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愛吃手,可能是「口腔敏感期」,家長正確引導很重要

2020-08-03 小C育兒家

吃手似乎成為寶寶的一個標誌了,在父母眼中,只要寶寶還在吃手,就是他們還沒有長大。對於這個行為,父母也是很擔心的,寶寶的手一天會接觸很多東西,手上自然也全是細菌,灰塵等等,再伸入口中的話,就會影響到寶寶的身體健康,於是在生活中也是想盡辦法來阻止孩子的,不過很多父母都忽視了一點,寶寶吃手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寶寶愛吃手,可能是「口腔敏感期」,家長正確引導很重要

張女士去年生了一個男孩,一家人都很高興,在生活中也是格外重視照顧孩子,張女士與愛人在生活中也在不斷學習育兒知識。在前一陣子,張女士發現寶寶總是喜歡把手伸到嘴裡,寶寶的奶奶看到之後很擔心,認為寶寶的手上有細菌,吃手對於寶寶健康不利,於是總是把寶寶的手抽出來,把寶寶的手緊緊攥著,不讓寶寶吃手,寶寶每次都會大聲哭鬧。每次張女士都會來阻攔,她在學習育兒知識的時候,學習「口腔敏感期」,知道在這個時候阻止孩子吃手是弊大於利。

如果父母發現寶寶在成長的一個階段中,特別喜歡吃手的話,說明寶寶在這個時候進入到了「口腔敏感期」,這是一種正常現象。

寶寶愛吃手,可能是「口腔敏感期」,家長正確引導很重要

口腔敏感期,寶寶會有哪些表現呢?

1、喜歡吃手。寶寶在這個時期,特別喜歡往嘴裡塞東西,手腳只寶寶能夠伸到嘴裡的最近的東西,於是就成為塞到嘴裡的東西的首選。

2、食慾大增。在這個時期的寶寶,特別喜歡食物,倒不是說寶寶的食量變得有多大,他們未必會完全吃掉眼前的食物,不過會仔細的品嘗,即使吃的不算多,他們也會有吃的衝動。

3、喜歡咬人。在這個時期,當食物與自己的手腳無法滿足自己的時候,他們就會咬其他人或者是物品。

寶寶愛吃手,可能是「口腔敏感期」,家長正確引導很重要

很多父母或者是家中的老人看到寶寶出現這種情況,都有一種如臨大敵的感覺,會想辦法來幹預寶寶這種行動,其實,在這個時候阻止寶寶不會給寶寶帶來有利影響,反而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寶寶的成長:

1、影響寶寶手指發育。在吃手的時候,是能夠鍛鍊寶寶的手指靈活性,寶寶吃手也是有一個過程的,從開始的一根手指到整個手,說明寶寶對於手的掌控在逐漸靈活。

2、影響寶寶協調性。寶寶將手放入嘴中,是一種手腦協調的鍛鍊,阻止寶寶的話,就是在破壞寶寶手腦協調。

3、寶寶會找替代品來代替手指放入嘴裡。在這個時期,父母的阻止會讓寶寶暫時不會把手放入嘴中,不過只要口腔敏感期還沒有過去,寶寶就會拿其他物品放入嘴裡,會對寶寶的口腔健康造成威脅。

寶寶愛吃手,可能是「口腔敏感期」,家長正確引導很重要

父母該如何幫助寶寶度過口腔敏感期呢?

1、給寶寶添加輔食

當寶寶六個月的時候,就可以給寶寶添加輔食了,在這一段時間,也是寶寶逐漸進入口腔敏感期的時期。

在這個時候給寶寶添加輔食,除了能夠給寶寶補充成長所需的原因外,還能夠幫助寶寶健康的度過口腔敏感期。寶寶吃手,也就是因為在這個時候,他們是在使用嘴來探索世界,給寶寶添加輔食,就是在培養寶寶的飲食習慣,讓寶寶知道不只是只能用嘴來探索世界的。

寶寶愛吃手,可能是「口腔敏感期」,家長正確引導很重要

2、用其他物品來代替手指

在這個時候,父母可以準備一些奶嘴來給寶寶含在嘴裡,當寶寶的嘴裡有能夠用來咬的物品的時候,就不會把手放入嘴裡了。當然,要選擇合適寶寶的奶嘴,安全是第一位,還要依照寶寶的興趣來給寶寶選擇奶嘴,這樣寶寶才會願意咬。

3、及時清潔寶寶的手腳

寶寶的在吃手的時候,會把手上的細菌,灰塵等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吃下去,影響寶寶的健康。因此,在生活中,父母要經常清潔寶寶的手腳,還有幫助寶寶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這樣寶寶就會自覺主動的去重視個人的衛生。

寶寶愛吃手,可能是「口腔敏感期」,家長正確引導很重要

寶寶在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行為,這是正常現象,父母需要掌握足夠的育兒知識,隨機應對,為寶寶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相關焦點

  • 小孩子愛吃手指咬,可能已經進入口腔敏感期,正確的引導非常重要
    孩子們在進入口腔敏感期後,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喜歡亂吃東西,他們很可能會把身邊的一切,都放進嘴裡嚼。因此,像小孩子吃飯用的湯匙,圍著脖子的圍兜,就成了很多小孩子非常喜歡吃的東西。也許有些父母,會對孩子的這種行為進行幹預,但這其實是孩子口腔敏感期的重要表現。二、小孩子喜歡咬手腳。
  • 娃愛吃手,進入「口腔敏感期」家長適當添加輔食,助寶寶健康成長
    吃手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很多父母都認為寶寶不應該吃手,不過很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孩孩子喜歡吃手的這個階段是孩子的口腔敏感期,父母要採取正確的引導方式,才能幫助孩子健康的度過這個時期。3、喜歡吃手,吃腳當孩子進入口腔敏感期的時候,最標準的動作就是吃手,吃腳。他們會將自己身邊能夠接觸到的東西全部塞到自己嘴裡,不僅僅是手,這個時候的寶寶柔韌性很好,還會將腳也塞到嘴裡。
  • 小孩喜歡吃手指咬東西,可能是進入了口腔敏感期,正確引導很重要
    小英小孩之所以會有這種表現,其實是因為口腔敏感期在作祟。因為處於0-2歲的寶寶,往往會經歷口腔敏感期這一階段,因此會做出一些家長難以理解的行為,例如他們會將東西往嘴巴裡面塞。 所以,家長如果能夠充分了解小孩的口腔敏感期,那麼面對小孩在這一階段,做出的一些奇怪舉動,往往就不會感到著急和擔憂了。
  • 寶寶愛吃手,或許是「口腔敏感期」到了,這樣做讓寶寶健康成長
    寶寶吃手、啃腳還咬人?別擔心,或許是「口腔敏感期」到了寶寶喜歡吃手、啃腳、愛咬人,可能是口腔敏感期到了孫瑞雪在《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中這樣寫到:當兒童出生時,他能夠使用的唯一的器官是他的口、眼睛和體感。
  • 孩子愛吃手?多半「口腔敏感期」作祟,適當添加輔食助力寶寶成長
    閨蜜給我打電話說最近她特別苦惱,她家5個月的寶寶總是把小手放在嘴巴裡吃個不停,有時剛給孩子穿上一件新衣服,結果口水流的到處都是。而且閨蜜還認為孩子吃手特別不衛生,上面的細菌會危害孩子的身體健康。我趕緊打斷閨蜜的話語並對她說:娃愛吃手並不一定就是壞事,而有可能是進入了口腔敏感期。
  • 寶寶總喜歡吃手?可能是「口腔敏感期」在作怪,父母別過度幹預
    吃手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很多父母都認為寶寶不應該吃手,不過很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孩孩子喜歡吃手的這個階段是孩子的口腔敏感期,父母要採取正確的引導方式,才能幫助孩子健康地度過這個時期。什麼是口腔敏感期?3、喜歡吃手,吃腳當孩子進入口腔敏感期的時候,最標準的動作就是吃手,吃腳。他們會將自己身邊能夠接觸到的東西全部塞到自己嘴裡,不僅僅是手,這個時候的寶寶柔韌性很好,還會將腳也塞到嘴裡。
  • 寶寶喜歡吃手,多半進入「口腔敏感期」,父母分階段引導更有效
    若是大家細心觀察的話,會發現不少寶寶都喜歡吃手,而且每次都吃的津津有味,好像發現了什麼美食一般。這在很多人看來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因為畢竟他們還小,吃手也是自然反應。但其實這種行為也是要分年齡段的,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家長是可以不在意的,但隨著年齡不斷增長,若孩子依然改不掉這個習慣的話,那作為父母,就要開始重視起來了。
  • 怎麼抓住寶寶的口腔敏感期?
    敏感期,對寶寶來說是黃金一般貴重的時期,是寶寶在對外界探索,感知這個世界,認識周圍的一切的重要時期。口腔敏感期一般在2-12個月出現。一般表現為:愛吃手,愛咬人,什麼東西都喜歡往嘴裡塞。如果在口腔敏感期,家長能給寶寶提供自由的環境和選擇,允許他們的各種「吃」,敏感期就會很快順利度過,如果老是因為不衛生,怕咬壞了等原因阻礙孩子用口去探索世界,那麼這一敏感期變會持續很長時間,反覆出現到三四歲甚至更久。
  • 寶寶喜歡吃手可能是進入「口腔敏感期」,這樣做讓寶寶健康成長
    但是如果寶寶吃手的行為一直延續,甚至在兩歲之後還有吃手的習慣,那麼父母就要引起重視,可以通過循序漸進的辦法引導寶寶儘量做到不吃手。寶寶在出生之後會經歷很多敏感期,比如爬行敏感期,語言敏感期,走路敏感期等,而吃手則是代表著寶寶進入了口欲敏感期。
  • 寶寶喜歡吃手,可能是進入「口腔敏感期」,這樣做讓寶寶健康成長
    一般寶寶從三四個月開始就會出現吃手的行為,對於這個月齡段的寶寶,父母其實不用太過擔心,因為吃手完全是他們的正常反應。但是如果寶寶吃手的行為一直延續,甚至在兩歲之後還有吃手的習慣,那麼父母就要引起重視,可以通過循序漸進的辦法引導寶寶儘量做到不吃手。
  • 寶寶進入口欲期,什麼都往嘴巴塞?家長正確的引導很重要
    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34;,比如語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大動作敏感期等等,每度過一個時期就意味著寶寶又成長了一點,所以家長要用合適的方式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們更好的度過這一階段。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寶寶在吃手的時候,大腦也在飛速的運動,也就是說吃手對寶寶的智力也有著一定的好處。
  • 喜歡吃手的寶寶,家長應該怎麼辦?三步輕鬆度過「口腔敏感期」
    但不管怎麼樣,寶寶的吃手習慣就是改不了,而且還有嚴重的趨勢這讓張媽媽很擔心,寶寶的小手多髒啊,各種細菌和病菌,一旦進入寶寶的身體,孩子得了病可怎麼辦?其實,張媽媽也別太著急,對應寶寶的年齡,孩子這種表現其實就是口腔敏感期到了。
  • 寶寶處於「口腔敏感期」,家長可以這麼做
    果果不管什麼時候,哪怕吃飽了飯,她也愛吃手指。王女士覺得這樣不衛生,於是就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醫生卻說這是孩子的正常現象,不必太過著急。可是王女士還是有些擔心,孩子愛吃手指究竟是哪些原因導致的呢?寶寶吃手指一般發生在什麼時候?
  • 寶寶「口腔敏感期」時,家長這麼做,有益孩子健康成長
    電視機裡的動漫人物就是寶寶一個很好的模仿對象,寶寶在潛移默化中就學會了吃手指行為,還慢慢的把這個行為轉化為一種習慣。孫瑞雪在《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中這樣寫到:「當兒童出生時,他能夠使用的器官就是他的口、眼睛和體感。
  • 寶寶屬老虎的?為啥總愛咬各種東西?其實是娃到了「口腔敏感期」
    當然,每個寶寶的情況不同,可能有些寶寶持續的時間會長一些,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但是家長需要注意點,如果在這個持續時期,沒有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比如強制性的禁止等,那麼很有可能會出現「口腔敏感期滯後」的情況。
  • 吃手、咬人怎麼破?聊聊口腔敏感期
    再說說普遍現象:現象一:愛吃手我了解0-2歲的寶寶要渡過一個口腔敏感期,就是用嘴來體驗一切事物,也包括吃手,所以我一直都沒有幹涉寶貝尚兒這方面的「愛好」,吃手就讓她吃個夠。處在口腔敏感期的寶寶傾向於用嘴巴獲取信息和滿足感,通常這個時期是伴隨著出牙而出現的。咬人又是一個很惱人的敏感期行為,5~7個月的寶寶,通常是出牙痛而咬人,8~14個月的寶寶咬人,除了出牙的因素,通常會在高興時咬人,如果父母制止,他們很可能停止。1歲半到3歲的寶寶咬人通常是不高興,或者想要引起別人注意、控制別人。
  • 寶寶頻頻把手當食物,孩子進入口腔敏感期,父母這樣引導就對了
    寶寶沒有理會我,我把他的小手拉開,他卻哭了起來。我只好又讓他把手放進嘴裡,他又認真地吮吸起來。 當我不再阻止他,細心觀察他這個行為的時候,我發現兒子吮吸小手的時候,不像在把手當食物,更像在探索、在練習。 後來學習了育兒知識才知道,寶寶最初是用口來認識世界的,他通過口來認識自己的身體,通過吃手來喚醒手的功能。
  • 可能是「口腔敏感期」,家長要知道這幾點
    在嬰幼兒時期,家長總是能看見孩子抱著自己的手吃個不停,甚至還會讓很多的父母產生一種想法:真的有這麼香嗎?其實這就是孩子進入了「口腔敏感期」的表現,如果家長只是一味的阻止並不能產生任何的作用那麼孩子進入「口腔敏感期」,會有什麼樣的表現?
  • 自家寶寶吃手啃腳還愛咬人?別著急,多半是進入「口腔敏感期」
    聽完以後我哈哈大笑,並對閨蜜說:"別擔心,或許是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到了"。其實有很多寶寶都像閨蜜家的孩子一樣,他們吃手,啃腳,甚至在月齡比較大的時候還咬人,這都是口腔敏感期的諸多表現,新手父母應該好好了解一番。
  • 寶寶吃手吃腳撕紙敏感期,家長學會引導,讓孩子更聰明
    更有可能的是在小的時候,家長沒有給孩子吸夠,等孩子長大了,家長管不住了孩子會吸個夠。而孩子在小的時候吸吮手指,家長任由孩子吸吮,等過了口腔敏感期,孩子也吸夠了,自然就不願意再吸了。孩子有安全感,情緒穩定才能學習更多的東西當孩子處於口腔敏感期的時候,沒有一個東西在口腔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