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山之石|國外鄉村學校發展的五大模式探究

2021-01-07 谷盈青少年發展中心

縱觀世界各國鄉村學校發展史,雖然不同國家鄉村學校發展的策略各有差異,但最終都不同程度的促進了本國鄉村學校的發展。通過宏觀比較研究發現,各國鄉村學校發展都立足本國實際,採取了針對性的解決方案,總體,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五種模式。

一、特色發展模式

特色發展模式是各國根據鄉村地區的具體情況而實施特殊的政策及解決方案來促進鄉 村學校發展的一種模式。該模式將地 域特 色融 入 鄉 村 學 校 發 展 之 中 ,基 於 特 色 性 ,以 特 殊 「精準」對策來促進學校發展。鄉村地區在經濟、歷 史、文化等方面的差異性導致鄉村學校發展的差異性,所以必須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出針對性的政策調整與資源幫扶。這種 基於地域特色的鄉村學校發展模式,在考慮地 域特殊性 的同時能充分利用特色性促進學校發 展 ,以 點 帶 面 、同 中 求 異 ,用 當 地 的 特 色 資 源 帶動鄉村學校發展 ,讓鄉村學校走出發展困境 。

地廣人稀、幅員遼闊的澳大利亞,在解決鄉 村學校發展的困境時便是從地域特色出發,根據不同州的情況制定不同的扶持策略。該國的 「落 後 鄉 村 地 區 計 劃 」(Disadvantaged Country AreasProgram )之下有 四種方案 :昆士蘭州 和新南威爾斯洲實行洲、學區、學校三層管理模 式;維多利亞州、西澳大利亞洲和南澳大利亞 洲則採取自我管理的基礎模式;北部地區由於 鄉村學校數量多且分布不集中而實行目標檢測的管理模 式 ;政府 不加幹涉 的私立 學校獨 立辦學 模 式 。在 此 種 管 理 方 式 下 ,澳 大 利 亞 的鄉村學校發展迅速 ,鄉村教育問題得到巨大改善 。

韓國在其鄉村學校改進的歷程中也是源於實際問題 ,從地域特色出發而制定區域鄉村學校改 進計劃。韓 國政府針對沿海與內陸地域鄉村學校 的 不 同 ,於 2004年 頒 布 《關 於 加 快 提 升 農 林 漁業人口生活質量及開發農山漁村地區的特別 法 》,該 法 從 經 費 支 持 、教 師 配 備 、鄉 村 學 校 協 會組建等方面給漁村鄉村學校與農林鄉村學校制定了不同的發展計劃。在 國際學生評價項 目 (PISA)中名列前茅的北歐國家芬蘭,根據本國鄉村教育發展 的歷史提出了 「綜合學校體制」 (ComprehensiveSchoolSystem ),走 歷 史 特 色 之路 ,事 實證 明 ,芬 蘭的鄉村教育改進之 路是成功 的 。而美 國的磁石 學校 (MagnetSchoo1)則 利 用 特 色 的 主 題 項 目 來 吸 引 學 生 ,在 教 學 方 式上求特 色與 創新 ,使 一些生源較少的鄉村學校得以生存下來。

所以,不管是從地域特色出發還是基於歷史沿革,只要因地制宜,找出學校發展特色 ,鄉村學校發展的明天必定是柳暗花明。

二、跨越發展模式

跨越發展模式是通過信息技術對知識 、資源的快速分享來促進鄉村學校發展的一種模式。網絡社會的崛起標誌著人類社會正由工業化向信息化邁進,時空概念一體化,知識的獲取不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變得快速而便捷。大數據 、雲計 算 、互 聯 網等信息技術促 使學校在信息化浪潮中脫胎換骨。在鄉村學校建立線上虛擬學校 ,使鄉村學校快速獲取全國甚至全球的不同知識與信息;把不同等級的學校通過信息技術聯成一個網絡,使不同級別的學生在互動分享中相互交流。

該模式使鄉村學生與城市學生能平等地獲取各種新興知識,讓鄉村地區的學 校 不 再 因 時 空 的 限 制 而 被排 除 在 知 識 之 外 ,成 為教育 的局外人 。所 以 ,信 息時代是 鄉村地 區擺 脫教育滯 後 、謀求 學校快速發展的重要契機 。

法國作為農業大國,信息技術在其鄉村學校的改進歷程中有著革命性的作用。該國政府 在鄉村學校改進工作中,號召農村中小學積極 制定教學計劃,用信息技術把幼兒園、小學、中 學聯成網絡,以便在網上合作開展資源與人才 共享及遠程教學等項目。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為 遠離城市 的鄉村學校提供高質量 的校內和校外教育資源 ,成功地減少 了學生向中心城鎮流動的現象。

法國政府專門成立工作小組用地方 有限的資金建立多媒體資料信息中心,把周圍的學校 與該 中心連接 在一起 ,形成一 個 網絡或者用電視進行遠程教育,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 修課等。全國約有2/3的大學區參與此項計 劃 ,有 近 260 0所 中 小 學 受 益 。

俄 羅 斯 也 將 信 息技術充分融人鄉村學校的發展之 中,通過實施 「發展統一 的教育信息環境」和 「電子俄羅斯」這兩項聯邦專項計劃,使其鄉村學校走上信息 化 之 路 。

在 這 個 已 經 全 球 網 絡 化 的 時 代 ,充 分 利 用信息技術的便捷性來促進鄉村學校的跨越式發展是未來 鄉村學校發展 的不二 法寶 。

三、市場發展模式

市場發展模式是將市場理論 的相關運作方式運用於鄉村學校的改進之中,通過對資源的優 化配置來促進鄉村學校發展的一種模式。市場這隻無形 的手通過對鄉村學校相關者進行利益 調節來彌補政府這隻有形之手的許多缺陷,例如學校可以任用商人作為校長,採用自負盈虧的經驗管理辦法;也可以擬用相關合同對教學結果進行責任分析;還可以通過市場招標來出讓鄉村學校的管理權,等等。這一系列措施都旨在為鄉村學校發展帶來市場經濟的因子,讓學校的相關利益者在責權共擔的情況下為鄉村學校發展促謀劃策,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同時,該模式意識到鄉村學校發展因一直走政府主導之路而變得固化、呆板、所以將合同、招標以及權責共擔等積極的市場運作方式注入鄉村學校發展的血液之中,用市場旺盛的競爭意識激活鄉村學校發展。

法國在其「教育優先區」計劃匯總便提出一份為期3-4年的「血液成功合同,此合同是推動該計劃進行的基礎。合 同的雙方是計劃區網絡負責人與大學區官方,該合同對雙方在教學與管理中的責任與義務進行明確規定 ,合 同到期時對各項規定 內容進行檢測,對沒有達標的項目進行責任追究。

此 外 ,英 國 的 「教 育 行 動 區 」(Education ActionZone)計劃對鄉村學校的管理權也進行公開招標,政府、企業、社區以及非政府組織都可以競選,最終通過多方面利益的權衡確定出該校的管 理 者 。這 是 典 型 的 市 場 招 標 模 式 ,用 實 力 來 確定最終 的獲勝者 ,這種方 式在 給鄉村 學校 帶來更多資源的同時給予鄉村學校更科學的管理。最後,讓企業界人士參與學校管理也是該模式的表現之一 。

日本的愛知縣犬山市就任命公司企業的董事為鄉村學校教育委員 ,將企業界經營管理的方法滲透到鄉村學校行政管理之中,用企業效率至上的準則帶動學校相應項目的立 案與策劃。

由此可見,各國在鄉村學校發展的 歷程中充分認識到市場的作用,將市場的一系列運作方式帶人鄉村學校建設之中,用市場的管理方式優化鄉村學校資源配置 ,使鄉村學校 發展走出完全依賴政府的困境,使眾多的利益 相關者積極參 與到鄉村學校建設之 中。

四、協同發展模式

協同合作發展模式是通過校際間的相互合作來 促進各校發展的一種模式。這種合作從學校 自 身的實際情況出發 ,對學校數量及具體的合作 項目都有明確規定,可以是整個學校的全方位 合 作 ,也 可 以 是 某 項 具 體 工 作 的 合 作 。

所 以 該 模式是一種在 自由選擇基礎上的民主合作模式。協同合作模式最大的優勢是實現校際間的資源 共享,也就是人員、設備、管理等資源的共享。首先 ,人 員共享主要是指校 長與教師的共享 ,多個鄉村小規模學校可以委任一個校長 ,教師也可以在多個學校任教 ,在促進學校發展的同時可 以 促 進 教 師 自 身 專 業 發 展 。其 次 ,教 學 設 備 共享,不同種類的實驗室、劇院、微機室等都可以 共享;此外 ,一些成本較高的教學設備可以聯合購買,如創客空間裡所需的各種硬體與軟體 設備,在滿足學生需求的同時又不至於浪費資 源 ;第 三 ,共 同 財 務 行 政 管 理 ,如 共 同 管 理 委 員 會 的設立 既可 以節 約管理成本又使管理 者 人盡其才。所以校際協同合作對鄉村學校的發展舉足輕重。

校際合作發展模式根據不同的合作方式可以分為三種。一是「集群(clusters)式。「集群」是指3-8所小規模學校的校長和教師在自願的基礎上,進行課程計劃和資源設備共享方面的合作,,各「集群」學校間籤有正式的抑或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是完全的自由合作,在「集群」的每所學校仍然各自分開,參加「集群」的學校距離通常3-10英裡。「集群」式學校間最為鬆散的一種合作,靈活式該合作方式的最大特點,該合作模式在英國的英格蘭和威爾斯等地區的鄉村學校應用甚廣。二是「聯合」式。聯合式指將一定範圍內的鄉村規模學校進行聯合,但各學校仍在原地,不進行校址的遷移,只是在運行管理上由一個 統一的管理委員會管理所有學校並由一個校長 進 行 統 一 領 導 。與 「集 群 」 式 相 比 較 ,聯 合 式 除 了 資 源 共 享 之 外 還 有 管 理 聯 合 。口 該 合 作 方 式 在 歐 洲 各 國 應 用 較 多 ,英 國 圭 內 斯 郡 (G w ynedd ) 的 聯 盟 學 校 (FederalSchoo1)便 是 「聯 合 式 」 辦學的典型,該校是3個鄉村小規模學校的聯合 ,一個校 長輪流處理 3所學校 的事務 ,一個財政 體 系 統 管 3 個 學 校 的 財 務 。 三 是 「 校 中 校 」 (School in Schoo1)形 式 ,即 將 多 個 鄉 村 小 規 模 學校聚集在一個校址空間內,一個高於各校的 管理單位負責協調各校之間的資源,但對各校 沒 有 管 理 權 ,各 校 在 行 政 管 理 上 仍 是 獨 立 的 ,即 幾個鄉村學校組合成一個大學校,各校有自己 獨立的空間與特點。該模式是美國改善鄉村學校的重要舉措 ,夏威夷州的卡帕小學就是校 中 校 的 典 型 ,卡 帕 小 學 分 為 微 笑 幼 兒 園 (Sm ileKindergarten)、探究學校 (ExploreScho1)和宇宙 學 校 (C osm ic Scho o1)等 小 型 學 校 。

五、社區共建模式

社區共建模式是充分利用鄉村學校與社區的密切關係,將鄉村學校發展與社區發展合二為一的一種模式。農村教育是農村社會發展的 重要組成部分,農村學校對社區的延續與穩定 具 有 重 要 的 作 用 ,同 樣 ,農 村 學 校 的 發 展 也 需 要當地社 區的支持 與理解 ,鄉村學校 與社 區是相互 聯 系 、密 不 可 分 的 。

該 模 式 從 鄉 村 學 校 與 社區的具體情況出發,在國家大的教育體系下設 置獨特的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及教學形式等。如 學校作為社區服務和終身學習的動力源 ,通過 建立學習中心、提供社區會議公共空間來促進 社區社會結構的改善;反之 ,社區也成為學校 課堂的一部分,讓學習延伸到實際生活而不僅 限 於 知 識 性 課 程 。該 模 式 從 鄉 村 學 校 的 實 際 及當地社區的需要出發,利用兩者的共同利益達到雙方共贏的目的。許多學習項目都根植於 當地的文化習俗與社會傳統,因而減少了某些 外在不切實際因素的幹擾 。該模式是 目前鄉村學校發展遠離城市模式的重要方式,是農村教育走 出 自我的新興之路 。

社區共建是美國發展鄉村教育的重要舉措之 一 。20世 紀 早 期,美 國 衣 阿 華 州 便 成 立 了 「農村教 育聯合會 」(RuralEducationAsociation), 社區居 民主動進行校舍維護並 自覺教育本社 區孩子。【1如今,美國更是將社區與學校共建視為促進農村教育發展的法寶 ,有名的農村實驗學校項 目(ExperimentSchoolsProgram)和地 區教育實驗 室就是社 區共建的典型 ,其 中地區教育實驗室分為阿巴拉契亞教育實驗室 (AppalachianEducationalLaboratory)和 西 北 地 區 教 育 實 驗 室 (NorthwestRegionalEducational Laboratory)。阿 巴 拉 契 亞 教 育 實 驗 室 創 辦 了 一 個名為 「AroundtheBend」的電視 節 目,即通過移動教室單元和家庭訪問做了一個阿巴拉契亞地 區的家庭導 向學前教 育項 目(HomeOriented PreschoolEducation)。

在 韓 國 ,社 區 與 學 校 共建也是其鄉村學校發展的一大亮點,慶尚北道 七谷郡若牧面是一個教育極其落後的鄉鎮 ,金 振 希 校 長 在 2003年 倡 導 鄉 民 們 要 教 育 自 救 ,經 過認真商討,該校組建了一個20多人的鄉民教育 發 展 委 員 會 (RuralEducation DevelopmentC om m it te e ),籌 措 教 育 基 金 及 設 備 ,建 立 各 種 獎 學金制度。可見,社區共建是鄉村學校發展的有效方式之一。

||||

內容袁利平

版式谷盈君

(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立刪)

相關焦點

  • 業內| 國外休閒農莊和鄉村旅遊是如何發展的?
    目前國外休閒農莊與鄉村旅遊呈現出綜合發展的態勢,集觀光、娛樂、休閒、參與、知識、保健等為一體,依託鄉村旅遊資源,設計鄉村旅遊產品吸引廣大遊客,通過開展各種類型的旅遊活動來增強鄉村旅遊活動的趣味性。農莊類型有哪些?
  • 鄉村小規模學校高質量發展,路在何方
    有人認為,鄉村小規模學校難以吸引優秀教師、教育資源配置缺乏規模效益、較難開齊開足國家規定課程、基本教育質量難以得到保證,與其讓它低質量發展,不如儘早讓其消亡,使鄉村孩子進城與城鎮兒童一起共享優質教育。也有人認為,小規模學校更容易突出學生的中心地位,更有利於個性化學習、人性化教育、定製化培養,是引領未來學位變革的新生力量。
  • 福鼎鄉村學校的逆襲典範,是它!
    一所農村學校的堅守……》這篇文章得到了不少網友的關注今天,小編要介紹另一個鄉村學校——巽城學校看它如何點亮鄉村「教育之光」深耕教學重實效按照常理,教學質量好一定離不開好的生源和合理的師資隊伍。但是巽城學校在這兩方面都沒有優勢。
  • 國外鄉村旅遊的9種模式和11種類型及對我國的啟示
    圍繞鄉村旅遊提出很多原創新概念和新理論,如:遊居、野行、居遊、詩意棲居、第二居所、輕建設、場景時代等。   那麼,國外是怎麼搞的呢?休閒型鄉村旅遊與觀光型鄉村旅遊的最大區別在於它主要滿足旅遊者的健康、娛樂、放鬆、享受等高層次需求,因此在產品特色上更加突出休閒度假主題,服務內容以康體、休閒、娛樂為主,產品表現形式更加強調創新、互動以及知識性。它主要包括三種類型:休閒娛樂型、康體療養型、自我發展型。
  • 淺談國外鄉村旅遊發展經驗
    同時,注意管理,對農場主經營活動有所監管,以確保產業健康發展。2、法國鄉村旅遊的興起法國和英國相比,鄉村旅遊起步稍晚,但也算較早得到發展的國家。伴隨工業化推進,法國農村人口急劇減少,大量青壯年進入城市,鄉村有衰敗跡象。同時,法國農業發展水平很好,具有發展鄉村旅遊的基礎條件。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法國鄉村旅遊起步發展。
  • 揭秘五大及五大系學校:哪些學校未來發展前景更好?
    五大名校是西安家長都想進的學校,但五大名校畢竟招生數量有限,有些家長就會想要進入五大名校系的一些學校,那麼這些學校哪個更好?哪個發展前景可期呢?今天,一起了解一下這些學校吧~鐵一系學校鐵一系學校:鐵一中、鐵一濱河鐵一濱河是鐵一中的一所直屬分校、是鐵一集團的管理模式,師資也是同鐵一調撥過去的,包括它的教學模式、試卷和鐵一是完全一樣的,所以這兩年濱河的勢頭非常猛,中高考的成績也很出色。
  • 揭秘五大及五大系學校:哪些學校未來發展前景更好?
    五大名校是西安家長都想進的學校,但五大名校畢竟招生數量有限,有些家長就會想要進入五大名校系的一些學校,那麼這些學校哪個更好?哪個發展前景可期呢?今天,一起了解一下這些學校吧~ 鐵一系學校 鐵一系學校:鐵一中、鐵一濱河 鐵一濱河是鐵一中的一所直屬分校、是鐵一集團的管理模式,師資也是同鐵一調撥過去的,包括它的教學模式、試卷和鐵一是完全一樣的,所以這兩年濱河的勢頭非常猛,中高考的成績也很出色
  • 徐家鎮中心學校構建小學數學探究學習模式
    乳山市徐家鎮中心學校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數學創新思維能力,根據「學起於思,思源於疑,疑解於問」這一理念,構建了「三思後行」學生探究學習教學模式:以問引思——嘗試啟思——質疑導思——分層踐行。
  • 五大振興推動美麗鄉村發展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近年來,四川宜賓南溪區堅持將創建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先進區作為美麗新南溪建設的重要抓手,聚力五大振興,全域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宜居鄉村建設、鄉風文明善治、農村生活水平提升等各項工作,加快構建「一帶、兩核、四線、多點」的鄉村振興格局。
  • 民生智庫 | 大健康文旅五大發展模式及趨勢解析
    本文在此背景下,探討大健康旅遊的發展模式、現狀、相關旅遊產品,並分享相關案例。大健康文旅是一種廣義的健康文化旅遊概念,是隨著人們的健康理念的延伸而產生的,它圍繞著人的衣食住行與健康生活的關係,關注各類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和誤區,提倡自我健康管理,即不僅有科學的健康生活,更要有正確的健康觀念。
  •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世界鄉村旅遊發展現狀和趨勢
    鄉村旅遊最早起源於19世紀中期的歐洲。1863年,託馬斯·庫克組織了到瑞士鄉村的第一個包價旅遊團;1865年,義大利「農業與旅遊全國協會」的成立標誌著鄉村旅遊的誕生;而真正意義上大眾化的鄉村旅遊則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西班牙。 20世紀70年代後,鄉村旅遊在美國和加拿大等發達國家農村地區進入快速成長期。
  • 大安市創新鄉村學校少年宮管理模式
    原標題:大安市創新鄉村學校少年宮管理模式   2020年以來,大安市積極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新方法新途徑,整合城鄉中小學校教育資源,強力推進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
  • 休閒農莊的發展模式和類型
    國內外休閒農莊的發展模式1、國外從國外來看,休閒農莊最早出現在歐洲,至今已有100多年的發展歷史。1855年,巴黎的貴族就有專門到郊外度假遊玩的習慣。1865年,義大利成立"農業與旅遊協會"。到上世紀60年代,西班牙休閒農莊快速發展,出現一批為遊客提供登山、騎馬、徒步、划船、農事體驗休閒服務的農莊,同時還提供農業知識和技能培訓服務,開創全球休閒農業的先河。之後,在其他歐洲吲家、美國以及日本等都出現了經營服務內容相似的休閒農莊。總體來說,國外休閒農莊主要有以下幾種發展模式。
  • 智能時代的鄉村小規模學校發展突圍
    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是我國小學教育的重點和難點,如果能將人工智慧技術運用到鄉村小規模學校,無疑是福音。在智能時代,鄉村小規模學校怎樣搭乘技術的快車道,適應新時代變革,實現「小而優」發展?一位教師往往要任教多門課程,工作量大;教師課堂教學模式單一,普遍是教師教、學生聽;音樂、美術、信息等學科因無專業教師,經常出現改上語文、數學的情況。目前,湖南省長沙市鄉村小規模學校通過網際網路+智能技術的應用,改變了教師教學方式,逐步消除當前鄉村小規模學校的師資弊端。
  • 鄉村凋敝? 十三種模式探路鄉村「新治理」
    短板一:農村空心化與鄉村參與短板二:土地分利化與鄉村廉潔短板三:村級黑惡化與鄉村穩定短板四:維權信訪化與鄉村法治短板五:文化多元化與鄉村風氣◆ 半月談雜誌社深入調研各地生動實踐成果,汲取眾多專家智慧,提煉出當前鄉村治理探索成效顯著的十三種模式,予以集中展示:聚焦體制創新
  • ...市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劃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印發六安市鄉村振興...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有關單位:    根據市委市政府全面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劃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決策部署,現將《六安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編制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六安市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劃領導小組辦公室2018年6月13日六安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編制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實施《六安市五大發展行動計劃(修訂版)》(六發〔2018〕7號),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根據《中共六安市委六安市人民政府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六發〔2018〕3號)
  • 抓強「五大」建設,破解鄉村振興難題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以「脫貧攻堅」為抓手,抓強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建設,全方位助力實現鄉村振興。  實施產業幫扶「一對一」,助力產業興旺。
  • 【一家之言】把辦好農民家門口學校作為「鄉村振興」的教育首責 ——平涼農村小規模學校的內涵發展的實踐與研究
    近年來,平涼市市委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教育廳大力支持下,圍繞農村小規模學校建設和發展方面進行了系列化實踐與探索,把辦好農民家門口的學校作為實施「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振興」戰略教育部門的首要職責,開展了長達十年的探索與實踐。
  • 科學探究的教學模式
    科學探究的教學模式科學探究教學模式的原理科學探究教學模式是理察·蘇赫曼通過觀察、分析科學家的創造性探索活動概括而成的。它的目的是使學生了解如何對一種陌生的現象進行科學探究,找出它的原因;教會學生掌握科學家在研究中所用的技能和術語。
  • 【文庫】王景新:鄉村建設的歷史類型、現實模式和未來發展
    1、晏陽初和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在定縣、衡山和新都的實驗,當年被稱之為定縣模式或「青年會式」 。4、黃炎培、江恆源等人和中華職業教育社在徐公橋、黃墟、善人橋、滬郊的實驗區——徐公橋模式。黃炎培等注重鄉村改進,於1928年4月成立了徐公橋鄉村改進會,制定章程,使之成為改進鄉村的唯一機關,主持改進事業的重要團體,然後在它的組織下,實施鄉村的普及教育,推廣合作,改良農事、提倡副業和推行新農具,建設道路、橋梁、衛生等公共事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