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雲南省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
老師是我們辛勤的園丁
學生是我們祖國的花朵
還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
這原本是一方淨土
但是
有這樣一群騙子
卻利用師生、家長的單純
瘋狂地詐騙
肆意收割錢財
給菁菁校園帶來一絲不和諧的音符
為了讓老師更好地專注教學
讓同學們更專心學習
讓家長更放心
我們整理了部分專門針對老師、學生、家長
和
在老師、學生、家長群體中易發多發
的電信網絡詐騙類型
請大家多加小心、廣為傳發!
一、家長群中冒充老師詐騙
2020年5月24日21時許(周日),張先生在兒子的班級群裡看到「王老師」發布收取補習資料費的消息,要求每位學生繳納1980元,消息後面還有一個自稱「王小紅」的家長發了一個紅包,張先生不疑有他,立馬掃描二維碼向「王老師」轉帳1980元。等真正的班主任王老師發現異常提醒時,已經有8位家長被騙。
警方起底:騙子作案四步走
1、在QQ內搜索「班級群」「通知群」「溝通群」等關鍵字,即可出現大量公開的群聊信息。
2、冒充家長申請入群,潛伏在群內觀察老師的活動規律,利用老師上課或者不在線的時間差,實施詐騙。
3、克隆老師的頭像和暱稱,修改備註信息,冒充老師發布繳費信息。
4、收款後立即退群,等真老師上線後,騙子已經逃之夭夭。
警方提醒:老師和家長請馬上這樣做
1、迅速核查班級QQ、微信群成員身份,清除可疑人員。
2、各班級群應儘快建立嚴格的入群審核機制。
3、家長務必要存有班主任的電話號碼,並在心中默念十遍:凡是要繳費的,先打個電話確認。
二、「清華培訓班」詐騙
11月27日,正在上班的蘇先生接到了「兒子」發來的QQ信息,信息中「兒子」稱學校邀請了「清華大學」的「老師」來學校開辦「培訓班」,並表示自己很想報名。一看到自己兒子學習熱情這麼高,培訓班又是學校組織的,還請到了清華大學的老師,蘇先生當下表示同意。這時,「兒子」讓蘇先生直接聯繫學校教務處的一名「老師」,自己繼續去上課。
(假「兒子」發來的信息)
欣慰之餘的蘇先生趕緊通過QQ聯繫了「老師」。添加成功後,「老師」先是詢問了蘇先生兒子的班級信息,隨後「老師」稱培訓班一門科目的費用是19600元,下午四點半前要交清錢款,蘇先生見時間不多就趕緊往「老師」提供的帳號轉帳19600元。據蘇先生回憶,自己之所以毫不猶豫地繳納了高額的「培訓費」,一方面是因為關乎自己兒子的學業,另一方面「老師」向蘇先生承諾,報名成功後會在一個月後「學校補貼一半的培訓費用」。
(學校「補貼」一半的培訓費)
可當蘇先生繳交了19600元「培訓費」後,「老師」再次聯繫蘇先生稱其兒子還要報兩門科目,需要再交39200元。這下蘇先生起了疑心,趕緊電話聯繫了自己兒子所在班級的班主任,才發現根本沒有所謂的清華培訓班,是騙子盜用了兒子的QQ向自己實施了詐騙。不過上海的劉先生卻沒有及時發現異常,後來又被以學習器材押金的理由被騙7萬元,一共被騙了12萬餘元。
騙局三要素:被盜QQ帳號、行騙時間、退還培訓費
之所以家長容易上當受騙,原因有以下三點:
1、 輕信假冒子女發來的信息。家長們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當聽到自家孩子主動要求報名培訓班,往往都是抱著「全力支持」、「大力鼓勵」的心態,同時,冒充子女的騙子,對「爸爸」、「媽媽」的稱呼叫的非常親切,這也從一開始增加了詐騙的欺騙性。
2、 騙子選擇行騙的時間點。根據報警記錄警方發現,騙子冒充子女QQ向家長發送信息的時間點一般都選擇在上午的9點至10點之間,騙子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點行騙,一方面因為這段時間學校老師往往都在上課,不方便接聽家長的核實電話;另一方面,家長也擔心打擾到自家孩子上課,一般也不會打自家孩子的電話進行核實。
3、 騙子謊稱可以退還部分培訓費。騙子口中的「培訓班」價格不菲,但一方面稱「名額有限,先報先得」,營造出「培訓班」機不可失的氛圍;另一方面又稱在指定時間可以退還一半的「培訓費」,這也提高了騙局的成功率。
警方提醒市民群眾尤其是學生家長,在QQ、微信或者其他聊天工具上收到子女要求繳費的信息,一定要通過電話等其他渠道多方進行核實確認,切勿貿然匯款。
三、註銷「校園貸」詐騙
近期,一種專門針對大學生的「註銷校園貸款帳戶」新型詐騙手法在全國各地屢有發生。受害人多為在校或畢業生,曾使用過校園貸款或註冊過貸款帳戶,近日接到嫌疑人電話稱可以註銷貸款帳戶,需先添加嫌疑人QQ號。嫌疑人通過聊天誘導受害人下載貨款APP並向嫌疑人帳戶轉帳。什麼是「註銷校園貸款」詐騙?我們來看一起真實案例。
真實案例
一名年輕老師小劉接到一自稱是某平臺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說她在大學期間開通過學生貸款帳戶,現在平臺正在清理註銷,如果不註銷將影響她今後的購房、徵信信用,讓小姚加他QQ便於指導操作。小劉心裡一著急就添加了對方的QQ號,想詳細了解情況。
工作人員讓她一口氣下載了8個貸款平臺,說把能借的額度都提出來轉帳到指定帳戶,等核實註銷後,現金會立即原路返帳。
小劉沒有絲毫懷疑,按照對方說的操作方法,先後在8個貸款平臺借出最高額度總計40餘萬元,並根據對方要求通過手機銀行轉入對方指定帳戶。
她催促男子及時將錢返回,但男子回復稱公司核實需要24小時。隨後,她被這名男子拉黑。
警方起底:詐騙三步走
1、騙子會冒充知名借貸平臺客服人員,用專業術語「影響個人徵信」、「註銷貸款帳戶」、「消除貸款記錄」等,引起當事人內心恐慌。
2、騙子會以「大學期間」、「2015-2016年」等字眼迷惑當事人,在取得當事人的信任後,互加QQ好友,遠程指導其下載多個APP貸款平臺,按貸款額度取現後,再把這筆資金轉帳到指定帳號進行「核驗」。
3、騙子會反覆假稱後臺核實不到相關信息,不斷要求當事人登錄多個貸款平臺操作取現並轉帳。到反應過來,當事人才發現損失的資金均是自己申請的網絡貸款,少則幾萬元,多則幾十萬元,最終還是要自己償還。
警方提醒
1、凡是接到自稱貸款平臺客服,提到「在校期間貸款記錄」、「影響個人徵信」、「註銷貸款帳戶」、「清空貸款額度」的關鍵字,均為詐騙。
2、查詢個人信用信息要通過當地人民銀行徵信部門或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信息服務平臺等官方渠道,如有疑問應撥打徵信中心官方客服電話進行諮詢。
四、網上兼職刷單詐騙
這類詐騙對學生的危害極大!最早有一個受害者加我諮詢的時候說,他們學校很多學生都在兼職刷單。
刷單群體的存在,讓騙子嗅到了「商機」。
「兼職刷單、足不出戶」
「日賺百元、月入過萬」
「只需動動手指、敲敲鍵盤即可」
……
這樣的「兼職刷單」小廣告你心動了嗎?
但——這是騙局,是騙局,是騙局!
此類詐騙的基本套路就是
先以小額刷單給甜頭 再以大額刷單真詐騙
11月30日,陳女士通過微信群看到有人發布兼職刷單信息,夢想致富的陳女士添加對方好友,詢問刷單事宜。
對方將陳女士拉入了一個微信群,陳女士開始按照對方的要求操作,點開一個價值150元的刷單連結並進行了支付,很快就收到本金加佣金158元。
分分鐘就賺了8元,陳女士很開心。
此時,對方又讓其完成第二個任務,但需要完成三個大單。
陳女士先後支付了3000元、9600元、24800元,本指望對方可以連本金加佣金回款了,但對方一直以陳女士任務沒完成為理由,要求她完成更多的刷單任務……
就這樣,在對方的一步步誘導下,陳女士先後分20次轉了61萬餘元,被丈夫發現後才發覺被騙。
刷單騙局是這樣的套路……
1、設置誘餌。騙子通過QQ群、微信、微博等發布招聘廣告,打著「高薪」「輕鬆」的旗號吸引目標群體。
2、博取信任。一旦有受害人主動聯繫,騙子會先對其進行培訓,告知只要在網上拍下指定的商品並付款就能獲得不菲的佣金,為了騙取受害人信任,騙子還會曬出他人的兼職收益和付款截圖。
3、施以小利。當受害人開始「工作」後,騙子會先給些甜頭,第一單甚至第二單,會按照約定支付貨款和佣金,騙得信任,讓受害人加大投入,「多刷多賺」。
4、實施詐騙。見受害人上鉤,這時騙子就會要求刷「二聯單、三聯單」,等受害人接連支付數千元後,再以「任務未完成」「卡單」等各種藉口,拒絕支付貨款和佣金,並不斷要求受害人繼續刷單,表示只有不斷刷單才能拿到之前的貨款和佣金。就這樣,受害人一步步被誘入刷單陷阱,越陷越深。
小心!你是不是網絡刷單騙局的目標對象?
目前,網絡刷單詐騙的受害群體主要有三類:一是涉世未深的大學生;二是收入不高,有大量業餘時間的人;三是在家的無業者。
「只需要一部手機,足不出戶就可以輕鬆日賺幾百元。」這些極具誘惑的廣告,很容易讓許多人心動之下,趨之若鶩。
老話說得好:天上不會掉餡餅!世界上沒有什麼「輕輕鬆鬆賺大錢」的好事。誘惑背後,一定是陷阱!
網絡刷單本身就是違法行為,任何要求墊資的網絡刷單都是詐騙。
五、買賣遊戲帳號、裝備詐騙
「低價充值」
和「高價收購」遊戲帳號
都是騙子慣用的套路!
其目的是為了獲取對方信任
脫離第三方監管進行交易
實施詐騙!
11月11日,學生小王正在玩一款名為《逆戰》的遊戲時,有一遊戲好友私信問其是否願意出售遊戲帳號,其同意後添加對方QQ,並商定以2400元出售其帳號。
對方讓其在百度搜索「梅黨購」平臺並註冊登錄,小王根據對方指導將其遊戲帳號掛到平臺後不久,發現平臺帳戶有2400元到帳,但是無法提現,客服稱其輸入的收款銀行帳號錯誤,帳戶被凍結。
小王便按照客服要求分多次向指定帳戶轉帳1.3萬餘元,轉帳後仍無法提現,遂報警。
除了帳戶凍結要求交錢解凍的詐騙方式,有的騙子還會騙受害人輸入銀行卡號、取款密碼、驗證碼等,將受害人的錢轉走或消費掉。
當然,除了上面這些,還有很多其他的詐騙手段,如果我們不注意,一個轉身的距離裡,我們就可能從富翁變成負翁!
避免損失遠比賺錢容易,隨手轉發,幫助他人遠離詐騙!
來源:反詐騙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