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電影《爵跡2冷血狂宴》:東西方奇幻動畫電影的差異化

2020-12-10 每日電影播報

其實這是一個很深的命題,涉及到東西方文化的根基層面,不是簡單的千八百字就能完成的。

所以,我們從郭敬明的《爵跡》系列,特別是最近上線的《冷血狂宴》開始,以及拿日本的《最終幻想之王者之劍》佐證,同西方的《貝奧武夫》進行簡單對比,來闡述這一類以城邦間為故事平臺而發生的「勇者鬥惡龍」式的同一電腦動畫電影美學思路的電影進行一個簡單的比較。

不吹不黑,郭敬明的《爵跡》系列確實彌補了在電腦動畫技術同美學層面和日本歐美的鴻溝。技術沒有國界,將技術進行市場化的每一個率先嘗試的人都值得尊敬。史匹柏的《玩具總動員》(第一部全電腦CG動畫電影)、電腦特效狂人詹姆斯卡梅隆憑藉《深淵》(卡梅隆首次嘗試電腦特效技術)、《終結者2》、《泰坦尼克》、《阿凡達》(CG動作捕捉),強迫症羅伯特·澤米吉斯的《誰陷害了兔子羅傑》(第一部真人和動畫角色合成電影)、《阿甘正傳》(開篇羽毛揚空飛舞純CG)、《貝奧武夫》(全CG動作捕捉技術),上述這些電影,都讓我們看到了電腦技術在電影中應用的進步,同時,也通過這些勇於創新和嘗試的電影人,讓觀眾接觸到了更為絢麗的電影空間。

郭敬明的《爵跡》系列採用的動作捕捉和渲染技術,在中國來說,做出了自己本土化嘗試。不管是出於對於東西方電影技術的溝通學習,還是基於中國電影市場蓬勃發展大背景下的獨到的商業眼光,以及用最終所獲得的票房和口碑來評斷,郭敬明通過《爵跡》系列所付出的努力是不能簡單進行抹殺的。

當然,《爵跡》系列在技術層面的實現程度上,會和日本、歐美同類型電影有所差距,主要是CG角色動作會有僵硬場景,特別是CG動畫角色中的大問題——眼神的黑暗深淵。這些同樣是全CG電影中的普遍難題,《爵跡》系列中出現的這些問題在所難免,也有情可原。

而真正影響一部電影最終市場反饋的依然是故事層面和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核。技術只是創意的實現手段,最終落實到觀眾層面,還是簡單看到一個故事。《最終幻想之靈魂深處》、《貝奧武夫》的失利原因也是出在這個問題上——技術不能凌駕於基礎的電影故事上。

《爵跡》系列的故事,同日本去年的CG電影《FF王者之劍》、基於歐美傳統故事之作的電影《貝奧武夫》等,有個共同點,就是基於傳統的城邦戰爭這個平臺,而發生的類似「勇者鬥惡龍」和「王族紛爭」的奇幻故事。

這一點設計,就讓《爵跡》系列處於先天不足的位置,一方面中國缺少「勇者鬥惡龍」故事的傳統文化基因,從而在最終圍繞這個故事焦點而呈現的各類王爵怪獸等角色和中世紀式的城堡場景市井百態,都有「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感覺。其次,也是基於前者,不利於觀眾的接受,最終導致了口碑和票房的失利。

這是文化的基因。當然,奇幻的類型的故事由於現在網絡文學的蓬勃發展,早已泯滅了國界和民族,即便是《指環王》、《哈利波特》等也獲得了全球的喜愛和接受。中國的各式奇幻類型爽文也超越《西遊記》成為奇幻文學最成功的輸出,在國外擁躉無數。但那是基於爽文的特點,在各個世界觀的設計上大致不差的或是粗放式的進行簡單的設計,而著力在強情節強情緒化的激爽上的故事和節奏的設計上。《爵跡》系列畢竟和輸出的爽文不同。

中國缺少「勇者鬥惡龍」以及「城邦紛爭」這兩方面的傳統文化基因。在諸多歐美影視文學作品中的奇幻體系,都是源於歐洲、特別是北歐的日耳曼神話體系,以及從希臘神話、歐洲古典文化,特別是吸取了典型的維多利亞風格。在如此龐雜而有普遍認知的基礎上,才構建起龐雜而精細的「奇幻」世界。

日本是個善於吸收和本土化的民族,本土青少年受眾同樣有此特點。還有一點就是日本歷史上家邦式諸侯混戰背景,同樣便於改制歐洲的城邦王族紛爭的故事。在上述基礎上,通過顯性文化載體的遊戲、動畫、漫畫、文學類,導致血統純正的歐洲「勇者鬥惡龍」、「王族紛爭」在日本本土的青少觀眾的接受心理層面,相對就容易很多。

而中國傳統文化,主要是漢文化主體,「無為」、「中庸」成為中國人骨子裡的溫柔基因,從而缺少了對「勇者鬥惡龍」、「王族紛爭」的親近感。中國貼近奇幻背景的文化繞不開《西遊記》、《封神演義》等。都是在天王老子無為而治的指導思想下,各路妖魔鬼怪為禍世間背景下善良人的溫柔反抗,最終仍被天王老子出手降服妖魔、安撫良善,世道繼續太平。

而「勇者鬥惡龍」的故事,首先是「勇者」自我踏上徵途的主動挑戰「惡龍」的主觀之舉。當然,中國有「俠」。但「俠」者是一個虛無的名號,更是被「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稱號所累,最終依然是泯滅掉了作為個體的「歷練和成長」的初衷。

國產爽文中的各類小兵、屌絲,應該是完成了對中國「勇者」的補充,迎合了當下覺醒的個體,對於自我成長的情感訴求,主要是心理層面的情緒發洩。這也是中國網文體系中類似作品不斷火爆的原因之一。而近年來火爆的《哪吒》、《大聖歸來》的成功,也是對於「勇者」這一元素的新時代的演繹。

歐美文化中,「城邦」、「王族」之類元素,這些更是我們所沒有的文化元素,放置於影像層面,用東方角色來進行演繹故事,更是難以獲得觀眾認可的又一原因了。

另一部國產奇幻電影《阿修羅》失利的原因,同樣和《爵跡》系列類似。巨人出品的《徵途》講的是「勇者鬥惡龍」的故事,但有著多年的遊戲積澱。

相關焦點

  • 郭敬明能不能拍《爵跡3》,不在於《冷血狂宴》
    近期,郭敬明執導的《冷血狂宴》(原名《爵跡Ⅱ》)放棄院線上映,直接進行了付費網播。郭敬明發布微博稱,如果還有觀眾想看,也有機會,他會想辦法拍《爵跡3》。 不過,目前《冷血狂宴》的表現並不樂觀:豆瓣評分3.9分、貓眼專業版的貓眼熱度與早幾天上線的網絡電影相差不大。
  • 郭敬明新電影《爵跡2》,精品還是爛片?我在原版書中找到了答案
    當然,看了幾期這檔節目,我大致也知道了郭敬明導演的審美觀,我個人認為他是重外表、重小鮮肉、重流量明星。近期,郭敬明導演的新電影《爵跡2》冷血狂宴即將上映,有人期待、有人不屑一顧,那麼這部即將播出的電影,到底是精品呢?
  • 《爵跡2》點擊量破億,郭敬明賺翻了!李現陳立農有苦難言
    《爵跡2冷血狂宴》雖然是網絡播出,但是點擊量已經破億,更是成為了內地電影熱榜第一名;反觀在影院上映的《赤狐書生》卻無人問津,票房不熱,評分也很差,李現和陳立農撐不起來這部作品,有苦難言。12月4日上周五,有兩部作品同時上線,雖然播出方式不同但相互之間也有了一些私下的比較。
  • 《爵跡》第二部4分,只有郭敬明能超越郭敬明了!
    回顧2016年,在《小時代》四部曲席捲約18億總票房後,郭敬明趁熱推出CG奇幻動畫大作《爵跡》,票房3.8億,豆瓣評分3.8,觀眾罵聲不減,鋪天蓋地。郭敬明小說+全明星陣容+全CG真人動作捕捉,《爵跡》這個啃食流量的巨型IP聲勢浩大,原本被市場給予厚望,最終不堪口碑失利而潰敗。
  • 郭敬明的《爵跡2》,在恐怖片中是啥水平?
    如果說《爵跡1》是純正殺馬特葬愛頁遊風,甚至從視覺效果來看還不如「開局一把刀,裝備全靠爆」頁遊來的華麗絢爛,那麼《爵跡2:冷血狂宴》就是在頁遊血統的繼承之下注入了《人形師》靈魂的恐怖精髓。 「真的,看完《冷血狂宴》,我後背都嚇出一層汗。」
  • 郭敬明的《爵跡2》,在恐怖片中是啥水平
    如果說《爵跡1》是純正殺馬特葬愛頁遊風,甚至從視覺效果來看還不如「開局一把刀,裝備全靠爆」頁遊來的華麗絢爛,那麼《爵跡2:冷血狂宴》就是在頁遊血統的繼承之下注入了《人形師》靈魂的恐怖精髓。「真的,看完《冷血狂宴》,我後背都嚇出一層汗。」
  • 爵跡要拍第3部?郭敬明稱《冷血狂宴》成績超好:不用賣房拍續集
    12月5日,郭敬明在被記者問到借爵跡的續集《冷血狂宴》表達什麼樣的導演觀時,他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說因為拍《冷血狂宴》已經是四五年前的事了,所以即將在今年年末上映的新片《晴雅集》更接近他現在的觀念。
  • 郭敬明新電影冷血狂宴,除了陣容一無是處
    #郭敬明爵跡系列2冷血狂宴#最近有關郭敬明的事在網上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而每次這種的討論總會有原因的,這次的原因一是郭敬明最近因為演員請就位的原因熱度不低,再加上新片《冷血狂宴》的上映。有關郭敬明的討論其實一直沒有停過,有人說郭敬明挺有才氣的,寫的文章也是挺好的,有人說郭敬明的文章抄襲的痕跡太明顯了,完全沒有自己的創作,還被戲稱為"漢化作家",不過小書包其實還是看《爵跡》比較多的,那我們就開始說一下《冷血狂宴》這部爵跡的電影版吧。
  • 《爵跡2》成內地電影榜熱度第一名,郭敬明,請收下我的膝蓋
    《冷血狂宴》聽名字非常炫酷,可是了解的朋友都知道,這部影片其實就是《爵跡2》,之所以改名,那是因為《爵跡1》的口碑實在是慘不忍睹。 於是《爵跡2》被提上日程,吳亦凡、陳偉霆、陳學冬、範冰冰、易烊千璽、王源、王俊凱,又是一波頂流,還是一樣的套路。 可是由於某些原因,這部影片沒有如期上映,就在爛片界要損失一員大將的時候,郭敬明趁著《演員請就位》的熱度。及時站出來宣布,《爵跡2》改名《冷血狂宴》,不去影院啦,我們要網播。
  • 流量電影公式失效後,改名轉網的《爵跡2》只能是犧牲品?
    此時的電影市場對流量文化的反感浪潮已經成型,曾經《小時代》系列的90後95後主流觀眾已經大學畢業步入社會,他們對於電影內容和口碑的訴求逐漸成為第一要義。2018年6月27日,《爵跡2》開啟預售一周時間,流量們的粉絲觀眾僅以8000元票房回饋了郭敬明,再加之「範冰冰事件」,《爵跡2》最終黯然撤檔。郭敬明只能在微博上發布獨自坐在影院的空洞背景來感傷。
  • 《爵跡2》口碑崩盤,範冰冰被換臉,郭敬明不甘心想賣房拍第三部
    《爵跡2》就是在那個時候被迫撤出檔期,原因是「技術問題」。10月底,《爵跡2》在撤檔兩年後宣布回歸,重新定檔後的《爵跡2》與之前相比有兩方面不同。第一,郭敬明決定放棄院線改為網播。第二,決定在片名上放棄「爵跡」元素,正式改為《冷血狂宴》。12月4日下午,《冷血狂宴》正式上線播出。先說收費,一般來說線上收費電影的「票價」為非會員12元,會員打五折也就是6元。
  • 《爵跡3》可以安排了!電影《冷血狂宴》播放量超5千萬,小四笑了
    影片《冷血狂宴》(改名為《爵跡2》)實際上在兩年前就已經拍攝完成,不過由於主演方面的問題,使得這部影片在上線之前被壓垮,並在2020年12月4日在線播放!導演郭敬明也很擔心這部電影,不過他在影片上線後,就發文說,如果觀眾喜歡,只要條件允許,他就想辦法把房子賣了去拍《爵跡3》!《冷血狂宴》中的明星陣容,就像第一季一樣,是群星薈萃、星羅棋布,演員們個個選的都是娛樂圈的頂級流量和俊男美女。這次影片中,還有TFboys三小隻齊聚的命名場面,吸引了不少觀眾。
  • 郭敬明新片撲街,《爵跡2》看得我如坐針氈,如芒刺背
    最近,郭敬明指導的《冷血狂宴》引起了熱議,我們都知道該劇就是《爵跡2》,講述了銀塵、麒零一行人在營救吉爾伽美什的過程中,逐漸揭開了魂術世界巨大陰謀的故事。而《冷血狂宴》也使用了原來的套路,由吳亦凡、陳學冬、陳偉霆、郭採潔、林允、王源、王俊凱、易烊千璽、汪鐸出演,這次TFBOYS都出現了,很多人期待郭敬明能憑藉該劇打個翻身仗。
  • 《冷血狂宴》,我們或許都錯怪了郭敬明老師
    遙想當年,我還是個高中生,在身邊同學們瘋狂追星小時代的時候我就憑藉著無敵的直男屬性對郭敬明老師敬而遠之,其實我本身對於郭敬明老師沒有任何的偏見,沒辦法,彰顯獨特嘛。說實話當時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衝浪少年,我當時也對郭老師奇特的腦迴路感到驚奇,他居然覺得電影被罵是因為他叫郭敬明,跟電影劇情魔幻,特效五毛沒有一點關係。
  • 冷血狂宴首映現場,郭敬明回應爵跡3什麼時候能見到:有生之年
    11月24日晚,根據郭敬明導演的小說《爵跡》改編的電影《冷血狂宴》在北京舉行首映。本片將會在12月4日上線騰訊視頻。 在被問到如何請來這些豪華陣容的時候,郭敬明導演回應說:"我是試著把十個人都問一遍,想著哪怕是來了三個我也可以開始拍了,但是沒想到大家都說願意來。"
  • 郭敬明新片《爵跡2·冷血狂宴》上映,能否扭轉口碑我們拭目以待
    前端時郭敬明導演被爾冬陞導演懟到哭上了熱搜,那現在郭導又將再次霸榜熱搜。這一次,上熱搜的將是郭導的新片《他來了,請閉眼》哦,不對,搞錯了。是《爵跡2·冷血狂宴》!讓我們看看陣容都有誰:吳亦凡、楊冪、陳偉霆、陳學冬、郭採潔 、王源 《爵跡1》原汁原味的陣容。這一次TFBoy的另外兩位頂流易烊千璽和王俊凱也將參與。
  • 如何評價郭敬明指導的電影《冷血狂宴》(《爵跡2》)?
    現在的爵跡是重寫過的,老書粉在重寫後幾乎全被嚇跑了。爵跡拍第一部電影時,漆拉和吉爾伽美什的造型就讓我大呼不妙。現在的爵跡是重寫過的,老書粉在重寫後幾乎全被嚇跑了。爵跡拍第一部電影時,漆拉和吉爾伽美什的造型就讓我大呼不妙。曾經的雌雄莫辨美人漆拉:現在的沒脖子壯漢漆拉:曾經外熱內冷的優雅王者吉爾伽美什:老圖甚糊。現在變成了眼神悲傷(?)的直發男人。怎麼,歲月不是殺豬刀,是個直髮夾?還是捲髮難建模經費不夠了?現在有傳言稱吉爾伽美什的扮演者是何昶希,啊這?花美男?
  • 「如坐針氈,如芒刺背」,《爵跡2》被群嘲:郭敬明,你真的夠了
    當然,在這其中也有了許多的改變:1、《爵跡2》更名為《冷血狂宴》;2、主演範冰冰因為各種原因,戲份被全刪減,到之後宣傳海報上也沒有了範冰冰的名字,為了劇情的連貫性,選擇了AI換臉,這也是這部拍攝完成3年的電影,到這個月才遲遲上映的主要原因;
  • 7000萬播放卻被全網罵爛片,郭敬明的《爵跡2》到底爛在哪?
    有央視影評人評論的好:《冷血狂宴》用的是有流量的名字,加上一幫有流量的演員,再加上一個有流量的導演,然後又在一個有流量的平臺,放的是「四流」,想用「四流」成就「一流」。《爵跡2》被改名叫做《冷血狂宴》,前作上映於2016年。影片由郭敬明自編自導,劇本改編自郭敬明的同名原著小說。
  • 奇幻巨作《冷血狂宴》,作為觀眾而非粉絲,這部電影你打幾分?
    相對來說,《冷血狂宴》這部電影就讓人有些無語,實在找不到比較合適的詞語來形容。這部電影作為郭敬明的《爵跡》後續之作,將後者身上的所有爛片屬性一點不差的全部繼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