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妖股長亮科技現原形:收購引爆股價+高管套現12億

2020-12-25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昔日妖股長亮科技現原形:收購引爆股價+高管套現12億

   沉寂一年之後,長亮科技(300348.SZ)董監高再度開啟減持。

  實控人王長春在3月減持套現約8871.75萬元。公司董高監6人合計減持698.41萬股。減持之際,長亮科技淨利潤經歷過山車。

  4月9日,長亮科技公布一季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0年1至3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3.37萬至283.26萬元,同比變動-87.49%至-57.49%。而就在今年2月,長亮科技發布2019年業績快報,公司淨利潤為1.29億元,同比增長129.05%。這是時隔3年後,長亮科技淨利潤再度增長。但是,還未等正式公布年報,2020年一季度虧損已經在所難免。

  昔日以451.57元/股高價登頂A股股王的長亮科技如今已風光不再。截至目前,股價跌幅六成多。與此同時,長亮科技董事、監事和高管近年來減持不斷。據不完全統計,從2015年至今,長亮科技董高監已經減持12億元之多。

  上市後迅速變臉

  董登新認為,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應該屬於短期,如果長期如此沒有得到好轉,需要提高警惕。

  根據長亮科技官網顯示,長亮科技主要從事商業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的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與服務業務,包括計算機軟、硬體的技術開發、技術服務及相應的系統集成,公司於2012年在深交所上市。

  2013年,長亮科技實現營業收入1.78億元,同比增長7.5%,但淨利潤卻同比下滑了49.31%。2012年至2015年期間,長亮科技營業收入增幅約為163.96%,而淨利潤增幅不足1%。除2016年淨利潤增加外,2016年至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6.51億元、8.8億元、10.87億元,淨利潤則為1.01億元、8768.65萬元、5645.41萬元。

  而2016年淨利潤的增加,與長亮科技的一次收購有關。2014年收購上海銀商資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商資訊」)股權,收購不到兩年後溢價轉賣,轉讓獲利2552萬元,也成為公司當年淨利潤重要組成部分。對於轉賣銀商資訊的原因,長亮科技董秘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因為收益不佳,所以於2016年退出了股東序列。」

  長亮科技的利潤去哪兒了?長亮科技方面表示,公司的主要成本是人工成本。以2018年為例,主要是由於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成本較2017年增加了29.99%,主要是工資及福利費、差旅費的增加。其中,金融核心類解決方案工資及福利費同比增加28.01%,差旅費同比增加16.96%;大數據類解決方案工資及福利費同比增加48.60%,差旅費同比增加35.77%;網際網路金融類解決方案工資及福利費同比增加42.15%,差旅費同比增加29.88%。可見,人工成本已經成為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長亮科技還以股權激勵為由解釋增收不增利現象。長亮科技方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2018年上半年股權激勵攤銷2011.12萬元,研發費用6327.97萬元,同比增加3984.38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伴隨淨利潤下滑,長亮科技應收帳款亦持續增長,經營現金流淨額持續為負數。2015年至2018年年報顯示,公司的應收帳款從2.21億元增長至6.91億元。僅2018年上半年,公司經營現金淨流出2.13億元。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稱,「應收帳款的回收速度反映了公司的資金流動水平,應收帳款的管理水平直接決定企業營業周期的長短。應收帳款管理不善可能對企業帶來的風險,尤其是出現增收不增利情況,可能造成現金流斷裂、利潤虛高、潛虧等風險。」

  而對於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的原因,武漢科技大學金融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為,現實中,上市公司的確存在因為成本費用高企、主營業務毛利率偏低等因素導致增收不增利的情況。「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的情況應該屬於短期性時間,如果長期如此沒有得到好轉,就需要投資者提高警惕。同時,對於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在公司業績中所佔比例較大(一般超過30%)的情況則特別需要注意。」

  記者注意到,根據長亮科技今年2月公布的業績快報顯示,公司淨利潤3年後首次實現增長,其中,公司2019年營業總收入13.15億元,同比增長20.9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9億元,同比增長129.05%;2019年剔除股權激勵費用攤銷成本(不考慮所得稅影響)後的歸母淨利潤約1.88億元,但是其非經常性損益在公司業績中所佔比已經高達45%,明顯高出30%的佔比。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的淨利潤增長也沒有在2020年一季度得以延續。4月9日,長亮科技公布的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淨利潤再度出現下滑趨勢。公司預計2020年1至3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3.37萬至283.26萬元,同比變動-87.49%至-57.49%。

  而長亮科技曾在2019年業績快報中預計,公司2020年至2021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6億元、3.4億元。

  公司收購VS高管「套現」

  2017年和2018年,董監高延續了減持風格,直到2019年市場調整幅度較大,公司宣告暫停減持。昔日以451.57元/股高價登頂A股股王的長亮科技,股價最多跌幅達八成多。

  上市之初,長亮科技的淨利潤一直處於低位徘徊。上市第二年,公司的淨利潤下滑至0.22億元,同比下降49.31%,接近腰斬。此後,長亮科技通過收購擴張。

  與此同時,長亮科技董高監的減持持續不斷。記者初步統計,從2015年開始,長亮科技的董監高大減持至今已套現12億元。

  尤其是在2016年公司收購成立子公司之際,長亮科技股價一飛沖天。2015年,在收購合度雲天后,股價連續13個漲停,最高衝至451.57元,一路趕超彼時的高價股股王貴州茅臺(600519.SH),成為A股股王。隨著市場大幅調整,公司股價也大幅回落。2016年5月31日,公司發布出售銀商資訊股權,股價又拉了三個漲停。

  與此同時,公司的董監高開始高密度減持。

  僅在2016年6月3日這一天,董高監套現1.98億元。其中,公司副總經理魏峰、董事徐江、趙偉宏以及監事會主席屈鴻京分別以33.5元價格減持股份100萬股,減持金額合計1.34億元。公司副總經理宮興華、徐亞麗、黃祖超以及監事石甘德也分別減持股份80萬股、27.5萬股、40萬股和45萬股,合計減持金額約為6500萬元。

  同年,董事長王長春、董事鄭康、副總經理肖映輝、總經理李勁松、證券事務代表周金平分別減持股份300萬股、279萬股、219.07萬股、35萬股和4.73萬股。僅2016年,14位董監高合計減持1350萬股,合計套現約為4.52億元。對於股東高密度減持的問題,長亮科技董秘表示,「董高監減持,與其改善自身生活有關」。

  減持背後,長亮科技收購擴張計劃此後境況如何。

  2014年至2017年,公司相繼收購了銀商資訊31.63%股權、合度雲天100%股權、乾坤燭80%股權、馬來西亞CP公司100%股權、長亮數據及長亮新融各100%股權、深圳市長亮國融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融信」)74%股權等7家公司,合計耗資約4億元。此外,公司還曾擬1.22億元收購優訊信息70%股權,最終以失敗告終。

  記者注意到,除了馬來西亞CP公司、長亮數據、長亮新融等交易對方未作出業績承諾外,其餘三家公司均有業績對賭協議,但均未完成業績承諾。其中,乾坤燭承諾2016年淨利潤不低於833萬元,實際實現781萬元,未達標。合度雲天耗資1.16億元收購,其承諾2015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不低於1050萬元,2015年、2016年合計不低於2400萬元。2015年實際實現525.19萬元,2015年、2016年合計實現1886.52萬元。兩年累計業績完成率為78.61%。根據2018年年報顯示,合度雲天當年收益僅為314.9萬元。

  另外,國融信的交易對方承諾2016年至2018年分別實現淨利潤500萬元。實際上,2016年淨利潤為253.42萬元,完成率剛剛過半。2017年12月28日,長亮科技發布公告稱,將控股子公司國融信74%股權,轉讓給深圳長亮創新產業投資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長亮創新」)。長亮科技預計此次股權轉讓對當期業績將帶來約-840.47萬元的損益。

  2017年10月,長亮科技再度成立金融公司珠海長亮網際網路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珠海長亮股權基金」)。根據當年公告顯示,「同意公司以不超過2376萬元人民幣的自有資金對珠海長亮股權基金進行增資;同時,普通合伙人深圳市玖菲特投資有限公司出資額從1萬元增至50萬元。並計劃引入劣後級有限合伙人王長春先生和一個優先級有限合伙人。增資後基金規模由1000萬元增加至2億元,公司累計出資3375萬元,佔16.88%的比例。」

  不過,上述公告內容並未兌現。4月8日,長亮科技公告決定註銷珠海長亮股權基金。同時,根據天眼查顯示,上述的增資行為並未進行,公司的實繳資金為0元。對此,長亮科技給出的回覆是,「珠海長亮設立的主要目的是吸引外部資金共同參與公司的戰略投資,但因為國家政策調整,外部資金減少,成本增加,投資者積極性也降低,而且也未找到合適的網際網路投資項目。在沒有實際項目的情況下,實繳資金會形成資金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浪費,所以沒有實繳資金。」

  2017年和2018年,董監高延續了減持風格,直到2019年市場調整幅度較大,公司宣告暫停減持。進入2020年,董高監再度開啟減持行動。3月19日,股東王長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通過競價交易方式完成400萬股的減持,權益變動前王長春持股15.76%,權益變動後持股比例為14.93%。公告顯示,本次減持價格區間為21.96至22.62元/股,本次減持套現約8871.75萬元。此外,公司收到董事鄭康、魏鋒、趙偉宏,監事會主席宮興華,監事石甘德,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徐亞麗的告知,截至公告日,以上股東的股份減持計劃期限未屆滿但減持計劃已實施完成,合計減持698.41萬股。

  對於為什麼董高監持續堅持,長亮科技方面給出兩方面答案,一是2018年公司引進騰訊為戰略投資者,包括王長春等股東分別向騰訊協議轉讓2137萬股,交易價格為3.89億元。二是「董高監他們在特定時期因為改善生活的需要減持部分股份」。

  至此,昔日以451.57元/股高價登頂A股股王的長亮科技,股價最多跌幅達八成多。

(責任編輯:DF515)

相關焦點

  • 議市廳丨昔日股價曾超茅臺,「一代妖王」全通教育500億市值灰飛煙...
    如果你是個老股民,那麼曾幾何時,A股市場第一高價股的王冠,爭奪的很激烈,茅臺也並非一直佔據榜首,這就包括曾經的「股王」--全通教育(300359,股吧)。  在市場環境巨變後,全通教育如今被打回了原形,股價也迎來了長達3年的慢慢跌途。全通教育曾有過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日子。
  • 估值奇高、妖股橫行、套現成風 創業板五周年"變形記"
    創業板五年之最  旋極信息成第一大牛股  自上市以來,漲幅超過100%的個股有128隻,其中,旋極信息以750.71%階段漲幅位居榜首,另有30隻個股漲幅超過200%。  飛天誠信股價最高  截至10月29日收盤,飛天誠信139.12元/股,成創業板股價最高的個股。
  • 特力漲780% A股反彈現十大妖股你捉住了嗎?
    現象十大妖股現真身1.股票名稱:特力A妖「術」:4個月內漲780%分析:特力A可謂本輪反彈行情中的「妖王」。5.股票名稱:暴風科技妖「術」:谷底反彈6個漲停分析:暴風科技(300431,股吧)曾是今年上半年牛市的「妖王」。不過,隨著次新股炒作全面退潮,暴風科技也從頂峰摔落。自6月12日暴跌以來,暴風科技股價一度下跌超70%。
  • 吳通控股22億併購商譽減值12億 股價一度暴漲10倍實控人套現13億
    股價藉助併購刺激暴漲,股價一度漲超10倍,他趁機高位減持,累計套現超13億元。公司董監高也跟著高位套現。據長江商報記者粗略統計,截至目前,包括萬衛方在內的股東(含董監高)已經累計套現超過20億元。套現行動還未終止。昨晚,吳通控股發布萬衛方的一致行動人蘇州新互聯投資中心(普通合夥)(簡稱新互聯投資)減持進展。
  • 高管辭職潮的廣東榕泰,竟然成了妖股!
    文章來源:財經銳眼三連板妖股,市值只有40億左右,公司總資產也只有46億左右,卻突然被曝向四家供應商付款超27億。這到底是在採購原材料,還是在掏空公司?顯然,廣東榕泰內部的管理已經出現了很大的問題,但公司二級市場的股票至今還頂著「國內外氨基複合材料龍頭企業」的牌子,在被立案調查後,股價雖然經歷了連續三、四個跌停板,但最近一周又再度活躍起來了,還成為三連板的妖股。
  • 幕後黑手成「妖股製造機」
    比如據三季報顯示,銀河基金、德邦基金分別持有7.07萬股、0.68萬股,仁東控股都是它們旗下基金的第三大重倉股,若它們目前還持有的話,自9月30日至12月10日,股價已下跌高達39元,這樣來看,四季度以來銀河基金、德邦基金在該股上已分別損失275萬元、26.52萬元。回看仁東控股成長史,可發現其「妖股」的基因其實是有跡可循的。
  • 幕後黑手成「妖股製造機」
    比如據三季報顯示,銀河基金、德邦基金分別持有7.07萬股、0.68萬股,仁東控股都是它們旗下基金的第三大重倉股,若它們目前還持有的話,自9月30日至12月10日,股價已下跌高達39元,這樣來看,四季度以來銀河基金、德邦基金在該股上已分別損失275萬元、26.52萬元。  回看仁東控股成長史,可發現其「妖股」的基因其實是有跡可循的。
  • ...一月內現多次減持:控股股東套現18億,大股東鎖定期後「閃電」離場
    董事長套現18億,大股東「閃退」11月27日晚,韋爾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嘉興華清銀杏豪威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嘉興華清龍芯豪威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分別減持431.77萬股、431.77萬股,股份分別減少0.50%、0.50%,權益變動後分別持股比例為2.61%、2.59%。
  • 逃離圓通速遞:創始人家族半年套現70億 業務困頓高管出走
    申通已經站在虧損邊緣;圓通今年上半年的單票毛利潤已經降至0.22元,雖然業務量大幅增長已突破100億,但前三季度扣非淨利潤下降了9.70%。創始人家族套現的同時,公司核心高管們紛紛出走,這兩年多光副總裁就離職了5個,員工持股基金也在二級市場減持。
  • 盤點2017年十大熊股:十幾個跌停,股價慘遭腰斬
    ​​ 2017年A股走出了一波慢牛行情,但個股命運迥異:大牛股暴漲12倍,而熊股則十幾個跌停跌股價慘遭腰斬,這些跌幅較深的股票包括*ST中安、上海亞虹、開爾新材(300234,股吧)、*ST昌魚和*ST上普等,其中*ST中安跌71%最悲催。(數據來源Wind,統計時間截止2017年12月18日收盤)。
  • 科賽飛欲上演金蟬脫殼 併購高管套現接踵而至
    人工智慧這股風推高了不少相關概念公司的市值。「科賽飛」即科大智能(300222.SZ)、賽為智能(300044.SZ)、科大訊飛(002230.SZ)三家公司剛好趕上了這股風,順勢成為三大龍頭公司。股價漲幅最低的賽為智能今年來股價上漲近40%,漲幅最高的科大訊飛股價上漲近1倍。
  • 螞蟻概念加持仍受挫 宇信科技遭套現20億
    受此影響,宇信科技的股價一路下跌。截至7月27日收盤,宇信科技陰跌0.06%,報收49.7元/股,總市值204.76億元,此時距離7月21日69.55元/股的高位已跌去近三成市值。作為銀行IT系統的龍頭,宇信科技的業績可圈可點。
  • 30位內地富豪一年套現692億;微軟「鹹魚翻身」,股價創17年新高 |...
    1、30位內地富豪一年套現692億  胡潤研究院日前發布《2016胡潤套現富豪榜》,共有30位企業家登上該榜,過去一年,這些企業家套現皆超10億元,總套現金額達到692億元,相比去年減少19.5%。人均套現23.1億元。  減持上市公司股票和上市公司股票分紅是過去一年企業家大額套現的兩大主要途徑。
  • 鹿港科技5億購世紀長龍切入影視 轉型是幌子
    5月21日,停牌近3個月的鹿港科技(601599.SH)擬以「股權+現金」的方式收購陳瀚海、武漢中科等持有的世紀長龍100%股權,交易對價為4.7億元。早在2011年上市當年,鹿港科技就開始謀求轉型。曾先後參股銀行、酒店、PE、煤礦等多個行業,但業績卻一年不如一年,直至虧損。同時,高管的頻繁減持套現更為公司的未來增添一份朦朧。
  • 單月淨減持超百億 8家浙股高管減持兇猛
    7月份和5月份雖然高管也均為淨減持,但高管增持額分別達到18.3億元和16.8億元。  在此之前,高管減持最兇猛的是去年5月份,減持金額103億,增持金額5億,淨減持金額98億元,淨減持股數5.2億股。如果按年度計算,今年以來淨減持金額423億。歷史上高管淨減持最多的年份是去年,達到480億,之前三年都是100多億。按最近的勢頭,今年高管減持金額有望超過去年,再創歷史新高。
  • 李德林:莊股沒有春天
    唯一有點德隆系影子的當代系,旗下三家公司股價簡直就是一塌糊塗,更糟糕的是所持股權100%凍結,他們比德隆系兇殘一點,在股價高位的時候質押套現,現在爆倉了。水至清則無魚,莊股猶如一條鯰魚。在資本市場撒歡兒,不過最終會抓起來給鐵鍋燉大魚。典型者莫過於15倍妖王中潛股份。
  • 2021年第一「妖股」來了!業績預虧9800萬,卻7天連拉7個漲停板,股價...
    2021年開年以來,大盤藍籌股的發力讓很多投資者都忘了妖股的存在,然而,在周四市場陷入調整之際,有一隻股票卻已經連續走出7個漲停板,它就是宜賓紙業(600793.SH)。但支撐宜賓紙業股價「暴走」的並非業績,相反,公司在1月12日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0年淨虧損達9800萬元,扣非淨利潤虧損1.69億元。
  • 上市三天股價暴漲31倍熔斷12次 ,「妖股」物農科技的驚天秘密
    文|清流工作室 王曉悅主編|趙妍上市三天股價暴漲31倍,熔斷12次,物農科技(WNW)堪稱2020年最妖中概股,吊打各路美股優等生。該公司運營農產品電商平臺,上市前連續三年虧損,近期也無重大利好消息。清流工作室獨家調查發現,為物農科技暴漲而歡欣鼓舞的「股東」不在少數。
  • 連花清瘟引爆這隻股 3天市值飆漲100億 股東提前套現...
    在得到官方背書後,以嶺藥業(連花清瘟生產方)、振東製藥(藥材提供方)、紅日藥業(血必淨注射液生產方)等公司股價迅速漲停。實際上,在相關藥品被證實有效抗擊新冠病毒之際,相關個股即已開啟了股價騰飛之路。雖然其此後表示並無申請生產連花清瘟,但其股價仍然獲得大漲,最近兩日與以嶺藥業同步漲停。當然,生產血必淨注射液的紅日藥業也不會被市場忽略。雖在4月14日晚了一步發布公告,但紅日藥業在4月15日收穫一字漲停,當日以5.94元/股報收,仍可看出投資者對其的認可。最近兩個月以來,紅日藥業股價漲幅達到67.32%。
  • 「撲克大王」姚記科技資本局
    若把時間線再往前推移,從2018年12月7日至今,姚記科技在一年多的時間內股價從8元/股左右,一度上漲至約40元/股,累計漲幅達到5倍。   在股價上漲的同時,姚記科技的創始人、高管等多次減持套現,引發外界爭議。對此,《中國經營報》記者聯繫姚記科技方面採訪,截至發稿未獲回復。