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貧富差距也在不斷地拉大,所以慈善業也就興起,現在很多富豪、企業都喜歡做慈善,作為富豪,做慈善可以提高自己的社會名聲,作為企業也同理,可以在大眾面前提升企業形象,從而吸引到更多的客源。
甚至現在有些明星為了沽名釣譽,表面是大慈善家,公益事業做得風聲水起,而背地裡利用各種手段逃脫的稅款居然都已經超過億元,這是現代社會的矛盾還是人性本來的矛盾?所以,慈善一詞在大眾眼中,變得越來越沒有一開始的單純和神聖,有時候更像是一種嘲諷。
但是,任何事都不能一竿子打死,總有人是在認真做慈善的,但是慈善大軍之中,有一位90歲的老人,著實讓人震驚,但在知道這背後的故事之後,這位老人不禁讓人感到十分敬佩,他就是白方禮。
有錢人做慈善很常見,但你見過蹬三輪賺錢做慈善的事嗎,這可不常見,就是這背後的善良、無私的心胸也是難得一見,曾經90歲的白方禮說:「三輪車我蹬不動了,這是我給孩子們的最後一筆錢。」
人窮心不窮
白方禮出生於1913年,從家中的祖輩開始,就是窮人,家境貧寒,家裡的情況更不用說供他讀書了,根本就難以承擔學費,所以從13歲起,白方禮就開始給別人打短工來賺錢。
後來,1944年的時候,白方禮因為日子實在太艱難,無法過活,於是就逃到了天津,在天津成了流浪漢,就這麼流浪了幾年之後,當上了三輪車夫。蹬三輪毫無疑問是一件辛苦事,每天不僅要起早貪黑,還經常會受到顧客的責罵和挨打,再加上當時的苛捐雜稅,白方禮靠蹬三輪的錢也依舊讓生活十分艱難。
但是解放後的白方禮,去到了天津的一家河北運輸廠工作,就靠著這份工作,他撫養著自己的四個孩子,讓他們順利上了大學,同時,他還有一個年紀輕輕就守寡的姐姐,白方禮也二話不說的承擔起了供養姐姐的責任,還支援侄子上了大學。
就靠白方禮一個人上班,他就要養活這麼多人,但是他從來沒有後悔或者嫌累過,因為自己沒有上過學,沒有念過書,所以白方禮對知識十分嚮往,他由衷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接受教育,從小就教導自己的孩子要好好學習。雖然生活並不富裕,但是白方禮的內心始終是富裕的。
蹬三輪賺錢幫助貧困孩子
白方禮從河北運輸廠退休後又在一家油漆廠補差,1982年,白方禮開始了個體三輪客運,每天十分辛苦,但勤勞的白方禮還是在省吃儉用之下攢下了一些錢。
到了1987年,已經有74歲高齡的白方禮做了一個決定,一個在旁人眼裡看來不太正常甚至是有些瘋狂的舉動,他決定用自己蹬三輪的收入去幫助那些貧困的孩子上學,他希望更多像他小時候一樣貧窮的孩子,能夠有機會上學,有機會接受教育,他希望自己能夠用微薄的的力量幫助他們實現夢想。
於是,白方禮就堅持蹬了十多年的三輪車,直到他去世。
我們都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白方禮的堅持讓人不敢相信,因為他靠著自己的勞動,靠著蹬三輪十分微薄的收入竟然在十多年的時間裡累計共捐了35萬元,資助了300多個大學生的學費和生活費。
而這35萬元,每一分都是白方禮自己一腳一腳踏出來的,都是每一滴汗水的結晶。
據白方禮的女兒說,白方禮在80歲的時候,一整宿沒有回家,就是因為接了一個去送貨大的急活,於是他就一個人用三輪車拉著貨物在夜裡蹬了幾十公裡,然而到手的錢自己還沒有捂熱就全部捐了出去。
無私為人,令人動容
白方禮雖然在十多年的時間裡,捐了35萬元,但是他自己卻是極端的樸素,他的生活可以說十分的清貧,有時候看上去真的就像乞丐一般,這是為什麼?
因為白方禮長年節儉,不給自己買好吃的,錢都是省下來捐給孩子們的,所以當有人問他為什麼不給自己買點好的,吃多一點,白方禮總是回答他們下頓下頓,可是誰都知道,白方禮的下一頓依舊是十分簡單樸素的夥食。
並且,為了省錢,白方禮是幾乎沒有什麼新衣服的,衣服從來都是穿了又穿,都是有歷史的舊衣服,更不用說什麼搭配了,白方禮的鞋帽衣衫從來都不是配套的,要麼是他從街邊撿回來的,自己洗乾淨之後縫縫補補再接著用,為此白方禮還十分自豪,笑著說自己的衣服不用花錢。
但是雖然白方禮的衣服穿得不講究,毫無美感可言,但是,只要白方禮蹬上他的三輪車,他就是這座城市最美的風景線,他就是穿梭於街頭巷口的最美的一抹身影。
天使爺爺回到天堂
2005年的9月23日,白方禮老人安詳地離開了這個世界,白方禮的生命永遠停留在了他92歲的那年。
在白方禮遺體存放的天津第三醫院,在白方禮親人的車距離醫院還很遠的時候,醫院外面自發為白方禮老人來送行的人群就已經堵滿了馬路,所有曾經被白方禮幫助過的孩子,以及那些被白方禮精神感動的人都前來弔唁,希望能送白方禮最後一程,甚至有人在白方禮的靈車前還高聲大哭了起來,送行的人之多,短短一條路,靈車竟花費了半個小時才開出去。
曾經有一位讀者發給了天津日報一條簡訊,上面寫著:「他的善良與無私讓我汗顏,一個朝朝暮暮甘為駱駝牛馬的人走了,所有人都應該低下你們的頭。」
有人形容白方禮,這35萬怎麼省出來的,就是「一個饅頭,一碗白水」,日日如此,十餘個年頭來,他始終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如何幫助別人身上,自己生活的卻是十分潦草。
積小善成大善,在他90歲的時候,他才說:「三輪車我蹬不動了,這是我給孩子們的最後一筆錢。」一個90歲的老人,一個居然可以蹬三輪車堅持到90歲的老人,不禁讓人肅然起敬,現在白方禮老人,這位善良的天使,回到了天堂之中,再也沒有辛苦,他的幾百個孩子們也好好的生活著,這就是對白方禮最好的慰藉了。
小結:
有人說「人性本惡」,但是看到年近百歲的白方禮堅持蹬三輪捐助貧困孩子讀書的事跡,讓人不得不重新對人性充滿希望,要知道,那是一群素昧平生的孩子啊。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像白方禮這樣的呢?
我們說,人在順境裡幫助他人也不過是順水推舟,是不費力的,但是自己身處困境卻依舊要幫助別人一把,這是雪中送炭,這是很難的。能做到的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無私的送給別人,不求任何回報的事情,是極少的,所以也是極其值得尊敬的。每個一烈日下,每一個寒風中,每一場大雨時,每一場雪降時,白方禮騎著三輪車的背影,會刺痛每一個有良知的人,同時也會溼潤每一個人的眼眶,溫暖每一個人的內心。
就像白方禮老人的女兒說的那樣,老人雖然沒有為他們留下什麼物質遺產,但是他的精神就是送給子女,送給後人,最豐厚的精神禮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