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推行網際網路+護理服務 2019網際網路醫療概念股有哪些

2020-12-20 至誠財經網
  至誠網(www.zhicheng.com)5月14日訊

  12日是第108個國際護士節。記者日前從北京市衛生健康委獲悉,截至2018年底,全市註冊護士總數12.4萬人,較2015年增長8.8%;全市每千人口註冊護士數5.74人,醫院醫護比達到1:1.33,均位居全國前列。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處副處長劉穎表示,今年北京市還將繼續推進「網際網路+護理服務」,在東城區、朝陽區、石景山區開展試點工作,通過「線上申請、線下服務」模式,為出院患者或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護理服務,滿足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健康需求。

  據悉,2017年北京市率先實行護士區域註冊,即在北京市任何一家醫療機構註冊的護士,可同時在當地其他醫療機構執業,該舉措為大醫院專科護士到基層和社會辦醫療機構提供優質護理服務打通了政策通道。

  截至2018年底,北京市共有2700多名護士在多個醫療機構執業,其中到基層多點執業的佔91%。不僅如此,2018年北京市實現護士註冊「全程網上辦,最多跑一次」,申請材料進一步精簡,流程進一步優化,辦理時間由20個工作日縮短到9個工作日以內。

相關推薦

蔚來汽車概念股票有哪些?蔚來汽車概念股一覽

醫藥概念股票有哪些?醫藥概念龍頭股一覽

今日頭條概念股龍頭大漲 今日頭條概念股票有哪些?

相關焦點

  • 衛生健康委:開展「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開展「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19〕80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衛生計生委):為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
  • 有了「網際網路+醫療健康」 看病便捷多了
    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廣東省「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示範省建設要求,夯實醫療健康發展基礎,健全服務體系,創新服務模式,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建設。網際網路醫院雲平臺日益完善據了解,自網際網路醫院上線服務以來,市中醫院註冊網際網路醫生45個,複診病例84例,諮詢病例129例,開具處方25人次。據悉,2019年12月18日中山市人民醫院、中山市中醫院、中山市博愛醫院、中山市小欖人民醫院、中山市陳星海醫院等首批5家網際網路醫院正式上線服務。
  • 槓桿證券配資公司炫多配資 網際網路醫療相關概念股有望受益
    包括網際網路醫院、遠程醫療、「網際網路+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網際網路+藥品供應保障」服務、以及「網際網路+醫學教育」、「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服務等新型網際網路醫療服務模式層出不窮。  而從用戶量來看,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醫療用戶量已達到6.2億,接近移動網際網路用戶七成。  此前,國家醫保局發布《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的指導意見》。
  • 「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將擴至全國
    日前,國家衛健委研究起草《關於進一步推進「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原明確的試點省份(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繼續開展試點外,其他省份原則上至少確定1個城市開展「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
  • 網際網路+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疫情期間在線醫療諮詢人次...
    3月2日消息,國家醫療保障局官網發布關於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網際網路+」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提出將符合條件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 疫情驅動「網際網路+護理服務」供需雙增,未來大有可為!
    隨著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國民觀念的轉變,未來在相關法律、法規制定、護士權益得到保障的情況下,居家護理服務行業蘊含巨大的市場潛力,有望成為醫療衛生服務中的一部分,將優化醫療服務,緩解醫院床位緊張、供需矛盾的現象。  眾所周知,中國有全世界最龐大老齡人口,同時又是老齡化最快經濟體之一。中國老年人生存狀況對中國社會影響巨大,在轉型時期尤甚。
  • 發布|國家衛委:進一步推進「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
    2019年,我委開展了「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部分省市積極開展「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在完善管理制度、防控執業風險、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一定成效。加強對網際網路信息平臺的管理,採取有效措施防控和應對風險。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建立完善「網際網路+護理服務」的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試點醫療機構要依法合規開展「網際網路+護理服務」,對服務對象進行全面評估,選派符合資質和能力條件的護士提供相關服務,切實保障醫療質量和安全。
  • 北京:執業醫師加入「網際網路+護理」
    記者從北京市衛健委了解到,新近修訂的《北京市網際網路居家護理服務目錄》公布。與去年相比,護理項目從原來的3類增至6類,新增康復護理、中醫護理及安寧護理,項目從原來的25個調整為39個。執業醫師也加入網際網路居家護理服務中。
  • 東臺市人民醫院:打造「網際網路+護理服務」促健康
    原標題:東臺市人民醫院:打造「網際網路+護理服務」促健康   近年來,東臺市人民醫院護理
  • 行業新聞 | 關於進一步推進「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政策解讀
    2019年1月,我委印發《關於開展「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確定北京等6省市開展「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重點為高齡或失能老年人、出院後患者、康復期患者和終末期患者等行動不便的人群,提供醫療護理服務
  • 國家衛健委:「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向全國各省拓展
    《通知》強調,各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統籌區域醫療資源,合理引導醫療機構增加護理服務供給。將「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與家庭醫生籤約、家庭病床、延續性護理等服務有機結合,為群眾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護理服務。同時,充分發揮大型醫院優質護理資源的幫扶帶動作用,藉助城市醫療集團、縣域醫共體、專科聯盟以及遠程醫療等形式,提升基層護理服務能力,讓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和基層醫療機構在「網際網路+護理服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 金牌護士領跑「網際網路+護理」賽道 創新發展改變護理產業格局
    近日,衛健委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擴大試點範圍,在2019年1月《關於開展「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規定的北京市等6個試點省市的基礎上,「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向全國各省拓展。這不僅在醫療護理界引起熱烈反響,更對整個護理產業格局帶來深遠影響。
  • 南通六院推出「網際網路+護理服務」智慧醫療新模式
    據悉,南通市第六人民醫院自今年2月起正式推出網際網路+護理服務,進駐的是江蘇省網際網路護理服務平臺,也是南通首家入駐省平臺的醫院。 26日中午,豔陽高照,湯鳳的心情也格外好。「今天要上門服務的寶寶是在我們醫院出生的,剛出生16天,又可以見到小寶,想想就有點小激動。」湯鳳有著11年的護理經驗,自從醫院婦產科成立後,就一直在這個病區裡。
  • 網際網路醫療全力戰「疫」,這個行業大爆發,萬億板塊迎強勢反彈,低估...
    除上海外,湖北省武漢市醫保局將部分網際網路醫療納入醫保支付,慢性病患者可享受線上診斷、在線支付和藥品配送上門的一站式服務。網際網路醫療既能夠讓人得到方便、快捷、可及的醫療服務和醫療諮詢服務,同時也可以減少了患者在醫院內的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 「網際網路+」背景下,區域醫聯體醫療質量管理創新服務有什麼特點?
    同時文章也提出了醫療質量管理一體同質、醫療質量監管實時可控、醫療服務流程快捷安全、醫療數據信息共享可知的網際網路+區域醫聯體醫療質量管理發展趨勢。英國NHS體系內的醫療機構實行統一管理,建立了社區醫療服務--地區醫院--教學醫院三級網絡,有明確的分級診療和轉診制度[2] 。德國的所有醫療機構均實行集團運行機制,集團統一管理內部財務、醫療質量、信息系統等,患者在集團內部實行雙向轉診[3] ;2018年起,德國所有醫療行業實行數位化辦公,包括儲存每位公民所有健康信息的電子醫療卡、遠程診療、醫保在線支付等。
  • 醫護到家網際網路+護理站及全國護士上門服務
    醫護到家的出現,彌補了此類服務的不足,同時為了更好地適應法律法規,醫護到家不僅建設有網絡平臺,同時還利用各類技術優勢,打造了網際網路+護理站,其北京護理站已經正式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資格,醫護到家還計劃在上海、福建、瀋陽、武漢等地開設更多的社區網際網路+護理站。
  • 南京建鄴推「網際網路 護理」服務 護士上門服務
    採集標本、生命體徵監測、更換鼻飼管……輕點手機下單,就有「網約護士」上門服務。南京市建鄴區藉助第三方平臺,創新推出11種線上申請、線下上門的「網際網路 護理」服務,為特殊人群護理免去奔波之苦。「建鄴網約護理」平臺去年11月正式開通,使用第三方泰樂e家微信公眾號為失能、半失能老人,術後需護理人群及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線上申請、線下上門護理服務。居民一鍵預約,平臺根據患者預約申請向相關醫療機構派單,醫療機構安排護理人員提供上門護理服務。目前,平臺已納入華世佳寶婦產醫院、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3家護理院,已完成100餘次上門服務。
  • 對護士手機定位、聚焦行動不便老人,「網際網路+護理服務」將擴大...
    明年,我國「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要擴大試點範圍了。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最新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推進『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在北京等6個省市已有「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的基礎上,其他省份原則上至少確定1個城市開展「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試點期限為明年1年。
  • 從0到1:全景類型化解析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的法律風險
    近期,浙江、天津、上海等省市,將「網際網路+醫療」納入醫保範疇,一道道阻礙網際網路醫療發展的關卡或將被徹底打破。網際網路醫療迎來時代發展新機遇,諸多企業、醫療機構正瞄準進軍該行業。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i醫法律服務團隊長期深耕於醫療大健康法律服務領域,專注研究網際網路醫療領域法律問題。針對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特點,梳理網際網路醫療行業中的法律和從業風險,並對相關從業者作出風險提示。
  • 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醫療診後行業白皮書
    隨著近年來網際網路、雲計算等技術的興起,政府也越來越重視依託網際網路平臺去輔助診後相關工作,並於2019年專門提出「網際網路+護理」的試點工作方案,推動網際網路醫療診後的進一步發展。 根據艾瑞測算,診後醫療及護理的線上滲透率不斷提高,從2015年滲透率不足5%,至2019年已達到8.5%。預計2019年整個行業需求端規模已高達2,839.6億元,預計2020年行業需求端規模將突破3000億元。目前行業存在的痛點主要包括行業標準缺失、醫護缺乏服務動力以及患者要求不斷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