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拜牛郎織女不假,但「五生盆」你聽說過嗎?

2020-12-22 酒歌說文

眾所周知,七夕節來源於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然而在古代,這個節日主要是女人祭拜織女「七姐」,祈求心靈手巧。而絕非什麼愛情節,情人節。

七夕節在古代壓根和「愛情」沒有一點關係,從漢代誕生到清代,主要作為女人的專屬節日,對牛郎織女天祭拜。

《古今圖書集成》提及:

「七月七日,其夜灑掃於庭,露施幾宴,設酒脯時果,散香粉,幹河鼓、織女,言此二星神當會。守夜者鹹懷私願。或雲,見天漢中有奕奕正白氣,有耀五色,以此為徵應,見者便拜而願,乞富、乞壽、無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言之頗有受其祚者。」

由此可見,七夕節重在向天祭拜,求發財,求長壽,求兒子,但沒有求愛情的說法。

五代《開元天寶請事》說:「帝與貴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華消宮遊宴,時宮女輩陳瓜花酒懼列於庭中,求恩於牽牛織女星也。」

迄至明清時期,上至皇室,下至百姓,都仍然保留著這種民風。在七夕節這一天,拜訪各種瓜果酒水,向牛郎織女祈禱平安幸福。

大約在元代之後,民間又興起了掛牛郎織女圖、供牛郎織女像的風俗。

在元朝《析津志輯佚》說:「宮廷宰輔士庶之家鹹作大棚,張掛七夕牽牛織女圖,盛陳瓜果酒餅蔬菜肉脯。」而當時的《光祿寺志》也有所記載:「七夕,各宮供像生牛郎、織女、從人、麒麟、象、羚羊海馬、獅子、獬豸、兔、海味、糖果、糖菜,具用白糖澆成。」

在古代祭拜牛郎織女時,還有一間有趣的風俗。宋《歲時雜記》說:京師人祭牛女時,其案上先鋪楝葉,乃設果饌等物。

楝樹是一種分布於中國黃河以南各省區的樹木,生於低海拔曠野、路旁或疏林中,花芳香;花柱細長,4-5月開花,10-12月結果。其花、葉、果實、根皮均可入藥,用根皮可驅蛔蟲和鉤蟲。

這說明古人即便過七夕,也不忘時序之禮,用楝葉的命意正在於切合時令,也有希望健康平安的含義。

古時七夕,除了祭拜織女以外,對牛郎也並非完全忽視。有一種很有趣的祭拜風俗,名叫五生盆。

有詩云:「」曉涼門巷柳陰蟬,九陌晴泥著錦韉。到處簾櫳盡相似,巧棚人靜五生蔫。」本詩歌自注說:「七夕前數日,種麥於小瓦器,為牽牛星之神,謂五生盆。」

由此看來,五生盆是專為牛郎準備的特殊祭品。

原創不容易,更多資訊請關注「酒歌說文」,為您提供更多有趣的人文知識以及傳統文化。反正不要錢,多少學一點。

相關焦點

  • 農曆七月初七到,牛郎織女會「鵲橋」!七夕節的傳統民俗知多少?
    在我國,農曆七月初七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相傳,每年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相會之時。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 七夕節即將到來,你準備好了嗎?
    距離2018年的七夕節還有6天,小夥伴們是不是該準備一下,打算送點什麼禮物給自己相愛的人呢?下面小編先和大家一起探討下七夕節的故事:關於七夕,又被稱為乞巧、七巧、七姐誕、中國的女兒節、情人節。七夕乞巧起源於漢代時期,在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就有提到七夕氣氛。提到七夕很多人就會想起這牛郎和織女的傳說,這也是廣為流傳的版本,後來七夕節和牛郎織女始終連在一起。傳說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裡有一個小夥,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和哥哥嫂子一起生活,他的嫂子非常狠毒,而且經常毒打他,更刁難的是要讓他去山裡放牛,讓他把九頭牛須養到10頭牛才可以帶回家。
  • 小學生七夕節想像作文,我要讓牛郎織女天天相會
    今天是農曆的七月初七,也就是七夕節。在我們小學課本中,有關七夕的內容有兩篇。一篇是課文《牛郎織女》,一篇是古詩《乞巧》。有時候,學到這裡的時候,老師會要我們寫有關七夕節的作文,一般是七夕隨感,或是想像作文。今天我們就來寫一篇想像作文吧。
  • 何為「七夕節」,七夕節是怎麼由來的?七夕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牛公牛婆日、七夕祭、雙七、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
  • 今天七夕節,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是怎麼形成的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於中國,是華人地區以及東亞各國的傳統節日,該節日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又因為此日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而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所以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
  • 中國節-七夕節古人除了祭祀牛郎織女外還要做這些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除祭祀牛郎織女外,當夜還要置香案,供瓜果。入夜則聽「天語」。同時婦女們祈求智巧,預卜自己的未來命運。具體方法是:」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面生膜,繡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霧、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茹影者,謂之得巧。
  • 「七夕節」真的不是情人節嗎?不是
    這是秦觀描繪牛郎織女相會的名句。年輕人大都知道「2.14」是西方情人節,那麼,西方有情人節,難道中國沒有嗎?當然有,那就是「七夕節」。可是,為什麼有人說「七夕」並非情人節?主要是源於以下3點傳統文化:一、「七夕節」離不開星宿文化我們常說古代思想很多是封建迷信思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們對未知事物的敬畏,而星宿、天文就是最重要的內容。
  • 過七夕節的五大禁忌!你知道幾個?
    七夕馬上就要到了,對於廣大的青年男女來說無疑又是一個增進感情的好機會,也是中國最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之一,其實七夕不僅在中國過,在很多東亞國家也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日,中國人對七夕的認識主要是來源於牛郎織女的傳說,幾千年來,這一節日已經演化成了中國的情人節,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
  • 七夕節的各地異俗
    據參加過民國年間的「拜七姐」活動的老人回憶,廣州西關一帶,尤為盛行「拜七姐」。活動一般是在少女少婦中進行(男子與老年婦女只能在一旁觀看,並行禮祭拜而已),預先由要好的十數名姐妹組織起來準備「拜七姐」,在六月份便要將一些稻穀、麥粒、綠豆等浸在瓷碗裡,讓它們發芽。
  • 七夕2019年是幾月幾日 七夕節具體時間七夕的起源簡介
    2019年七夕即將來到,很多人都已經開始準備七夕禮物了,但是也有些人不知道七夕的具體時間,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2019年七夕是哪天?七夕具體時間  七夕的來源簡介: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巧夕、牛公牛婆日、雙七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
  • 2019年七夕是幾月幾日_七夕節具體時間_七夕的起源簡介
    2019年七夕即將來到,很多人都已經開始準備七夕禮物了,但是也有些人不知道七夕的具體時間,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2019年七夕是哪天?七夕具體時間   七夕的來源簡介: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巧夕、牛公牛婆日、雙七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
  • 七夕的由來來歷起源 七夕節牛郎織女傳說故事簡短50字100字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融入乞巧節,民間姑娘信以為真,於是每到農曆七月初七,在牛郎織女「鵲橋會」時,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讓自己也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也能有個稱心如意的美滿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節。
  • 傳統閩南人這樣過「七夕」 拜「七娘媽」吃「炒豆茶」
    黃勁超 製圖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記者 葉子申)昨日是七夕節。「七夕」源於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愛情故事。我國民間有許多關於「七夕」的傳統,廈門以及閩南地區也有自己的特色。  七夕節拜「七娘媽」  閩南的七夕節,又稱「七娘媽」的誕辰日。據考證,閩南人過去越峽跨洋到臺灣或異國他邦經商、謀生,大都多年未歸,婦女們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所以,七夕這一相思傳情的節日又演變成對保護孩子的「七娘媽」神的祈禱。
  • 七夕習俗:少女拜織女 讀書人拜魁星
    節日夜晚,人們要抬頭觀看牛郎織女的鵲橋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偷聽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由於地域文化的差異,同一個七夕節,在各地的節日活動內容也各不相同,反正是豐富多彩。不過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這裡略加闡述。
  • 全國各地人們,如何花式過七夕
    不知不覺,七夕已經悄然而至農曆七月初七是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相傳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智巧,故稱為「乞巧」。其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
  • 七夕節吉祥——關於七夕節老話題
    以一首七言絕句詩詞《七夕譜》來開篇,道出七夕節這個古老話題,此時三伏剛剛過去,如今正是七夕,相比之下七夕節這個話題更好一些吧。《百度百科》對「七夕節」是這樣描述的:「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除了秀恩愛,七夕節還有以下傳統民俗活動,大部分人可能都不知道
    今天是農曆的七月初七,一年一度的七夕節正式到來。在中國的民間傳說中,七夕節是天上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所以現在又將七月七日稱作中國版的情人節。當然在民間還有七巧日、乞巧節和女兒節等叫法,是傳統的民間節日。七夕節是怎麼來的?
  • 七夕節,用英語對她說
    一年一度的七夕節,天上的牛郎織女越過銀河相會,據說那時星漢燦爛,天河之中會熠熠白氣,閃耀五色光芒,這就是牛郎織女相會的徵兆。舊時人們在此刻下拜,祈求姻緣美滿。現今的七夕節,被稱作中國的情人節,其實二者異曲同工,這樣的解釋,在外國人看來,應該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 七夕節2019年是幾月幾號?2019七夕情人節詳細時間
    2019七夕情人節詳細時間 2019年的七夕節馬上就要到來了,無論是男女老少都想給自己最愛的他/她表示一番,很多小夥伴還不知道2019年七夕節是幾月幾號,下面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千萬別錯過了
  • 你知道七夕節正真的由來和含義嗎?琪哥帶你走進真相
    七夕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宋代。在古代,七夕節是靚女們的專屬節日。在七夕的眾多民俗當中,有些逐漸消失,但還有相當一部分被人們延續了下來。七夕節發源於中國,在部分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亞洲國家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也有慶祝七夕的傳統。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