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然香樟木作為創作載體,利用電鋸進行整體結構塑造到運用細小的雕刀進行細節刻畫,邱水金用自己對木雕的精益求精和一絲不苟的態度向大家詮釋了匠心精神的真諦。
▲邱水金手拿雕刻刀,或圓滑、或板直、或粗狂,將木雕作品的五官刻得十分逼真
百年工藝,傳承經典。出生在木雕世家的邱水金,自小就聽著木錘的敲擊聲長大,二十幾歲時,他開始接手和學習木雕工藝。如今,與木頭、雕刻刀相伴為伍已有三十幾年,他用自己的雙手讓每一塊香樟木都重新獲得生命。
▲粗胚是整個作品的基礎,邱水金用電鋸由淺入深,一層一層地推進
每一件木雕工藝品的製作,都是從挑選一塊大小合適的香樟木開始。選好滿意的香樟木後,邱水金用刻度尺和鉛筆在香樟木上認真地定好尺寸大小,就拿出電鋸開始進行結構塑造,不需要構圖和框架,電鋸的每一個精準落下瞬間,都體現出了邱水金的深厚功力,而這一步製作被稱作粗胚。
據介紹,粗胚只是將香樟木雕刻出一個大致的形狀,接下來的這一步:修光,才是整個木雕過程的重要環節,而用來雕刻木雕的雕刻刀種類就有五十多種,稱得上是精雕細刻。只見邱水金熟練地從五十多種刻刀裡拿出需要的那一把,挑選好角度後,再用木錘敲擊刻刀,利用手部的巧勁將需要的部分雕刻出來,這期間,邱水金還要不停地變換雕刻刀,因為不同的地方所需的雕刻刀也不同。
▲修光是整個木雕作品的關鍵,十分考驗持刀人的功力
邱水金告訴記者,在修光的時候,面部輪廓雕刻是最難的,因為如何讓木雕的面部看起來栩栩如生,雕刻刀落下的力度和位置都很考究,當這一步完成後,整個木雕工藝品也已經完成了一大半。
▲邱水金的妻子正在給木雕作品的衣襟、袖口位置裝飾漆線雕
一個木雕從製作到完成需要八個步驟,每一個步驟都十分考驗製作者的功夫和耐心。完成了修光,接下來這個木雕還要經過拋光、上色、貼金箔、漆線雕等步驟。哪怕是每天都在做的事情,邱水金依然小心、謹慎,他用砂紙將木雕進行打磨拋光,哪怕是很細小的地方都不放過,因為這一步直接影響到後期上色是否能均勻。
▲拋光打磨時需要先用粗砂紙,後用細砂紙,順著木頭纖維的方向打磨
▲給木雕上漆、貼金箔,是整個木雕作品手工的最後一步
如果說,上色、貼金箔是給木雕作品穿上華麗的「外衣」,那麼漆線雕就是這些衣服上的「點睛之筆」,因為它能從細節上讓木雕看起來更加精緻、逼真。當邱水金將最後的裝飾品擺放到木雕上,這個木雕工藝品就算是進入了尾聲,但是邱水金的工作卻依然還在進行中。
▲邱水金在木雕上擺好裝飾品,預示著整個木雕作品也順利完成
如今,許多木雕都開始使用機器雕刻,像邱水金這樣堅持純手工製作的木雕師傅已經越來越少,「機器雕刻和手工雕刻之間,總歸是有不同的,手工雕刻更具有生命力。手工雕刻的作品,每一件都有它獨特的地方,這也是手工雕刻的魅力。」邱水金說,一個手工木雕的完成已經不能只用費時長短來衡量,作品完成後是否如預期一樣完美才是木雕師傅最在乎的事。目前他們家的木雕手藝傳到他兒子,已經是第五代,他還是希望這樣的手工雕刻可以繼續傳承下去。
來源:石獅日報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