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警方披露了一起冒充班主任和孩子對家長進行詐騙的典型案例。據介紹,目前江蘇多地已有多名家長上當,損失數十萬元。
案例顯示,10月13日下午,常州田先生在微信上收到微信暱稱為「美好時光」的加好友申請,自稱是兒子的班主任。
10月14日上午9點左右,田先生被「美好時光」拉到一個微信群裡,一個用他兒子姓名作暱稱的人找他私聊,第一句話就是:「爸,在嗎?」田先生沒有仔細看,以為就是兒子,回應「在」。
接著,對方說學校邀請了清華大學教授過來培訓,想報名參加,並發了清華大學培訓通知書,還發了一個陳主任的聯繫方式,要田先生聯繫「陳主任」繳費。
看到「兒子」積極上進,田先生很支持,立即聯繫加了「陳主任」微信,隨後按對方提示打了49500元報名費。這時,「兒子」說剛報的是綜合培訓班,還想報一個英語加強輔導班。
騙子和受害人微信聊天記錄、轉帳記錄於是,田先生又轉了49500元。但「兒子」又說報名費用弄錯了,讓他再聯繫一下「陳主任」。田先生詢問後,「陳主任」告訴他說收費帳戶在清帳,之前轉帳的錢會自動退回到原來的銀行卡,讓他重新轉49500元。等到田先生完成所有轉帳後,他很快給兒子打電話核實,才發現已經被騙,損失金額達到148500元。
除了田先生之外,江蘇警方還收到南京、常熟多地家長的報警信息,稱被索要「清華大學培訓費」上萬元。其中,10月15日和16日,南京武先生、黃女士分別在QQ上收到「女兒」、「兒子」的消息,均稱要參加清華大學培訓機構,索要培訓費,都被詐騙66400元。10月20日,常熟馬先生在QQ上收到「兒子」消息,稱要參加清華大學培訓機構,索要培訓費,被詐騙16000元。
事實上,冒充班主任騙錢近年來已屢屢發生,不再是新鮮招數,尤其當微信、QQ成為老師和家長們最常見的溝通方式:
2017年6月,長沙某「班主任」給家長發微信稱,交5500元就能獲得直升高中,名額有限,只因為她兒子表現好才有機會。家長信以為真轉帳後,卻發現「班主任」很快刪了她的微信。
2019年2月,廣西玉林某初中班級微信群混入不法分子,使用和班主任一樣的頭像冒充班主任,私加學生微信,以收學費為名發送收款碼騙錢。
2019年11月,合肥某中學班級QQ群裡「老師」發通知收取學習資料費,發出後另有人附和馬上轉帳。隨後,有細心家長發現群裡有同名、同頭像的班主任和家長數人,才確認是騙局,而此時已有幾十位家長完成了轉帳。
江蘇警方表示,目前上述涉及「清華培訓班」的案件均在進一步偵查中。警方提醒,家長們一定要擦亮雙眼,不要盲目輕信,也不要輕易透露個人信息尤其是驗證碼。驗證碼是保護資金的最後一道屏障。此外,警方提示家長們不要輕易轉帳,對於任何理由的轉帳、匯款要求,請打電話與有關人員再三確認。
騙子偽造的清華培訓班材料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