,沒想到小傢伙還是啃得津津有味。
  • 這三個口欲期特徵,中一個就夠,說明你家娃進入「口腔敏感期」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小孫最近一回家就能發現,兒子躺在沙發上「耍雜技」,婆婆說最近孩子總是啃手指,有時還把腿扳起來啃腳趾,這讓小孫很是頭疼:寶寶天天赤腳在地板上走,走完就往嘴裡塞,太不衛生了!
  • 孩子為什麼見了東西往嘴裡塞?孩子背後這些心理暗示,我們要明白
    昨晚和二寶到鄰居家玩。只見10個月大的凱凱一直將一臺玩具小汽車往自己的嘴裡塞。凱凱媽在一旁看到,趕緊將玩具車從孩子手拿走。並大聲和孩子說:「你這孩子,什麼東西都往嘴裡放,髒的呢。下次再次放,媽媽可要打你。」
  • 寶寶口腔敏感期怎麼辦?學會四個小方法,寶媽輕鬆應對~
    前段時間去閨蜜家做客,在和她家寶寶玩耍過程中,我發現了她家寶寶不停地在往嘴裡塞東西。剛開始我也沒注意,直到寶寶兩個小時後我發現寶寶都要嗆到自己了還在不停地塞,就問閨蜜需不需要制止寶寶,沒想到閨蜜說她也正在為此發愁,制止寶寶他會哭鬧不止,不制止又擔心他的健康。
  • 寶寶什麼都往嘴裡塞?爸媽做到這3點就不怕
    我們的留言區裡,時常會看到不少寶媽向我們訴苦:「寶寶什麼都往嘴裡塞,怎麼辦?▲寶媽們的留言~很多寶寶都喜歡什麼都往嘴裡送2 歲內的寶寶,還處在探索周圍的階段,通過「什麼都往嘴裡塞」來認識這個世界哦。現在快 11 個月的發糕也是一樣的,不用太介意,長大自然就好了。
  • 寶寶愛吃手,可能是「口腔敏感期」,家長正確引導很重要
    吃手似乎成為寶寶的一個標誌了,在父母眼中,只要寶寶還在吃手,就是他們還沒有長大。對於這個行為,父母也是很擔心的,寶寶的手一天會接觸很多東西,手上自然也全是細菌,灰塵等等,再伸入口中的話,就會影響到寶寶的身體健康,於是在生活中也是想盡辦法來阻止孩子的,不過很多父母都忽視了一點,寶寶吃手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 好物分享|孩子為什麼見了東西往嘴裡塞?孩子背後這些心理暗示,我們要明白
    昨晚和二寶到鄰居家玩。只見10個月大的凱凱一直將一臺玩具小汽車往自己的嘴裡塞。凱凱媽在一旁看到,趕緊將玩具車從孩子手拿走。並大聲和孩子說:「你這孩子,什麼東西都往嘴裡放,髒的呢。下次再次放,媽媽可要打你。」我們聊了一會,凱凱趁著大人不注意的時候,特專心地咬著一隻不知道從哪裡拿來的襪子,凱凱媽媽看到後立刻制止,並且將襪子拿走。可是小傢伙立刻又拿出另一隻襪子,繼續咬。
  • 喜歡吃手的寶寶,家長應該怎麼辦?三步輕鬆度過「口腔敏感期」
    撰稿:劉敏| 插畫:kit | 審核:靜好張媽媽在後臺詢問:我的寶寶最近特別喜歡吃手指,恨不得把五個手指都塞到嘴裡去。這位媽媽孩子詳細的描述了孩子當時的狀態和表現,甚至還有自己的應對方法。這讓張媽媽很擔心,寶寶的小手多髒啊,各種細菌和病菌,一旦進入寶寶的身體,孩子得了病可怎麼辦?其實,張媽媽也別太著急,對應寶寶的年齡,孩子這種表現其實就是口腔敏感期到了。
  • 寶寶愛吃手,或許是「口腔敏感期」到了,這樣做讓寶寶健康成長
    就拿吃手來說,很多父母都非常討厭這種行為,感覺邋遢、不衛生,在寶寶吃手的時候,總會強行制止,逗的寶寶哇哇大哭,轉過頭又會繼續吃;還有些寶寶不止喜歡吃手,還特別喜歡啃腳丫,小手抱著小腳,把腳丫塞進嘴裡啃得津津有味,讓人不由得懷疑,上面是不是摸了蜜?其實這都是寶寶發育的進步,是「口腔敏感期」的表現。
  • 孩子什麼都往嘴裡塞,遭到媽媽粗暴制止,其實孩子在度過這個階段
    小明有個特別不好的習慣,每次吃飯的時候都喜歡大口大口地往嘴裡塞飯,然後塞不下了再吐出來。但無論媽媽怎麼制止,小明好像都改不掉這個壞習慣。後來為了讓小明好好吃飯,媽媽便開始給小明餵飯,這樣至少小明不會再胡亂塞飯,然後再吐出來了。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同樣的煩惱,但其實往嘴裡塞東西的孩子不只小明一人,很多的孩子都會出現這個狀態。
  • 寶寶啥都愛往嘴裡塞,口欲期處理很關鍵,媽媽可別犯糊塗
    寶寶長到四五個月,開始喜歡吃手,還喜歡抱著小腳丫啃,不管什麼都愛往嘴裡塞,怎麼也制止不了,媽媽們總感覺這樣不衛生,寶寶免疫力還很弱,這麼下去怎麼行? 其實,這是寶寶發育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表現,寶寶的口欲期到了,口欲期,也叫口腔敏感期,這是寶寶的第一個關鍵敏感期,處理方式不當可能會給寶寶造成深遠的不良影響,媽媽們可別犯糊塗。 聰明的大腦,健全的人格,全靠小嘴 寶寶最初來到這個世界時,除了眼睛,就是靠嘴巴來認識世界、探索世界的。
  • 寶寶開始愛亂咬東西?說明到了「口腔敏感期」,這幾點寶媽要注意
    有些經常帶娃的細心寶媽可能就會發現,有一段時間寶寶就開始特別喜歡亂咬東西,什麼都想往嘴裡放一放,有時寶媽看都看不住,甚至還會「傷害」寶媽。表姐在帶娃時,小侄女已經長出了乳牙,表姐在給她餵奶時,小侄女就咬了表姐一口,給表姐疼的眼淚都下來了,但是為了孩子不挨餓,只好忍著疼痛給孩子餵奶。
  • 孩子為什麼拿了東西往嘴裡塞?背後的這些心理暗示,家長要明白
    ,那麼寶寶喜歡把東西往嘴裡塞是什麼原因?這背後有什麼心理暗示?家長都要明白。當孩子0-2歲的時期時被稱為孩子的口腔敏感期,也就是說寶寶是通過自己的嘴去認識這個世界的,並去構建自己的大腦和心理世界的時期。
  • 怎麼抓住寶寶的口腔敏感期?
    敏感期,對寶寶來說是黃金一般貴重的時期,是寶寶在對外界探索,感知這個世界,認識周圍的一切的重要時期。口腔敏感期一般在2-12個月出現。一般表現為:愛吃手,愛咬人,什麼東西都喜歡往嘴裡塞。如果在口腔敏感期,家長能給寶寶提供自由的環境和選擇,允許他們的各種「吃」,敏感期就會很快順利度過,如果老是因為不衛生,怕咬壞了等原因阻礙孩子用口去探索世界,那麼這一敏感期變會持續很長時間,反覆出現到三四歲甚至更久。
  • 寶寶為啥什麼都往嘴裡塞?
    寶寶在一出生就具備吮吸的能力,醫生通過動態超聲檢查可以觀察到胎兒在子宮內吮吸手指出生後,寶寶若是正常地經過吮吸來獲取到營養(吃奶),那麼嬰兒就會從這個吮吸動作獲取安全感,並學會主動用吮吸來安慰自己,因此吸奶嘴或手指會讓他有滿足感。一開始,嬰兒可能會偶然吃到手,但是寶寶發現吃手指可以帶來愉悅感後,他就會更頻繁地努力將手塞進嘴裡。對他來講,無論是一根手、兩根手指還是整個小手,只要舒服,都可以塞到嘴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