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的白方禮,一位不需要任何鮮花和掌聲的支教

2020-12-17 百家號

2008年3月13日,白方禮去世三年後,在46家媒體聯合主辦的首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中,在這個沒有獎品、沒有獎品、沒有獎金、沒有頒獎晚會的網絡評選中,他終於:「感動中國」。

白方禮老人

白方禮老人這是一位特殊的草根助學代表,在老人的默默幫助下讓300多名失學兒童返回了校園,接受了教育。白方禮老人助學的形式為生活傳遞著鮮花,為社會傳遞著溫暖,讓多少失學的孩子感受到了人間的溫度,走進了一個嶄新的春天。

急匆匆的腳步中,給我們世界留下的不僅僅是背影,還有我們的期待和愛的感召,這種莫名的感情讓我們繼續走下去。白方禮生於1913年,13歲給人打短工,1944年因逃難輾轉到天津,從小就沒有讀過書的他,流浪幾年後當上了三輪車夫。

靠起早貪黑蹬三輪車養家餬口,經常受人欺負,經常挨打受罵,嚴重的苛捐雜稅使得中日食不飽腹。解放後,白方禮靠自己的兩條腿成為了人民服務的勞動模範,也靠著兩條腿養大了四個孩子,其中三個上了大學。一個大字不識的老人,用三輪車披荊斬棘,把子女培養成了大學生。白方禮老人一直認為自己沒有文化,所以一直喜歡知識,喜歡特別有知識的人。

1987年開始,白方禮連續十多年靠自己蹬三輪車的收入幫助貧困的孩子實現了上學的夢想,直到2005年9月23日早上老人白方禮安詳的離開了這個人世間,丟下了那輛跟他二十年的「老朋友」。蹬三輪車20年,35萬的善款,這位老人用他的堅強的雙腿圓了三百多個貧困孩子的上學夢。20年時光荏苒,白方禮老人的支教事跡,走進了中國的五湖四海,走進了人們的心中,他感動了中國。

白方禮老人對記者說:「想想那些缺錢的孩子,我坐不住啊!我天天出車,24小時待客,一天總還能掙回二三十塊。別小看這二三十塊錢,可以供十來個苦孩子一天的飯錢呢!」

白方禮老人對兒女們說:「我要把以前蹬三輪車攢下的5000塊錢全部交給老家辦教育。這事你們是贊成還是反對都一樣,我主意定了,誰也別插槓了!」

白芳禮老人對南開大學老師說:「我這樣一大把年歲的人,又不識字,沒啥能耐可以為國家做貢獻了,可我捐助的大學生就不一樣了,他們有文化,懂科學,說不定以後出幾個人才,那對國家貢獻多大!」

白方禮老人對受助學生說:「同學們放心,我身體還硬棒著呢,還在天天蹬三輪,一天十塊八塊的我還要掙回來。" "你們花我白爺爺一個賣大苦力的人的錢確實不容易,我是一腳一腳蹬出來的呀,可你們只要好好學習,朝好的方向走,就不要為錢發愁,有我白爺爺一天在蹬三輪,就有你們娃兒上學念書和吃飯的錢。」

白方禮老人病重時對市民說:「我挺好的,謝謝大夥惦著,等我出院了,還要支教去!」

白方禮,沒有曼妙的舞姿和優美的曲線,卻用雙腿演繹著人生最美的篇章;沒有年輕力壯的力氣,但是他用消瘦的身軀支撐了300個孩子的夢想。

白方禮,因為你二十年如一日的助學捐款對很多「名人」根本是無情的諷刺,你不是一個蓋世的英雄,但是你是平凡中的強者。

請讓我們記住這位平凡中的老者,一位默默無聞的老者,一位不需要鮮花掌聲的老者,他的名字叫白方禮。同時也感謝現實生活中的白方禮們,是你們的默默奉獻才讓我們感受到世界原來這般美好。

相關焦點

  • 感動中國的白方禮,饅頭、白水簡單度日,卻為貧困生捐35萬
    國之脊梁白方禮「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魯迅有這樣一位國之脊梁,他蹬三輪20年,捐35萬善款,助力貧困學生上學,而自己多年來一直過著簡陋的生活。他就是白方禮。
  • 總有一種平凡,令我們淚流滿面——感動中國 白方禮
    5. 為了幫助更多的孩子上學,他把老屋賣了,又貸款開辦了「白芳禮支教公司」。公司的每一分利潤都捐給了教育事業。他自己每天仍然親自蹬三輪車掙錢。
  • 感動中國白方禮,你的故事從沒有人忘記。
    內容是滄州好人白方禮躺在病床上接受的最後一次採訪。雖然老人早已在2005年9月23日去世,但他的事跡仍舊叫我感動不已。一個並不算富有的老人,辛苦勞累了一輩子,本該安享一下晚年。卻為了一個樸素的願望:「不能讓家鄉的孩子們和他一樣,上不起學,讀不起書」。
  • 90歲高齡的白方禮:三輪車我蹬不動了,這是給孩子們的最後一筆錢
    但是,任何事都不能一竿子打死,總有人是在認真做慈善的,但是慈善大軍之中,有一位90歲的老人,著實讓人震驚,但在知道這背後的故事之後,這位老人不禁讓人感到十分敬佩,他就是白方禮。
  • 德國小夥在中國深山支教10年:我沒有感動中國,是被中國感動了
    他就是盧安克,一個在中國支教多年的德國人,為中國的教育事業付出多年心血。 一、隻身來到中國,投身支教事業 盧安克是一名德國人,1997年,盧安克第一次來中國旅遊,在南京的東南大學,他和中國學生同住了一段時間。
  • 2020中考結束 家長鮮花和掌聲相迎
    來源:吉網7月29日,10點10分,中考最後一科考試結束,在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青華校區考點,家長們用鮮花和掌聲迎接考生。圖為考試結束後,考生們手持鮮花高高躍起。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攝影記者 羅浩考生們有序走出考場。
  • 老外在中國大山支教10年,接受採訪稱:我來到中國是中國感動了我
    每年中國都會評選出十大年度感動人物以此來表彰感謝心懷大恩至善之人。人們之所以感動於這些故事,是因為他們讓人們相信這世間還存在著深情,讓人們發現世界的美好。他被人推選上「感動中國」,但極其低調的他卻著急地拒絕了,於他自己來說,自己所做之事微不足道,不足以成為榜樣,謙遜的他表示自己並沒有感動中國,而是被中國所感動,所以留了下來。
  • 德國小夥在中國山區支教10年:我沒有感動中國,是被中國感動了
    一般來說,為了能夠支援山村的教育事業發展,城市中會出現很多自願支教的學生及老師,而在他們的幫助之下,很多村子裡的孩子也獲得了受教育的機會。其實,除了中國的支教隊伍之外,還有著一些熱心教育事業的外國人。曾經,有一位德國小夥來到中國,並進入深山支教十八年的時間,然而,面對著「感動中國」提名的榮譽,他卻表示十分害怕。
  • 2015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最美支教老師
    看過《感動中國》之後,我的內心仿佛收到了神聖的洗禮,在感動於眼淚的背後,我收穫的不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語的那份震撼與動容。  27日晚上,2015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在CCTV1綜合頻道播出,在貴州支教長達9年多時間的朱敏才、孫麗娜夫婦被評上「感動中國人物。」
  • 鮮花和掌聲送給你們,致敬唐山「城市英雄」頒獎典禮隆重舉行
    當獲獎的的六大行業7位英雄代表走上主席臺,手捧鮮花和證書時,現場數百名市民爆發出熱烈的掌聲,表達了對獲獎城市英雄們的祝福,同時也表達了對全市各行各業普通勞動者的良好祝願。3月19日開始,一則「誰是城市英雄」的徵集語在唐山繁華的商業區大屏不斷滾動,成為唐山人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和網搜熱詞。
  • 德國小夥盧安克,在中國山區支教十年,被中國精神感動了!
    九年義烏教育已經普及,可是中國很多地方教育還沒有完全跟上,大山深處,還有許多留守兒童,沒有父母陪伴,從小受盡挫折。為了發展鄉村教育,很多大城市的孩子也會選擇到鄉村支教,除了熱心的中國人民,還有外國友人。德國人盧安克就是其中之一。
  • 那位感動中國的支教老師徐本禹,曾刺痛大眾眼睛,已任縣領導2年
    那一年,感動中國裡有這樣一位人物,雖然畢業於名校,又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研究生,但他卻選擇去支教,去用自己的愛溫暖每一個人,頒獎臺詞裡有這樣一句話:明亮的火光刺痛了我們的眼睛,無私的愛感動了每一個人。
  • 教師節收穫鮮花和祝福,鄭州23中教師分享感動和感悟
    陳佳玲老師分享從教32年的教書育人感悟,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校長薛瑩、校黨總支書記崔偉、副校長任國偉以及校工會主席付柏俊等校領導早早迎候在此,為到校上班的教職工們獻上一束鮮花,送上節日祝福;各班級教室裡,也是一派歡快溫馨的景象:黑板上寫著「老師,教師節快樂」的標語,同學們用鮮花、掌聲和問候迎接走進教室的各位老師,手捧鮮花的老師們臉上寫滿幸福。9月10日下午,鄭州23中召開慶祝教師節表彰大會,該校全體教職工歡聚一堂,共同慶祝第34個教師節。
  • 陸倩芳——一時成為支教人,一世都是支教魂
    本網12月10日訊 支教路上,艱辛和挑戰共存;支教路上,愛心和責任同行;支教路上,希望和夢想相伴。陸倩芳這一路走來,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堅持收穫了掌聲和鮮花。陸倩芳,一位擁有著三十年教齡的支教教師,從二十歲到五十歲,把自己所有的美好時光都奉獻給了雲貴大山深處的一個小村莊,奉獻給了那裡每一個求知好學的孩子們身上。三十年來,陸倩芳是老師更是班主任。
  • 鮮花掌聲,送我英雄!
    鮮花掌聲,送我英雄!三道堰群眾為他們送上鮮花,錦旗德源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紛紛拉起橫幅感謝每一位不辭辛勞的醫護人員不畏艱辛,逆向而上,舍小家為大家「感謝崇州、龍泉」——團結街道來自崇州市和龍泉驛區的醫療隊伍完成團結核酸檢測任務後準備離開的時候
  • 一德國小夥來華深山支教18年,卻害怕感動中國!最後結局怎樣?
    一般而言,為了能夠支持山村的教育事業發展,城市裡會出現許多自願支教的師生,而在他們的幫助下,許多山村的孩子也有了接受教育的機會。事實上,除了中國的支教人員外,還有一些外國學生對教育很感興趣。曾有一個德國小夥來到中國,並進入深山支教十八年,然而,面對「感動中國」提名這一榮譽,他卻表現出十分恐懼。那麼,這個德國人到底是誰?
  • 老外在中國深山支教10年,拒絕採訪害怕「感動中國」,最後怎樣了
    信念往往是支撐一個人做事的精神力量,有強大信念的人通常同時也具有超越常人的毅力,能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艱苦環境,能做出常人所做不出的犧牲,所以,有信念的人往往能讓人感到震驚動容,盧安克就是這樣一個人,這位地地道道的外國小夥,在中國的貧困地區支教數十年,不計報酬,不問西東,震撼了許多人的心靈。
  • 「法官十傑」感動中國
    當北京大學法學院一位學生問他是什麼動力在支持他忘我的工作時,費雲龍這樣回答:「病痛幾乎將我逼上了絕境。但我想人生就像是在走路,只要不倒下就要繼續走下去。為公正而生,我無怨無悔。」聽完這些話,這位北大學子向費雲龍深深鞠了一躬,他動情地對費雲龍說:「您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您的精神將鼓舞我也要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法官。謝謝您,費老師。」
  • 感動中國教師事跡:我沒有感動中國,是被中國感動了
    感動中國教師事跡+頒獎辭集萃《感動中國》是央視打造的精神品牌欄目,每年都會通過投票的方式選取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動的人物和團隊。回顧最近十年《感動中國》,教師這一身份從未缺席過頒獎臺。這裡面收錄了從2009-2019年間感動中國人物中的教師人物,這些人物的事跡和頒獎詞構成了議論文例子中最好的素材:「敘述+評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