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生健康委:開展「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開展「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19〕80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衛生計生委):為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
-
有了「網際網路+醫療健康」 看病便捷多了
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廣東省「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示範省建設要求,夯實醫療健康發展基礎,健全服務體系,創新服務模式,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建設。網際網路醫院雲平臺日益完善據了解,自網際網路醫院上線服務以來,市中醫院註冊網際網路醫生45個,複診病例84例,諮詢病例129例,開具處方25人次。據悉,2019年12月18日中山市人民醫院、中山市中醫院、中山市博愛醫院、中山市小欖人民醫院、中山市陳星海醫院等首批5家網際網路醫院正式上線服務。
-
槓桿證券配資公司炫多配資 網際網路醫療相關概念股有望受益
包括網際網路醫院、遠程醫療、「網際網路+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網際網路+藥品供應保障」服務、以及「網際網路+醫學教育」、「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服務等新型網際網路醫療服務模式層出不窮。 而從用戶量來看,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醫療用戶量已達到6.2億,接近移動網際網路用戶七成。 此前,國家醫保局發布《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的指導意見》。
-
「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將擴至全國
日前,國家衛健委研究起草《關於進一步推進「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原明確的試點省份(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繼續開展試點外,其他省份原則上至少確定1個城市開展「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
-
網際網路+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疫情期間在線醫療諮詢人次...
3月2日消息,國家醫療保障局官網發布關於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網際網路+」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提出將符合條件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
疫情驅動「網際網路+護理服務」供需雙增,未來大有可為!
隨著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國民觀念的轉變,未來在相關法律、法規制定、護士權益得到保障的情況下,居家護理服務行業蘊含巨大的市場潛力,有望成為醫療衛生服務中的一部分,將優化醫療服務,緩解醫院床位緊張、供需矛盾的現象。 眾所周知,中國有全世界最龐大老齡人口,同時又是老齡化最快經濟體之一。中國老年人生存狀況對中國社會影響巨大,在轉型時期尤甚。
-
發布|國家衛委:進一步推進「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
2019年,我委開展了「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部分省市積極開展「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在完善管理制度、防控執業風險、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一定成效。加強對網際網路信息平臺的管理,採取有效措施防控和應對風險。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建立完善「網際網路+護理服務」的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試點醫療機構要依法合規開展「網際網路+護理服務」,對服務對象進行全面評估,選派符合資質和能力條件的護士提供相關服務,切實保障醫療質量和安全。
-
北京:執業醫師加入「網際網路+護理」
記者從北京市衛健委了解到,新近修訂的《北京市網際網路居家護理服務目錄》公布。與去年相比,護理項目從原來的3類增至6類,新增康復護理、中醫護理及安寧護理,項目從原來的25個調整為39個。執業醫師也加入網際網路居家護理服務中。
-
東臺市人民醫院:打造「網際網路+護理服務」促健康
原標題:東臺市人民醫院:打造「網際網路+護理服務」促健康 近年來,東臺市人民醫院護理
-
行業新聞 | 關於進一步推進「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政策解讀
2019年1月,我委印發《關於開展「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確定北京等6省市開展「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重點為高齡或失能老年人、出院後患者、康復期患者和終末期患者等行動不便的人群,提供醫療護理服務
-
國家衛健委:「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向全國各省拓展
《通知》強調,各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統籌區域醫療資源,合理引導醫療機構增加護理服務供給。將「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與家庭醫生籤約、家庭病床、延續性護理等服務有機結合,為群眾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護理服務。同時,充分發揮大型醫院優質護理資源的幫扶帶動作用,藉助城市醫療集團、縣域醫共體、專科聯盟以及遠程醫療等形式,提升基層護理服務能力,讓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和基層醫療機構在「網際網路+護理服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
金牌護士領跑「網際網路+護理」賽道 創新發展改變護理產業格局
近日,衛健委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擴大試點範圍,在2019年1月《關於開展「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規定的北京市等6個試點省市的基礎上,「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向全國各省拓展。這不僅在醫療護理界引起熱烈反響,更對整個護理產業格局帶來深遠影響。
-
南通六院推出「網際網路+護理服務」智慧醫療新模式
據悉,南通市第六人民醫院自今年2月起正式推出網際網路+護理服務,進駐的是江蘇省網際網路護理服務平臺,也是南通首家入駐省平臺的醫院。 26日中午,豔陽高照,湯鳳的心情也格外好。「今天要上門服務的寶寶是在我們醫院出生的,剛出生16天,又可以見到小寶,想想就有點小激動。」湯鳳有著11年的護理經驗,自從醫院婦產科成立後,就一直在這個病區裡。
-
網際網路醫療全力戰「疫」,這個行業大爆發,萬億板塊迎強勢反彈,低估...
除上海外,湖北省武漢市醫保局將部分網際網路醫療納入醫保支付,慢性病患者可享受線上診斷、在線支付和藥品配送上門的一站式服務。網際網路醫療既能夠讓人得到方便、快捷、可及的醫療服務和醫療諮詢服務,同時也可以減少了患者在醫院內的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
「網際網路+」背景下,區域醫聯體醫療質量管理創新服務有什麼特點?
同時文章也提出了醫療質量管理一體同質、醫療質量監管實時可控、醫療服務流程快捷安全、醫療數據信息共享可知的網際網路+區域醫聯體醫療質量管理發展趨勢。英國NHS體系內的醫療機構實行統一管理,建立了社區醫療服務--地區醫院--教學醫院三級網絡,有明確的分級診療和轉診制度[2] 。德國的所有醫療機構均實行集團運行機制,集團統一管理內部財務、醫療質量、信息系統等,患者在集團內部實行雙向轉診[3] ;2018年起,德國所有醫療行業實行數位化辦公,包括儲存每位公民所有健康信息的電子醫療卡、遠程診療、醫保在線支付等。
-
醫護到家網際網路+護理站及全國護士上門服務
醫護到家的出現,彌補了此類服務的不足,同時為了更好地適應法律法規,醫護到家不僅建設有網絡平臺,同時還利用各類技術優勢,打造了網際網路+護理站,其北京護理站已經正式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資格,醫護到家還計劃在上海、福建、瀋陽、武漢等地開設更多的社區網際網路+護理站。
-
南京建鄴推「網際網路 護理」服務 護士上門服務
採集標本、生命體徵監測、更換鼻飼管……輕點手機下單,就有「網約護士」上門服務。南京市建鄴區藉助第三方平臺,創新推出11種線上申請、線下上門的「網際網路 護理」服務,為特殊人群護理免去奔波之苦。「建鄴網約護理」平臺去年11月正式開通,使用第三方泰樂e家微信公眾號為失能、半失能老人,術後需護理人群及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線上申請、線下上門護理服務。居民一鍵預約,平臺根據患者預約申請向相關醫療機構派單,醫療機構安排護理人員提供上門護理服務。目前,平臺已納入華世佳寶婦產醫院、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3家護理院,已完成100餘次上門服務。
-
對護士手機定位、聚焦行動不便老人,「網際網路+護理服務」將擴大...
明年,我國「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要擴大試點範圍了。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最新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推進『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在北京等6個省市已有「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的基礎上,其他省份原則上至少確定1個城市開展「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試點期限為明年1年。
-
從0到1:全景類型化解析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的法律風險
近期,浙江、天津、上海等省市,將「網際網路+醫療」納入醫保範疇,一道道阻礙網際網路醫療發展的關卡或將被徹底打破。網際網路醫療迎來時代發展新機遇,諸多企業、醫療機構正瞄準進軍該行業。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i醫法律服務團隊長期深耕於醫療大健康法律服務領域,專注研究網際網路醫療領域法律問題。針對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特點,梳理網際網路醫療行業中的法律和從業風險,並對相關從業者作出風險提示。
-
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醫療診後行業白皮書
隨著近年來網際網路、雲計算等技術的興起,政府也越來越重視依託網際網路平臺去輔助診後相關工作,並於2019年專門提出「網際網路+護理」的試點工作方案,推動網際網路醫療診後的進一步發展。 根據艾瑞測算,診後醫療及護理的線上滲透率不斷提高,從2015年滲透率不足5%,至2019年已達到8.5%。預計2019年整個行業需求端規模已高達2,839.6億元,預計2020年行業需求端規模將突破3000億元。目前行業存在的痛點主要包括行業標準缺失、醫護缺乏服務動力以及患者要求不斷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