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相關報導,繼波爾多葡萄酒文化博物館(Cité du Vin de Bordeaux)建立五周年後,將計劃在北京附近的房山建立一個致敬酒神 Bacchus的葡萄酒文化中心。
波爾多葡萄酒文化博物館基金會主席Sylvie Cazes強調:「這一次在中國的葡萄酒文化中心,並不是波爾多葡萄酒文化中心的複製品。」 波爾多Cité du Vin博物館的負責人Philippe Massol)解釋說:「在發起這次計劃之前,我們已經接待了大約十五個中國代表團,他們希望重現我們在加龍河兩岸的文化寶藏。我們被中國人的文化視野以及在發展葡萄酒方面的堅定意願所吸引。「
毫無疑問,想要建造一個像Chambord城堡那樣的建築,並用三株葡萄藤做裝飾不是什麼大問題。Cazes和Massol兩人以及在北京的同行們在「分享技能和思想的框架內」走上了中國特色之路。Sylvie Cazes堅稱:「這已成為我們的一個重要的項目。」
位於房山的葡萄酒文化博物館效果圖
「在本質上和形式上,北京的這個項目與波爾多Cité du Vin不會完全相同,而是各具特色 ,因為來訪者的期望值以及葡萄酒知識水平將有所不同,」Massol補充道。
實際上,該項目是由北京和中國政府控制並提供了100%的資金支持。官方數據顯示,僅用於建造中央建築的投資款便以達到6000萬歐元。除此之外,北京還為外國遊客專門開設形式多樣,豐富有趣的遊覽路線。
促成這一項目的負責人唐衛星表示:「這一葡萄酒文化博物館的項目還將通過開展一些列的教育活動,向消費者解釋什麼是真正的葡萄酒以及如何辨別真假酒標等。我們也在和海關部門一同合作,致力於更好的傳播和學習葡萄酒文化。唐先生在12歲的時候,就與法國文化產生了交集,那時,他跟著母親的一個醫學教授的朋友一起學習語言,之後還去了法國留學,中國和法國的文化都深深的融入了他的生活中。
這也決定了他職業生涯的發展:在1986年,他前往巴黎,開始將法國和中國的公司聯合起來。時間回來二十年,唐衛星在波爾多朋友的建議下,在位於北京西南處的一個地方,建立了自己的70公頃葡萄園,取名為Bolongbao(中文:波龍堡)—他解釋道:其中的"Bo"代表著"Bordeaux","long"代表著"長久"。而"bao"則是"城堡"。唐先生擁有先進的種植釀造理念,他的酒莊都是採用有機種植。受到Saint-milion小鎮的啟發,建築師們還設想了一個「依靠葡萄藤蔓中支撐起的石頭村落「
出於對環境保護的考量,葡萄酒文化博物館內的裝置將藉助氫能源來運行。最終,還將規劃一個專門用於商務和接待的區域。揭幕儀式預計於明年年底舉行。
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便不用跑去法國,在自己的國家便能參觀打卡葡萄酒文化博物館,相信中國的葡萄酒文化會不斷的深入人心,中國消費者的葡萄酒知識也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在去年11月,法國著名的葡萄酒小鎮伯恩(勃艮第)也對外公布,計劃開展「勃艮第葡萄酒與克裡瑪文化博物館」(Cité des Vins et des Climats de Bourgogne)的籌建。該建築的總面積將達到1,100平方米,頂部是一個綠色的屋頂,上面有約1,600平方米的葡萄樹。底樓將設有探索區,書店,咖啡廳和遊客問詢處。一樓將專門用於研討會和感官品鑑體驗,第二層是培訓和會議區域,第三層是辦公室。訪客在4樓將會發現一間酒吧和一個接待休息室,最後在5樓將設有一個觀景露臺。該建築將在佔地10公頃的林地中動工,具體的建設工作將於2020年夏季開始,並計劃在2021年伯恩濟貧院葡萄酒慈善拍賣之前完工。
Cité du Vin de Bordeaux
波爾多葡萄酒文化博物館
作為世界葡萄酒的中心,位於法國西南部的波爾多每年吸引著無數的葡萄酒愛好者前來遊玩,其中,波爾多葡萄酒文化博物館也絕對不能錯過的打卡勝地。這個有著醒酒器外形的建築,是世界上目前唯一一家以葡萄酒為主題的文化中心式的大型博物館,在這裡,訪客們可以通過視覺、嗅覺和味覺的直觀體驗感受到葡萄酒的無窮魅力。
@參考文章:
https://avis-vin.lefigaro.fr/magazine-vin/o143767-une-cite-du-vin-a-la-francaise-en-ch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